池子魚死網破,李誕悄悄離場,笑果文化造不出中國第一脫口秀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謝謝大家,我是池子。」

這是脫口秀演員池子離開吐槽大會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說出這句話。以往當他說出這句口頭禪時,臺下的觀眾就知道,池子的懟人環節要來了。

這一次,池子懟的不是別人,而是他曾經的老東家——脫口秀行業獨角獸笑果文化。

5月6日,池子微博發布長文,稱笑果文化違約,拖欠應付報酬,沒有按照合同給他帳單明細。值得注意的是,池子的長文裡還順帶牽扯出中信銀行洩露客戶信息的重磅消息。

隨後,笑果文化發文堅稱自己一直在法律框架內行事,但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中信銀行卻連夜撤職分行長。5月9日,銀保監會表示,正式對此事展開立案調查。

這件事表面上看,或許只是演藝圈內普通的勞資糾紛問題。但如果把視線放到去年,可以發現,促使池子「魚死網破」的導火索,似乎並不是中信銀行的洩密行為,而是笑果文化和他之間的矛盾,由量變積累成了質變。

「喜劇變了。」在《脫口秀大會 2》的節目上,池子如此調侃道。這句話也被池子用在跟笑果文化的糾紛聲明中。

在這齣池子與笑果文化的「荒誕喜劇」中,我們不禁思考,鬧劇的最後真有贏家嗎?中國脫口秀的未來又在哪裡?

交易帳單被洩露,池子起訴笑果文化

池子在文中稱,去年已發現笑果文化拖欠了應付的演藝報酬,而且對方並未按照合同給到相關帳單明細,該行為構成違約。

在提出異議之後,笑果卻刻意停止了池子個人的一切工作,並對他索要天文數字的賠償數額。池子稱,「我多次提出和平解約,笑果不同意,我只能提出仲裁,讓他們付清我的報酬。然後笑果文化也提出仲裁,讓我賠給他們3000多萬。」

面對3000萬的巨額索賠,池子也重拾老本行,調侃道,「原來我才是笑果文化2020年最大的p2p項目,一直以為自己是廚子,後來發現自己是道菜」。

對此,北京東衛律師事務所孟博律師稱,池子與笑果文化間可能涉及演藝圈常見的「雪藏」與「天價違約金」等問題,也可延申至「競業禁止」相關法律矛盾。

除了天價的賠償金,文中披露的另一細節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關注度甚至一度超過起訴事件本身。池子稱,在笑果文化寄過來的案件材料中,發現了自己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

池子稱,「我問了律師,依照法律,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是重要的個人隱私,一行不能把個人帳戶交易明細交給第三方。笑果文化這是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笑果無畏法律的這一系列行為,讓我啞口無言,刮目相看。」

笑果是否違法?根據《商業銀行法》第29條,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為存款人保密,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個人查詢,且該信息屬於極其重要的公民個人信息。

也就是說,中信銀行對池子的交易明細應該保密,並且要拒絕任何人的查詢。

但從池子爆出的信息來看,中信銀行把池子的交易明細給了笑果。

「難道笑果文化可以隨時調取公司上百名員工的個人隱私嗎。難道中信銀行就可以這麼隨便地給出成千上萬的用戶的個人隱私嗎。」 池子在所發微博質疑道。

目前,池子已經向公安局報案,同時已向銀保監會等政府監管機關投訴。

不少網友留言支持,「以後不會再用中信銀行的卡了」、「中信為大客戶拋棄隱私,就已經徹底失去信任了」。

中信銀行陷入了輿論漩渦。其一開始回應稱,主要是配合大客戶需要。

就在5月7日凌晨近1時,中信銀行深夜發表致歉信,承認違規操作並向池子道歉,「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截至目前,銀保監局方面表示,該局已關注到脫口秀演員王越池(藝名「池子」)指責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洩露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一事,正式展開立案調查。

而早些時候笑果工廠就池子起訴笑果文化一事發布聲明表示,今年一月池子未經公司允許擅自參加商業活動,之後以郵件形式提出解約要求,笑果文化回覆郵件後委託了律師處置經紀糾紛,其根據相關流程採取了財產保全、提起仲裁、證據收集等法律行動。堅稱上述行動均在法律及合同的框架之下進行。

