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一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距今1300年,屬伊斯蘭教

2020-12-12 小北去旅行

這裡是小北去旅行,一路看看走走,腳步不停,要是可以,和我一起看風景。

要說佛教的興盛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北魏,唐朝都是,但是這兩個王朝都曾滅過佛,拋開這個不說,這個時期也是佛教比較興盛的時期,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文化包容的國家,善於接受別的文化,這也許就叫開放包容,外來宗教就可以體現,比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等,而在西安,就隱藏著一座千年古寺,只不過這不是佛教的寺廟,而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西安——大清真寺

西安清真寺,具體建造的年代不詳,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明朝,但是認為唐朝時建造者居多,因為寺內存有一方落款為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王鉷所撰的《創建清真寺碑》,所以始建於唐的說法就更為準確,目前所知道的是,西安清真寺,在元中統年間重建,稱回回萬善寺,到了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再次修葺擴建,稱清修專,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教民再次募資重修,稱清真寺。

大清真寺

到了1984年,清真寺又進行了一次徹底的修葺。大清真寺全寺總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寺院內有建於17世紀初高達9米的木結構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頂,異角飛簷,要說最有特色的就是這琉璃瓦了,我國現存寺廟,以黑瓦頂居多,如此大規模使用琉璃瓦頂的寺廟,不是很多見,整個清真寺大體呈東西走向,大致形狀成正方形。

大清真寺

整個寺廟分為四進院,第一進院最引人注目的是東邊影壁正面鑲有三方菱形菊蓮圖案,圖案造型獨特,構思驚奇,雄渾壯闊,簷下的磚雕鬥拱,也是非常的宏偉壯觀,再加上古建木牌坊豎立中央,異角飛簷,琉璃覆蓋,蔚為壯觀,據說這該牌坊建於17世紀左右。

大清真寺

往進走,南北兩側各有偏房三間,走進去,裡面都是明清兩代的古式家具,出來後再往裡面走, 進入二進院,剛剛進去,你會發現中央豎立著一塊石牌坊,呈三門四柱,最中楣匾鐫刻著「天監在茲」,兩邊的匾額上分別鐫刻著「虔誠省禮」和「欽翼照事」。再往裡面,還有兩座豎磚雕鑲嵌「沖天雕龍」碑一座,西邊有「敕賜禮拜寺」的「敕賜殿」,進到裡面,有許多石碑,仔細看,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漢文。

大清真寺

三進院是一個不是很大殿堂,穿過後來到第四進院,院子裡也有一個殿堂,殿內有井畫400餘幅,畫的阿拉伯文圖案,構圖巧妙,蜉蝣不定,充滿著伊斯蘭的飄逸風情,堪稱一絕。

清真寺

大清真寺總體上來說,是基調一派的中國民族風格,但是,進到寺廟裡,裡面的一切布置又嚴格按照伊斯蘭教制度,無論是殿內的雕刻藻飾,還是蔓草花紋裝飾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組成,可以說,在這裡中國傳統建築和伊斯蘭建築藝術風格進行了巧奪天工的結合,令人觀止。

大清真寺

清真大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宮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經過了歷代王朝的修繕,這裡聚集了我國古建築的精粹之處,而且還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而且還屬伊斯蘭教文化,這樣的寺廟,在我國實屬罕見。

