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思琪:從熱播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看女性視角影視創作!

2020-12-12 美術研究

近日火爆「霸屏」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和都市勵志成長劇《二十不惑》已陸續收官,但由此引發的各種討論仍在發酵,熱度不減話題不斷。如果梳理2020年影視劇的關鍵詞,那麼「職場上的女性」顯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安家》的房似錦、《完美關係》的斯黛拉、《誰說我結不了婚》的程璐、《怪你過分美麗》的莫向晚,事業有成女性的婚戀情況成為觀看的重點。

乘著全球語境中「她經濟」崛起的風潮,國產劇中的女性角色終於能夠在「婆婆媽媽」和「傻白甜」兩分的天下裡撕開了一道口子,可惜的是同質化的「大女主」似乎再次將女性螢屏形象窄化了,「做事雷厲風行,工作不近人情,戀愛坎坷不平,要問為什麼,全怪原生家庭」,至於「獨立女性」卻往往淪為偽命題。《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的熱播,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她題材」的賽道:妻子、母親、養家之人之間的身份並不是割裂的,她們不是落後的鏡子、社會的傷疤,她們是可以在關鍵時刻捍衛自己人生的女人。

電視劇《安家》角色海報

海外影視作品在這條道路上已經有較為豐富的探索。《婚姻故事》中斯嘉麗認為婚姻是榨取一方來滋養另一方,作為妻子「從來沒為自己活過,只是讓他變得越來越有活力」。《82年的金智英》不斷叩問,在逆來順受的好兒媳、無條件支持丈夫的人妻、無堅不摧的母親之後,真正的金智英在哪兒呢?女性為什麼總不是「她自己」?《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討論「娜拉出走」後生活如何?自由和獨立遠非說說而已,一個一輩子都讓別人替自己做決定的人,啟蒙和覺醒讓她「變得有激情、獨立,卻身無分文」。正如英國作家蕾切爾·卡斯克在《成為母親》一書中所說,「孩子出生後,孩子父親和母親的生活便開始相互對立,此後,男性的統治地位愈發牢固,父親逐漸得到了外界、金錢、權威和名望的保護,而母親的職權範圍則擴展到整個家庭領域。做母親時,女性放棄了自己的公眾價值,以換取一系列私人意義。而個人的重要性,如同暴跌的股票,最終跌停。」質言之,女性在私領域與公領域之間價值與認同的撕裂,是被選中的母題。

電影《82年的金智英》海報

相較之下,國產劇的「她題材」更多延續的是「小妞題材」之基因。「她題材」被認為是現代獨立女性生活實錄,書寫女性找尋自我之旅,由此形成了一套文化腳本:描繪女性間的友誼和互助,女性視角的勵志打底,遇見騎士的愛情主題,風格貼近都市時尚格調。二十一世紀初的國產劇《好想好想談戀愛》《粉紅女郎》《律政佳人》都是對「摩登女性」這一概念的影視實驗,及至《歡樂頌》加入了階層對比的元素後,現實的比例被調濃了一度。《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正是在這一脈絡中,沒有濃鬱的女權主義式情緒表達——女權主義關心「剩下的女人」的權利,看向那些被當作犧牲品的女性的命運。與之不同,這類國產劇只綿裡藏針地擺出一招,重點在於女性如何進步、怎樣獲得成功,在精英條件的加持下,給人以鼓勵:女性可以做任何她們想做的事。剝開現實的層層外衣,要給觀眾一顆糖的撫慰,以此作為女性觀眾疲憊生活裡的一針強心劑。

電視劇《二十不惑》海報

在呈現上《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聚焦於找到溫和而不撕裂的「自我」。與西方強調的個體主義觀念所不同,這些作品中追求的首先是改革開放以來對經濟成就的推崇,以及由此推出的家庭本位主義的改變。換言之,在國產劇中與自我關聯的敘事與想像,與其說是傳統的權力關係的討論,不如說是更直接的現實經濟關係,這個「自我」的表達已經剔除了反叛的鋒利。因此,從《歡樂頌》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其中女性角色獲得成功的敘事並不避諱與系統性規則的共謀,因此她們的成長之路是:熟知所求的標價後,但依然選擇義無反顧的向前,正是在這個不斷撞上、遇到障礙物反彈回來後塑造出了「自我」。她們對自由的追求是要在競爭中遊刃有餘,所以《二十不惑》前半部分新人初入社會的「真實」,仍要嫁接到「升級」的套路上,所以《三十而已》中當鍾曉芹發覺「自我」含量過低後,她找到勇氣的道路直接通向了名編劇的成功之路。「顧佳們」的痛苦就如同描著金邊的烏雲,而她們實現的階層的突破,其中能力與運氣一半一半。

