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已滅絕的最著名動物

2020-12-14 小噴菇談養寵物

1. 霸王龍(滅絕於6千5百萬年前) 霸王龍是有史以來生存於陸地上的最大的食肉動物,體長達到43.3英尺,身高16.6英尺,據估計體重更是達到7噸之巨。與其它 恐龍相比,霸王龍算是兩足食肉動物,其巨大的骨架靠它身後那條又長又重的尾巴來維持平衡。相對於它強壯有力的後肢,霸王龍的前肢十分瘦小,且只有兩個腳趾。

北美巖層中曾發現過霸王龍的化石,據信它們應該生存了約3百萬年,那裡的巖石 形成於距今約6850萬至6550萬年前白堊紀馬斯垂克期(Maastrichtian)的晚期。在白堊紀第三紀發生令大批動物滅絕的事件之前,霸王龍是生存時間最長的恐龍之一,據考證當時約有三十多種霸王龍,但我們所知的也只是恐龍化石而己,雖然研究人員也有幸發現了一些軟組織。不過,大量恐龍化石的發現使科學家能夠深入研究恐龍的生物特性,如生活在史和生物力學等。

2.斑驢:

一半象斑馬,一半象馬(自1883年後滅絕) 作為非洲最有名的滅絕動物之一,斑驢實際上是草原斑馬的亞種,曾大規模地生活在南非基普省和桔色自由州的南部地區,它與其它斑馬的區別就在於明顯地只在身體前半部分有條紋,而到身體中間部分時條紋就逐漸變淡消失,條紋間黑色的區域逐漸變大,直至後腿和臀部全都是一片棕色。它的名字quagga來源於Khoikhoi語言對斑馬的稱呼,是個象聲詞,得自斑驢的叫聲。

最初在1788年時,斑驢被視作一個獨立物種--馬屬斑驢;而在其後約五十年間,自然學者和探險家們發現了許多 種其它斑馬,由於各種斑馬間毛皮的花紋各不相同(實際上任何兩隻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會完全一樣),分類學家發現這樣一來新興物種太多了,並不利於人類區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種,哪些是亞種,哪些只是自然變異。

就在人類還未理清分類的混亂之時,在人類的獵食、收集皮革、家養馴化之下,斑驢已走向了滅絕。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大約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被射殺,世界上最後一隻捕獲的斑驢則與1883年8月死於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馬吉斯特拉(Artis Magistra)動物園。

由於對斑馬的分類極度混亂,尤其是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斑驢滅絕時人們還將它視作一個獨立物種。斑驢是首類進行了DNA測試的滅絕動物,在史密森學會近斯關於遺傳的調查中,發現斑驢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單獨物種,而是草原斑馬的眾多變種之一。

3.袋狼:

塔斯馬尼亞虎(自1936年後滅絕) 袋狼是現代已知的最大有袋食肉動物,原生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據估計在二十世紀開始滅絕。由於它的背部有斑紋,人們更願意叫它塔斯馬尼亞虎、塔斯馬尼亞狼,更口語化的稱呼是塔茲虎,它是袋狼屬中最後生存的成員,目前人類發現的與該物種有關的知識形成於中新世早期的化石。

早在歐洲移民來到澳洲大陸定居之前數千年,袋狼已在這裡滅絕了,但在塔斯馬尼亞島, 仍有一定數目的袋狼存活了下來,同時這裡還有塔斯馬尼亞袋獾等特有物種。由於資金的刺激,過度狩獵越來越猖獗,這是袋狼在其後走向滅絕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的原因則包括疾病、狗的引入和人類侵入其棲息地等。雖然官方記錄稱袋狼早已滅絕,但仍時有報導稱目擊者曾發現過袋狼的蹤跡。

