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的實質是你回向給別人,別人在回饋給你,般舟行人是眾生福田

2020-12-12 般舟念佛

「云何當得清淨戒行,永滅一切聲聞闢支佛心故。」

就是說我們要發大乘的心。尤其是我們般舟行人,你發利益一切般舟行人之心,這個回向大不大?一切般舟行人都是眾生的福田,一切般舟行人都有這麼多的功德,然後你得到這麼多的功德,回向——你回向給別人,其實是向別人收租子,並不是給別人,知道了吧?給別人是個幌子,回饋過來才是實質。為什麼要普回向呢?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那麼你回向給別人,這個心——成就大眾的心,其實是成就自個兒,就把般舟海會的功德,統統收到自己身上去了,這個才能夠真正成就,所以這個發心非常重要。

心地之見就是這樣一個心地:成就大眾,成就僧團,成就般舟海會。然後在成就僧團、般舟海會和他人的過程當中,自然成就的是無我,是真實的我,是這個意思。

相關焦點

  • 般舟聖眾怎樣加持你的?
    不去看別的方法,不去思惟別的知見,只管思惟師父教你的東西,模範地去實踐這些東西,這也是你最大的福報、最小的業障、最大的受用。我們現在實踐的精神都不夠,包括我就說你們學這麼多般舟了,我估計很多人不一定能說出來般舟聖眾都是哪些,般舟聖眾怎樣加持你的。有沒有能說出來的?我們抽查一下,隨便找一個人,那個圓光師,圓光師在吧?圓光師你來講一講。
  • 回向有什麼好處,如何有效回向?看完你就懂了
    所謂回向,就是佛門的一個專業術語,其含義是自己平時念佛修行,行善布施等行為所修得的功德、法識、善果施與芸芸眾生,分享自己所獲得的利好給他人的善心行為。佛門對於回向有一句偈語:「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把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別人,自己還有嗎?
    02功德回向給別人我吃虧了嗎?有的人問:把自己所做的功德回向給他人,那我的功德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呢?回向時當知此意。不但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即怨家亦如是,方能上契佛心、下結眾緣而解眾怨。回向如同以燈點燈,此燈未滅,它燈已亮。而光明共照。要比僅自己這一盞燈的光明更亮。也就是說,把功德回向給他人,他人受益,自己的功德也會多起來。如果回向法界,或者眾生,功德更大。
  • 仁清法師:功德回向給別人,我還剩多少?
    功德都回向給別人,我還剩多少?   我的回向文很簡單:「回向給十法界一切眾生」。有些人會問:「師父回向給他幹什麼?」回向給他們功德,你說他能幹什麼?只有不真正懂佛法的人才會在意我今天念了一句佛,回向給誰這個話題。我的回向文很簡單:「回向給十法界一切眾生」。有些人會問:「師父回向給他幹什麼?」回向給他們功德,你說他能幹什麼?只有不真正懂佛法的人才會在意我今天念了一句佛,回向給誰這個話題。
  • 佛教:什麼是回向?該如何回向?
    「回向」是佛教用語,即回首面向,將自己布施、行善、念佛的功德、智慧、善行,不自己獨享,不存一己之私,而是踐行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慈悲精神,趨向法界眾生和佛菩薩共享,以拓寬自己的心量,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不至於流散,這是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你回向對了嗎?正確的回向能讓功德翻倍,學佛的你一定要知道
    經文是這樣的: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經文大家去詳細了解的時候,把經文拿出來自己去看,我們這裡只是舉了如是之果。回向是什麼?回向簡單的原則是,回小向大。回小向大,不為自己,為眾生,拓展你的心量,把眾生納入到你的視野當中,你的視野變得寬廣而明朗。
  • 什麼叫回向?為什麼要回向?怎樣回向才圓滿?
    」  無相禪師告訴他:「當然有功德,不只是你的妻子得到功德,一切有情眾生都得到功德。」 」 無相禪師感慨農夫的自私,嘗試開導他,說道:「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給別人,使每個眾生獲得利益,是很好的修行法門。你應該用點燃的蠟燭,去引燃其他千千萬萬的蠟燭,不僅光亮增加千萬倍,蠟燭本身也不因此而消耗光亮。
  • 《心經》解釋:心經回向用回向法界眾生嗎
    我們誦經不但要為自己誦,更好回向給法界眾生,這樣我們的功德才是無量的,我們誦經的意義才是最大的。古德說:「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粒管山河。」回向之妙,能不信乎! 「回向」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佛教的道場裡,每天做過早、晚課誦後,必定要「回向」;偶爾信徒家有婚喪喜慶的佛事,最後也都要「回向」。
  • 念佛行善為何要回向?代他人行善回向,他人能受益嗎?
    問:師父慈悲,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在念到就是說到回向的時候,有的老師說我們念佛的功德,就是去淨土的資糧,不要隨便回向給別人。淨界法師:嘿嘿!那你還是大乘嗎?要普皆回向啊!你要把你的功德,你要跟眾生分享,一切眾生同生西方同成佛道,你的心量才會開闊。你怎麼會把佛號收起來不敢釋放?
