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主辦,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承辦的「新中國最美奮鬥者」-----馬海德與宋慶齡的革命歷程與情誼文物圖片展在後海北沿46號宋慶齡故居舉行。為紀念馬海德誕辰110周年,緬懷他與宋慶齡綿延近半個世紀的真摯友誼,宋慶齡特型演員魏瀟霞受邀出席,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2月31日。
馬海德(George Hatem,1910年9月26日-1988年10月3日)原名喬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於美國。
1938年,宋慶齡在香港成立了保衛中國大同盟以後,馬海德受宋慶齡的委託,經常向該同盟報告陝甘寧邊區的情況,通過宋慶齡的保衛中國大同盟向海外呼籲,爭取國際援助。邊區因而獲得了許多急需的醫療器材和藥品。
1950年馬海德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範圍內的成果。馬海德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顧問,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2009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稱號。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馬海德以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和精湛的醫術,將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馬海德、宋慶齡這對親密戰友為我們今天留下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也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物。希望通過豐富的文物展示,寄託和傳遞我們對馬海德和宋慶齡深深的追憶和紀念。
百歲高齡的馬海德夫人蘇菲(紅衣)
宋慶齡故居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是大學士明珠的府邸花園,乾隆年間為和珅別院,嘉慶年間為成親王永理王府花園,後為光緒父親醇親王奕繯府邸花園,清末又為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的王府花園,即攝政王府花園。新中國成立前夕,這裡已經荒蕪凋敝。後周恩來總理受黨和政府委託,籌建宋慶齡同志在北京的住宅,於1961年將這座王府花園整飭,並在原有建築之西接建了一座兩層小樓,闢成了一座優雅安適的庭院。1963年至1981年,宋慶齡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1982年這處院落被國家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歷史總是充滿了偶然,孫中山在1912年到北京的時候,曾專門在這裡會晤過醇親王,半個世紀後她的愛人追尋先生的足跡住進了這裡。
如果說宋慶齡像一本書,那麼孫中山先生就是對這本書有更深理解和共鳴的人。宋慶齡從少女時代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七十年來經歷風風雨雨,這裡的一切,再現了這位極不平凡的偉大女性的品德、情操和永不休止的追求。作家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在1993年出版的《宋慶齡——20世紀的偉大女性》一書中描述宋慶齡為:她飽含著愛國熱情,擁有罕見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思維」。她的愛國情懷「濃重、強烈、從不動搖,不僅體現在她的政治立場和個人行動上,還印刻在她的靈魂中。」宋慶齡不僅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而且也是建設新中國的卓越領導人之一。宋慶齡為發展婦女兒童的文教福利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宋慶齡生平事跡展覽館裡一幅幅照片、一件件陳設細細回顧了這位傑出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令人感嘆、令人崇敬!
宋慶齡非常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她把東方女子的天生麗質和中西文化的良好修養融為一體,塑造了一個雋永美麗充滿智慧的女性形象。故居大廳走廊裡懸掛著宋慶齡各個時期的照片,少女時期的宋慶齡文靜端莊,眼神中透露出純真和堅定;少婦和中年時期的宋慶齡最具風韻和魅力,一顰一笑透出千種風情。新中國建立後,宋慶齡已年近六十歲,但在出席國務活動和外事禮賓場合中的服飾妝扮依然大方得體。許多國際友人對宋慶齡雍容華貴的形象和翩翩風度讚不絕口,喬恩.哈利戴形容宋慶齡「富有魅力,落落大方,為中國創造了最美好的形象」。
宋慶齡特型演員魏瀟霞介紹說:宋慶齡是一位傳奇女子,在她70歲的時候遷入了這個院落,並在這裡走完了人生中的最後十八年。人們總會在這裡緬懷她為新中國奮鬥畢生的光輝業績,追念她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她崇高的品德、情操、光輝的業績將會在人們心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