當然,解決問題部分質感上的「爽」,並不能抹殺《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看見」現實問題的推進性意義。如果說《二十不惑》更多的是「後浪」的嶄新生活體驗:如何應對突然被拖進一場網絡暴力,如何從網紅主播、明星經紀的職業實現自我,那麼《三十而已》埋下的「雷區」更貼近大眾的遭遇,全職太太是不是工作?小鎮青年在「漂著」和回老家之間如何選擇?面對婚姻的背叛,何去何從?貫穿全劇的藍色煙花隱喻著生活裡的危險與誘惑,結尾處的爆炸既預示著幻覺的破滅,也隱喻著顧佳和丈夫許幻山共同找到的人生方向的崩塌。

當「幻山」崩塌後,「顧家」要怎樣重建?

這些問題被編劇拋出來,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一波波多樣化的討論,對於國產劇而言確實是一種進步。更早之前傳統的國產劇,總是婆媳之爭,或是恨嫁女的尋愛路,遵循的都是同一套「女人青春最值錢」的物化邏輯:女孩子要趁著年輕價高時抓緊「套現」,婚後的生活就是抹掉自己的姓名與個性。創作在招致批評後又急轉向了「大女主」,然而「大女主」們無時無刻的強大帶來的不是女性的突圍和自由,而是另一種有關贏家蒼白乾癟的想像,也因此螢屏上的女主形象很難不懸浮。此前,現象級作品《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或是《安家》中胡可飾演的賢內助,其中全職太太的戲份難免與「鬥第三者」相綁定,而她們的形象又是割裂的——離婚前整日在家做「怨婦」,躺牢的「功勞簿」就是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離婚後突然開掛成為優秀的事業女性,二者之間的轉換隻需情感蓄力即可完成。如此強烈的對比雖然滿足了戲劇性的要求,卻讓劇情整體失真。至少,在《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中女性形象沒有被刻奇地表現,顧佳的事業心比丈夫還要強,這也成為他們婚姻危機的肇因,難得之處就在於角色邏輯自洽。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海報

究其本質,《三十而已》和其搭載的「姐姐乘風破浪」的想像、「姐學」流行的背後,正是大眾對於女人自知自洽、智慧、方法論、適應性形象的召喚,這些需要年齡和閱歷淘洗出的品質,暗合著社會對於女性審美的變革:女性不僅要自強,她們還可以表達自己的欲望、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野心。「她」不是一個只能接受「受害者」命運的性別,「她」可以是不安於室的,「搞事業」並不是一個被迫的選項,「她」可以是主動積極、甚至是帶有進攻性的形象。這正是我們期待更多的《三十而已》式創作出現的原因,儘管這些漫畫式的女性形象仍不夠貼合複雜的現實,但至少她們撕開了一個口子:女性視角下的自我表達和自我定義,以及自洽邏輯對角色、對觀眾的尊重。

