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獎落錘 | 人民文學獎/琦君散文獎/中國作家獎/啄木鳥杯/民族文學獎/揚子江評論獎/中國傳記文學獎/江蘇省散文學會獎揭曉

2021-02-07 徵稿公社

「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學獎揭曉

「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學獎頒獎典禮於12月12日在杭州江幹區隆重舉行,徐懷中、王蒙、蔣子龍、劉心武四名作家獲"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特別貢獻獎",笛安、李鳳群獲長篇小說獎,季宇、林森獲中篇小說獎,裘山山、薛舒獲短篇小說獎,魚禾、汪民安獲散文獎,臧棣、張遠倫獲詩歌獎,歐陽黔森、李彥獲非虛構作品獎,蔣一談獲特殊文體獎,麥家獲海外影響力獎,[奧地利]維馬丁(Martin Winter)、[英國]陶麗萍(Poppy Toland)獲翻譯獎。


「琦君散文獎」近日於溫州揭曉

2018年12月22日下午,第三屆琦君文學獎在溫州市區行政中心大禮堂舉行。

本次「琦君散文獎」第一篇獲獎作品是來自於作家汗漫的《海上手繪集》,(原載於《人民文學》2018.2期)。汗漫是新世紀以來湧現出的散文文體變革者之一。詩人身份的保持,使他在散文寫作中繼續反對平庸和遮蔽、追求卓越和獨到,視野宏闊,行文簡勁,語言呈現出異常的密度、速度和力度。其新作《海上手繪集》,是汗漫為上海這座混血之城勾勒出,的肖像,更是傳達個人經驗的自畫像,敘事與思辨圓融,使文本充滿了閱讀美感和精神啟迪。

第二篇獲獎作品是作家蘇滄桑的《跟著戲班去流浪》(原載於《十月》2018.1期),蘇滄桑的散文《跟著戲班去流浪》記錄了作家和「吉祥」越劇草根戲班同吃同住同演戲的一段生活的點點滴滴,呈現了民間戲班不為人知的生存狀態和思想情感,百年越劇的辛酸苦樂濃縮成此刻的種種瞬間,平常的日夜交織著「家」與「流浪」、「夢」與「生活」的難以言盡的人生況味。其真切、細微,非在書齋中所能完成。《跟著戲班去流浪》文字溫暖、淡泊、真摯,那些我們身邊被忽略的現實人生,在掙脫了概念化的存在後,變得如此鮮活且意味深長。

邱志傑的《上元燈彩圖》(原載於《十月》2018.3期)是本次「琦君散文獎」的第三篇獲獎作品,邱志傑《邱註上元燈彩圖:關於一種歷史劇的編撰》,將古代戲曲的書寫元素,舞臺折子戲的調度元素,福柯式的批判視角,與現代雜文的筆法,極富創意地綜合在一起。當代藝術家特有的多層疊視覺思維方式,給文學寫作帶來新的方法示範。在金陵這個象徵性時空情境裡,藝術家點亮情感與人性的發光體,各種階層、各種身份、各種面目的角色,提線木偶般切入又淡出設定的軌跡,瑣碎但又高度濃縮,歷史以一種曲徑通幽的方式抵達當下現實的總體隱喻,而每個片段又可自由拆解成獨立的部分。

本次「琦君散文獎」的特別獎由董華的《草木知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摘取,董華是一位真正的農耕者。「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地」,他既是每一棵植物的觀察者,也是每一株草木的記錄者。長期以來,他仿佛手持一枚放大鏡,用真誠、質樸與明亮的文字,執著地書寫草木、農事與土地的細微與廣闊、情感與倫理、歷史與現實。

第十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

頒獎典禮舉行

12月17日,由《中國作家》雜誌社、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在鄂爾多斯市舉行頒獎典禮。

