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歷史文化資料收集公告

2020-12-17 澎湃新聞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積累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料。這些歷史文化資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地方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真實記錄。做好這些歷史文化資料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對於研究歷史文化、促進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應當根據辦館宗旨和服務對象的需求,廣泛收集文獻信息;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還應當系統收集地方文獻信息,保存和傳承地方文化。」赤峰市圖書館作為市政府設立的市級公共圖書館,是我市法定歷史文化資料徵集、收藏單位。為做好我市歷史文化資料的收集工作,公告如下:

一、收集內容

(一)收集類型

1.各類紙質文獻: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在內的圖書、報紙、期刊、輿圖、照片、手稿、宣傳冊等紙質資料。

2.各類非書文獻: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光碟等非書資料以及電子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資源。

3. 「赤峰記憶」口述影像文獻:全市各領域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可以通過單位推薦和自薦的方式,經過評選進入「赤峰記憶」項目,通過口述影像方式對赤峰歷史文化資料實現長期保存。

4.徵集文獻語種:包括漢語、蒙古語、日語、韓語、俄語和英語等外文文獻。

(二)收集範圍

1.全市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獲準編印的反映赤峰市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圖書、圖片、圖冊、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製品等。

2.全市各級各部門編印的統計資料、會議文集、文件彙編、年鑑、地圖、名錄等內部資料和內部出版物及其他有價值的文獻資料。

3.有關赤峰市的史志史料,如地方志、部門志、企業志、人物誌、風情志、黨史、校史、廠史、村史、事業史、大事記等。

4.民間流傳的譜錄,如家譜、族譜、宗譜等。

5.赤峰籍名人志士的資料,包括家史、傳記、著作手稿、信函字畫、聲像資料等,特別是由其口述的關於赤峰歷史文化方面的影像資料。

6.民間流傳的反映赤峰各時期的各類民俗景觀圖片、歷史場景圖片、金石拓片、書法、繪畫作品、古籍、舊版圖書、歷史實物、歌冊、帳本、地契,以及反映赤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字、音像資料等。

7.赤峰籍和外埠人士及國際友人,創作或整理出版的反映赤峰的著述、著作、作品手稿;創作的各種藝術作品以及反映赤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風土人情等方面情況的文學作品、圖片、畫報、攝影、書法、繪畫作品、音像製品等各種作品。

8.其他具有歷史價值、研究價值、保存價值、傳承價值的反映赤峰的資料。

二、收集方式

(一)無償繳送。赤峰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獲準編印的出版物,均應無償繳送2冊(份)寄交赤峰市圖書館收藏,由市圖書館工作人員或授權機構定點聯繫有關機構或個人,辦理相關手續。

(二)自願捐贈。歡迎各單位或個人捐贈,並向捐贈者頒發《收藏證書》以作紀念,捐贈者名單及捐贈情況將定期在赤峰市圖書館網站上公布。

(三)有償徵集。對於具有較高價值的赤峰歷史文化資料,可採用有償徵集方式,由市圖書館依據所徵集文獻的價值向原所有者提供相應補償費。

(四)複製保存。對無法提供原件者,市圖書館可採用拍照、複印、掃描等方法進行複製。

(五)交流交換。市圖書館與各單位和個人建立歷史文化資料交流交換關係,可來人來電聯繫。

三、收集要求

(一)所有捐贈者或單位,擬贈送文獻可直接送交、郵寄或以其他方式送達市圖書館民族地方文獻部,也可以電話或E-mail聯繫,由工作人員按約上門收集。

(二)市圖書館新館將專設地方文獻閱覽室,所有捐贈文獻凡符合入藏標準而市圖書館尚未收藏或複本不足者,將被作為正式館藏,在市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專門收藏,以方便讀者查閱。

(三)市圖書館將以「赤峰記憶」赤峰歷史文化遺產長期保存口述歷史數字工程為平臺,邀請全市各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士開展口述歷史訪談,受邀採訪嘉賓提供的相關歷史文化資料也將作為捐贈文獻,由市圖書館統一進行保存利用。