  • 什麼是回向
    問:法師,我看到好多佛弟子做完善事後都要做「回向」,「回向」有什麼意義嗎?答: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回向」。問:什麼是「回向」?答:回向,就是把自己所行的善業歸向某個特定的方向,使之聚焦,堅固,增長廣大。好比賺了錢後,把錢用到需要的地方。問:回向有什麼作用?
  • 誦經念佛給別人回向,是不是真的有功德?我們吃虧了嗎?
    因為有漏法,世間法都是空華浮雲,幻化虛幻不實的,隨著你的業力在反應,這個因緣了了它就沒有了;假如以清淨的心去回向,從今生至佛世,令我和一切父母眾生離苦得樂究竟成佛,那你從時間上、空間上就很遠了,也很廣大了,所以它的作用就不可思議了。所以一直從今生至成佛這麼遠的時間當中,若將來遇緣的話,我們生生世世都能享受到,都能夠起作用。
  • 什麼是回向,回向怎麼做?
    什麼是回向?百度有詞條。通俗解釋起來,涵義近似於祈禱、祝福。回向多出現在與佛法相關的情景中。在我沒有深入佛法之前,我看到一些說自己修佛的朋友,經常說到回向給眾生等等,朋友圈微博什麼發兩句話後面都會帶「回向給眾生」之類的。當時我對回向的理解就是一種好的念頭的表達。只是當時我感覺這有點無力。
  • 誦經後的好處以及如何回向,你做對了嗎?
    《無量壽經》卷下云:「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菩薩連自己的功德,都願施與別人。把自己所積的功德,為了別人的幸福,轉向給別人,叫做「回向」,這也可說是博愛精神之大乘佛教式的發展。
  • 念經回向給別人可以替別人消災減業嗎?
    摘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問:念經回向給別人可以替別人消災減業嗎如果是,那他本人的業別人可以替他消?道理是什麼?答:有形的物品,可以送給別人;無形的觀念,也可以傳播給別人;那麼誦經的功德,一樣地可以分享給別人。
  • 到底什麼是回向,為什麼要回向?
    回向是大乘佛法特有的一種修行方式。有附佛外道x靈法門說,自己修行不夠不能隨便回向,這是完全不符合佛陀教義的。回向有總別二種,回向給一切有情皆成佛道為總回向,回向給自己現世的善願為個別回向。做了一切善事都應當回向,先總回向,再個別回向。或者先個別回向,再總回向都可以。
  • 這樣回向,你業障消失得很快 !回向的神奇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回向得愈大,功德輾轉增勝——不是那個物質多少,這是一般的物質供養。咱們念經的時候,咱們讀《普賢行願品》,大家都知道法供養為最。不論你念《地藏經》、念《金剛經》、念《阿彌陀經》,你念完了你要加以回向,用普賢的回向願來加以回向,你那功德就變成不可思議的功德了。你能夠把你這個念經的功德、或者修行的功德回向給現在苦難一切眾生,那對你自己,業障消失得很快。
  • 這樣回向,你業障消失得很快 !回向的神奇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不論你念《地藏經》、念《金剛經》、念《阿彌陀經》,你念完了你要加以回向,用普賢的回向願來加以回向,你那功德就變成不可思議的功德了。你能夠把你這個念經的功德、或者修行的功德回向給現在苦難一切眾生,那對你自己,業障消失得很快。不想功德嗎?那功德就大了。 佛就跟地藏菩薩說:若一切眾生在做功德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回向。回者,就把我這個功德回了向給他。向給什麼呢?
  • 佛教:「回向」的重要意義!做功德後不回向,功德就沒有價值了
    正如世間一切事物離不開因果法則一樣,回向也是有因果的,你播種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播種「仇恨」一定得到惡果,這種果一定是變質的;你播種善良一定得到善果,這種果一定是芳香的。我們平常行善事、做功德,一般人不知道回向,有的很貪婪自己的這份功德,想據為己有,這樣將來只能得到小福報,小的善因得小的善果 ,只能得到一點人天的福報,因為你著相修行了,這樣的話你不會得到正果的,在輪迴中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會墮落。大善因得大善果,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這是在為自己播種大的善因,這就是「回小向大」。
  • 怎樣回向,你的願望才不會落空?回向的最好方式,大多數人不知道
    《佛子行》裡講:「如是勤修諸善根,為除無邊眾生苦,皆以三輪清淨慧,回向菩提佛子行」,其中「如是勤修」是指不管勤修什麼善根,比如平常早上起來念二十一遍百字明、頂三個禮、在佛堂上面供水、供香、供燈,或是開始打坐、聽課、思維、念咒等功課,以及平常放生、幫助別人等所有的善法,如果做了功德,
  • 什麼是回向?如何回向最如法?
    所謂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回向」。回向列為最後分,顯示菩薩廣行一切善根之後,必須回向早日成佛。回向,就是迴轉導向,把這個功德的去處,把它做一個迴轉、做一個導向。就是將所作得人天福報的因,迴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乃至將來最後成佛的果,而不是使它僅僅只得人天之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