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是一個雙重性的發展進程,它一方面在政治上趨於君主專制統治制度的巔峰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文學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催生了一場古典小說文學的交融和匯合。題材參雜不一,諷刺官場,有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志怪奇談,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市井白話,有馮夢龍和凌濛初的「三言兩拍」。儘管明清通俗小說紛繁複雜,但值得公認的一點,古典小說的巔峰在於「四大名著」,其三在「明」,其一在「清」。
無論在寫作手法還是故事情節上都是首屈一指,儘管藝術造詣的成就擺在那,內容趨向卻衍生出「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的說法。
今天我們就聊聊成書於明朝初期的《水滸傳》,在此之前,先簡單提一下作者施耐庵的背景:據《施耐庵墓誌》及《施氏族譜》所言,施耐庵曾與著名謀略家劉基一同中榜,後學陶淵明棄官回鄉,擔任過一段時間張士誠的幕僚。
晚年時期的施耐庵,一邊開設私塾教書,一邊潛心創作《水滸傳》。少年人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粗讀《水滸傳》頗有一番激憤昂揚的衝勁和韌性,腦海裡一遍遍都是「王進棒打高俅」、「林衝風雪山神廟」、「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李逵怒殺四虎」等熱血沸騰的情節。
那麼在《水滸傳》裡,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單將,各自身懷絕技、武藝高超,究竟誰能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呢?
在排名前,我們先排除掉「入雲龍」公孫勝這種憑藉「呼風喚雨的道術」的神秘道士,類似bug級的存在,以及動腦不動手的「智多星」吳用,這類嘴遁類型的軍師謀士。
一、天傷星「行者」武松
原著出場的武二,寄居在「小旋風」柴進的府上足足一年,蹭吃蹭喝不說,偏偏嘴巴還拙,全然不顧自己是寄人籬下的處境,惹得柴進心生不快。
直至那一夜遇到醉醺醺的黑三郎,挨了一鐵鍁炙熱發紅的木炭,受驚之餘,大汗淋漓,一時間神清氣爽,纏繞許久的瘧疾也不請自離。
雙方互相交換身份信息後,眼光獨到犀利的宋江化身成知己兼伯樂,給予武松無限的尊重和禮遇,原本就有意回鄉尋兄的「千裡馬」武松,在得到宋江和柴進的資助下,開始了短暫卻不平凡的路程。
談及武力值,單就「醉酒」和「赤手空拳」這兩個先天條件,結合捶死一隻老虎而言,武松入選「水滸十大高手」絕非浪得虛名。
強健壯碩的體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體力,靈活矯健的身姿,盪氣迴腸的英爽豪氣,縱觀全書,也就魯提轄能和武松相提並論了。
一隻成年老虎的體重高達六百斤,書中描述武松:「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但任憑作者怎樣渲染筆墨來刻畫武松身材的強壯,也絕不是一隻老虎那般沉重。
假設武松的體重是三百斤,對比一隻兩倍於他的老虎,依舊是顯得單薄無力,更何況雙方狀態不同,老虎清醒,武松迷糊。
前者被後者活活地暴打致死,武松第一名當之無愧,配得上「打虎英雄」四個字。
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魯提轄的出場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質,時為老種經略相公門下的他,恰逢遇上尋覓教頭王進的「九紋龍」史進,兩人前去酒樓吃酒的途中,遇到了史進的師父「打虎將」李忠。
生性豪爽的魯提轄,盛情邀李忠一同吃酒,不曾想遭到李忠的婉拒,小家子氣的李忠執意要擺完攤、賣完藝再去。直至魯提轄三言兩語嚇退圍觀群眾,察言觀色的李忠,見魯智深怒目圓睜、虎鬚一顫,連忙一邊賠笑,一邊收拾行囊,怯生生地隨著同去。
「拳打鎮關西」的戲碼在這裡不多贅述哦,畢竟鄭屠只是個宰豬販肉的屠夫,算不得強有力的對手,這一段描寫也只是作者為襯出魯提轄打抱不平的正義感。
——真正的重頭戲在「單打二龍山」和「倒拔垂楊柳」,一個只顧耍弄蠻力的武夫,自然算不得什麼,魯智深勝在粗中有細、有勇有謀。
因援助林衝惹怒了高俅,無處可去的魯智深離開大相國寺,想要來二龍山落草為寇,卻遭到首領鄧龍的拒絕,言語相激之下,魯智深索性打傷了鄧龍的小腹。
自知難以和平入夥的魯智深,在林衝愛徒曹正和「青面獸」楊志的幫助下,佯裝被麻繩所縛,一躍而起:「鄧龍急待掙扎時,早被魯智深一禪杖,當頭打著,把腦蓋劈作兩半個,和交椅都打碎了。」
單憑這份以一敵百的勇氣,魯智深就配得上好漢的稱號。
體現魯智深力大無窮的橋段,還有「倒拔垂楊柳」:「走到樹前,把直裰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株綠柳樹帶根拔起。」
三、天雄星「豹子頭」林衝
將林教頭排到第三,或許很多人感到費解,但這位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衝,實在是窩囊到了極點。
