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參加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

2020-12-10 微見解

在農村當中,無論是辦喜事,還是辦白事,都是非常隆重的,而且也會有隨份子錢的習慣,我們知道,結婚的時候,如果你去參加婚禮,肯定是要隨份子的,如果是參加葬禮,同樣也是需要隨份子的,也就是說,紅白喜事都要隨份子,那麼在農村參加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

在農村當中,每年都會有不少人結婚,同時也會有不少人去世,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都需要辦典禮,並且宴請賓客,賓客來參加這些典禮的時候,是需要帶著份子錢來的,不可能說是白吃白喝。而關於紅白喜事隨份子要隨多少錢這個問題,我認為,具體的情況需要具體的對待才行。

一般來說,紅事隨份子隨的是比較多的,那麼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這個是不一定的,如果說是一般的朋友或者是同事、同學,也就是給200塊錢了,有些農村地區,如果是鄰居結婚,隨禮的話給100塊錢也是有的。但如果是關係比較好的人結婚,那麼隨禮就要多一些了,至少要500塊,要是更為親密的關係,那麼隨禮就要上千了,兩千三千也是有可能的。

要是白事的話,隨份子的錢可能要少一些,不過,現在來說的話,其實和紅事也差不多了,一般情況下,也是需要隨200塊錢的,有些農村地區除了要隨份子之外,還可能要準備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紙錢、紙元寶等。

