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並不遙遠,2017已經是去年了。北京798藝術區的teamLab「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帶來的新鮮感仍未過去,帝都的小夥伴捧足了場,主辦方佩斯北京宣布參觀人次達到30萬之多。
然而,真的喜歡teamLab,就不應將視野停留在北京。北京承載了太多藝術愛好者的期待,作為teamLab在中國亮相的第一站是合適的。然而,同樣是去年,深圳的teamLab展甚至更勝一籌——這場展覽由綻放文創主辦,4000平米,16個藝術裝置,40萬參觀人次,更好也更大。
2015年,東京的teamLab展覽「未來遊樂園」收穫50萬人次的票房,是當年日本參觀人數第三多的大展。深圳的文化氛圍尚且不如北京,遑論東京。即便如此也收穫了40萬人次的成績——而這正如投資方綻放文創所想,深圳有很強的文化消費潛力。
統計過後,綻放文創還發現,有20%的遊客來自港澳臺,這可能是深圳在文創產業方面相比北京的優勢之一。然而,非港澳臺遊客貢獻的30萬人次,也說明藝術展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也有搞頭。
綻放文創是一個成立不到2年的文創投資運營機構,這家位於深圳的文創機構,想為深圳這座新興的超級城市,帶來更多的文藝氣息。
深圳當然並不缺少文藝。雖然稱不上匱乏,和國家欽定的文化中心北京,或者到處都是畫展的上海比起來,深圳的文化生活也還沒有那麼豐富。也因此,綻放文創選擇了深圳這個落腳點,想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至今,綻放文創重點運營了四個位於深圳的文創項目:藝術空間「綻放花園」;綻放花園內的teamLab藝術感官餐廳「花舞印象」;上文提到的,不僅搶了北京的風頭,也是迄今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屆teamLab藝術展「舞動藝術展&未來遊樂園」;再有就是最近剛剛開幕,目標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傳統文化展覽「神秘敦煌」。
綻放文創董事長楊鉅澤,是貝森豪斯設計機構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香港名設計師協會創始人。他創辦綻放文創的時間,也正是「消費升級」成為趨勢的2016年。楊鉅澤認為,「追求優質精神消費的年代來臨」,國人日漸升級的精神需求,也要越來越細膩的、有設計感的、有審美價值的事物來滿足。
綻放文創董事長楊鉅澤
和網際網路相比,文創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領域。楊鉅澤最早選擇的幾個項目都是重資產的、與地產結合的大項目,也都用了不少心思。他的第一個項目綻放花園,定位是「深圳文藝生活地標」,結合了藝術展覽、書房、電影、音樂、Whiskey Gallery 、餐飲、花房等模塊,2016年9月落成——在北京,這樣的地標絕不算新鮮;但是在深圳,即便2016年才出現,卻也填補了城市的空白。
不是只要錢就能做好。顧客追求氛圍,你種植的植物,選用的酒杯,燈光的角度,都得專業。以前國內的需求沒這麼大,消費升級給了設計師更多機會。
這一模式在許多有潛力的城市都有複製的空間,或者說綻放花園本身就是個值得複製的項目。此外,深圳有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卻不像上海那樣擁有Ultra Violet這樣的高級體驗餐廳。按照同樣的思路,綻放文創與teamLab合作,在深圳開了感官餐廳「花舞印象」,直接瞄準人均2400元以上的高檔定位。
花舞印象簡單來講就是懷石料理的基礎加上teamLab的聲光電藝術,投影遊移在桌面和牆壁之間,甚至可以互動。即便並不便宜,該餐廳也頗受追捧——可能,在深圳這座科技之城,不玩點先進的,餐廳還真沒什麼打出高價的資本。
