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曉嵐與《閱微草堂筆記》
我國明清兩代是筆記小說最為發達的時期,不少文人都寫下了許多或志怪、或掌故,或記述風土民俗以及秘錄政壇的筆記小說,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史料。其中出現了像《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那樣著名的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便是這一時期一部著名的文言筆記小說。 《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紀昀,字曉嵐,直隸獻縣人,乾隆進士,由編修、侍讀學士累遷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
《閱微草堂筆記》之狐之鬼
夜裡聽到室內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像是有人走動,就厲聲問道:「是鬼還是狐?為什麼來騷擾我?!」慢慢聽到輕聲而遲疑的回答:「我既是鬼,又是狐。」又問道:「鬼就是鬼,狐就是狐,怎麼會又是鬼又是狐呢?」過了好久,才又回答說:「我原是幾百年的老狐,內丹已煉成,不幸被我的同類扼死,盜走了我的丹。我的靈魂滯留在這裡,就成狐之鬼了。」又 趙橫山先生問道:「為何不到陰司告狀呢?」
-
《閱微草堂筆記》之惡作劇
同伴都說他近來多額外的利潤,應當宴請大家。陳忠隱諱說沒有。第二天箱子的鎖鑰沒有打開,而所積蓄的幾千錢,只剩下九百。當鋪樓上原有狐,經常隔著窗子同人談話。陳忠疑心是它所做的,試著前去詢問,狐果然朗聲回答說:「九百錢是你做僱工的傭資,分內所應得,我不敢拿。其餘都是你每天所侵吞得來的,原就不是你的東西。
-
古籍《閱微草堂筆記》相關知識的全面介紹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紀昀作為《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精通儒籍、旁通百家,標舉文言筆記小說的創作模式。《閱微草堂筆記》題材包羅萬象,內容豐富複雜。敘事簡明,說理透徹。
-
《閱微草堂筆記》之腹中鬼語
一是雲南的李衣山編修,因為扶乩而與狐女和詩,狐女姊妹幾個,都鑽進他腹中,時常和他說話。正一真人曾作法祛除,也不能將她們趕走。後來他得了癲癇病,一直到死。這是我做翰林時親眼目睹的。 一是宛平的張鶴友老前輩,在做南汝光道員時,和一姓史的幕僚偶宿驛站。
-
《閱微草堂筆記》之狐教子弟
他曾經夜裡經過古墓,聽到鞭打的聲音,並且聽到責備數落說:「你不讀書識字,不能夠明白事理,將來什麼壞事幹不出來?等到上犯天條的時候,你後悔就晚了!」他認為深更半夜,在空曠的野地裡,有什麼人會在這裡教訓子弟呢?仔細聽去,才聽出聲音發自狐居住的洞穴之中。五賢嘆息說:「沒有料到這樣的話,竟在這裡聽到。」
-
20世紀《閱微草堂筆記》研究綜述
若《五種》,專為勸懲起見,敘事簡,說理透,垂戒切,初不屑屑於描頭畫角,而敷宣妙義,舌可生花,指示群迷,頭能點石,非留仙所及也。[18]這種看法在晚清學界的極力支持者是邱煒萲。邱氏論小說,亦主張「小說家言,必以紀實研理,足資考核為正宗」,故「本朝小說」中,「談狐說鬼者,自以紀昀《閱微草堂五種》為第一,蒲松齡《聊齋志異》次之,沈起鳳《諧鐸》又次之」。
-
與《聊齋志異》並稱雙璧—你不知道的《閱微草堂筆記》
它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我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沒錯,可能有些喜愛文學的朋友已經有了答案,它就是《閱微草堂筆記》。《閱微草堂筆記》又名《閱微筆記》,是大清著名才子、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紀昀的得意之作。
-
劉勇強:影印《閱微草堂筆記》序
《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子不語》等小說集,一同構成並帶動了文言小說的中興。而這些小說集各具特色,又體現了這一中興局面的多樣性。如果說《聊齋志異》反映了蒲松齡作為一個鄉村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子不語》流露著袁枚的才子情思趣味,《閱微草堂筆記》則表現了位高望重者紀昀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良知。
-
紀曉嵐名作《閱微草堂筆記》被日本改編漫畫《虛偽的大臣》連載