孰是孰非,或有法理去定論,但不管結局如何,終究避免不了一地雞毛。

李誕、池子與吐槽大會

事實上,池子與笑果文化這對冤家互撕,不僅僅是一則短平快的「新聞事件」,而是一出真正的「肥皂連續劇」。

事情還得自火遍全網地網紅綜藝《吐槽大會》說起。

2017年中旬,《吐槽大會》第一季橫空出世,幽默搞笑、卻又直戳當代痛點的節目風格,令人耳目一新,一時斬獲好評無數,風頭無兩。

嘉賓中,王剛、唐國強、鄭則仕等老戲骨通過年輕人話題重新翻紅,李小璐、薛之謙、曹雲金等圈內明星在節目中猛料不斷。

無論老中青,你都能看到屬於你那個時代的演員、明星、歌手,在臺上他們妙語連珠、侃侃而談,卻又字字誅心。

當時《吐槽大會》有多火?

據不完全統計,前三季的累計播放量分別為21.6億、21.3億、20.8億,各佔了當年網綜近百分之十的流量。2017年財務數據顯示,笑果文化淨利潤為1707萬,大部分為《吐槽大會》廣告收入,資本也願意為其買單。

伴隨著《吐槽大會》的大火,節目中的兩個年輕人李誕與池子,也開始真正步入大眾的視野。

李誕與池子

因一句「人間不值得」引來眾多文藝青年爭相效仿,足足紅了兩年的李誕,在憑藉《吐槽》系列起勢之後,資本將他推上了流量的位置。順其自然,李誕褪去了以往銳利的外殼,在此之前,他還是個會因「什麼是小說家」而與人爭論不休的「憤青」。

奇葩說上,選手傅首爾似乎說出了他的心聲:

"你給觀眾帶來了那麼多笑聲,你看著他們大笑,但是你總把自己喝多,你真的快樂嗎?"

那一瞬間,李誕的表情嚴肅又失落。

同樣的遭遇,發生在95後池子身上,但他選擇了抗爭。

隨著一檔節目讓池子拿下480萬粉絲的關注,外界貼在他身上的標籤越來越多。「暴躁95後」、「脫口秀天才」、「野生段子手」、「懟天懟地」等等無一不在強調著這個年輕人的強硬個性,李誕也評價池子為「少不更事」。

池子曾經執拗地說:"我要做個非典型的藝人,出名了也能自在地在上海街頭騎自行車。」很長一段時間,他在流量與個性間搖擺不定。

池子是李誕領進笑果文化大門的。從《今夜80後脫口秀》開始,到《今夜百樂門》,再到後來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甚至連出鏡《嚮往的生活》都要帶著他。

對於池子來說,李誕更像一個哥哥。在參加姜思達的《僅三天可見》時,池子表示,在笑果文化裡,只有李誕能夠管的住他,別人說他不聽的時候都會去找李誕。

事實上,這兩位的搭配也起著某種奇妙化學反應,在《吐槽大會》後半期,視頻中的彈幕幾乎等待著他們的出場。

正在業內人士滿心歡喜,以為會開創一個屬於這兩個年輕人的脫口秀時代時,意外發生了。

《吐槽大會》第三季結束後,池子突然宣布正式退出節目錄製,「這是我最後一期了,謝謝大家,我是池子」。這個突然的結束,觀眾們除了感到惋惜,更想知道池子退出的原因。但沒人知道。

兩個月後,池子悄悄地在自己微博中置頂了一篇文章《我看池子》,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吐槽大會不叫脫口秀,也不叫喜劇。臺上說一些蠢話,捅這個撓那個,觀眾看了樂,臺上都覺得他(池子)是一橫空出世小二逼。觀眾發笑是因為他的行為,不是內容。"

暴躁95後池子,懟天懟地後,懟上了自己的老東家。

1月9日,池子被笑果文化踢出了群聊。

「朋友們,這就是笑果脫口秀,哈哈哈哈哈...」池子在微博上曬出了被踢出群聊的截圖,首次公開化了自己與老東家笑果文化的矛盾,順便還@了下笑果文化CEO賀曉曦。

隨後賀曉曦同樣微博上,確認了池子解約的消息,而作為笑果文化coo兼池子鐵哥們的李誕則一度被網友戲稱為夾心餅乾。外界紛紛猜測這兩個年輕人是否即將分道揚鑣,甚至有傳言稱,是李誕把池子趕出笑果文化的。