本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共評選出26部獲獎作品。其中,關仁山的《金谷銀山》(長篇小說),何建明的《死亡徵戰》(長篇紀實文學)獲得大獎;辛銘、葉延濱、程蔚東的《新時代之歌》(政治抒情長詩),南丁的《經七路34號》(長篇紀實文學),黃蓓佳的《珞珈路》(短篇小說),陳啟文的《西藏之路(上)——林拉高等級公路拉薩段追蹤》(中篇紀實文學),李春雷的《妮妮下鄉——定西「精準扶貧」紀事》(中篇紀實文學),柳建偉的《生死七日》(電影文學劇本),曉風的《課題》(中篇小說),王華的《海雀、海雀》(長篇紀實文學),稅清靜的《大瓦山》(長篇小說),趙德發的《人類世》(長篇小說),高旭旺的《河之書》(長詩),李明春的《山盟》(中篇小說),傅劍仁的《鄒衍展示的理論智慧》(散文),丘樹宏的《南越王》(音樂劇),宋方金的《大地的孩子》(電影文學劇本),張慧謀的《看見光》(長詩)獲得優秀獎;唐詩云的《白雪皚皚》(短篇小說),楊中華的《大悲咒》(短篇小說),慕容料的《蟹子蛛》(電影文學劇本),張金鳳的《雙字訣》(散文)獲得新人獎;烏雅泰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兩匹駿馬》(長篇小說),郝澤軍的《大河人家》(長篇小說),劉志成的《民風中的鄂爾多斯》(散文),魏金梅的《鄂爾多斯兒女》(電視文學劇本)獲得特別獎。


第三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

年度推優(2018)揭曉

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名單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著作類8部

  ☆於冠超:《哈爾濱城市早期美術文化研究》

  ☆王海洲:《中國電影110年(1905-2015)》

  ☆方李珍:《戲曲詩學》

  ☆朱文斌:《東南亞華文詩歌及其中國性研究》

  ☆張蘭芳:《中國古代藝術風格論》

  ☆陳仲義:《現代詩:接受響應論》

  ☆高譯:《中國畫藝術美學》

  ☆黎保榮:《影響中國現代文學的三個關鍵詞》

  文章類26篇

  ☆王宏偉:《對「畫派」「草原畫派」相關問題的再思考》

  ☆王琴:《論廣東漢劇「梁派」唱腔藝術特色》

  ☆朱天曙:《漢魏六朝:中國早期古典書論的生成及其價值》

  ☆任婷婷:《指示於伶而改進於劇——論〈半月劇刊〉劇評的三個維度》

  ☆劉倩(春生):《外來客還是舊時友——評上海越劇院〈紅樓·音越劇場〉》

  ☆祁述裕陸筱璐:《論放寬文化市場準入——擴大文化市場開放的若干思考》

  ☆許苗苗:《遊戲邏輯:網絡文學的認同規則與抵抗策略》

  ☆李立:《當電影遇上哲學——試論電影史與藝術史的博弈》

  ☆李吉提:《郭文景與大歌劇〈駱駝祥子〉》

  ☆張海:《當代書法「尚技」芻議》

  ☆張萌:《唱出更好的自己——聽雷佳畢業音樂會有感》

  ☆周燕芬馬佳娜:《〈白鹿原〉:文學經典及其「未完成性」》

  ☆姜壽田:《國學概念的提出、辨析及書法與國學的關係》

  ☆宮明亮(宮達):《雕刻時代的心史——評張煒長篇小說〈艾約堡秘史〉》

  ☆姚亞平:《風格史-斷代史現代性-後現代——西方音樂歷史編撰學若干問題的討論》

  ☆索久林:《推動當代攝影大潮的引擎——攝影通感與跨界的感悟》

  ☆夏烈:《媒介裂變下的文藝批評生態和批評者重構》

  ☆徐健:《中國話劇危機出現新變種》

  ☆唐宏峰:《新機制、新媒介與當代性——對當代條件下文藝高峰建設的思考》

  ☆黃鍵:《戲曲歷史劇的「思」與「詩」》

  ☆程光煒:《柳青、皇甫村與20世紀80年代》

  ☆傅道彬:《中國文學創立期的藝術格局與歷史高度》

  ☆謝麟:《真性情寫真山水——宗其香與廣西》

  ☆黎學銳羅豔:《小人物身上的大時代痕跡——從彩調劇〈哪嗬咿嗬嗨〉到話劇〈花橋榮記〉》

  ☆薛晉文:《農村題材電視劇突圍的思考與展望》

  ☆穆海亮:《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2018《民族文學》年度獎揭曉

本屆獲獎作品包括蒙古、仡佬、布依、滿、壯、彝、回、維吾爾、藏、哈薩克、朝鮮等11個民族作家翻譯家的精品力作,展現了當下少數民族文學以堅定的文化自信與文化擔當觀照生活、傳承民族精神血脈、高揚時代精神的創作風貌。

