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如何甄別仙與妖的區別

2021-02-08 泰山一道人






 一、神仙     


毋庸置疑,道教對於「仙」的信仰,在各宗教中可謂獨具特色。關於「仙」,包括「仙人」和「真人」,他們是通過修煉而具有優異功行的傑出人物,也泛稱為神仙。《漢書·藝文志》對此解釋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其外者也。」  


         道教對仙人有自己的理解,《釋名·長幼》解釋「仙」說:「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仙人長生不死,成仙之後就遠避塵世,「遷入山」,從文字學(象形)看,人在山上,自然也就成仙了。可以說追求長生不死是仙人信仰的根本特徵。仙人的另一個特徵是變化無方神通廣大。晉葛洪曾對此作出了生動的描述,他說:「仙人者,或辣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太階;或化為鳥獸,浮遊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則不可識……。」(見《神仙傳·彭祖傳》)仙人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潛行江海,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再者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濟世度人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其次為玉皇等四御,再次則為眾天神。其他分司不同職責的神仙,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風、雨、雷、電、水、火諸神,以及財神、灶神、城隍、土地等。


   道教所謂神分有兩種,一者是先天尊神,為天地本源之道的代表,如三清。一者為後天神,為善人或者有大功之人死後封為天神、地神等。仙為後天,指經過某些特殊仙法修行而成。



       關於神仙的種類歸納起來共五類,古書《鍾呂傳道集》有云:「鍾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並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兇,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引《仙經》將神仙分為三等:天仙、地仙、屍解仙。稱:「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又把神仙分為七階: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太陰。 


         而北周的《無上密要》則從得道成仙的層次出發,將神仙分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為人死後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後也有升仙的希望與機遇,從而說明南北朝時已有「鬼仙」的說法。


   唐時的《天隱子》又將神仙分為五類,稱:在人稱人仙,在地稱地仙,在天稱天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者稱神仙。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條目中則將神仙分為九品,稱:「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聖,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真、聖之號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靈、至為次第。這與《太真科》的分類方法大致相同。


       總之,關於仙品的分類方法很多,後來《仙術秘庫》對其加以歸納總結,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礎。


  二、妖魔鬼怪精 



  妖怪家族中的主要成員,由動植物修煉而成,具有人形或近似人形,有一定法力,白天夜間均可活動,通常會對人有一定危害性。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動植物們在修煉過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話,是有可能修煉成仙的,如果修仙失敗或未遇名師指點或自行向惡的方向發展,才會成為妖。象孫悟空,由於是猴子修道,在學會72變掌握一定的法力後,得不到天庭的承認,只好淪為妖。後來上天供職,太白金星在通報的時候仍然稱為「妖仙孫悟空覲見。」仙是尊稱,妖才是他的名字,說明天庭一向是看不起這些妖的。

  「魔羅」的略稱,佛教把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均稱為「魔」。魔至少具備兩個基本特徵:法力高強,危害人類。也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稱得上魔。魔可以是妖的一種,是資深的妖,魔在法力上遠比一般的妖要強大的多。魔與妖不同點還在於,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誤入邪道墮落成的,而不是動植物直接修煉而來的。由於魔的法力廣大,而且出身複雜,因而一般的神仙很可能不是個把魔的對手,天庭通常對魔也沒有什麼辦法,魔一般都有一點反政府的味道。魔通常具備人形或近似人形,白天夜間均可活動。  需要指出的是,最具危害性的一類魔稱為心魔,並不是任何生物或非生物修煉而成的,只是人或動物在修仙過程中由於自身條件限制出現的一些擾亂修行的幻象。很多修仙的人和動物就此步入魔道,成了妖的一員。修成神仙的也不是一勞永逸,還要定期接受考驗,考驗的內容通常也是對抗心魔,抗不住的就墮落成魔,光榮的加入魔的隊伍。因而,魔實在是厲害的很的。

