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積電接到英特爾6納米製程晶片訂單,明年生產

2020-12-04 環球網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美國科技巨頭英特爾被曝已決定由臺積電代工晶片。

7月27日,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稱,英特爾已與臺積電達成協議,明年開始採用臺積電7納米優化版本的6納米製程為英特爾生產晶片,並且預訂了臺積電明年18萬片6納米產能。

此前,英特爾官方披露公司的7納米良率表現比內部目標落後了約12個月,首顆7納米處理器推出時間延後至2022年底。作為應對英特爾除了增加10納米產能外,也表示會利用第三方的晶圓代工產能因應需求。

據了解,英特爾在明、後兩年生產主力仍以自家10奈米產能為主,同時採用外部晶圓代工廠產能,並透過利用分拆晶片(die disaggregation)和先進3D封裝等設計方法的改進,降低製程延遲對產品進度的影響。

英特爾的10納米晶片工藝密度較臺積電要大,略優於臺積電的7納米,與臺積電7納米優化後的6納米工藝相當。

臺媒稱,臺積電今年下半年開始將部份7納米產能轉換為6納米,年底將進入量產階段,由於美國對華為的禁令至今沒有鬆綁跡象,市場原本預期臺積電少了華為海思訂單,將導致臺積電明年7納米世代製程出現產能空缺。不過,隨著英特爾確定委外並預訂明年6納米產能,AMD又擴大下單包下多數7/7+納米產能,臺積電明年上半年先進位程仍將維持滿載,第一季營運淡季不淡。

對於上述說法,臺積電重申一向不評論單一客戶接單及業務發展;英特爾亦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