獲獎作品篇目(以各文版作品發表時間先後排序)

漢文版

小說

《舞蹈》(3期)

作者:肖 龍(蒙古族)

《親愛的樹》(4期)

作者:肖 勤(仡佬族)

《奔跑的木頭》(9期)

作者:潘 靈(布依族)

散文

《隱秘之路》(1期)

作者:王 開(滿族)

《草木一秋》(5期)

作者:連 亭(壯族)

詩歌

《春天,鷹的熱血高過了長白山額冠》(2期)

作者:巴音博羅(滿族)

《我的疑問隨風飄散》(8期)

作者:阿蘇越爾(彝族)

評論

《關於少數民族作家的民族身份、民族意識和民族超越的思考》(7期)

作者:白崇人(回族)

翻譯作品

《太陽 月亮》(詩歌?1期)

作者:阿爾泰(蒙古族)

譯者:查刻奇(蒙古族)

《吝嗇鬼阿洪的園子?生日》(小說?6期)

作者:祖拉古麗?阿不都瓦依提(維吾爾族)

譯者:古麗莎?依布拉英(維吾爾族)

蒙古文版

母語作品

《白駿馬》(小說?1期)

作者:烏尼日其其格(蒙古族)

《月夜的小太陽》(小說?3期)

作者:高?阿拉塔(蒙古族)

翻譯作品

《白菜》(散文?4期)

譯者:格仁其木格(蒙古族)

《兩座城市》(小說?6期)

譯者:鋼特木爾(蒙古族)

藏文版

母語作品

《超越生死邊緣》(詩歌?1期)

作者:元旦(藏族)

《她和她的丈夫》(小說?6期)

作者:南拉加(藏族)

翻譯作品

《松浦居隨筆》(散文?1期)

譯者:卡毛加(藏族)

《葡萄樹上的藍月亮》(小說?5期)

譯者:朗嘎扎西(藏族)

維吾爾文版

母語作品

《母親》(小說?2期)

作者:熱合瑪依?熱合曼(維吾爾族)

《抓住「一帶一路」戰略,促進維吾爾文學的發展》(評論?2期)

作者:艾克拜爾?吾拉木(維吾爾族)

翻譯作品

《王保和的兼職》(小說?4期)

譯者:買買提?艾沙(維吾爾族)

《紅糖舊事》(散文?5期)

譯者:熱沙來提?買爾旦(維吾爾族)

哈薩克文版

母語作品

《草原的氣息》(詩歌?3期)

作者:胡瓦提?阿斯力別克(哈薩克族)

《塔斯特之戀》(散文?5期)

作者:卡熱木?對山拜(哈薩克族)

翻譯作品

《在路上》(小說?3期)

譯者:木耐(哈薩克族)

《王保和的兼職》(小說?4期)

譯者:吐賽力汗?波力班(哈薩克族)

朝鮮文版

母語作品

《冬蛙》(小說?2期)

作者:金京花(朝鮮族)

《假面舞》(外四首)(詩歌?6期)

作者:沈明珠(朝鮮族)

翻譯作品

《葡萄樹上的藍月亮》(小說?5期)

譯者:申哲鎬(朝鮮族)

《放慢腳步或疾走如飛》(散文?1期)

譯者:金聲宇(朝鮮族)


《揚子江評論》年度文學榜單揭曉

附:《揚子江評論》年度文學榜單

長篇小說(5部)

1.《應物兄》/李洱

《收穫》2018年長篇專號秋、冬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2.《風流圖卷》/葉彌

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3.《主角》/陳彥

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版

4.《山本》/賈平凹

《收穫》長篇專號春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4月版

5.《借命而生》/ 石一楓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4月版

中篇小說(10篇)