4.斯泰勒的海牛:毫無防禦能力的動物(自1768年後滅絕) 這種海牛是在1741年由自然學者吉奧格.斯泰勒在白令海靠近亞洲海岸附近發現的,當時他正與探險家維特斯.白令一起進行冒險旅遊。他發現的這種海牛身長7.9米(合25.9英尺),重約3噸,比一般海牛或懦艮要大得多,看起來有些象海豹,但兩隻前肢結實有力,還有一條象鯨一樣的尾巴。據斯泰勒回憶稱,「這種動物從未上岸,一直生活在水中,它的皮膚又黑又厚,看起來就象剝過皮的老橡樹;與身體的比例相比,它的頭相當小,沒有牙,只有兩排扁平的骨頭,一排在上,一排在下」。據斯泰勒稱,這種動物十分溫馴。根據發現的化石資料顯示,斯泰勒的海牛從前曾廣泛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岸,,向南直至日本和加利福尼亞。

由於它的滅絕速度非常之快,很可能也與其它現象一樣,是人類進入這一地域的後果。現在仍有零星報導稱在白令地區和格陵蘭島附近發現過貌似海牛的動物,因而有人認為今天仍有極少數量的斯泰勒海牛存活於世,至今這一觀點仍有待證實。

5.愛爾蘭鹿:

有史以來最大的鹿(自7千7百年前滅絕) 又稱愛爾蘭麋鹿或巨鹿,是有史有來體積最大的鹿。它於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生活在歐亞大陸,西至愛爾蘭,東至貝加爾湖以東;

據有記錄的最晚生存時期是在大約公元前五千七百年,即7千7百年以前。巨鹿因其體型碩大而聞名,通常它到肩部就有2.1米高(合7英尺),尤其它的鹿角也是已知鹿科動物中最大的,兩鹿角尖距離可達3.65米(合12英尺),重達90英鎊。

是其碩大的體型所致,因為前者會給觀者帶來巨大的衝擊力,遠勝於實際擁有它。一些人認為正是由於人類的獵殺,才導致愛爾蘭鹿象其它史前大型動物一樣走向了滅絕,更有猜測認為由於雄鹿的鹿角過於巨大,使其不易於在叢林地區活動,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屬於「適應不良症」。然而,人類過度獵殺的證據並不充分,同時作為大陸性物種,它應在生存過程中與人類共同進化,因而更應適應了人類的存在。

6.裏海虎:第三大虎種(自1970年後滅絕) 裏海虎,又稱波斯虎,是生活在最西地區的虎的亞種,其生活範圍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薩克斯坦、高加索、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走向滅絕。在世界上已知老虎中,裏海虎體積第三大。

裏海虎的身體矮壯結實,四腿長而有力,虎爪異常大而寬,它的耳朵又短又小,看起來耳尖根本沒毛。裏海虎的臀部周圍只有軟毛皮,其它部位的毛皮則又長又厚,身上的條紋著色與孟加拉虎 相似。雄性裏海虎體型巨大,體重可達169至240公斤,而雌性虎體格稍小,重約85至135公斤。現在仍偶爾有人聲稱曾看到過裏海虎出沒。

7.歐洲野牛:

體形極為碩大的牛(自1627年後滅絕) 作為歐洲最有名的滅絕動物之一,歐洲野牛或野牛的體型極大碩大。它最早生存於約2百萬年前的印度,後不斷向中東地區遷徒,後來是遠東,最後大約在25萬年前來到歐洲安家落戶。

到公元13世紀時,歐洲野牛的生存範圍已只限于波蘭、立陶宛、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和東普魯士地區。那時已只有貴族擁有獵殺陸地上大型動物的權力,後來這一特權更是僅限於王室成員。隨著歐洲野牛的數量銳減,皇家法院禁止了一切捕獵行為,同時要求獵場看守者為歐洲野牛提供草場,供其放牧,作為交換,獵場看守者們因此可免徵當地稅;

同時頒布的法令還包括偷獵一頭歐洲野牛,即可判處死刑。到1564年時,據皇室調查,已只有38頭歐洲野牛存活;最後一頭有記載的活歐洲野牛,雌性,於1627年死于波蘭的賈科塔羅叢林,它的骨架後來被瑞典軍隊帶走,現保存於斯德哥爾摩市。

