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泗陽縣牢固樹立「兩山」理念,鞏固提升省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堅持「見空補綠、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大力實施綠色城鄉行動,加快推進高速西出口、國省幹道等綠化重點工程,打造泗陽發展的「綠心地帶」,形成步步見綠、路路有景的園林綠化景觀。
眼下雖已入冬,花草冬眠。但在泗陽高速西出口處的景觀帶看到卻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綠意蔥蔥的草地,蒼勁挺拔的樹木似乎讓人一下子回到了春季。別看這裡現在是別有一番景象,半年前這裡還是一塊荒地。
自今年泗陽縣對343國道泗陽段兩側水系溝通及景觀綠化工程提升改造以來。從泗陽西出口向南延伸至朱成窪河大橋,向北延伸至意楊大道全段都進行了重新規劃布局,結合地形及兩側園區實際情況,採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新建設的景觀綠化可通過雨水收集、自然排水、生態滲水,實現降低路面徑流,降低人工維護成本的作用,從而實現景觀與生態深度融合。
泗陽園林綠化事業發展中心辦事員方亞男:本項目在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內,建設1.5米至3米寬的植草溝。道路雨水進入植草溝內後,先經過下滲,被土壤吸收淨化,再進入市政排水管道,從而達到控制流量、淨化雨水的目的。園區節點處則通過露骨料鋪裝和路緣開口引導路面徑流,完成雨水的滲、滯、淨、用、排。
目前,泗陽西出口南延伸至朱成窪河大橋段改造已全部完成。北延伸至意楊大道段正在進行大小喬木的栽植工作。
項目負責人朱洪洋:地形整理結束,現在栽大喬木已經栽了90%,小喬木栽了有30%。下面就是球類。大概明天進場。基本上在12月底我們能結束。
據了解,343國道泗陽段兩側景觀綠化工程總投資3000萬元,提升改造的景觀綠化總長約7公裡。其在布局上,採用3層結構構架,從地面、自然片、背景等三個層次著手,各選用不同花木進行栽植,充分體現層次感與觀賞感。
泗陽園林綠化事業發展中心科長張展:綠化景觀以三個層次為主。高層以烏桕、水杉等為主。中層以櫻花、茶梅等為主。低層以紅花繼木、紅楓石楠、鳶尾等為主。等343兩側項目建成以後,形成春季百花爭豔、夏季鬱鬱蔥蔥、秋季層林盡染、冬季蒼勁挺拔的四季綠化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