1.《候鳥的勇敢》/ 遲子建

《收穫》2018年第2期

2.《寂靜史》/羅偉章

《鐘山》2018年第6期

3.《辛德瑞拉之舞》/ 張天翼

《鐘山》2018年第5期

4.《甜蜜點》/ 須一瓜

《當代》2018年第2期

5.《繞著仙人掌跳舞》/魯敏

《大家》2018年第1期

6.《基本美》/周嘉寧

《收穫》2018年第1期

7.《海裡岸上》/林森

《人民文學》2018年第9期

8.《望湖樓》/尹學芸

《收穫》2018年第3期

9.《老屋》/尤鳳偉

《山花》2018年第1期

10.《龍門》/胡學文

《花城》2018年第3期

短篇小說(10篇)

1. 《角色》/範小青

《鐘山》2018年第5期

2. 《道長》/ 閻連科

《作家》2018年第3期

3. 《等待摩西》/莫言

《十月》2018年第1期

4. 《春暮》/付秀瑩

《大家》2018年第4期

5. 《有人將至》/朱文穎

《鐘山》2018年第4期

6. 《禁指》/ 斯繼東

《十月》2018年第5期

7. 《逍遙遊》/班宇

《收穫》2018年第4期

8. 《棋語·連》/儲福金

《收穫》2018年第6期

9. 《中年婦女戀愛史》/張楚

《收穫》2018年第2期

10.《紅塵慈悲》/次仁羅布

《長江文藝》2018年第9期

詩歌(10首/組)

1.《多多的詩》/多多

《鐘山》2018年第1期

2.《韓東的詩》/韓東

《鐘山》2018年第1期

3.《沉香》(組詩) / 胡弦

《花城》2018年第1期

4.《星空遼闊,讓我無言以對》/朵漁

《山花》2018年第3期

5.《湖畔詩章》/雷平陽

《揚子江詩刊》2018年第6期

6.《安魂曲:給我的母親》/王家新

《山花》2018年第5期

7.《茫茫黑夜測量(外三首)》 /方李靖

《鐘山》2018年第6期

8.《大河》/吉狄馬加

《十月》2018年第1期

9.《白色,或許就是我終生的玫瑰》/ 蔣志武

《鐘山》2018年第5期

10.《水灣(節選)》/鄭小瓊

《星星》2018年第7期

散文(含非虛構)(10篇)

1.《慶曆四年秋》/ 夏堅勇

《鐘山》2018年第3期

2.《太平天國筆札》/李潔非

《鐘山》2018年第1-6期連載

3.《桃花扇底看前朝》/葉兆言

《十月》2018年第6期

4.《郵局》/李敬澤

《十月》2018年第5期

5.《野貓記》/ 周曉楓

《鐘山》2018年第6期

6.《山林筆記》/胡冬林

《作家》2018年連載

7.《煙已熄滅,懷表還在走》/呂新

《花城》2018年第1期

8.《沉溺》/塞 壬

《鐘山》2018年長篇小說A卷

9.《地誌三篇》/毛晨雨

《花城》2018年第3期

10.《古調獨彈》/ 孫鬱

《天涯》2018年第5期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

推薦名單

(2012.7-2018.6)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長篇)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我的越劇人生》 王文娟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2年8月

《末代皇叔載濤》 賈英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2年8月

《平民毛澤東》 李敏、李訥 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3年10月

《熊希齡傳》 周秋光 華文出版社 2014年1月

《百年見證》 曾思玉(逝世) 大連出版社 2014年2月

《讓蘭輝告訴世界》 譚楷 天地出版社 2014年3月

《奇士王世襄》 竇忠如 北京出版社 2014年5月

《首任空軍司令劉亞樓》 鍾兆雲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年6月

《馬雲的真實世界》 魏昕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4年10月

《周恩來最後600天》 顧保孜著 杜修賢攝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年1月

《政壇大風——王安石傳》 畢寶魁 作家出版社 2015年2月

《大河之魂:冼星海和他的非常歲月》 劉迪生 花城出版社 2015年6月

《布衣壺宗:顧景舟傳》 徐風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年8月

《榮毅仁的傳奇人生:從民族工商業巨擘到共和國副主席》 莊壽倉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花間詞祖:溫庭筠傳》 李金山 作家出版社 2016年10月