上世紀二十年代時,兩名德國動物園管理者、漢斯和盧斯.海克兄弟試圖從歐洲野牛的後裔--家養牛中繁殖並重新飼養出歐洲野牛,他們的理論依據是:只要某物種的基因仍存在於現有某物種中,就不能稱其為滅絕。他們繁殖的結果是培育出一種「再生歐洲野牛」,又叫「海克牛」、或「海克野牛」,後者只具有部分野生歐洲野牛的生理特性。

8.大海雀:所有海雀中體積最大者(自1844年後滅絕) 大海雀是大西洋中不能飛的大型海雀中最後的一種,一直生存到很近的現代,但現在也已告滅絕。它又叫大海燕或企鵝。

大海雀是所有海雀中體積最大者,身高75釐米(合30-34英寸),體重約5公斤,皮毛白黑色,平滑而有光澤,不能飛。過去,大海雀數目眾多,生活在加拿大東部群島、格陵蘭島、冰島、挪威、愛爾蘭和英國,最終也因捕獵而告滅絕。 令人奇怪的是,14世紀時曾有佛羅裡達居民在家中垃圾箱中發現過大海雀的遺體,這說明,鳥類至少偶爾也會在冬季南飛冒險。

9.洞穴獅:

體積最大的獅子之一(2千年前滅絕) 洞穴獅,又叫歐洲或歐亞洞穴獅,是獅子物種中已經滅絕的一類亞種,人類只是從化石或各種古老藝術中對其略有了解。這一亞種曾是獅子中體積最大的之一,1985年在德國西格斯多夫市附近發現的一隻成年雄性洞穴獅化石表明,其及肩身高約1.2米,身長2.1米(不含尾巴),這大致相當於一頭體型相當大的現代獅子。

實際上,這隻洞穴獅並不是同類中最大的,因此可以推斷,洞穴獅要比現代獅子大5%到10%。 現在看來,洞穴獅大約從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開始趨於滅絕,最後有記載的洞穴獅活動是在2千年前的巴爾幹半島。

10.渡渡鳥:滅絕物種的原型(滅絕於17世紀晚期) 渡渡鳥並不會飛,與鴿子物種較近,生活在模里西斯島。它身高約1米,三足,地面築巢,以水果為食。 渡渡鳥是在17世紀中晚期滅絕的,它通常被當作是滅絕物種的原型,因為在它滅絕之時人類已開始有記錄的歷史,可直接將其滅絕歸因於人類的活動。英語中形容詞短語「死得象渡渡鳥一樣」意為死得十分徹底;動詞短語「重蹈渡渡鳥的覆轍」意為走向滅絕或變得陳腐,不再常用或實用或成為昨日黃花。