   就是人死後的靈魂。鬼為至陰之物,俗稱鬼魂,就是陽壽盡了,陽間的軀體消失,只剩下了非實體的形象。鬼為純陰之體,因而有了一點超能力,但極其微弱,甚至不能稱之為法術。鬼主要由人死後靈魂離體而化成,通常只能在陰間活動。也有個別的陽間俗事未了恩仇未報的,會回到陽間(當然,陰司是禁止這樣的,一旦發現,通常會做嚴厲的處罰)。鬼在陽間只能夜晚出來,並且力量很弱,通常只是可以嚇唬人而不能對人有實質性的傷害。鬼的出路一般有三種,一種是投胎轉世為人或動植物,這個最常見,投胎為人或動植物完全看在陽間的功德(當然也可以通過賄賂陰司執事來謀得好的投胎途徑);一種是在陰司設置的地獄裡受苦,這個也很常見,主要針對陽間作惡多端的人死後變成的鬼,也有部分好的人死後被冤枉受盡地獄苦難;還有一種不太常見,就是成神,一般來說,在陽間或多行善事或修道或受高人指點或受敕封或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由於不一定會修仙,修仙也不一定成功,從而沒有機緣肉身化仙的,有可能在死後被天庭選中成為神,擔任一定的職務。

  本義上的怪並不能算是妖怪大家庭裡的獨立一類,怪強調奇異、奇特,通常與妖連稱,主要用來形容妖的長相非常奇特。後來,由於逐步衍生出一類真正的怪,例如,黃袍怪,為天上奎木狼下凡作惡,並沒有獨立的門類來命名這類下凡為惡的神,因而,僅僅由於下凡後的奎木狼長相奇特而稱為黃袍怪。因此,怪大多具有較高的法力,長相奇特甚至嚇人,出身大多高貴或者隱晦,對人有一定危害性,白天夜間均可活動。

      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指動植物在修煉過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的狀態,例如兔精、蜘蛛精、人參精、樹精等,法力比妖略小,也比妖略有善意。另一類「精」可就完全不同了,主要是指非生物的物體修煉成人形或近似人形,具有一定法力。比較著名的有白骨精、琵琶精等,這類「精」邪惡的多,對人有很大的危害性。不論哪種「精」,白天夜間均可活動。   客觀地說,妖魔鬼怪精中,鬼數量最大,但由於制度和法力所限,在人間為禍的數量不大,而且,對人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妖與精的數量也很多,但通常隱遁山林之中,一般也不會很主動的出來傷人。魔的法力廣大且很能危害人類,但是魔的數量很少,西遊記中只有孫悟空最初結拜的牛魔王幾個兄弟才能稱得上是魔,因而被危害到的機率也不大,只要注意心魔的騷擾即可。怪更是不會輕易的來騷擾人類,如果你對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甚至可能會覺得怪非常好玩,有網友就曾認為與怪談戀愛應該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三、總結


以上幾點,我們很容易看出,神仙是經歷了萬劫萬難,走過來一條多麼漫長而艱辛的坑窪曲折之路後,才能列入仙班往更高層次發展,只要細心想想便可知道他們得來的「仙名」是那麼的得來不易啊!


再者,我們從中國上千年的歷史神話故事裡可以知道,天律嚴明公正,若有嚴重違之便是打回凡間重新為人歷盡千辛萬難。然而他們修煉那麼艱辛,簡簡單單的幾句咒語或者法事就能把一個修行不止千年的「仙」附於一個不齋戒、心存萬般利慾的凡人身上?他們那麼不智地「為了他『附身』的凡人」違反天規,把他們的道行毀於一旦麼?仙道之所存,導人向善也,令人有更高的思想覺悟;而非縱容凡人之俗心利慾,任之為所欲為達成凡人的各種願望。而妖魔鬼怪精者,則是喜好充神扮仙,利用人類對神仙的畏懼和膜拜之心,以求達到他們的目的,附身更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