《袁隆平的世界》 陳啟文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6年12月

《蛟龍逐夢》 陳新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年1月

《任正非傳》 孫力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4月

《餘秋裡傳》 《餘秋裡》傳記組 解放軍出版社 2017年7月

《鳩摩羅什》 徐兆壽 作家出版社 2017年9月

《吳孟超傳》 王宏甲、劉標玖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8年1月

《鐵血儒將鄭洞國:中國抗日名將鄭洞國圖傳》 鄭建邦、胡耀平 團結出版社 2018年2月

《錢學森的故事》 葉永烈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8年6月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中篇)

《中國之蒿——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之謎》 陳廷一 《北京文學》 2016年3月

《子不語》 西籬 《十月》2017年第3期 2017年5月

《祖國至上》 劉國強 《北京文學》 2018年5月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短篇)

《絕筆家書——我們的父親戴安瀾》 周海濱 《名人傳記》 2013年

《何鳳山:「中國的辛德勒」和他籤署的「生命籤證」》 俞健萌 《名人傳記》 2015年9月

《汪品先:演繹科考版「老人與海」》 李璐璐 《環球人物》 2018年7月1日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翻譯)

《鄧小平時代》 原著:傅高義

譯著:馮克利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年1月

《我是馬拉拉》 作者: [巴基斯坦] 馬拉拉

譯者: 翁雅如 / 朱浩一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4年1月

《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 作者: [英] 阿加莎?克裡斯蒂

譯者: 王霖 新星出版社 2017年5月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理論研究)

《傳記文學:觀察與思考》 全展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年12月

《傳記文學理論》 王成軍 新華出版社 2016年

《「原罪」抑或「合法性偏見」:當代西方自傳批評辨析》 梁慶標 國外文學 2017年2月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特別推薦)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叢書》(第一輯) 江歡成、顧誦芬、徐光榮、陳一堅等 人民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4-2018年

《科學與人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 王谷巖、李望平、冼愛平等 科學出版社 2010-2018年

《偉大史詩 鐵血長歌》 中國傳記文學學會 學習出版社 2015年

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推薦委員會

2018年12月 



首屆「江蘇省散文學會獎」揭曉

一、學會獎

散文隨筆作品集

1、嵇元《品讀蘇州(五卷)》,作家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2、李敬宇《老浦口》,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2月版。

3、凌鼎年《微小說序集萃》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年9月版

4、豐古《流水般的日子從指尖滑過》,中國書籍出版社,2017年9月版。

5、馬永娟《林間物語》,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版。

散文隨筆單篇作品

1、劉暢《攝影記》,2017年2月 發表於《青春》

2、仲躋和《集結號再次吹響》,2017年第一期 《三角洲》

3、張雪芳《味道》,2016年3月 《散文百家》

4、金文琴《茶人隨筆三則 》,2017年3月《江蘇散文網》

5、邵順文《小劇場裡看淮劇》,2016年12月9日《光明日報》

二、學會獎提名

散文隨筆作品集

1、葉貴《此心安處》,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2、吳曉明《逐夢金陵》,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1月版。