相關焦點

  • 臺媒:臺積電將以6nm製程拿下英特爾明年GPU代工訂單
    8月17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將以6nm製程拿下英特爾明年GPU代工訂單。英特爾在上周召開的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中宣布將推出4款Xe架構GPU,其中Xe-HPG微架構GPU、Xe-HPC微架構GPU中的I/O單元及運算單元等,將會採用外部晶圓產能。
  • 吃下英特爾6納米晶片訂單 臺積電今日市值飆升2300億元
    臺積電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7日消息,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公司的股價今天在早盤交易中大漲近10%。稍早前,臺灣《工商時報》報導稱,臺積電已拿下了英特爾公司的6納米晶片訂單。截至北京時間周一10:33分,臺積電股價在早盤交易中上漲37元(新臺幣,下同)至423元,漲幅為9.59%,市值約為10.97萬億元(約合人民幣2.6萬億元),較上周五的市值增長9594億元(約合人民幣2300億元)。
  • 英特爾6納米大單「託付」臺積電 主導半導體時代落幕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實習記者 譚倫 記者 張靖超 北京報導7月27日,據中國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英特爾已與臺積電達成協議,明年開始採用臺積電7納米優化版本的6納米製程為英特爾生產晶片,並且預訂了臺積電明年18萬片6納米產能。
  • 臺積電吃下英特爾18萬片6納米晶片訂單,美國主導半導體時代終結
    據最新消息顯示,Intel已經與臺積電達成協議,英特爾預定了臺積電明年18萬片6納米產能。此前,英特爾7納米晶片製造工藝存在「缺陷」,預計延遲6個月,2022年底才上市,將考慮晶片製造業務外包。過去幾十年的大多時間,英特爾都是最大的晶片製造商,由於出現工藝缺陷,7納米晶片進度已經落後目標期限12個月。然而,競爭對手已經在先進位程上佔據領先地位,基於臺積電的技術,AMD已在生產基於7納米架構的Ryzen 4000晶片。
  • 歐盟自力發展高性能伺服器晶片,臺積電6納米製程有望為其代工
    未來,將通過這個IP授權,開發針對超級計算機所使用的高性能計算晶片,使歐盟能在高性能計算晶片上獨立自主。而值得注意的是,該款預定於2022年推出,被稱之為「Rhea」的高性能晶片,預計將採用臺積電的6納米製程所打造,也等於臺積電的先進位程又有了新客戶的訂單。
  • 臺積電失去華為訂單後市值暴漲338億美元,大陸追不上或成事實
    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的臺積電,不僅沒有受到影響,最近還好事連連,除了接到大訂單不說,市值也出現了大暴漲。英特爾已經和臺積電達成協議,向臺積電預訂了18萬片6納米晶片的產品,另外,AMD也為了和英特爾競爭明年的7納米處理器市場,也加大向臺積電的訂單力度,預訂明年的訂單數量將比今年增加一倍,達到20萬片。
  • 臺積電5納米利多加持,高通、NVIDIA、英特爾大單歸隊
    一度衝破500元天際的臺積電,儘管今年因為美國祭出的華為禁令,導致其5納米製程痛失大客戶,但臺積電靠著蘋果iPhone的AP訂單,加上蘋果始推出自主研發的Mac CPU訂單,仍舊繳出亮眼的運營成績。  不過,更讓業界緊迫盯梢的是5納米製程空缺將會由哪些客戶補位。
  • 傳臺積電拿下英偉達多數7納米GPU訂單
    就在幾個月前,有報導指出,繪圖晶片大廠英偉達 (NVIDIA) 的下一代 GPU 將可能選擇三星的 7 納米製程技術。如今,有外媒報導,英偉達的長期夥伴臺積電能將吃下大多數 7 納米 GPU 的訂單,三星方面僅獲得部分入門級 GPU 的生產。
  • 3納米爭霸戰開打!臺積電先進位程+封裝雙引擎,不怕三星彎道超車
    同在今年,為維持世界領先,臺積電持續投資創新先進技術及卓越製造,資本支出創史上新高,增至約170億美元,其中約有8成用於3納米製程及更先進位程的研發。也因為長期專注創新,其5納米製程已搶先全球於今年第二季量產,成為蘋果A14仿生晶片、M1處理器的重要產能。
  • 中芯表示愛莫能助 華為驚魂120天 臺積電回應幫華為生產足量晶片
    據臺媒報導,臺積電正在想辦法協調高通,聯發科,AMD和英偉達等廠商訂單,先挪部分給華為。臺灣媒體稱臺積電爭取在120天的緩衝期內縣幫華為生產足夠的晶片。一旦協調成功,將開足產能給華為生產,120天還是足夠生產很多晶片,讓華為在今年不致於斷供。
  • 美國弄巧成拙,臺積電曲線反擊,英特爾躺著也「中槍」
    因此,美國通過修改規則,可以限制包括臺積電在內利用美國技術的公司自由出貨。然而,儘管美國技術很先進,但它的晶片生產卻相對落後。眾所周知,三星、臺積電都有能力生產5納米的晶片,預計將於2022年實現3納米的量產,而英特爾目前還沒有掌握7納米晶片的生產工藝。
  • 老美弄巧成拙,臺積電曲線反擊,英特爾躺著也「中槍」
    然而,儘管美國技術很先進,但它的晶片生產卻相對落後。 眾所周知,三星、臺積電都有能力生產5納米的晶片,預計將於2022年實現3納米的量產,而英特爾目前還沒有掌握7納米晶片的生產工藝。 因此,美國一直希望臺積電或三星可以在美國本土建立他們的工廠,把先進的晶片生產線放在美國境內,為此,老美才特意邀請臺積電到美建廠。
  • 為趕上AMD步伐,英特爾提前近一年釋放外包訂單,臺積電營收再攀高峰!
    9月11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近日發布了關於英特爾的相關報告。摩根大通分析師在報告中稱,英特爾將提前向臺積電釋放外包訂單。 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英特爾將提前為新晶片做準備,按照英特爾目前的進度,相比此前預期的進度還要提前了6至12個月。
  • 英特爾找臺積電代工,全球舊晶片產業的翻篇
    根據臺灣工商時報稱,英特爾已與臺積電達成協議,預訂了臺積電明年18萬片6納米晶片產能對於晶片企業來說,設計和製造一代晶片的周期只有18個月。之後,從設計圖紙、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光刻機)都要換新。這就大大提升了晶片製造的門檻。
  • 臺媒:臺積電5nm產能吃緊,部分訂單已排至明年下半年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受惠於5G智慧型手機及高性能計算的需求,臺積電四大客戶蘋果、高通、英偉達和聯發科近期加大7nm/5nm訂單。圖源:經濟日報該報導指出,蘋果iPhone12系列新機全球熱賣,為明年
  • 三星放話超車臺積電3納米,成功機會渺茫?
    ;說巧不巧,就在上周傳出三星將砸重金推動次世代晶片業務,並力拼與臺積電在同一年(2022年)實現3納米量產。 蘋果採取雙供應鏈,臺積電在2011年量產28納米製程,也創造史上稱霸最久的一個製程時代,之後循序漸進推進到20納米、16納米,也靠著20納米搶下iPhone A8處理器訂單;當時,感受到壓力的三星為了搶回A9訂單,則選擇跳過20納米、直奔14納米,以此對戰臺積電的16納米。
  • 晶片列傳:臺積電晶片代工野蠻生長,張忠謀智計百出中美通吃
    老司機結交英特爾,新籌劃奠基臺積電1987年,一名55歲的老IT人,發現英特爾的IDM模式有誤,由於需要兼顧晶片設計、製造、封裝等全方位鏈條,導致生產遲緩,成本高企,投產緩慢。這時,由於他與英特爾高層有著多年的關係,再加上當時臺灣位於四小龍之首,承接了大量日本傳遞過來的代工產業鏈,資金雄厚,人才豐富,有希望在晶片業中分到一杯羹。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沒贏
    因此,在可以期待的未來是臺積電與三星的競爭仍將持續,鹿死誰手也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臺積電發展歷史1987 年2 月成立的臺積電,開創了全球純晶圓代工的新商業模式。在當時,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採取的是單一的IDM 模式,即企業內部完成晶片設計、晶片生產和測試封裝等3 個流程,當時的英特爾、三星等半導體企業都是採取這種模式。
  • 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臺積電狂甩三星,2023年後半年推出
    同時在極紫外光(EUV)微顯影技術提升,使臺積電研發多年的納米片(Nano Sheet)堆疊關鍵技術更為成熟,良率提升進度較預期順利。2nm工藝的晶片生產工廠選址在新竹,建設工廠所需的土地目前已經獲得。
  • 英特爾找臺積電代工?IDM模式走不通了麼?
    根據臺灣工商時報稱,英特爾已與臺積電達成協議,預訂了臺積電明年18萬片6納米晶片產能。 英特爾為何找上臺積電代工? 英特爾為什麼會找上臺積電代工?一些新的業務單元,為了競爭,比如說為了跟英偉達搶市場,那就必須也要在製程上跟上,既然英特爾自己搞不了7納米呢,那就直接找臺積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