同日,池子發微博闢謠稱,「這是我蛋哥,他在我這不是蛋總,我們倆很好。」並附上了一張與李誕的聊天截圖,聊天中李誕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就不打聽了,你需要我幹啥的時候就找我。」

在被踢出群聊之前,池子在公司的群裡發了一條這樣的消息。

隨後公司聲明稱正在尋求法律協商,暫不發表言論。

但後續似乎就這樣結束了,在誰都沒發聲的情況下,「和平分手」成為默認結局。

可誰都沒想到,這一出「鬧劇」,竟在平息一段日子後,風波再起,雙方最終不得不對簿公堂。

「中國脫口秀沒有未來」

脫口秀到底是什麼?吐槽大會主持人張紹剛有句話說得很對,「冒犯就是脫口秀的核心」。

但《吐槽大會》卻離「冒犯」越來越遠。

池子走後,李誕也減少了出席《吐槽大會》的次數,缺少兩位臺柱子,《吐槽大會》第四季仿佛丟掉了魂。不少觀眾都反映節目失去了原來那股嬉笑怒罵、口吐蓮花的味兒,在製作方滿滿的求生欲下,節目變成了一個無關痛癢的槽點換著角度說七遍的「隔靴搔癢」。

再加上吐槽大會變成了「洗白大會」,導致風評驟降,豆瓣評分直接從7.6分跌到了6.1分。

此外,《吐槽大會》的slogan也從最開始的」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變成「吐槽我們儘量來真的」,滿滿的求生欲下,是笑果文化作為脫口秀行業獨角獸公司的一次又一次妥協。

《吐槽大會》正在離脫口秀越來越遠,而笑果文化卻開始了它的行業獨角獸之旅。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2016年獲得了遊族網絡的融資後,笑果文化接著被金主王思聰看上,於2017年4月完成了1.2億元A輪融資。

