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摧朽骨龍虎死——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知白守黑
「知白」與「守黑」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只有做好「守黑」才是真正的「知白」,墨色越濃,黑白對比越分明,才能更突出白色之美,墨色變化越豐富,才能更顯白色變幻之妙。也只有從這個角度來欣賞大愚的《創世之柱》,才能不落入僅從墨色尋物象的俗套。
-
大愚《創世之柱》中的空靈妙有思想
《創世之柱》是大愚對於宇宙、世界和人生真相從宗教、哲學等多個角度的思索的藝術表達,故從中不難發現空靈妙有的佛教思想內涵。《創世之柱》未裝裱版可以發現大愚的《創世之柱》對佛教中的「成、住、壞可以說《創世之柱》將「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的表達完美的融合在一幅水墨山水畫中,並且渾然無跡,氣象無窮。
-
墨裡乾坤大,黑中畫意濃——大愚《創世之柱》中的「黑」色之美
欣賞大愚的畫需要有一定的書畫功底、文化積澱和美學修養,比如這幅有著明顯的黑、密、厚、重特色的《創世之柱》,如果只能從中看到漆黑一片,顯然是無法感受到藝術創作的真正魅力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愚畫中之「黑」並非一種刻意的風格追求,而是其內在的精神尋求與之相合的藝術表達方式的必然歸宿。
-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大愚《創世之柱》中的色彩創新
《創世之柱》未裝裱版仔細觀察大愚的《創世之柱》會發現,除氤氳的墨色外還有黃色、絳色、藍色等多種顏色,這些顏色可以理解為具象之物的色彩,如山石的顏色、樹幹的顏色等等,也可以理解為大愚在用顏色來更有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
靜觀內美,玄思大道——大愚《創世之柱》中的雄渾之氣
書畫藝術中的雄渾是雄健渾含兼而有之,是渾厚有力且「來之無窮」,是厚重的質感又賦之以廣闊的想像空間。這也印證了為何大愚強調無論作書還是作畫都應該中鋒運筆,因為只有「筆筆中鋒」,才能既得厚重骨力,又得藏鋒斂銳、渾含無跡之妙。
-
山性即我性 山情即我情——大愚《創世之柱》中的和諧之美
書畫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技進乎道,即不再受種種「藝術」概念的限制,不再株守於特定的線條、色彩、工具甚至規則,而是一切都要服從於內在需要的表達,內在需要是心靈於自然、真理的化合,是造化在心,在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中繪就天地之美的大和諧。
-
壯奇神思 萬象生輝——大愚《創世之柱》的畫面布局
「創世之柱」星雲圖藝術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創世之柱》中,大愚以藝術手法對宇宙時空進行了重新組合,以使畫面顯得更加緊湊和具有美感。《創世之柱》畫面主體為三個奇峭挺拔的石峰,中間和右邊的石峰為主,左邊為雲霧遮蔽只露出頭部的石峰為輔,左峰縹緲,中峰奇特而右峰渾厚,三個石峰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顧盼生輝,渾然一體。
-
讓思想在宇宙的最深處飛揚——評大愚《創世之柱》
長期以來科學一直對這一問題窮根究底,試圖做出自己的解答,從原子到分子,從分子到質子、中子,然後到夸克,夸克已在似有似無之間,科學家可以證實其存在,卻始終無法找到它。《創世之柱》未裝裱版有感於此,大愚創作了星雲系列畫作,以表達自己對世界本質
-
逍遙遊乎四海之外——大愚《創世之柱》畫評
在《莊子·逍遙遊》中,惠施和莊子這對著名的好辯友有過這樣一段對話:惠施說我有一棵大樗樹,樹幹臃腫,樹枝蜷曲,工匠路過看都不看,實在是大而無用,這就像你的言論呀。莊子回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大愚書畫中的佛道之辯
萬壑奇峰 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研習書畫者經常秉行的理論命題,蔣勳曾經對此話解釋說「中國山水畫當然不只是一種外師造化的客觀,還有中得心源的主觀性在內」,我的老師大愚對此也有著相似的看法
-
拍鷹狀星雲「創世之柱」 揭曉恆星誕生過程
據國外媒體報導,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的「創世之柱」照片成為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之一。目前,歐洲宇航局的兩顆探測器最新以不同角度再次呈現鷹狀星雲的美麗。 1995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鷹狀星雲「創世之柱」成為近代最為著名的天文圖像,圖中顯示柱狀分子氫氣和灰塵結構。這個巨大的柱狀結構長度達幾光年,其內部非常密集,內部氣體結合引力作用形成恆星。