現在農村的紅白事比較多,自然隨份子的時候也是很多的,至於要隨多少錢的分子,還需要看是什麼情況,也需要看和主家的關係如何,再就是要看你們當地的風俗習慣是什麼,總之要給多少錢,大家需要根據這些情況來決定。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去世後,五個兒子各放一桌收賓客禮錢,這樣做合理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網友吐槽,他們村子的一位老人去世,由於老人的5個兒子之間有些矛盾,所以每個人各放一個桌收禮錢,去參加葬禮的賓客全部要給五份,請問這樣做合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最講究禮數,只要村子裡有紅白喜事,村民們都會前去幫忙並隨禮,所以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村子裡有人家辦酒席,這樣就會跟著大人一起去吃酒席。農民在參加酒席時,通常會根據自己和主家之間的關係來隨份子,關係好的隨份子也就越多,關係一般的就按照鄉親關係隨,當自己家裡辦酒席時,對方也會根據自己當初隨的份子錢來還禮,所以農村隨禮就是你來我往的一個過程。
  • 現在去農村參加紅白喜事,一般隨份子錢都是多少?
    去農村參加紅白喜事,一般隨份子錢的多少,因不同地區,不同習俗,富庶或貧窮差異,以及親疏關係等,也自然有了不同。有些地區隨禮還算正常,廣東、雲南紅包最小,只需給100元左右即可。據糧油市場報了解,在廣東順德,參加婚禮的時候甚至一分錢不收,紅包撕個角代表受禮,紅包原封不動地還給你。
  • 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錢會比較合適呢?看習俗、關係多好
    小時候最喜歡去吃酒席了,因為酒席上有很多好吃的,平時是吃不到的,而且去吃酒席,小孩子是不用給錢的可以坐凳子跟大人們一起吃,吃了還打包些回家熱來吃,媽媽給10塊、20塊錢這樣代表心意就可以了,大家都吃得開心,酒席熱熱鬧鬧的,現在想想都很懷念呢,而現在農村吃酒席給的禮錢也是越來越多了,
  • 在農村紅白喜事隨禮200元,全家人都應該去吃席嗎?
    隨禮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民間習俗,農村有,城裡也有,尤其是農村的「隨禮」項目更多、內容更複雜,也更有特色,更是不堪重負。婚喪喜慶、紅白喜事無論大小都或多或少要宴請自家的親戚朋友,所以禮金也有多有少,這個是沒有固定標準的,各地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普通關係(一個村住著)一般最低都是100,關係好點的就是200、300以上,再多就是親戚和有特殊關係了。
  • 結婚,你隨多少份子錢?
    那麼,你們那婚禮隨份子一般多少呢?我現實例子來說:我是山東青島農村生人,我舅家給哥結婚家裡給了1000元, 因為是親戚麼,必須有點親戚的樣子。我同學結婚:我隨了200,同學關係,又是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本來就沒有什麼錢。我發小結婚:我隨了600,從小長大的本村朋友,關係比較鐵。
  •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給多少錢?聽聽大家怎麼說!
    結果他直接懟回去,說你們家跟閻王爺有親戚啊,白事有提前一個月預定的嗎?雖然只是一個段子,其實真的就反映出了在農村裡面紅白喜事的一種說法叫做紅事叫,白事到。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結婚的喜宴的話,一般是要先自己去通知親戚朋友,到時候到場。但是白事的時候,一般親戚朋友都會主動的上門。而在上門之後都要隨分子,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那麼在農村裡面隨分子的話一般要給多少錢呢?
  • 農村紅白喜事,一大家五六口人去吃酒席,隨禮卻只給100
    紅白喜事是從古代一直言傳至今的,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這樣的事情經常都會有,但是相比之下,農村的這些事情可能更具有民俗氣味一些。城市裡的紅白喜事可能更氣派更風光更浪漫,農村裡雖然沒錢辦出那麼大規模的宴席,但也是很受當地人重視的,親朋好友都會前來道賀或者悼念。
  • 受疫情影響,農村禁止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為何卻有人歡喜有人憂?
    農村的紅白事一直是除了春節以外,農村最熱鬧的時候,但是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農村已經不再允許大操大辦紅白喜事,但是卻有人歡喜有人憂,這是為何呢?近幾年由於農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在操辦紅白喜事時也越來越聲勢浩大,甚至還出現了攀比風。
  • 現在去農村參加紅白喜事,一般隨份子錢都是多少
    農村雖然地區不一樣,導致有一定的差別,但現在,這個差別似乎隨著農村和城市之間的信息流通越來越頻繁,其差別似乎有縮小的趨勢。其實份子錢怎麼給,這裡面的學問也大了,尤其南方人在這方面的忌諱很多。一家人做喜事,請一班親戚,這些親戚,遠近都差不多,按照農村的規矩,往往是應該份子錢都一樣多。但很多現實情況是,這班親戚當中,如果有個別有錢人,而且又喜歡要面子,出風頭,往往喜歡在這種場合擺闊,最後,其他人被逼著要跟他一樣。這種現象在農村非常常見。
  • 農村紅白事的份子錢已經成了負擔了!你們那的份子錢是多少錢!
    說實話,現在農村紅白喜事隨份子錢要比過去有講究,紅事和白事排場都很好,吃得都是好煙好酒美味高檔,海鮮滷製品、牛肉羊肉應有盡有,那隨的份子錢肯定少不了。據了解,其實份子錢怎麼給,這裡面的學問也大了,尤其南方人在這方面的忌諱很多。
  • 在農村,一大家子去吃婚宴,隨禮卻只給200元,你好意思嗎?