一個月後,笑果文化又宣布完成A+輪融資,彼時,笑果文化融資總額已經超過2億,公司估值也達到12億元。

2019年4月3日,笑果文化完成B輪融資。至此,笑果文化的估值達到30億。

資本似乎越來越青睞脫口秀這個行業了。

可笑果已經再造不出第二對池子與李誕了。

或許真就如大張偉在吐槽大會上所說:「池子是中國脫口秀的未來,但中國脫口秀沒有未來。」

編輯 / 貓叔

相關焦點

  •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夢想
    笑果文化首席內容官李誕在這檔節目中說出的這句話時帶著傷感。包括之後在《脫口秀大會》中吐槽脫口秀存在感很低、希望脫口秀從業者只靠說段子就能活得很好等言論都折射出這個行業的落魄。就連中國脫口秀喜劇節冠軍、單立人喜劇CEO石老闆在個人專場上也調侃稱,「現在池子的出場費據說是xx萬了,我呢?你花多少錢買的票心裡沒數嗎?」
  • 脫口秀大會叫好不叫座,下一個李誕在哪裡?
    為什麼如此頂級的脫口秀演員們,除了笑果文化製作的幾檔綜藝之外幾乎沒有節目可以上。在龐博2017年拿下冠軍後,他出演的節目只有《你好新家》、《詩意中國》寥寥幾檔。第二季《脫口秀大會》冠軍卡姆,收到的綜藝邀約也不多。好像出演脫口秀垂直類節目就是演員們事業的巔峰,之後就無路可走。
  • 笑果文化無「笑果」,池子被踢出群聊?
    池子是中國脫口秀的未來,但中國的脫口秀沒有未來。「就他管得動我,別人說我也不聽,實在不行的時候他們會找李誕。」如今,李誕也管不住了。並表示,暫不對「池子解約」一事發表其他評論。1、失速的笑果2017年,《吐槽大會》橫空出世,捧紅了言辭犀利、吐槽幽默的李誕和池子,一檔綜藝節目使得脫口秀走進更多大眾的視野,而其背後的出品方笑果文化更是在一年內接連完成三輪達數億人民幣的融資。
  • 池子跟李誕鬧翻了?發文開撕笑果文化,痛罵公司:下流骯髒
    近幾年隨著眾多脫口秀節目播出,脫口秀開始大熱並成功出圈,但說起最讓我們最熟悉的脫口秀演員估計還是李誕、池子這兩位。沒想到,近來消失許久的池子突然發了一個微博,正式開撕笑果文化公司。池子先是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被退群的圖片,並配上大段大笑和這就是笑果脫口秀等文字,艾特了公司的CEO後開撕起了自己所在的公司笑果文化。網友剛開始並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反而還覺得這是池子新寫的脫口秀梗,開始在下面和池子開起了玩笑。
  • 李誕不再登臺,是因為《脫口秀大會2》需要更多的李誕們
    上線四天,《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第一集播放量超過4500萬,熱度最高時,在骨朵數據裡網綜排名第五。豆瓣評分7.1。這一季,笑果文化裡標籤一般的人物李誕、池子沒有上臺說脫口秀,李誕和于謙、吳昕一起擔任領笑員,池子負責管理選手;人氣頗高的龐博在第一期裡失去上臺資格,愛講諧音梗的王建國排名倒數第二。
  • 脫口秀戰「疫」:笑果文化進軍直播,單立人喜劇「知識付費」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80%的線下演出受疫情影響被叫停,超2萬場演出取消或延期直接造成約24億票房損失,估算其他損失近百億。  「以前是每周都有開放麥,周一到周五都可以去開放麥試段子。」笑果文化傳媒旗下脫口秀演員汪德發告訴鏡像娛樂,脫口秀演員創作出新段子後就會去線下開放麥表演,通過觀眾反饋調整段子內容,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 笑果文化一場苦旅
    鏡頭前,王自健敢用辛辣的語言調侃北京霧霾、中國足球;舞臺下,如今貴為翹楚的李誕、王建國、思文等都是核心編劇,笑果文化創始人葉烽則是該節目的總導演。不止是消費者認可,笑果文化也屢屢摘得資本玫瑰枝。2016年至今,笑果文化累計完成四輪融資,總金額超過3.2億元,估值超過12億元。顯然,賀曉曦與葉烽確實做了件大事。透過爆款與資本,笑果文化也打造出了聯動線上線下的喜劇模式。
  • 笑果文化的李誕新晉成為有魚貓糧的首席鏟屎官
    笑果文化CFO梁銘 有魚首席流量官 丁橋 有魚CEO劉旭明 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 李誕 有魚CEO劉旭明授予李誕「有魚首席鏟屎官」稱號
  • 脫口秀演員李誕加入上海作協,首部中篇小說《候場》寫了一個月
    李誕出生於內蒙古,2012年進入脫口秀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寫段子,不久後成為常駐表演嘉賓,由此踏入演藝圈。2014年,李誕與三位創始人共同創辦了上海笑果文化,負責內容創作和策劃。如今,製作《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節目的笑果文化已成脫口秀的頭部品牌。落地上海新天地的笑果工廠,常常一票難求,而李誕也成為最火的脫口秀演員之一。李誕一直在寫作這件事,沒有他做脫口秀這麼為人所知。
  • 從笑果文化看,脫口秀的解構主義和販賣幽默,笑不是痛苦的解藥