-
看不懂大愚的畫?聽聽梵谷怎麼說的,零基礎教你快速入門學會欣賞
最近有不少評論表示有些看不懂大愚畫作《創世之柱》的內容,其實如果能耐心看完關於大愚《創世之柱》的一系列畫評,必定不會對如何欣賞大愚的畫作感到一片茫然。本文試著從更為普遍的角度,解析如何去欣賞一幅繪畫藝術品,如果你之前對於藝術欣賞一無所知,本文或許可以帶你快速入門,掌握基本的藝術欣賞知識。
-
看不懂大愚的畫?來聽梵谷怎麼說的,零基礎教你快速入門學會欣賞
最近有不少評論表示有些看不懂大愚畫作《創世之柱》的內容,其實如果能耐心看完關於大愚《創世之柱》的一系列畫評,必定不會對如何欣賞大愚的畫作感到一片茫然。《創世之柱》未裝裱版我們先來看偉大的畫家梵谷是怎麼說的,在他給弟弟的一封信中有這樣一段話:
-
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原標題:魔獸世界編年史翻譯:蘇拉瑪和創世之柱 《魔獸世界編年史》一書除了梳理艾澤拉斯的歷史之外,其最大的作用是幫助玩家了解7.0軍團再臨的前因,蘇拉瑪和創世之柱作為7.0版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在書中的描述吧。 萬神殿將強大的神器賜予泰坦守護者們用於幫助他們重整世界的秩序,這些聖物也被稱為創世之柱。
-
20世紀天文學最具標誌性的圖片:「創世之柱」
1995年,美國太空總署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 6500 光年以外的天鷹星雲,拍下了被命名為「創世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的照片。創世之柱所在的天鷹星雲也被稱之為「M16星雲」。這個星雲的一個小區域內存在大量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創世之柱沐浴在它們放射的光芒中。
-
太空.第二期-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宇宙幽靈:創世之柱
其中拍攝於1995年的「創世之柱」便是其中最令人震撼的照片之一。創世之柱形似一隻伸向宇宙的巨爪,又像三隻向天而吠的巨獸,更像三根擎立於那片星空中的巨柱,令人無比震撼,因此被命名為「創世之柱」。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地球7000光年外的天鷹星雲(M16)之內,它是由稠密的分子雲和塵埃組成的一個高聳的柱狀物,從他的底部到頂部比1光年(9.46×10^12千米)還長,誕生至今已有約兩百萬年
-
上古傳說:創世神之燭九陰
在過許多的神話傳說裡,說到創世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盤古,女媧,伏羲,但是實際上還有別的創世神存在,只不過它們因為形象或是沒有比較著名的功績而被宣揚為人所周知。燭九陰是我國上古傳說中的創世神之一,是一種據說生活在萬丈地底的一種龍形生物。
-
人性之光,燭照宇宙
人性之光 燭照宇宙 ——讀《春江花月夜》有感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張若虛僅存世間兩篇詩詞中的一篇,有&34;的盛譽。歷朝詩詞豪傑,歷代文壇大家, 每每品悅鑑賞,在在見仁見智。正如郵差馬裡奧在電影《郵差》中所說:&34;。《春江花月夜》也因其無限闡釋的可能性,詩作者與注釋者相互成全。
-
科學家:創世之柱創不了世了,現在自身難保,甚至可能已經毀了
2005年拍攝的創世之柱創世之柱,位於距離我們7000光年的老鷹星雲。老鷹星雲其實早在1745年就被發現,一直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科學家認為這裡是恆星的孵化場,充滿了恆星的胚胎,而250年後發現的創世之柱也因此得名。
-
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就在這個神奇的星雲中,在一群剛剛降生不久的巨星身旁,赫然佇立著鼎鼎有名的「創世之柱」。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5至2015年間,為「創世之柱」拍攝了許多照片。 2015年公布的照片中既包含可見光,又包含紅外數據,照片的視野更為寬廣。光譜分析表明,那裡存在著許多重元素。尤為有趣的是,對比1995年的照片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創世之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