大清真寺

你知道大清真寺嗎?你知道四大清真寺都在哪裡,你知道西安還有那些古老的寺廟嗎?歡迎大家留言與討論,賜教與指點。

走走停停,了解更多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北去旅行」,和小北一起出發,去發現世界更多的美景,都說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們是有緣人走在路上。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清真寺,歷史最悠久的在西安,一千三百年,保存最完整
    大唐盛世給長安城留下了很多規模宏大的歷史遺蹟,因為佛教文化盛行,古寺廟分布於西安的大街小巷。唐朝也是封建社會中最開放最包容的時期,融合了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民族文化,佛教建寺院,道教的道場為道觀,伊斯蘭教信眾做禮拜就去清真寺。西安老城區的回民聚居區就有兩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和化覺巷清真大寺。
  • 西安有一座最具中國古典建築的清真寺
    在1300多年前,那個西安還是被稱之為長安的時代,這裡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當時各國的商人、學者等都雲集於此。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融合了各種西域文化,發展別具特色的人文風情與建築藝術。在車水馬龍的回民街旁,一條小巷子叫作「化覺巷」,這裡隱藏著一座建於唐朝的寺廟,而這座寺廟,不是在中國遍地開花的佛教寺廟,而是一座清真寺。巨大的木牌坊,毫無徵兆的出現在你的眼前,異角飛簷,鬥拱層疊,樓頂琉璃瓦覆蓋,這是一座精美的中國傳統建築,看似是一座很平常的佛教寺廟,但其實這是一座清真寺。
  • ​ 伊斯蘭教清真寺莊嚴肅穆,流派眾多,這三個清真寺最有名
    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人的建築十分原始、樸素。沙漠中的遊牧民通常居住在帳篷裡。綠洲的居民用土坯建房,用椰棗樹木料和上膠泥作為屋頂,只能滿足最低限度的居住要求,沒有任何裝飾。即使是阿拉伯各部落崇拜的克爾白神廟,也僅是一座類似立方體的無頂建築物。伊斯蘭教誕生後,在1300多年的漫長歷史歲月裡,留下了無數的建築藝術珍品。
  • 西安那座園林式的清真寺,見證了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歷史變遷
    西安這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有「十三朝古都」之稱,這座古城也是我國穆斯林最早居住的地方。就是在唐王朝時期,那時候伊斯蘭教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長安(今西安),為了伊斯蘭教徒的傳教,於是在此興建寺廟、教堂,而西安的化覺巷清真寺就是其一。
  • 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掌教是鄭和下西洋的功臣,被譽為宗教聖地!
    我已經在西安住了十幾年了。如果我的朋友來西安旅行,我總是會給他們一份小攻略。今天我就來說說大學習巷。大學習巷這個名字來源於唐代。今天的西安,西起橋子口,東至廣濟街西北地區,居住著30萬回族。這些回民居住在「七廟十三亭」周圍,其中之一是西安第二大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大學習巷的清真寺僅次於東側華闕巷的清真寺。因為花覺巷的清真寺位於大學習巷的東邊,所以叫東大寺,而大學習巷叫西大寺。
  • 信仰東正教的國家,為何有一座伊斯蘭教聖城?城內藏有82座清真寺
    再後來東方教會分裂出去,而埃及和埃塞的這一支,也被稱為科普特正教會,如果單算歷史,這是基督教最古老的支系,早在東西教會分裂之前就已經產生了。而且衣索比亞帝國的強大實力也保證了未被阿拉伯人徵服,基督教一直作為埃塞的國教而被傳承下來。
  • 始於顏值,敬於才華,世界最古老的卡魯因大學始於一座清真寺!
    阿布杜哈迪塔茲博士在其博士論文中指出,法蒂瑪在取得當時的摩洛哥伊德裡西國王葉哈雅一世同意後,決定將她所繼承的遺產悉數捐出去為自己的族人修建一座清真寺法蒂瑪本身就是一個很虔敬的信女,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後,她又決定在清真寺修建期間一直封齋,直到清真寺最終竣工。清真寺竣工以後,她又去清真寺禮了慶賀拜,旨在感贊安拉的恩典。
  • 中國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遺蹟,擁有600年歷史,就在西安
    ,它們是中國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遺蹟之一。當然了,如果要問哪一座更為知名,那麼就是鐘樓吧,鐘樓可是被譽為西安最端莊、最雄奇,最氣宇軒昂的標誌性建築。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它矗立於西安市的中心,而且以它為中心輻射出了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分別與西安城牆的東、南、西、北四門相接。只要站在鐘樓上,就能夠看到從鐘樓延伸出來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以及鐘樓周邊西安最繁華的商區、及不遠處的鼓樓。
  •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近10年清真寺出現「阿拉伯化」傾向等問題
    據陝西省政府網站報導,2017年4月6日至7日,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在西安市召開了清真寺建築風格研討會。會議以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圍繞我國清真寺的建築風格,清真寺在新建、改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分析原因,交流舉措,提高了認識,達成了共識。