當然,這類「她題材」崛起後再次扎堆的創作和「偷懶」的複製粘貼,是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尤其,如果「王漫妮們」所面對的選擇風險總是不那麼高,「顧佳們」所完成的華麗轉身總是如有神助,這些建立在精英特權之上的「安全軟著陸」,讓她們在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很快就成功,痛快解氣之餘可能也掩蓋了真實問題的困難程度。那麼,進一步的創作仍需更靠近我們的現實,她們在沒有安全保護的情況下摔落下來的不爽,或許是這類「她題材」需要去完成的新課題,唯如此才能讓觀眾真正生出直面人生至暗時刻的勇氣,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四十悅己》《五十歡喜》。作者:韓思琪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開播!同《二十不惑》的對槓?還是女性市場的渴求?
    《三十而已》開播!作為聚焦30+女性群體面臨的生活困境影視劇。以王漫妮、顧佳、鍾曉芹三位女性視角展開,將女性面臨的年齡、生育、婚姻、事業等多重問題一一呈現,刻畫了現代都市女性現狀。整部由江疏影、童瑤、楊玏、毛曉彤、李澤鋒等領銜主演,看到這個陣容不得不說製作方還是誠意滿滿。
  • 二十不惑也罷,三十而已
    最近熱播的兩部時尚劇,光看劇名就有點意思,《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分別講述了人生重要的兩個階段的故事。一個青春,一個成熟,不同的人生階段,演繹著不同的精彩。李庚希關曉彤青春三人組《二十不惑》講述了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生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的故事。二十歲,正值青春豆蔻年華,面臨著就業、愛情和生活的各種挑戰,踏入社會的迷惘和成長的困惑,不同的性格展現了不同的人生。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串場,對打變成聯動,句句都是經典!
    最近熱播的年齡劇包括《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看著如此相似的劇名,開始還以為是上下兩部劇,又或者會有什麼關聯,沒想到互動來的這麼快,本以為是對打沒想到成了聯動,《三十而已》與《二十不惑》就這樣奇妙的串場了。
  • 《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為您共同解讀當代女性
    讓我們一起跟著兩部電視劇的熱播,一起探討一下。首先,說一說《二十不惑》這部電視劇,該劇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生的視角展開,講述了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的故事。這部劇不撕逼、不狗血,以二十歲女人的選擇視角為著力點,深入挖掘青春女性的魅力,深受大家的喜愛。
  • 《二十不惑》VS《三十而已》,是青春不惑還是治癒焦慮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定檔了。聽名字就可以感覺出來,應該是姐妹篇的意思。沒錯,兩部影視作品,是檸萌影視出品的姐妹篇,女性群像戲。播放時間和平臺《二十不惑》是7月14日湖南衛視和愛奇藝平臺播出。《三十而已》則是在7月17日東方衛視和騰訊視頻播出。劇情簡要《二十不惑》是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生的視角展開。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電視劇,《四十正好》也來了!
    今年夏天有兩部比較火的電視劇就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劇中的主演們表現的十分精彩,不少的觀眾表示還沒有看夠。在這個青春未脫、成熟不達的年紀,二十歲的她們遇到了很多疑惑,關於事業,友情、親情和愛情。所幸的是她們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對她們而言二十沒有定義,怎樣都對怎樣都好,即使過的不獲,也要活得不惑。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當二十歲遇到三十歲會擦怎麼樣的火花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劇中,從劇中體會自己的百味人生。(一)讓我們先走進《二十不惑》這部劇中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劇名所描述的二十不惑是什麼意思呢?首先不惑的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那麼「二十不惑」指的是什麼呢?聯立到二十這個年紀,它是指青春不逃避?還是人生不迷茫呢?
  • 東方衛視對湖南衛視,《三十而已》對《二十不惑》,誰會贏?
    《三十而已》的主角則是三位30歲女性,講述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如何面對多重壓力的故事。 其實,不管是二十歲還是三十歲,都是人生必經的,也是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所以,二十歲的觀眾會看《二十不惑》,看女生的青春和成長,也會想看《三十而已》,感受將來可能面臨的壓力與選擇。
  • 《二十不惑》後,迎來《三十而已》上線,最後《四十正好》接棒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二十不惑》這部劇大家應該也是都看過了吧,這部劇中的劇情也是都不錯的,這部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女大學生視角而展開的青春情感劇,開播之後也是收到了好評的,因此很多的人也是覺得是非常的不錯的,因此很多的人也是都覺得是非常的不錯的。
  • 國產劇:英文插曲成標配?|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追光者|英文|北京頭條...
    成國劇標配隨時隨地都有證據顯示,影視歌曲幾十年來在大眾共情、流行符號、市場潛力中的巨大價值,從未被取代過;同時,隨著時代變化,細心的觀眾也察覺到其悄然的變化——最顯著的是國劇影視歌曲的英文歌越來越多。貫穿暑期檔的《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十而已》以及出圈網劇《隱秘的角落》,英文插曲成了標配。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態度