聯繫方式:

地 址:赤峰市松山區錦山路南段赤峰文博中心A區南段市圖書館

聯繫人:白嘎力

郵 編:024005

電 話:15848980705

A.mail:519257936@qq.com

赤峰市圖書館

2020年6月28日

來源:赤峰日報

原標題:《赤峰歷史文化資料收集公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公告| 館陶縣關於徵集南下幹部有關歷史資料的公告
    公告 | 館陶縣關於徵集南下幹部有關歷史資料的公告 2020-06-04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典不忘祖——赤峰的家譜文化
    家譜是以血緣親情為脈絡、以姓氏為標記編就的特殊史籍資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清晰記錄了本氏族的起源、發展、繁衍、變遷的過程,被當作是血緣延續的載體和依據。任何人不能無姓,亦不能隨便改姓。歷史上多少英雄豪傑、忠烈壯士在遭到緝捕、追殺時,仍堅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的理念。因為姓名代表著一個人的氣節和人格,是榮耀的延續。
  • 旅行| 紅山文化——赤峰
    1符號是在不同歷史階段形成,凝聚和表達一定文化內涵、意義的象徵形式。赤峰文符號標示象徵著赤峰的形象、特徵和價值。赤峰紅山赤峰紅山位於赤峰城區東北郊英金河畔,是著名的紅山文化發祥地。興隆窪遺址興隆窪遺址位於赤峰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偏南,是一處多種考古學文化遺址群。除此之外,在附近範圍內還有史前文化遺址、趙寶溝遺址,紅山文化遺址,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等多處,從這裡便可看到中國北方從8000年至4000年之間人類活動的縱剖面。
  • 2021年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10名教師公告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暫行辦法》(內人社﹝2012﹞166號)和赤峰蒙古族中學教育教學崗位需要,經市編辦、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批准,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部分高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為做好本次招聘工作,特制定此實施方案:一、招聘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
  • 2021年內蒙古赤峰蒙古族中學教師招聘10名公告
    2021年內蒙古赤峰蒙古族中學教師招聘10名公告 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20-11-26 14:07 內蒙古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19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生物學科教師公告
    2019年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已結束,因生物學科無免費師範生,現公開招聘生物學科教師,為做好這次招聘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招聘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
  • 了解一座城歷史文化,日出紅山赤峰博物館,金戈鐵馬第一龍故鄉
    赤峰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新城區富河街。赤峰博物館以專題的形式展示赤峰新石器時代、北方青銅文化、遼金時期及蒙元時期文化。日出紅山: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紅山文化和小沿河文化時期的文物,赤峰所在的西遼河流域燦爛的史前文明。分為三個單元,包括穿越遠古、石破天驚、紅山古國。
  • 2020內蒙古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高校畢業生2人公告
    根據《赤峰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辦法》和赤峰蒙古族中學教師隊伍現狀,經市編辦、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批准,赤峰蒙古族中學面向社會招聘部分高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為做好這次招聘工作,特制定本簡章。一、招聘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二、招聘計劃英語(1人)、歷史(1人),共計2人。
  • 赤峰:老赤峰街的「鏢局」考據歷史
    「八溝」是平泉縣的古稱,「哈達」是「烏蘭哈達」的簡稱,也就是指赤峰,比如紅山區現在有一條馬路就叫「哈達街」。  在歷史上,八溝道如同一條扁擔,南頭挑著八溝,北頭挑著烏蘭哈達,將這兩座關外蒙地最重要的商貿重鎮緊緊地扣在一起。  赤峰在清朝初期還是個小集鎮,當時稱「烏蘭哈達集」。