相關焦點

  • 讀書 | 因人類而滅絕的十種動物
    如果你懂得如何尋找,在自家院落裡也有可能追蹤到正在發生的滅絕事件。」已經滅絕的十種動物:一部繪本說,獵猛獁象並不愉快,又臭又危險。看到猛獁象之後,挖一個大的陷阱,在上面蓋上樹枝和草。用石頭砸它們,或者用矛戳它。
  • 五種著名的已滅絕動物,它們滅絕背後的殘酷真相全都是人類
    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正是有了這些動物的存在世界才多姿多彩起來。但其實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被滅絕了,比如說恐龍就是被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了。而今天要講的不是恐龍,而是五種著名的已滅絕的悲劇動物,而,它們滅絕背後的殘酷真相全都是人類。
  • 近代6種著名的滅絕動物,第4種滅絕不久,仍有機會重新「復活」
    美國緬因洲海鼬,近代著名的已滅絕鼬科動物,它們的皮毛細密亮麗且具備保暖性,被人視為世界上最珍貴的一種皮毛,緬因洲海鼬也因人類的貪婪而遭受滅絕之災,在1880年左右滅絕。巴巴裡獅,別稱阿特拉斯獅,獅子的第二大亞種,是最早被歐洲人所認知的獅子,在北非地區被人稱為食肉動物的三巨頭之首,在人類長期的打壓於獵殺之下滅絕於1925年。西亞虎,又稱作裏海虎,曾經廣泛分布在裏海的西部的一種大型虎類,在19世紀後期因人類的貪婪而大肆捕殺西亞虎,直接導致西亞虎在1980年便走向滅絕。
  • 10種已滅絕的最著名動物,最後一種是日本人的「神」,看完漲知識了!
    在過去的一萬年裡,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導致許多美麗的動物滅絕。現代人類滅絕經歷了兩個時代。大約一萬年前,全新世早期的滅絕事件是由冰河時代引起的,這對許多動物的棲息地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第二個時代與大約500年前開始的人類探索和殖民時代不謀而合。
  • 這些已滅絕的動物,竟又離奇復活了?
    這些已滅絕的動物,竟又離奇復活了?很多權威證據跟學者都曾表示過它們全部滅絕,但萬萬沒有想到,這些動物們卻又奇蹟般的「復活」了。讓我們來走近這些充滿神奇色彩的動物吧!腔棘魚長期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卻在非洲南部近岸用網捕到一條現生種類。後來發現,這類魚已早為島民所熟悉,其肉鹽醃曬乾後可吃,粗鱗用作研磨料。豪勳爵島竹節蟲世上最罕有的昆蟲豪勳爵島竹節蟲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大型竹節蟲,於1930年一度被視為已滅絕,於2001年卻被重新發現。
  • 自然界珍稀已滅絕動物:遠古蜈蚣蟲比人長(圖)
    原標題:自然界珍稀已滅絕動物:遠古蜈蚣蟲比人長(圖)   1.旋齒鯊旋齒鯊  儘管生活在近3億年前,旋齒鯊仍與它們的現代近親類似。現代鯊魚長有數排鋸齒狀牙齒,一旦有牙齒脫落便會長出新牙。
  • 全球著名十大滅絕動物 曾統治過地球(組圖)
    海底細菌製造毒氣引發2.5億年前生物大滅絕 世界最長壽動物405歲 從明朝活到現在 調查發現25種靈長類動物面臨滅絕危險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地球物種進化的歷程中,許多物種的當年的自然環境可充當著重要的角色,但隨著環境的變遷和氣候的改變,一些物種不得不從地球上滅絕消失。
  • 自然界已滅絕的遠古巨大怪異動物 居然還有恐鳥!
    原標題:自然界已滅絕的遠古巨大怪異動物 居然還有恐鳥! 感謝上帝,從古到今自然界的進化出現了一種新趨勢,即賦予動物強大的思考能力,進而允許我們人類上升至食物鏈的頂端。如果生活在遠古時代,我們可能就沒有現在這麼幸運了。
  • 八大已滅絕和極瀕危動物,你知道多少?
    八大已滅絕和極瀕危動物,你知道多少?據國外媒體報導,每年都需要了解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的狀態,不幸的是,有些動物已經滅絕,而更多的動物物種處於滅絕的邊緣。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今天夏威夷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難覓其蹤,而僅僅在夏威夷群島北部生存著一個不大的群體。夏威夷僧海豹數量以每年4%的速度遞減,據估計,目前已不到1200隻。然而,在2011年,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新威脅,一種為消滅海洋藻類的毒素威脅夏威夷僧海豹的生存。爪哇犀牛爪哇犀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
  • 生物滅絕加速 上世紀中國滅絕10種野生動物
    著名動物保護專家郭耕認為,目前列入瀕危物種目錄的,中國佔將近160種,1/4居多,中國雖然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比較豐富的一個國家,但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選擇。我們到底是為了眼前物質追求,財富的佔有,去剝奪自然,去侵犯其他物種的空間呢,還是選擇一種有節制的生活方式,讓自然,讓野生動物,和諧相處,永遠的延續下去?