3、季本勇《栟茶印象》,團結出版社,2016年9月版。

4、紀太年《多少墨香》,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2月版。

5、方華敏《年年此時》,黃河出版社,2016年6月版。

散文隨筆單篇作品

1、趙可法《提梁壺,一個美麗的誤讀》,2017年12月17日《江蘇散文網》

2、周水欣《陌生人的慈悲》,2016年8月《新民周刊》

3、丁碧嵐《父親的筆記本》,2016年7月《散文百家》

4、蘇揚《漢曲(十一章)》,2016年10月《江蘇散文網》

5、馮金林《走進石港》,2016年11月- 2017年1月《江海晚報》

相關焦點

  • 12萬元大獎揭曉,第五屆「琦君散文獎」獲獎名單揭曉
    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在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會上致辭11月29日晚,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甌海區琦君文學館揭曉。著名作家李敬澤的《<黍離>——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祝勇的《故宮六百年》獲「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特別獎」。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甌海揭曉
    11月29日晚,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甌海區琦君文學館揭曉。打量這屆琦君散文獎,我們看到了時間與時間,地點與地點的共振:一邊是歷史,雲煙深處的華夏自覺,一邊是當下,踏步山野的故鄉、自然與民生。作家們的眼睛,作家們的心,與中國,與時代,與當下,深情地交匯到一起。
  • 首屆「琦君散文獎」揭曉
    黃燈、鮑爾吉·原野、袁鴻膺獲獎 甌海區被授「中國楹聯文化區」昨天(12月9日),甌海區文化事業迎來兩大喜事:首屆「琦君散文獎」當天揭曉,並在甌海區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著名作家韓少功、穆濤、張翎等現身典禮向獲獎者頒獎;同日,該區還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以「中國楹聯文化區」稱號,為甌海文化大區建設再添濃重一筆。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即將揭曉!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9日在甌海舉行。屆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浙江省作家主席艾偉等著名作家將現身頒獎典禮現場。   琦君,當代著名作家,原名潘希珍。
  • 中國文學獎中哪個獎成就最高?
    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實際大約每三年一次)。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上一屆單項獎金均為2000元人民幣,今年這一屆均為一萬元。
  • 首屆「琦君散文獎」昨天頒獎
    《斜陽外》獲得「琦君散文獎特別獎」。「琦君散文獎」為每年一屆的專業散文獎項,於今年10月,由十月雜誌社、浙江省作家協會和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是繼「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後,落戶溫州的第二個全國性文學大獎。該獎項評獎範圍為每年在《十月》雜誌發表的優秀散文作品3篇,同時,另設「特別獎」1名,用以獎勵反映和書寫「鄉村、鄉土、鄉情」為主題和以挖掘、保護地域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公開出版散文作品集。
  • 首屆「琦君散文獎」頒獎 黃燈等人獲作品獎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首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甌海區行政中心大禮堂舉行,黃燈的《回饋鄉村,何以可能》、鮑爾吉·原野的《沒有人在春雨裡哭泣》、梁鴻鷹的《安放自我》獲得「琦君散文獎作品獎」,溫籍青年作家周吉敏的散文集《斜陽外》獲得「琦君散文獎特別獎」。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即將揭曉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9日在甌海舉行。屆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浙江省作家主席艾偉等著名作家將現身頒獎典禮現場。琦君更以散文享譽文壇,其文筆舒放自然,典雅雋永,被譽為臺灣「愛國懷鄉」題材作品的「文學代言人」。2016年,甌海區人民政府與十月雜誌社聯合設立「琦君散文獎」,獎掖海內外優秀的散文家。舉辦四屆以來,已經有賈樟柯、張煒、鮑爾吉·原野、周曉楓、李修文、蘇滄桑等16位著名作家學者獲得琦君散文獎。
  • 第五屆 「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琦君故居揭
    【第五屆 「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琦君故居揭曉】 今天晚上,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溫州甌海琦君文學館揭曉。國內知名作家李敬澤的《——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祝勇的《故宮六百年》獲「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特別獎」。
  • 第四屆琦君散文獎昨在甌海揭曉
