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2020-08-20 草民愛文史

大家有看過《金剛經》嗎?如果有看過,你們看完以後有什麼想法那,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也不可得。

小時候不明白什麼是順其自然,長大後稍微懂了它的字面意思,現在,就更加的明白了,人是越老越明白,順其自然其中的意境,但是你即便過得順其自然,最後也照樣逃不過世俗間的紛紛擾擾。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南懷瑾老先生在一次《金剛經》的講座中說過:《金剛經》所講的,無非也就是三句話,你能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了。

第一句話: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云:我們在世間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為因緣所合成的,因緣和就生,因緣和就滅,都是假相,也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我們的身體也是這樣的。

所以沒有必要太過的去執著所謂的真真假假,大地上的所有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但是因為總是妄想和執著尋求真相,所以最後也沒有辦法看到自己的佛性。

第二句話:所有皆是無住

《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界上多有的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法,其實都像泡影一樣無常的虛無縹緲,我們要把這點參破,人來這人世間一趟,來的時候是空著手來的,最後要走的時候,也是空著手走的,既然都是空的,又何必那麼執著呢?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內心沒有任何的事情惦記著,還能生什麼心呢?生的清淨之心、歡喜之心、慈悲之心、平等之心,這就是佛心,讓心遠離一切妄想,清淨自在。

第三句話:所有皆是名相

大家都會認為,我們用眼睛所看到的,和耳朵所聽到的,都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感知和現象,其實都是名相,就像是我們的名字一樣,只是一個代號而已,並非是真實的,不是事物的本來。

雖然這一切都是名相,但是我們也只有通過這些名相,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難道不是嗎。

南懷瑾大師說《金剛經》的核心,也無非就是這三句話,如果你能讀懂,那麼就能看透人生,佛雲一切法,只為度一切心,如果沒有一切心,又何須在意一切法,一切法都不離心,一切都是由心而造的。

就像《六祖壇經》中講的: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我們在修行時,做到了不著相,心頭不住任何的事情,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和讓人煩惱的事情了。

如果您也對佛學和《金剛經》感興趣,那可以一起讀一讀這3本書:《金剛經》、《心經》、《楞嚴經》。

一共是三本書,《金剛經》它超越了一切中交性,但是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是是歷史佛教中很偉大的一部經典,被奉為是諸佛之母,菩薩之慧夫,眾聖之所依。

被世人們譽為是純明通透、堅固銳利、能打破一切煩惱的佛門至寶,手捧《金剛經》,能斷一切苦,經歷了千年,它已經深深地融入進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書中的內容,不像是以前的文字晦澀難懂,經典又現代,人人都能讀懂,白話詳解,傳承千年,結合了現代的氣息,一讀就能懂。

還有精美的手繪插圖,直觀圖標形式,把一些隱晦、聲色的敘述,都以很清楚的圖表方式表達出來了,左右圖文,相得益彰。

康熙御筆手寫《金剛經》全文,武則天為《金剛經》寫開經偈,南懷瑾大師評價《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