福生無量天尊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妖與仙,仙與凡人,妖和凡人的結合體最大區別!
    西遊記中妖與仙,仙與凡人,妖和凡人的結合體最大區別!近代達爾文進化論中描述有到,跨物種是不能發育的。那西遊記中,妖和仙,仙與凡人,妖和凡人的結合體算不算跨物種呢?應該是不算吧。妖修煉可以變成仙,仙也可以變成妖,妖也可以變成凡人,凡人也可以修成仙,他們之間是轉化都是互通的。西遊記中妖和仙,仙與凡人,妖和凡人的結合體都是誰呢?他們的最大區別又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帶大家一起討論下這個問題。妖與仙的結合體,紅孩兒是最典型的例子。
  • 神、仙、妖、魔、鬼、怪的區別!
    妖與怪這個詞在西方常稱為怪物,一般指容貌恐怖的動物或獸人,而在東方常被合稱,稱為妖怪,妖怪是一個籠統的貶義詞,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是法術的非神非仙非人非鬼的由動植物修煉的已經幻化出人形(有的未必幻化成人)的物體。           其中妖以動物修煉而成的居多,例如蛇妖,兔妖;而怪以植物修煉而成的居多,比如樹怪。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 西遊世界仙與妖的區別是什麼?五大仙人等級劃分標準又如何?
    仙和妖怎麼區別?  有一種觀點認為,有天庭編制的,就是仙;沒有天庭編制的,就是妖。這個歸納有點簡單化。鎮元大仙沒有天庭編制,但是,誰都不能否認他不是仙。平頂山的金角、銀角大王、朱紫國的賽太歲、獅駝嶺的獅魔象魔,他們都有天庭編制,可是,所有人都稱其為妖。  我的理解是,符合天道,順應天心,則為仙。不合天道,忤逆天心,則為妖。
  • 【文化視野】神、仙、妖、魔、鬼、怪的區別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動植物們在修煉過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話,是完全有資格修煉成仙的,妖與怪是動植物們修煉方向向邪惡這一面發展的不良結果,在修煉過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這些動植物們常被稱為精,比如兔精,人參精等,比稱妖怪略有善意,但也可一概稱為妖怪(注意並非本質意義上的妖怪),妖怪白天晚上皆可活動。
  • 西遊記中的仙與妖有何區別?悟空無意間道出真相,只有一點不同
    」證明了悟空是個不入流的散仙,但好歹也是仙。二、神仙可以墮落為妖嗎?答案自然是可以,畢竟原著中有那麼多坐騎類的神仙都曾經下界為妖,還有一個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奎木狼,這傢伙本就是妖,在修煉成仙后,因為愛情又再度為妖,後又上天遭罰後官復原職。三、神仙與妖精的區別在哪?
  • 妖和仙有啥區別,觀音菩薩算是說清楚了
    由物體修煉成精怪只是第一步,成仙才是他們奮鬥的終極目標,那麼,妖和仙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有編制說,認為得到天庭認可,受了天篆即可成仙,比如孫悟空;有進化說,認為妖是仙的初級階段,堅持修行下去,只要道行夠深,終究會成仙,比如鎮元子。
  • 人家修煉幾千年還是妖怪,孫悟空為何剛出道就被稱為"妖仙"?
    在西遊神魔世界裡,仙、佛是最頂級的存在,按照太白金星的話:"凡有九竅者皆可成仙",大意是指天地萬物只要通過自身努力,都可以修煉成仙,如天庭二十八宿,大多都是動物出身,後來成了天神,就是從妖修成了仙。因此,妖和仙,涇渭分明,來不得半點含糊。雖然兩者都具有法力,都能長生不老,但仙佛受人崇拜、祭祀,妖怪受人驅逐、剿殺,他們的區別實在太大了。而這種區別最為關鍵的,其實就是高階仙佛的認可,而與神通法力無關。
  • 白素貞修煉近2000年都還是妖,孫悟空剛出生就成妖仙,原因很現實
    為何白素貞修煉近2000年都只是個妖,孫悟空剛出生就成妖仙?文|高童說神話在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的修行已經達到了1800年,她的實力在妖界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孫悟空也是妖,但是他卻剛出生就成了一位妖仙,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孫悟空擅闖東海龍宮的時候龍王是怎麼稱呼他的,龍王稱孫悟空為「上仙」。其實不止龍王,孫悟空第一次去陰曹地府的時候,閻王也稱孫悟空為上仙,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龍王和閻王怕孫悟空才這麼稱呼他的,其實並不是。
  • 從造字的角度來解讀——神,仙,妖,你馬上就會恍然大悟