花舞印象餐廳
如果只看綻放花園、花舞印象及上文提到的最大teamLab展,綻放文創似乎是一個專打「女人小孩牌」的文創運營者。按照電商的說法,女人小孩的錢當然比男人好賺,而無論是文藝生活地標,還是teamLab這種技術不算特別先進但卻十分好看的項目,無疑都很討女性歡心。然而,在這個項目之後,楊鉅澤畫風一變,下一個項目直接跑回了傳統領域,即「神秘敦煌」。
我覺得傳統文化是很好的東西,敦煌又是個大IP。這種東西國家要出錢保護,其實等於是納稅人出錢。我想,能不能只讓喜歡的人掏錢,用商業的方式運作,讓傳統文化變成一個可持續的資源。
楊鉅澤說,傳統文化那麼多,世界範圍內古埃及、古羅馬很受追捧,並非完全由於文化本身,也由於現代商業內容的普及,比如《木乃伊》《角鬥士》等電影。哪怕文化不是特別具體,沒有宏大的故事,文物也能招人喜歡。楊鉅澤特意指出,《博物館奇妙夜》這部電影,就帶起了一波參觀博物館的熱潮,很多乏人問津的文物一下成了「網紅」。
因此,綻放文創不只是要做一個最大的敦煌文物展,而是要更全面、更立體地讓世人感受敦煌。他們和騰訊科技合作,製作了敦煌系列的「表情包」,打算由此捧紅敦煌這個「IP」。
實際上,敦煌壁畫、雕像中的形象除了「飛天」,還有許多神佛,宗教故事中的人物,以及歷朝歷代作為「供奉人」的王公貴族。除了具體的形象,完整的故事在壁畫和經文中也多有記載,這個開鑿於公元366年的聖地,內容絕不貧瘠。因此,楊鉅澤甚至有動畫、漫畫、電影、遊戲相關的一系列IP運營設想,雖然目前尚不具體,但不妨聯想多年前SEGA開發的遊戲《亞歷山大大戰繪卷》。
而在運營之外,展覽本身也十分用心。楊鉅澤與敦煌研究院反覆交流,甚至產生了一些摩擦,才做出既盛大又有新意的內容。敦煌研究院在中國有過102次展出,沒有一次達到「神秘敦煌」的規模——4000平方米,上百件文物,三層場館,以及7個1:1臨摹的特窟。這些1:1特窟是特別值得體驗的,不僅因為臨摹工作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到今天才有成果,也因為這些特窟,即便親臨莫高窟,也未必能以遊客身份入內。
在仿照時,一部分塑像和壁畫為了表現年代感,臨摹時沒有進行修復工作,褪色、斷裂也遵循了莫高窟的原樣;但另外一些展品,可能有很有趣的故事或文化內涵,就在展出時進行了藝術還原。還有一些客觀條件限制,比如對釋迦牟尼涅槃雕像的還原,由於原雕像長度達16米,超過了貨櫃尺寸,只能略為縮小。令人感動的是,周邊的擺設、壁畫也進行了同比例的縮小,保留了石窟內原先的藝術體驗。
在保留傳統文化味道的同時,綻放文創則力求展覽的「新」。楊鉅澤與敦煌研究院發生的摩擦,也主要集中於此。楊鉅澤要求展覽中的引導員(他們來自敦煌研究院)減少對專業的製造、藝術技法講解,將講解內容集中在歷史、宗教故事,以期更快帶遊客進入氛圍。在反覆的溝通和培訓後,二者取得了平衡,最終的展出效果,即便對文物不感興趣的小孩子也可以集中精神、沉浸其中。
綻放文創也應用了一些新技術,比如三層頂部的多媒體展示。顧客走到三層時,可以躺在墊子上仰望天花板,觀賞敦煌主題的燈光藝術。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場館色調偏暗,布光審慎,很好地還原了敦煌石窟幽深封閉的原貌,氣氛與原窟相仿。
三層頂部的燈光藝術
我不僅希望能給佛教徒做一個展,給歷史愛好者、文藝工作者做一個展,也希望所有普通人,家長帶著小朋友,都能沉浸其中。好的文化作品可以激發消費者的文化自覺性,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有更好的消費者,產業才能更好。
綻放文創還將在今年參與來自英國的遊戲嘉年華Game On,楊鉅澤認為,世界範圍內的「第九藝術」電子遊戲,在中國也應該被更多人當作藝術品看待。他說,結合科技,貼近生活,體驗、互動,讓普通人也可以沉浸其中乃至參與創作,是當今藝術與設計「走出小圈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