妻子被「花花太歲」高衙內調戲,他第一反應是抬手欲打,認清是高太尉的混球乾兒子時,繼而久久地直瞪著高衙內,直至眾人哄著高衙內出門。
林衝的性格內斂沉穩,他與快意恩仇、隨心所欲的武松、魯智深不同,其居於天子腳下,置身水深火熱的官場,高太尉是權力漩渦的中心,自然不敢輕易得罪。
然而一個無心,一個有意,高衙內垂涎於林衝內室的美色,竟能在下人的挑唆下,誣告林衝攜刀直入白虎堂,落得個發配充軍的下場。
林衝的爆發有兩點——第一點是當他得知妻子殉情自盡時,昔日好友陸虞候夥同他人,意欲害他性命,怒從心起,釀成一出「風雪山神廟」;第二點就是遭到「白衣秀士」王倫的排擠,晁蓋、吳用等人上山時,嫉賢妒能的王倫依舊改不掉難容能人的臭毛病,惹得謹慎小心的林衝大怒,索性一刀結果了王倫的性命。
四、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盧員外的出場順序較一般好漢晚,彼時晁蓋在攻打曾頭市時,不慎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中面頰,以至於毒發身亡。
如果說林衝上梁山緣於一個「逼」字,那麼盧俊義上梁山則源於一個「騙」字,吳用化作算命先生,利用盧府官家李固和盧俊義妻子的私情,借刀直入,使得盧俊義身陷囹圄。
梁山就此多了一個活捉史文恭、退遼兵、平方臘的「玉麒麟」,少了一個安分守己、盡忠盡職的盧員外。
盧俊義初上梁山,即坐上第二把交椅,打出「山東及時雨」和「河北玉麒麟」的旗號,梁山好漢竟也能心甘情願,足以見證盧俊義的威名和能力。
五、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水滸傳》對李逵的著墨甚多:「不搽煤墨渾身黑,似著硃砂兩眼紅。」
李逵外表黑如墨漆,慣使兩把板斧,耍起來虎虎生風,因而得了個「黑旋風」的綽號。
比起其他有血有肉的好漢,李逵更像是宋江豢養的一頭野獸,除了「公明哥哥」,其他人的話,李逵是一句也不聽。
李逵做事膽大包天,不計前因後果,全憑喜好嫌惡行事,以至於弄出「假扮縣令」「行兇羅真人」的鬧劇。
六、天勇星「大刀」關勝
很多人喜歡將關勝和林衝相比較,二人前期交戰廝殺,後期則是時常並肩作戰。
關勝能夠坐上第五把交椅,名列五虎將,多少還是有些真本領的,相對於林衝而言,關勝更擅長騎馬作戰,畢竟是武聖關羽的後代,馬上功夫只高不低。
至於拳腳功夫,個人認為林衝稍佔上風,林衝在書中曾和楊志、魯智深交手多次,勝敗未見分曉。
七、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梁山泊的能人供應渠道,除了自願上山以外,相當一部分是從官軍那裡使計拉攏過來的,秦明就是其中一位。
秦明的表現多集中在「三戰祝家莊」「對戰呼延灼」上,單使一根狼牙棒,穿梭敵軍間,酣戰不休。
八、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同關勝一樣,呼延灼祖上是享譽威名的「鐵鞭王」呼延贊,憑著一身祖傳武藝,幾次大退梁山泊,讓宋江等人頭疼不已。
歸順梁山後,老當益壯的呼延灼一舉進入梁山五虎將之列,跟隨宋江北上徵討遼軍,殲滅王慶、方臘為首的農民起義軍。
九、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花榮是正兒八經的將門之後,實打實的一員虎將,上能騎烈馬縱橫四海,下能使銀槍挑遍天下,尤其是那一手極俊的箭上功夫,無人能敵。
花榮的成就之一,就是一箭射下了秦明戴在頭上的盔纓,此外在徵遼軍、平方臘的過程中,花榮屢屢施展神箭手的威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十、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水滸傳》評價董平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和梁山泊眾人交手的過程始終不落下風,宋江愛惜董平的能力,設計將董平引入圈套,進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無可奈何的董平,只好告別軍事長官的生涯,乖乖地轉變成梁山五虎將的一員。
梁山接受招安後,讓董平真正大放異彩的是宣州之戰,董平不到十回合的戰績順利刺死守將韓明,這一戰也刷新了董平的存在感。
總結
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水滸傳》裡的人物個個英勇非凡,所使的兵器千奇百怪,評價自然也會褒貶不一,全書前半段是刻畫人物的生平來歷以及所遇事跡,後半段則渲染梁山泊好漢對戰遼軍、方臘的悲壯哀鳴。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之所以對武松、宋江、魯智深、林衝印象深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幾個人物出場較早,性格更是天差地別,以至於久久不能忘懷。
著墨少的人物未必遜於以上人物,況且很多人物都沒有實際交戰過,即使交戰,作者也只是用「不相上下,難分勝負」來結束這場戰鬥。
因此本次排序是站在印象深刻且表現不俗的角度進行評判的,魯智深、武松入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