如果你也喜歡佛學,可以買來讀一讀,能斷一切苦楚,淨化自己的心靈。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南懷瑾老先生在一次《金剛經》的講座中說過:《金剛經》所講的,無非也就是三句話,你能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了。第二句話:所有皆是無住《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南懷瑾:《金剛經》所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想明白了才知道人生
    讀了金剛經之後的想法是什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年紀越大越明白順其自然四字的意境,過去的就讓它隨風而逝,今時今刻的我盡人事聽天命。不悔、不爭、不貪。的確是這樣,南懷瑾在金剛經的講座中曾經說過,金剛經所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一、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裡有句非常著名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的核心,無非就是這三句話!
    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為受持《金剛經》,因悟透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證得空性、破迷開悟、解脫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所以佛經是我們修行路上開悟的一大助緣。佛經是佛陀和高僧大德思想的匯集,能夠幫我們開發智慧、清淨自性。所以佛門三皈依裡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 《金剛經》修心課——《金剛經說什麼》讀書筆記
    在這裡推薦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這本書是南先生關於《金剛經》的講解,內容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好的解讀書籍。以下3個部分是我的學習筆記:01 《金剛經》解決什麼問題?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金剛經》到底講的是什麼?
  • 南懷瑾先生說《金剛經》的偉大與平凡!暢銷數十年不衰
    大家好,這裡是知味讀書,今天給大家推薦《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先生說《金剛經》的偉大與平凡!暢銷數十年不衰。作者簡介南懷瑾先生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 《金剛經說什麼》:為何叫金剛經
    摘自:南懷瑾  著 《金剛經說什麼》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年10月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然後逐品作了講解。
  • 南懷瑾切身經歷:《金剛經》的力量不可思議
    「能斷金剛」意指比金剛還堅固,「般若波羅蜜多」指智慧,即《金剛經》主要講述的是:通過最究竟的智慧,到達成就的彼岸,獲得解脫。《金剛經》包含了對人生、生死、宇宙、法意等種種思考,佛在與弟子的對話中,為我們解惑種種答疑,是一部開智慧、了脫生死的無上法藏,不僅是大乘佛教宗派都會涉及的一部佛典,更是禪宗的必讀經典。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關於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中,佛陀以處世人的姿態告訴眾弟子和眾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秘密是什麼?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萬物變化的規律是什麼?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讓你我在每一個當下都洋溢著生命的喜悅。
  • 《金剛經說什麼》:解析佛教經典
    摘自:南懷瑾  著 《金剛經說什麼》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年10月 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然後逐品作了講解。
  • 人世間什麼福最大?聽國學大師南懷瑾講《金剛經》,悟道更深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綱領,可謂是博大精深,別說是儒釋道三家義理都精通,哪怕一家能夠精通都讓人羨慕不已。但現代史上,真正能把儒釋道文化掛嘴邊,並且能出口成章,或許也只有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起碼大茶經是這麼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倡導者,南懷瑾先生可謂是奉獻了一生為之努力。看著他給後人留下的經典著作,在看他的紀錄片,足以讓人感而涕零。
  • 《金剛經》說了什麼?無非是這四個字,悟透受用一生!
    《金剛經》是大乘般若部的精髓,禪宗自六祖慧能開始以《金剛經》印心,用來驗證參學者所悟是真是假。祖師在開悟偈中說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一物,就是經文中的般若思想,落實到具體的經句,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說,五千餘字的《金剛經》,歸結起來無非「無住生心」這四個字。悟透了,將會受用一生。
  • 《金剛經》南懷瑾注釋精華句(之二)
    在中國歷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剛經》,如禪宗大德,六祖惠能禪師,是因為在街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時,激發了他的佛性,後來,他遠赴千裡之外去親近五祖,五祖專為他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是他才豁然大悟。 《金剛經》被奉為「佛門的智慧之母」,它是一本人生哲理典籍。
  •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說國學,在現代國學領域,我們免不了說到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如果用佛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功德圓滿」四個字不足為奇。南懷瑾先生的尊稱有許多,國學大師、禪宗大師、宗教家、哲學家、大居士等。他是現代為數不多,能把儒釋道精髓融會貫通的一人。他的言語句句精髓,無不讓人讚嘆不已。
  • 南懷瑾先生:《金剛經》的重點
    多麼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哪裡?
  • 南懷瑾講《金剛經》:「我一聽你們年輕人學佛,我頭就大了」
    後來讀到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了解到「境界」,這是個常用詞,正因為常用,所以我們不會下功夫去理解它的意思。他舉了個例子:一個人年老時,前方的路已走得差不多,總喜歡遙想往事,有時候在哪兒坐著突然回想起過去的某個瞬間,還搖頭一笑,回味其中。他這個獨坐沉浸的情緒,就是境界的一種,很難把這種感覺完全去分享給別人,這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體悟,謂之境界。
  • 南懷瑾:什麼時候懂了《金剛經》的道理,就悟到了中國的《易經》
    這也不是中國第一次石刻經書,比較著名的是在南北朝時期的經石峪《金剛經》,在2064平方米的大石坪上,採用後秦鳩摩羅什譯本,刻字隸書。原本《金剛經》有5172字,但不知道什麼緣故,只刻有2799字,經過風雨侵蝕,天災人禍,現在只剩下1067個字。這個曬經石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寶,也是佛學在時空上與弟子的對話。
  • 南懷瑾:講《金剛經》,人生原來可以如此通達
    南懷瑾先生對佛教典籍有著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金剛經說什麼》以淺白明了的語言做深入淺出之講解,將此經裡的智慧和奧秘娓娓道來。面世以來發行甚廣,影響力較大。  下面我們節選南師書裡的精彩之說,總結出其中的三大精彩內涵,跟隨其一起去了解《金剛經》裡的大智慧。  希冀朋友們能夠學以返照自身,對自身的人生能有更通達的認知。
  • 南懷瑾:開悟的人最可怕,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20字!
    《金剛經》,乃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道出了大成佛教最高智慧,被譽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中國古代時期,上至王侯將相、官宦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無不推崇《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傳頌千年,已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 南懷瑾|《金剛經》「來者即諸法如義」,說學佛法千萬要記住這句
    南懷瑾|國學大師講學佛法四段精句,《金剛經》「來者即諸法如義」,說學佛法千萬要記住一句話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麼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用各種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個波浪,想盡辦法要讓那個波浪變平,變平了又怎麼樣?變平了還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南師接著說到:「所以說,拚命去弄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對不對?是不是這個道理?我想是這個道理!你仔細想想看。
  • 南懷瑾大師:人生有三條「天規」需遵守,一旦違背,定會災禍不斷
    南懷瑾大師:人生有三條「天規」需遵守,一旦違背,定會災禍不斷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道德經有這麼幾句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氣沒有什麼標準。不知足,是說有的人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所以他們一直在痛苦中。知止不殆,是說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會有什麼危險。南懷瑾老先生說如果遇事不懂及時剎車止步,車子就會滾下坡,整個完了。人生本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