日本的漫畫題材涵蓋了各行各業,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不覆蓋的!國內的許多名家名作也被日本漫畫家改編成為各式各樣的漫畫衍生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改編作品《三國志》系列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
《閱微草堂筆記》之咎由自取
病情危垂時,他對妻子說:「我被人迷惑,以至於此,到陰間一定要告狀。」過了半年,示夢給他的妻子說:「我不能勝訴了。冥官說以色事人的美童和娼妓,本來就是拋棄廉恥,依靠聲色來謀生的。他們誘惑人以取得財物,就像虎豹的吃人,鯨魚的吞船一樣。但是人不入山,虎豹怎能吃?船不去航海,鯨魚怎能吞?你自己去親近他,他有什麼過錯呢?只有淫邪親密的朋友,如同設置陷阱來等待野獸,不進去不停止;懸著香餌來釣魚,得不到不罷休。
-
《閱微草堂筆記》之狐哀女奴
陳感到奇怪因而抬頭詢問,只聽上面齊聲答應說:「我輩雖然異於人類,也具有人心。哀痛這個女孩年紀還不到十歲,而為了母親受鞭打,不覺失聲哭泣,不是故意前來打擾。」主人把鞭子丟在地上,一連有好幾天面無人色。(故事來自《閱微草堂筆記》)
-
一天一篇文言文:閱微草堂筆記(之一)
閱微草堂筆記之一 滄州劉士玉孝廉,有書室為狐所據。白晝與人對語,擲瓦石擊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聞其事,輒自往驅之。方入書室,忽簷際朗言曰:「公為官頗愛民,亦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然公愛民乃圖好名不取錢乃畏後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
-
《閱微草堂筆記》:故事中的世態人情和閱世智慧
他這輩子,除了做官,依我看真正幹的就倆件大事,一個是主持編了《四庫全書》,一個就是寫了一本《閱微草堂筆記》。四庫全書太大,一般人一輩子也不一定有機會讀,不去管它,今天來說說《閱微草堂筆記》。簡單點說,這是一本筆記體小說,魯迅說它「尚質黜華,追蹤晉宋。
-
閱微草堂筆記之南皮狐女
本文選自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侄孫樹寶說:辛亥年冬天,他和堂兄道原去拜訪戈仲坊舉人,看見戈仲坊的書桌上有寫上新詩的幾十張信箋,其中有兩首絕句說: 都不知所說的是什麼事,就向戈仲坊請教詩所吟詠的事實。戈仲坊說:「昨天遇見滄州的張輔,他說:在南皮縣有個某甲,二十多歲,還未娶妻。突然有兩個漂亮姑娘晚上來和他親熱。某甲問兩個姑娘從哪裡來,她們說:『我們是狐精,因為前生註定要與你成為夫妻。雖然我們不能給你帶來福分,但也不至於害你。』某甲貪戀她們的美色,就不肯另外擇女結婚。
-
《閱微草堂筆記》之隔世之報
【隔世之報】即墨縣的楊槐亭老前輩說過這樣一則故事—— 濟寧有一少年被狐所媚,狐精每夜都和他同睡。到了二十多歲,還沒有一夜肯放過他。有人教他留起鬍子。鬍子稍稍長一點,就在睡著時被狐精剃去,還給他塗上脂粉。曾多次用符篆來驅趕,但都不能制服它。後來正一真人乘船路過濟寧,他就寫訴詞請真人來整治這個狐精。 真人給城隍下了公文,狐精於是來見真人,自己陳訴。
-
《閱微草堂筆記》之神仙感遇
【神仙感遇】 吳江吳林塘說,他有個表親和狐女住在一起,雖然沒有疾病,但神思恍惚,總好像精神不振。父母很擔憂,聽說有個行腳僧能驅狐,就試著請他相助。和尚說:「此怪和你兒子有前緣,沒有要害他的意思,你兒子自己沉湎過度了。但怕狐女不害你兒子,你兒子不免害了自己,應該好好地讓她走。」 到了晚上,和尚就到他家,打坐念經。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離不開他在烏魯木齊的時光
而紀曉嵐晚年所寫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收納了很多他在烏魯木齊這兩年創作的有關西域的詩歌,尤其是其中的:風土、民俗、神異部分。紀曉嵐以一個西域文化的旁觀者、文化衝擊的親歷者的雙重身份感受西域,將他對西域文化的情感,或隱或現於作品當中。
-
《閱微草堂筆記》之某太學生
但是同鄉人喧鬧傳言,都說:「某太學生碰到鬼了。」紀曉嵐先生的外祖父雪峰公說:「這不是狐,不是鬼,也不是強盜,就是貧窮的親友所做出來的。」紀先生認為這種說法接近事實。(故事來自《閱微草堂筆記》)
-
閱微草堂筆記:念正邪自消
清代紀曉嵐講過這樣一件實事:我遠房堂兄紀旭升說,村南過去有個狐女,媚過許多少年。所謂二姑娘,就是這個狐女。族人紀某,想活捉她,但沒說出口,只是心有此念而己。有一天,這個紀某,在廢園子裡看見一個美女,懷疑她就是狐女,便故意的學著不正經的樣子,口唱豔曲,那個狐女馬上便送過眼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