    本屆琦君散文獎設「作品獎」和「特別獎」兩個獎項,評出「特別獎」1部,由半夏摘得,「作品獎」3篇,獲得者是沈芸、彤子、賈樟柯。至此,自2016年10月以來,琦君散文獎舉辦4屆,共有16位作家先後獲獎。2015年,獲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終身成就「金馬車獎」。現擔任國際作家和作曲家協會聯合會(CISAC)副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本屆「琦君散文獎·特別獎」得主半夏的獲獎作品是《與蟲在野》。半夏,原名楊鴻雁,居昆明。1988年雲南大學生物系畢業,中國作協會員,昆明市作協副主席,致力於長篇小說以及自然隨筆的寫作。
  • 溫州舉辦首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
    圖片來源:溫州晚報  12月9日上午,首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溫州市甌海區行政中心大禮堂舉行,黃燈的《回饋鄉村,何以可能》、鮑爾吉·原野的《沒有人在春雨裡哭泣》、梁鴻鷹的《安放自我》獲得「琦君散文獎作品獎」,溫籍青年作家周吉敏的散文集《斜陽外》獲得「琦君散文獎特別獎」。
  • 北大王東亮、陳曉明分獲「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獎、理論評論獎
    10月25日,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王東亮教授和中文系陳曉明教授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和「全國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魯迅文學獎是國家級文學獎,包括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和文學翻譯七個獎項,此次評選出的32部作品充分反映了2004年到2006年我國文學界所取得的創作成就。
  • 本報編輯錢紅莉榮獲百花文學獎散文獎
    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頒獎盛典11月16日在天津舉行,來自全國的50多位知名作家、評論家及文學編輯出席了頒獎等系列活動。著名散文作家、本報編輯錢紅莉憑藉《春有信》榮獲本屆百花文學獎散文獎,另有于堅、張煒等9位作家榮獲這一獎項。皖籍作家徐貴祥榮獲百花獎中篇小說獎,並現場發表獲獎感言。
  • 周凌雲獲「汨羅江文學獎"白話散文離騷獎
    周凌雲獲「汨羅江文學獎"白話散文離騷獎 2020-12-14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作家朝顏獲第十一屆丁玲文學獎散文新銳獎
    江西作家朝顏獲散文類新銳獎。本屆丁玲文學獎評選以《文藝報》《人民文學》《詩刊》《小說選刊》為學術支持單位,設有小說類、散文類、詩歌類、文學評論類4個獎項,獲獎作者包括著名作家王蒙、張承志、湯養宗、張炯、葉兆言、阿來、葛水平、範小青等。
  • 導演賈樟柯得了個文學獎,《十月》雜誌琦君散文獎頒出
    《十月》雜誌琦君散文獎頒獎現場。 浙江溫州市甌海區是曾創作了《橘子紅了》《青燈有味似兒時》《桂花雨》等作品的作家琦君的故鄉。為獎掖優秀散文作家,2016年10月,浙江溫州甌海區人民政府與十月雜誌社聯合設立「琦君散文獎」,舉辦三屆以來,張煒、鮑爾吉·原野、周曉楓、李修文、蘇滄桑等12位作家學者先後獲獎。
  • 這屆琦君散文獎:有雲煙深處的華夏自覺,也有踏步山野的當下與民生
    入夜,甌海區琦君文學館,一個別致的四合院內,文學的氣息與夜空的氣息交織在一起。又一年的琦君散文獎的四位獲獎者走上了領獎臺。據介紹,「琦君散文獎」為每年一屆的專業散文獎項,2016年由十月雜誌社和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該獎項以甌海籍臺灣著名作家琦君命名。評獎範圍為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在國內報刊公開發表的散文作品。
  • 作家阿來獲第17屆百花文學獎小說與散文雙獎
    作家阿來獲第17屆百花文學獎小說與散文雙獎 2017-12-09張道正 攝   中新網天津12月8日電 (記者 張道正)在8日下午舉行的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頒獎典禮上,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憑藉中篇小說《三隻蟲草》與散文《士與紳的最後遭逢》同時獲得小說獎與散文獎,拿下百花文學獎歷史上首個雙獎。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 浙江女作家黃詠梅獲短篇小說獎
    浙江在線8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慧)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浙江女作家黃詠梅的《父親的後視鏡》獲短篇小說獎。  本屆魯迅文學獎共設有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和文學翻譯獎7個獎項,獲獎作品有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黃詠梅《父親的後視鏡》、李春雷《朋友: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湯養宗《去人間》 、李修文《山河袈裟》、黃髮有《中國當代文學傳媒研究》、路燕萍翻譯的《火的記憶 I:創世紀》等34部作品獲獎。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我省作家弋舟《出警》 摘獲短篇小說獎
    昨日上午,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揭曉,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文學翻譯獎七個獎項的獲獎作品由各評獎委員會投票表決產生,獲獎名單在中國作家網上予以公示。「文學陝軍」再傳佳訊,我省作家、《延河》雜誌副主編弋舟憑藉刊發在2016年第7期《人民文學》上的短篇小說《出警》摘獲短篇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