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況
葛夫平,女,浙江寧波人。1984年畢業於杭州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7月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2000年晉升副研究員,2011年晉升研究員。1990年1月-1991年10月瑞士洛桑大學留學;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2005年8月-10月法國法蘭西學院訪問學者;2009年6月-7月法國人文之家訪問學者;2011年9月-10月臺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2012年11月法國法蘭西學院訪問學者。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近代史研究》主編。研究領域為中法關係史、近現代中外關係史。論文《英國在香港的殖民政策,1843-1882》獲第一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1994年);專著《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入選首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15年)、第九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16年);論文《法國與中日甲午戰爭》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018年)、第十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19年)。
聯繫方式:gefp@cass.org.cn
二、論著目錄
著作
1.《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版。
2.《中華民國史》第3冊,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中法關係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初版,2011年增訂版。
4. 《抗日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國外交卷,合編,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7年版。
5. 《中華民國時期外交文獻彙編1911-1949》,第2卷主編,中華書局2015年版。
6. 《當代中國晚清政治史研究》,合著,53萬字,自撰約1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初版,2020年第2版。
論文
1.《英國在香港的殖民政策,1843-1882》, 《中國邊界史地研究報告》1992年第3-4期合刊。
2.《香港殖民政制回眸》,《百科知識》1995年第7期。
3.《法國與第二次鴉片戰爭》,《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1期。
4.《義和團運動時期的法國對華外交》,《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5.《法國與鴉片戰爭》,《世界歷史》2000年第5期。
6.《關於裡昂中法大學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5期。
7.《抗戰期間中法關於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交涉》,《青年學術論壇》2001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出版。
8.《抗戰時期法國對於廢除中法不平等條約的態度》,《抗日戰爭研究》2003年第3期。
9.《巴黎中國學院述略》,《青年學術論壇》2002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法國退款用途問題的再考察》,《青年學術論壇》2003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
11.《簡論北京中法大學》,《國際漢學》第十輯,大象出版社2004年出版。
12.《中法庚款案中的無利債券問題》,《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3.《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的沿革及其學術活動》,臺灣《漢學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2005年11月。
14.《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的學術活動及其影響》,《青年學術論壇》2004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
15.《上海中法工學院始末》,《史林》2006年第4期。
16.《伯希和與巴黎中國學院》,臺灣《漢學研究通訊》第26卷第3期,2007年8月。
17.《20世紀前期中法教育合作事業反思》,載《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出版。
18.《法國政府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5期,轉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中國近代史》2009年第12期。
19. 《法國退還庚款與興學——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研究》,《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0. 《法國與中日甲午戰爭》,《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21.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法戰爭史研究》,《史學月刊》2014年第7期。
22. 《建國以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史研究綜述》,《史林》2014年第2期。
23. 《法國與清末政局》,《史林》2015年第5期。
24. Paul Pelliot et l』Institu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19-1945), Jean-Pierre Drège et Michel Zink ed., "Paul Pelliot: de l'histoire à la légende"( Paris: l'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2013)
25. France and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Social Sciences in China,No.4, 2015.
26.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鴉片戰爭史研究》,《史林》2016年第5期。
27. 《第二次四明公所案與上海法租界的擴界》,《歷史研究》2017年第1期。
28. 《義和團運動時期列強在上海的駐軍與撤軍》,《史林》2018年第3期。
29. 《法國與門戶開放政策》,《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4期。
30. LE CENTRE FRANCO-CHINOIS D』éTUDES SINOLOGIQUES DE PéKIN ET LA SINOLOGIE FRAN?AISE , Pierre-étienne Will et Michel Zink éd. ,.Jean-Pierre Abel-Rémusat et ses successeurs. Deux cents ans de sinologie fran?aise en France et en Chine,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2020, p. 539-571.
文章與書評
1.《20世紀前期中法教育合作事業啟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2月27日。
2.《推動中法教育合作,增進中法文化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12月22日。
3.《求真務實 淡泊人生——近代中外關係史專家餘繩武》,載《學問人生》續——中國社會科學院名家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
4. 《一段艱難曲折的建交歷程——讀<中法建交始末——20世紀40-60年代中法關係>》,《光明日報》2014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