  • 安徽這個小縣城,有華東第一大清真寺,近400年歷史沒門票
    我是偶然碰到這個清真寺的,若不是壽縣博物館中午不開門,若不是兩者相離很近,我是斷然不會前往的。清真寺藏於壽縣老城區內,與狹窄巷弄相鄰,我本想騎共享單車過去,後來發現裡面不讓停車,乾脆徒步過去。就這樣東拐西拐,來到了一棟朱色厚重的清真寺前,一查資料,發現可是不得了,原來這座不起眼的廟宇,竟是華東第一大清真寺。一座小縣城為何有如此響亮名號的清真寺?這是因壽縣不是普通的縣城。壽縣是楚國最後一座都城,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
  • 我國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首次公開展覽
    新華社西寧2月7日電(記者李琳海)我國最古老的手抄本《古蘭經》目前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對外展出,這也是該部《古蘭經》首次公開展覽。函封為犀牛皮,並印有精美圖案,函內每冊封面為天藍色絲綢裝裱,字體工整圓潤,筆鋒流暢。據了解,該手抄本《古蘭經》距今已有1100-1300年歷史,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之一。長期以來,該手抄本收藏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清真寺內。
  • 歷史上的西安北廣濟街清真寺
    西安北廣濟街清真寺位於蓮湖區北廣濟街南端東側83號,俗稱小寺。北廣濟街清真寺是一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伊斯蘭教寺院。清光緒33年廣濟街清真寺 北廣濟街清真寺相傳創建於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後),地處廣濟坊,臨近化覺巷清真大寺俗稱「清真小寺」
  • 這是開羅最古老的清真寺,女的要穿他們提供的綠色長袍!
    這座清真寺目前還在維修中,清真寺外堆了許多建材,清真寺大門裝飾的十分華麗,這與周圍低矮的建築形成了對比,和伊朗很相似這座清真寺是一座帶中庭的建築,中庭差不多有六個籃球場大小,地面鋪著溫潤的大理石,可能是因為常年有信眾參拜,大理石已經被磨的什麼光滑。
  • 庫圖比亞清真寺是北非最美麗的清真寺之一,建於公元11世紀
    鐘塔是清真寺的重要標誌,在塔上鳴鐘召喚穆斯林進行禮拜,聲音傳的更遠。庫圖比亞清真寺,也是不能進入的,所以只能看看外觀,也有非常有趣的關於這個最高塔樓的小故事,因為只能外觀,所以最好的觀賞時間就是日出和日落,但是日落廣場的人就非常的多了,所以還是日出更好看一點。
  • 西安最「神奇」的佛塔,塔高40多米,屹立1300多年不倒堪稱奇蹟
    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城市,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這裡建都,讓這座城市至今依然看起來古韻十足。在西安城內遍布歷史遺蹟且大多都有著千年歷史,秦始皇陵、華清宮、兵馬俑、大雁塔、明城牆等,如今都是比較知名的旅遊景點,遊人來西安必打卡的景點。
  • 中式風格的伊斯蘭寺院——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
    作為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無數行人過客在古城西安下了印跡,使得這座城市多姿多彩,風情萬種。在這個城市的鬧市區,至今仍保留著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穆斯林聚居區——回民街,向我們展示著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的長久融合。回民街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 西安的地標建築鐘樓,是中國現存鐘樓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於今址。
  • 西安清真寺,古典建築的傑出代表
    大清真寺位於回民街小巷內,建於唐玄宗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大寺的建築沿襲了飛簷鬥拱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沒有阿拉伯式的圓頂、塔樓,處處是中國傳統的木質樓閣。而在寺內很多木門和磚牆上,能看到不少伊斯蘭藝術風格的木雕和磚雕,樓閣的匾額書寫有阿拉伯文字。大清真寺的磚雕堪稱一絕,刀法細膩,技藝超凡,題材大多為花鳥魚蟲,福壽安康之類,也有少數阿拉伯文字的磚雕,非常珍貴。
  • 中國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將與遊客見面
    新華網西寧4月11日電(記者逯寒青、錢榮、姜辰蓉)記者近日在青海省撒拉族自治縣採訪時了解到,存放於循化縣街子清真大寺的一部《古蘭經》,經專家鑑定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這件稀世珍品可望於今年底對外展示。
  •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六千年,竟位於湖南常德
    一直以來,西安都自詡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新華網發表的《西安:古老歷史名城》等文章中,指出西安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 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裡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這裡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蹟,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這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