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施耐庵的故鄉興化舉行。經過多輪投票,阿來的《雲中記》、範小青的《滅籍記》、葉兆言的《南京傳》、麥家的《人生海海》、葉舟的《敦煌本紀》等5部作品獲獎。興化本土作家王玉蘭的《玉蘭和她的孩子們》獲得特別獎。
《雲中記》
《雲中記》是作家阿來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所寫,講述了在汶川地震後,四川一個三百多人的藏族村落,傷亡一百餘人,並且根據地質檢測,村子所在的山坡將在幾年內發生滑坡,於是在政府的幫助下,整村搬遷至一個安全的地方。村裡祭師總是惦念著那些死去的人,最終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顧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靈。小說以汶川地震為契機,重新思考作為個體的人在自然災難中的價值,從自然神性的角度看待人與自然災難之間的關係。
《滅籍記》
《滅籍記》是由江蘇作家範小青所著的小說,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解構身份追尋與認同的問題。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吳正好尋找祖輩,最終引出一段特殊的歷史以及葉蘭鄉、鄭見桃、鄭永梅等一系列人物在這段歷史中的離奇境遇。而故事的真正主角其實是一種叫做「籍」的東西。籍只是一張簡單的紙,但卻是一種契約、一種身份的證明、一種主體自我的確認,更是一種象徵、一張無形的命運之網。小說圍繞「籍」展開,有三重敘述視角,講述三段故事,最終回到「身份」這一根本問題上來。
《南京傳》
《南京傳》是江蘇作家葉兆言創作的作品。《南京傳》從公元211年孫權遷都秣陵,寫到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先後見證了南京的興衰榮辱。成長於南京的葉兆言以朝代為章,回溯兩千年前秣陵的一株小樹苗,如何走過三國烽火,六朝金粉,南唐輓歌,明清隆替,民國風雲,在歷史的洪流中淬鍊成形。
《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是麥家於2019年推出的首部長篇之作,故事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敦煌本紀》
《敦煌本紀》是葉舟所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生活在敦煌沙洲城內三大家族的興衰,主要是義莊索家的衰敗和胡家的崛起為線索,描寫了發生在河西走廊,特別是以佛光聖地莫高窟和凡塵俗世沙洲城及城外二十三坊為背景的歷史事件。塑造了以義莊莊主索敞等為首的老一輩敦煌人,和以胡梵義等為首的一群精良純明的熱血少年們,為了佛光之地的安寧和血脈相承的義勇,與管家丁榮貓等為首的黑暗勢力鬥智鬥勇的熱烈悲壯的故事。
《玉蘭和她的孩子們》
《玉蘭和她的孩子們》的作者王玉蘭,是江蘇興化戴南鎮一名普通的農婦,今年54歲,只有高中學歷的她已出版《沈小菊》《大滬莊》《玉蘭和她的孩子們》三部小說。《玉蘭和她的孩子們》用非虛構的手法,以第一人稱,如實記錄了自己高考落榜後,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經歷。痛定思痛,她把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十幾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女兒,兄弟姐妹們的孩子,家族裡親戚家的孩子,一個個培養成才,孩子們替她圓了大學夢。
「施耐庵文學獎」全稱「施耐庵長篇敘事文學獎」,以《水滸傳》作者、興化籍文學家施耐庵的名字命名,由興化市人民政府於2011年設立,興化為該獎項的永久頒獎地。該獎旨在推動漢語長篇敘事的創新與繁榮,進一步提升漢語長篇敘事作品的世界地位。
除了本屆獲獎的範小青、葉兆言以及王玉蘭外,在往屆獲獎名單中也都有江蘇作家的身影。
2011年第一屆 特別獎 顧堅《青果》
《青果》是泰州興化籍作家顧堅所著作品,小說帶有更多的自傳色彩,主人公趙金龍身上的故事多半曾在作者身上發生過。作品描寫興化裡下河農村青年漂泊城市的經歷遭遇、情感生活、奮鬥和成敗,折射出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型時期的時代特點。
2013年第二屆 王安憶《天香》
南京作家王安憶的《天香》講述了刺繡工藝「天香園繡」的故事。天香園繡起自閔女兒的民間家庭,經過小綢、希昭等申家女性的化俗為雅,走向精緻的高峰,最終在申家落敗後,刺繡由申家女兒蕙蘭帶入民間,化雅為俗,蓮開遍地,迎來它自有的輪迴。小說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一門技藝的源流,一座城池的變遷,呈現申氏家族的變遷,溯源「天香園繡」的前世今生,從而弘揚光輝燦爛的物質文化傳統,演繹禪道易傳統文化意蘊,譜寫傳統人性的讚歌。
特別獎 劉仁前《香河》
《香河》是興化籍作家劉仁前所著長篇小說。《香河》是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又是一幅慢慢展開的畫卷。沒有曲折的情節、激烈的動作和所謂核心人物的作品,作者以客觀化視角,將蘇北鄉間小村香河村村民們的世俗生活一一呈現。《香河》通篇使用了原生態的興化方言,多情節的轉折與推動,均靠風俗描寫來實現,讓讀者從中領略到自然與田園的淳樸之美,以及一種萬物皆流的淡淡傷感。
2018年第三屆 長篇小說 趙本夫《天漏邑》
《天漏邑》是江蘇作家趙本夫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部以鬼神之筆書寫的瑰麗的鄉野傳奇。作者以蠻荒之地、化外之民的天漏村為模本,運用田野調查式的理性精神,用隱喻的筆法勾勒出了五千年文明延續至今的軌跡。
特別獎:夏小芹《娘已嫁人》
《娘已嫁人》的作者夏小芹是江蘇揚州高郵人,該小說以紀實手法記錄了興化一個農村家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故事。貧窮時代的生活,映現出人心的荒涼與悲憫,而困境中的堅韌與執求,又在人性之上,復甦了生存的真確與希望。作者以深刻的個人記憶,注入了對鄉土世界歷史苦難的追尋。
這些獲獎作品,你讀過幾部?收藏,慢慢讀起來,總有一本讓你受益匪淺~
(綜合自:江蘇廣電泰州中心站/薛蘇陽、百度百科、豆瓣、文學報 編輯/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