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六中高一生物課堂上,教師姚鑫正在講DNA複製知識,如果是以前,她只能直接將複製方式寫在黑板上,可如今,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生動再現結論推導過程,還可以親手操作,加深理解。
信息化教學方式在內江不止一所學校,近年來,內江市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統籌推進教育事業發展,改革涉及基礎教育課程、素質教育、教育信息化、德育課程體系等多項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建500間多媒體教室班會演繹孝道小品
劉栩林是內江六中高二(16)班的英語教師,目前,該班的英語課程進入到了幻想文學版塊,這個版塊主要介紹《指環王》、《哈利波特》等文學作品改編成的電影作品。在引入課文前,劉栩林喜歡播放一段電影視頻或者音頻,調動起學生興趣。
除了影片外,音樂、視頻、動畫、電子表格等元素都在課堂上亮相,形式多樣化的手段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信息量也相比傳統教學手段更加豐富。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內江全力推進市級城域網建設,建成「班班通」多媒體教室500間、義務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學校489所,新創建省市級實驗教學示範校6所。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內江七中高一 (1)班將這個「臥冰求鯉」的故事用小品形式演了出來。
本學期《弟子規》成了七中德育活動的主題。通過朗讀、演講、辯論、班會等一系列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了文章的字面意義,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像內江七中這樣重視德育建設的學校還有很多。內江正大力推進德育課程體系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傳統優秀文化教育,隆昌縣打造「青石」校園文化體系,資中縣打造「萇弘」校園文化體系,市直兩區著力打造校園「大千」校園文化體系。
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統籌城鄉教育資源
近年來,內江先後啟動實施多項教育改革,並取得一定成效。
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圍繞國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義務教育素質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改革要求,紮實抓好課題研究。今年以來,全市申報課題立項省級24項、市級54項,徵集到優秀課題成果502項。
在素質教育改革中,內江選擇了市中區和資中縣作為試點,制定了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方案。大力開展「減負萬裡行」和評優樹先、公民道德建設等教育活動,參與學生達50餘萬人次,6名學生被評為四川省美德少年。成功舉辦內江市第2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學校達200餘所、學生10萬餘人次,參賽作品1萬餘件。
積極探索招生考試改革,完善義務教育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辦法,全面與高中階段學習和考試接軌,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負擔。
現代職業教育改革中,內江各職業院校紛紛開展創業意識教育,強化技能培養、頂崗實習,技能鑑定合格率達95%以上。著力打造品牌職教學校,啟動了內江一職中、技工校、六職中資源整合,隆昌幼師成功建成川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改革的探索中,內江著力優化資源配置,建成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35所,翔龍中學與內江三初中成功實現人、財、物資源優化整合。
積極探索校長教師「縣管校用」改革,建立農村藝體教師多渠道補充機制,統籌選派100名城鎮教師對口支援農村薄弱學校。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黃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