  • 2020內蒙古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2021年高校畢業生10人公告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暫行辦法》(內人社﹝2012﹞166號)和赤峰蒙古族中學教育教學崗位需要,經市編辦、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批准,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部分高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為做好本次招聘工作,特制定此實施方案:一、招聘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
  • 赤峰雅樂,雅俗共賞!
    1988年,《赤峰雅樂套曲》面向國內外發行,在臺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地引起強烈反響,並被納入中國民族音樂精選資料,赤峰雅樂由此聞名於世。2005年,在由文化部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夕陽秀·第二屆華夏中老年藝術大賽」上,赤峰雅樂樂團演奏的《慶壽》《北正宮》等曲目獲「牡丹金獎」。
  • 遊赤峰紅山文化博物館和赤峰博物館,你去過嗎
    從瀋陽出發,一路向西,車流不多,很愜意的到達赤峰,中途服務區,拿出新買的卡式爐煮了方便麵,甩了一個雞蛋,超級好吃。路過紅山文化博物館,正在裝修改造。離開紅山文化博物館,到達坐落在赤峰市中心城區文化廣場北端的赤峰博物館,其建築風格體現了東方古典建築莊重典雅和現代建築流暢簡潔的完美結合。大氣而沉穩。這裡主要介紹赤峰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的文物精品展。
  • 指南|賞赤峰美景 品紅山文化
    赤峰是中國北方草原文化旅遊的佳境聖地,這裡風景壯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這片神奇富饒的土地上,有山峰、沙漠、草原、森林、溫泉、冰雪、湖泊、冰臼、花崗巖石林等自然景觀,珍稀動植物、蒙古族風情、文物古蹟等諸多旅遊資源類型一應俱全。
  • 公告:石牌抗戰歷史陳列館公開徵集相關文物資料
    公告:石牌抗戰歷史陳列館公開徵集相關文物資料 2020-05-03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攝赤峰,探尋蒙元至滿清以來的赤峰黃金長河
    渝帆在前面與大家分享了赤峰從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契丹王朝等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這裡接著為大家分享元朝、明朝與清朝的赤峰歷史,在赤峰博館的第四展區,對這一時間段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並命名為黃金長河,展示的是金代及蒙元以來,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創造的具有濃鬱民族風情和地方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
  • 內蒙古赤峰發現一小河沿文化時期墓地
    內蒙古赤峰發現一小河沿文化時期墓地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6日電(記者李澤兵 柴海亮)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館等日前對哈啦海溝小河沿文化時期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出土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隨葬品200餘件。
  • 聽赤峰這些紀念建築講述的時代故事
    赤峰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9:00赤峰地大物博,是中國有色金屬之鄉、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園林城市,也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眾所周知,赤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但是,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目前都是通過歷史資料和資深的學者來獲得的。今天,讓我們來採訪一批特殊的見證者,從「他們」的經歷中,我們可以了解赤峰的一部分光輝時刻!
  • 赤峰—百年紅山的歷史變遷
    據陳子元在《東蒙古徵程》中記載,赤峰在清朝時期就為古北口外第一繁富之區,康熙年間的烏蘭哈達更以九街三市的城市規模遠近聞名,是清廷通往蒙古東部的商貿重鎮。此後數百年間赤峰街市不斷擴大,鼎盛時期的赤峰作為民國熱河省轄市 經濟長期位居省會承德之上,與承德分別佔據熱河省的政治中心及經濟中心,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以至於成為後來中日雙方在熱河交戰的主戰場。
  • 紅色文物、老報紙……赤峰這個「80後」小夥兒的愛好可真不一般!
    今天,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跟隨這一件件有故事的藏品,講述過去的流金歲月……這個小型博物館就是位於赤峰市紅山區的赤都傳統文化驛站,創辦者是35歲的赤峰小夥兒——宋鷹鶴,從選址、裝修到收集藏品,全都是他親力親為。
  • 2021內蒙古赤峰蒙古族中學招聘教師初審入圍參加面試人員公告
    根據《赤峰蒙古族中學2021年公開招聘教師實施方案》,依照赤峰蒙古族中學2021年招聘教師報名資格條件,現將已通過初審,參加面試人員(共24人,排名不分先後)公告如下:見附件具體面試時間與報到地點電話通知入圍人員,請保持手機聯繫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