    最近有兩部大劇熱播,它們就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劇裡人物正代表著兩種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態度。二十歲的時候為成長而煩惱,三十歲的時候在事業與家庭中權衡。一個是二十歲少女的青春故事,一個是三十歲女性的生活現狀。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一個殘酷真實卻淚點滿滿。二十不惑,青春有你!
  • 《二十不惑》搭檔《三十而已》,成今夏最火電視劇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我卡在中間困惑不已!不少網友拿這句話調侃自己,而這句話的來源正是爆款電視劇《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想必大家的朋友圈也被這兩部電視劇刷屏了吧?大數據時代,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大平臺發布的榜單,《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都處在什麼地位。VLinkage提供的電視劇播放指數顯示,《三十而已》與《二十不惑》分別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數值遠遠超出榜單上其他電視劇。在愛奇藝熱播榜中,《二十不惑》以8584的熱度牢牢佔據首位。
  • 最近熱播的劇,當然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十多歲,困惑不已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十多歲,困惑不已看了《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真的好真實!二十歲的單純與迷茫,職場小白,啥都不懂。三十歲的圓滑與精明!但又有多少人三十歲了依然和二十歲一樣,困惑不已!在看《二十不惑》時,是否覺得這部劇真實得可怕的?
  • 《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的「殊途同歸」,是「她題材」的命題新解
    青春、朝氣;成熟、穩定,乍看之下,《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蘊含著這樣一組相對的概念。《二十不惑》以四名即將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二十歲女生視角展開,講述了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三十而已》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
  • 檸萌影業陳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後,正策劃《四十正好》
    來源:新浪財經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於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三十而已》總製片人、檸萌影業總裁陳菲出席並演講。陳菲表示,影視行業的爆品是在洞察用戶的基礎上,做到超過用戶的預期,在擊中集體情緒的基礎上做到價值觀引領。她認為,《三十而已》之所以能夠火爆整個夏天,就是因為這部劇集擊中了集體的情緒,包括對中國社會變遷的洞察,「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年,中國女性『她』力量崛起,中國女性的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
  • 二十不惑的梁爽,三十而已的顧佳,二十幾歲困惑不已的我們?
    要問今年暑期的爆款劇,想必《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必定榜上有名。看到這兩部劇的劇名的第一眼,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話:「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再說到最近的熱播劇:《二十不惑》中的梁爽,膚白貌美,和富二代高爾夫談著戀愛,名牌包包衣服從來不缺;《三十而已》中的顧佳,聰明、持家、顧家、幹練、有活力和品味,遇事處置果斷而堅決,日子過得精緻而小資。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重啟
    電視劇市場沉寂良久,最近討論度高的莫過於《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盜墓筆記之重啟》。《二十不惑》講述的是一個大學寢室裡面,四個女孩子畢業實習的故事,圍繞著職場拼搏,談情說愛展開講述。劇裡面的梁爽,作為二番配角,被討論度很高,一來是因為她由關曉彤飾演,自帶流量,二來是梁爽這個角色出彩度高,怒撕渣男,努力做博主,這都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所謂,人美心善,還正直努力。《三十而已》講述了三個女性,在面對三十這道坎的時候,展現出來的人生態度和遭遇的困境。
  • 《三十而已》的爆款公式會淪為國產女性群像劇的新套路嗎?
    #、#鍾曉芹陳嶼離婚#、#顧佳穿搭#......自7月17日起,劇迷每日早晨打開熱搜話題,就發現又是被《三十而已》霸屏的一天。一部女性群像劇,已經讓觀眾進入熱搜追劇的節奏了。一連兩部女性群像劇正接受市場檢驗。口碑方面,《二十不惑》7.3分,熱度更高的《三十而已》則暫達8分。整體而言,兩部戲都不算驚豔,卻也能在同類女頻劇中突出重圍。
  • 《二十不惑2》官宣原班人馬,《三十而已》後《四十正好》也來了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二十不惑2》官宣原班人馬,《三十而已》後《四十正好》也來了 說到2020年最火的熱播劇大家都很興奮,玄幻古裝劇有《陳情令》和《琉璃》,現代劇有有《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浪姐》…女性題材全面爆發,「中女...
    僅僅看《女兒們的戀愛》第三季裡孜孜不倦地為女藝人們安排相親,金莎和盛況組成的CP斬獲不少真情實感的粉絲、金晨和張繼科的反套路式相親引發大量話題,就能看出在「中女」這個話題裡,不少吃瓜群眾都很樂意「無痛當媽」。 回望今年,女性題材撐起了文娛市場的半壁江山,並且不斷開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