  • 20世紀中國境內滅絕的十種動物——致那些因人類而失去家園甚至...
    臺灣雲豹,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也是臺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全身淡灰褐色,身體兩側約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這也是它之所以叫雲豹的原因。曾在灤河口、福州、西藏拉薩分別採到標本,並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從上世紀50年代後就一直無野生報導,因此斷定,中國境內可能滅絕。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 中國5個國寶級動物,都瀕臨滅絕,有的已功能性滅絕
    稀有動物即瀕危動物,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它是一項珍貴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那麼中國瀕危珍稀動物有哪些呢? 2.大熊貓 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
  • 已滅絕的14種怪異動物:恐鳥遭毛利人瘋狂捕殺
    原標題:已滅絕的14種怪異動物:恐鳥遭毛利人瘋狂捕殺   感謝上帝,最近的進化出現了一種喜人的趨勢,即賦予大自然動物強大的思考能力,進而允許我們人類上升至食物鏈的頂端。如果生活在遠古時代,我們可能就沒有現在這麼幸運了。
  • 小到堪稱世界之最的十種動物,有些很適合拿來做寵物哦!
    大家一直都覺得,小巧的動物才最可愛,比如像小奶狗和小奶貓,都要把人們的心給融化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小到堪稱世界之最的十種動物,有些很適合拿來做寵物哦!世界上最小的狗狗,是英國的這隻吉娃娃犬,它比最小的犬類——茶杯犬還要小,它只有10釐米,這還是成年之後的身長,也就是說還沒有一個巴掌大。有一個這樣的小傢伙做寵物,應該會很幸福吧!不過也要小心不要不小心踩到它啦!
  • 2018年滅絕的動物,一隻手數不過來,生物滅絕速度超過往百倍
    隨著2018年的離去,下面的幾種動物,已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一、加灣鼠海豚海豚的一種,也叫做小頭鼠海豚,只生活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利亞灣南部。造成加灣鼠海豚滅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地人非法採用帶刺的漁網捕撈魚類,雖然動物保護組織早已展開對加灣鼠海豚的保護,但還是沒有阻止這種海豚的滅絕。
  • 盤點已經滅絕的10種動物(組圖)
    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  從斑驢到半身斑馬,從半身馬到曾經最大的鹿愛爾蘭鹿,我們會驚訝於這些從未見過的動物,這些已滅絕動物照片一定會給你帶來很深的印象。  1.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  一直以來,霸王龍都是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之一,有43.3英尺長,16.6英尺高,身體重量估計有7噸。和其它暴龍科動物一樣,霸王龍是兩隻肉食動物,巨大的頭骨倚仗長而笨重的尾巴達到平衡。相對於巨大而有力的後肢,霸王龍的前肢是微小的,前肢僅保留了兩個足趾。  在北美巖層,研究者發現了霸王龍化石。
  •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
    【5種已滅絕的動物,第一種10萬年前滅絕,可能有倖存者】第一種,北美獵豹,起源於400萬年前北美洲地區的貓科動物,大約10萬年前滅絕,它們與現代的獵豹很長得很像,但體型要大得多,幾乎和現代的非洲獅一樣大,被阿茲特克人稱為「奎拉米特利」,因發現過疑似蹤跡,被認為有一些個體可能倖存下來。
  • 秦始皇祖母墓被打開之後,竟發現滅絕已久的動物
    秦始皇祖母墓被打開之後,竟發現滅絕已久的動物。秦始皇祖母墓被打開之後,竟發現滅絕已久的動物。秦始皇祖母墓被打開之後,竟發現滅絕已久的動物。,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具動物的骸骨正是我國珍稀物種長臂猿的一個新屬種,不過這種屬種的長臂猿在我國已經滅絕。
  • 復活滅絕動物引爭議
    長江商報消息 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或被復活;環保主義者憂會引來災難近日,在美國華盛頓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們就復活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渡渡鳥、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及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