    在農村,紅白喜事往往舉辦的很隆重,雖然近幾年嚴控低俗浪費等,但是農民對紅白喜事舉辦的還是非常的盛大,風風光光,畢竟一生只有一次的大事。特別是婚禮,在農村舉辦最隆重的就是婚禮及婚宴,在老過去比較窮的時候,舉辦婚禮只是一個儀式,圖個喜慶熱鬧,讓一大家子都相互認識一下信任,沾點喜氣,隨禮不在多少,祝福表達送到了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婚禮婚宴舉辦的越來越大,喜宴上吃的東西也是越來越貴,不在於吃什麼而在於吃的貴不貴。並且婚宴攀比越來越嚴重。
  • 結婚份子錢隨多少?金九銀十,面對親友、同學……你準備好了嗎?
    藍妹收到私信,說好日子高峰期「金九銀十」馬上到了,親友扎堆結婚,份子錢不知該隨多少。藍妹想著,被這個問題困擾的人估計很多,結婚禮錢是一件敏感又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作為工薪族的我們,參加婚禮的禮錢得提前預備。今年「金九銀十」高峰期,參加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的婚禮時,禮錢隨多少合適呢?今天藍妹就展開來講講。
  •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在農村裡,紅白喜事自然是很常見的,所以這遇事隨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而農村和城市不同,在一個大集體下,只要村民們之間很熟悉,隨禮也是面面俱到的。那農村老家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呢?筆者認為這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不同,農村裡的富裕程度不同,還有農村人之間的遠近不同而決定的。具體的隨禮是多少錢,我來詳細的說一下。
  • 農村保留著這樣的一種「風俗」,不管紅白喜事都要隨份子錢?
    在農村,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村子裡只有誰家辦事,不管是紅白喜事,在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會去隨份子錢,至今為止,一直沒有改變這樣的風俗習慣,這是因為什麼呢?如今,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隨份子的錢也是水漲船高了起來,從最開始10元錢到如今的50元,100元,200元,500元不等,雖然說份子錢是漲了,但是不變的是農村風俗,不變的是農村人的實在。
  • 份子錢隨多少才合適?海口6成受訪者隨200—400元
    原標題:份子錢隨多少才合適?海口6成受訪者隨200—400元   核心提示:近日,網友「yoyo4444」發帖吐槽稱,朋友結婚她送600元,她結婚朋友只回200元;朋友生娃她送1000元,她生娃朋友送了一包水果。該帖子一經發出便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在「討伐」該網友的極品朋友的同時,也紛紛吐槽隨份子那些「破事」。
  • 邯鄲農村,紅白喜事,普通鄰居隨禮10元,是這裡農民窮麼?
    俺是回村歇歇,請點「關注」一下,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的老農民。咱今天來說說農村紅白喜事隨禮這個話題。俺從2012年開始在外創業,很少回到村裡。2018年末創業失敗,回到村裡。這七八年時間,由於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在農村得到了普及。村裡人的娛樂方式大變,以前扎堆打麻將下象棋的村民少了,就是蹲在街口的三五個村民,也多是捧著手機各自收看著自己關注的內容。不捧手機看的多是不識字的年長老農。
  • 農村「流水席」主家要花好幾萬,來吃喝的人卻不給禮錢,合理嗎?
    提起流水席,大家都懂它的含義是什麼,只是有時弄不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有時候在農村裡,某戶人家擺上盛大的流水席,一次要花錢好幾萬塊錢,而前來吃喝的人卻一分錢禮錢都不用出,這是為什麼呢?這樣的做法合乎情理嗎?關於「流水席」的由來,可謂歷史悠久。
  • 說說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總管
    在農村,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辦得最大的事莫過於就是紅白喜事了,而要把紅白喜事辦好,就得有一個人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在我們農村,辦事的主家就要請這樣一個人,而這個人就被稱為總管。農村辦紅白事,主家就要提前幾天請總管來計劃一下這事如何辦,農村人辦事非常注重吃的方面,那麼總管就要聯繫廚師開菜單。要先問問主家有多少人參加,然後總管就和廚師商量定多少桌數,每桌多少個盤子,需要買多少菜等等。
  • 閨蜜結婚卻因500塊禮錢,翻臉不認人,結婚回禮多少才算合適?
    閨蜜結婚卻因500塊禮錢,翻臉不認人,結婚回禮多少才算合適?雖然我們現在工資不少,但是每個月工資到帳就花完,特別是朋友結婚生孩子要隨禮,所以基本上沒個月也攢不了多少的錢。雖然攢不了錢,但是該到隨禮的時候還是要隨的,那隨禮的金額的多少,真的是很難把握,這不,就有一對閨蜜因為隨禮的事情而發生了不快。這件事情要從五年前說起,當時的李女士剛剛大學畢業,大學畢業之後就和自己的戀人結婚了,他們的很多同學都來了,李女士的閨蜜也高興地來祝賀,並且包了一個500元的大紅包,婚禮舉辦的非常的順利。
  • 農村老人去世,5個兒子各放一張桌收禮,這樣合適嗎?
    農村禮節多,小時候只盼著吃酒席吃香碗,哪知道家裡面大人湊酒席人情錢發愁,如今農村酒席名目多,長大當家後才知道其中的無奈,不過還好,雖然酒席多了點,但起碼都是【一事一禮】,而這種一場酒席竟然擺放了五張人情桌,請了五個掌情師的現象還不太常見,但也不能說不合理,想錢想瘋了;客觀的來講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有點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