    ;2014年,《今晚80後脫口秀》收視率衝到了全國第二,成為東方衛視的金字招牌,王自健口中的蛋蛋和建國也開始上臺表演,池子正在輟學,思考未來究竟要做什麼,葉烽聯合了幾個人成立了笑果文化;2015年,由於尺度和過審的問題,《今晚80後脫口秀》收視率慢慢開始下降,李誕和王建國被葉烽一腳踹上去進行表演
  • 收入低、人才少脫口秀拿什麼養成下一個李誕?
    作為持有笑果文化5.04%股份的李誕,需要包攬內容創作、演出包裝,甚至拉贊助等一系列工作。在這個人才貧瘠的行業中,臺前需要他,但幕後更需要他。 誠然,行業只有一個李誕是遠遠不夠的。被譽為中國脫口秀未來的95後池子,在經歷了中信銀行事件之後,與笑果文化解約。
  • 上海國際喜劇節回歸 笑果承辦脫口秀板塊
    本屆上海國際喜劇節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黃浦區人民政府,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中共黃浦區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黃浦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餘海虹,黃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東升等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喜劇節藝術總監徐崢在通氣會上介紹了今年的劇目情況,將以國內原創為主,讓人感受本土喜劇力量的崛起。
  • 成脫口秀頂流、身家上億、迎娶白富美,李誕的人間到底值不值得?
    許多年後,李誕成為了脫口秀頂流偶像,迎娶了白富美,在笑果文化的股份折算身家已然過億,而程璐憑《奇葩說》中「我太精彩了」出圈,但許多人記憶最深的,依然是《今晚80後脫口秀》裡的蛋蛋和思文背後的男人程璐。實際上當年的蛋蛋早已成為蛋總,脫口秀頂流的人生早已滄海桑田。
  • 李誕和他的朋友們進軍大劇場,票價兩年翻10倍,線下脫口秀能走多遠?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上海和北京,就有超過100家脫口秀廠牌。今年10月以來,脫口秀線下演出迎來小高峰,笑果脫口秀的票子更是出了名難搶。脫口秀明星李誕上海觀眾李然每周都會定鬧鐘搶笑果脫口秀演出票。無奈小劇場座位數量有限,每次都「搶了個寂寞」。這一次大劇場票子多,他終於搶到「入場券」。
  • 《脫口秀大會3》整段垮掉,李誕的「鍋」甩不掉
    即使當年最火的《今晚80後脫口秀》,從黃金檔慢慢擠到深夜檔,凌晨檔……用主持王自健的話說:「我自己的節目,自己都不知道能什麼時候播。」斷斷續續搞了五年後悄然停播。儘管李誕近年越來越不加掩飾自己愛錢的俗氣。但從《脫口秀3》能看出。他和他的笑果,依然是一群「走鋼絲的人」。
  • 脫口秀的風口和浪尖
    賀曉曦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我們都覺得電視的垂直類內容該有一些產業化運營的機會了,具體要做什麼當時還沒太想好,但是不做什麼想好了。一是不做喜劇之外的事情,二是不做不長線的事情。」同年,笑果文化在上海成立,李誕成為股東之一。隨後,程璐、王建國、池子等《今晚80後脫口秀》創作團隊的成員紛紛加入,笑果文化的團隊很快搭建了起來。
  • 池子李誕對簿公堂?笑果文化盜取個人銀行流水,還反索賠3000萬?
    5月6日,剛結束了五一小長假沒想到第一天上班就是吃瓜日,先是唐藝昕喜誕千金,張若昀這邊喜上眉梢在醫院門口派發起了紅包,而另一邊曾經是笑果文化重要一員的池子在微博上髮長文爆料自己的銀行流水遭洩露,笑果文化還拖欠演藝報酬,最後自己遭反索賠高達3000多萬,把自己與笑果文化的「恩怨情仇」一一道來。
  • 走向飯圈、碼大盤子,喜劇廠牌們的焦慮|廠牌|笑果文化|脫口秀大會3...
    文 │ 星星最近圍繞德雲社、笑果文化、開心麻花等喜劇廠牌們的消息頻繁出現。線上,綜藝口,德雲社蹭團綜選秀的熱度,籌備了一回「相聲男團選秀」,誕生綜藝《德雲鬥笑社》。笑果文化則一邊憑藉著王建國、李雪琴這對CP,讓《脫口秀大會3》在節目後期又掀起了小小的風浪,一邊李誕又聯合徐崢,籌劃一檔劇場喜劇真人秀《喜劇不落幕》,準備在湖南衛視露面。
  • 「我白天是公司的總監,晚上講脫口秀」,李誕每次看她的表演都有...
    她也說,自己可能是第一個以個人爭議出圈的脫口秀演員,「最希望以後自己的段子能出圈」。鍾情搞笑的不高冷學霸第一次見到Norah,是笑果文化上海開新店現場,那天的暖場秀,除了李誕、龐博、楊笠、Rock等脫口秀熟面孔,只有Norah算是「生」面孔。
  • 笑果文化: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東峰資本的價值投資
    02"幽默"生意,尋找喜劇文娛產業新風口1.笑果文化,中國喜劇脫口秀第一品牌 笑果文化通過跨平臺節目播出、多方聯動、工業化製作和藝人培育體系的建立,孵化出更高勢能的喜劇脫口秀類節目,已經成為中國喜劇脫口秀品類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