    非也,其實真的讀懂《西遊記》的話你就會明白,神,仙,妖——這幾種超自然存在無關乎實力,更多是出身和背景的區別而已——或者換句話說,神仙未必就真的強過妖怪,而裡面相反的例子反而更多。這和當時老百姓對於縣太爺甚至下屬的縣丞縣尉等要口稱「青天大老爺」,比父母還要敬畏三分,又有何區別呢?仙——科考舉子仙,從造字的角度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山,意思就是進山修煉的人,最終就可以成仙。
  • 跟上仙修行的弟子坐騎寵物下界為妖為啥吃人,小妖哪裡來的,驚訝
    天宮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界為妖,成了黃袍老怪;還有一部分是菩薩們的坐騎,比如: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也曾經兩次下界為妖成了青毛獅子怪和假烏雞國的國王;還有菩薩自己的寵物,比如:觀音菩薩蓮花池中的鯉魚下界為妖成了通天河的靈感大王。
  • 白素貞 什麼是妖 什麼是仙(出馬仙文化)
    什麼是妖?什麼是仙?什麼是佛?什麼才是人?白娘子雖為蛇身化人,為幾生幾世的一段救命之恩,來今生報恩續寫善緣。受觀音菩薩指點後,千年尋找自己未來的丈夫,報恩。白娘子直接迎戰一切阻礙許仙事業發展的幹擾因素,這就是報恩之舉,雖有水漫金山的作為,也是一份世態炎涼生活所迫的無奈之舉白素貞是一個異類,是天庭的異類,是地獄的異類,是人間權貴的異類,也是道佛兩家眼中的異類,她把宇宙間的一切都得罪光了,變得無比孤單,無處可去,她只是為了報一個牧童的救命之恩,想方設法地過美滿的日子,卻處處惹惱了周邊的一切,最後只有在雷峰塔潛心修行
  • 鐵扇公主到底是妖是仙?牛魔王被收剿後她是什麼樣的結局?
    有人說她是妖,有人說她是仙。她到底是何方神聖?唐僧取經團受阻於火焰山,當地人告訴孫悟空,要想熄滅火焰山的天火,必須到翠雲山的「仙洞」,「敬求鐵扇仙」,可見,當地人並不認為鐵扇公主是妖精。果真,翠雲山山林內的樵夫就對問路的孫悟空講,「這芭蕉洞雖有,卻無個鐵扇仙,只有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
  • 妖、魔、鬼、怪、精、靈,這些妖怪都有什麼區別?
    妖是妖,怪是怪,精是精,靈是靈,魔是魔,鬼是鬼。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妖」是妖怪家族中的主要成員,由畜生修煉而成,具有人形或近似人形,有一定的法力,白天夜間均可活動,通常會對人有一定危害性。如果這些動物在修煉過程中一心向善,是有可能悟道成仙的;如果修仙失敗,或未遇名師指點,再或者自行向惡,才會成為妖。
  • 長知識: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佛、魔、鬼、精,都有什麼區別?
    神話傳說裡,有神、仙、佛、魔、鬼等不同的角色貫穿其中,構成了傳說故事的核心,那麼他們之間都有什麼區別呢?古語有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道教的「仙」是由凡人修煉而成的,他們可以長生不死,在仙界逍遙自在。「仙」基本上都是修煉成仙的高人,而「神」則不一定是人,萬物皆有靈性,都可以成神。道教根據修行高低,將仙人分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五等仙。
  • 西遊記裡,有個妖仙很善良?
    賣糕的告訴他:「若知糕粉米,敬求鐵扇仙。」此時原著寫道——行者道:「鐵扇仙怎的?」那人道:「鐵扇仙有柄芭蕉扇。求得來,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我們就布種,及時收割,故得五穀養生。不然,誠寸草不能生也。」
  • 道家出馬仙與出道仙的區別是來自性格的區別
    所有人都認為出馬仙是需要頂神的,只有頂神的人才可以叫做出馬仙,其實不是。選擇出馬與出道其實是根據個人心性而定的。這就像是說人的性格。出馬的本事其實是用眼看用嘴說的,往往性格外向的人能勝任,但是,他們往往不如出道的人有耐心,不能很好的經受住各種考驗,也就是說他們自己本身不是法器,需要另外藉助法器來完成修行,來看到預測結果。
  • 神與仙是有區別的!
    神仙神仙,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這麼叫,但是神與仙其實是有差別的,其實就物種而言,早期的神並不是人類,是天生的神靈,也可以說是大妖,如《山海經·中山經》中就有關於神的描述:凡首陽之山,自首山至於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裡。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面。
  • 修行在路上
    真正的修行者不拘泥於形式:修行一直在路上 《金剛經》中說道: 「修一切善法,離一切相,是名諸佛」 袈裟十指相扣盤腿打坐不等同於他沒有了嗔恨心,放心佛經嫉妒,傲慢繼續佛前供花,供果,供燈在乎於我們自身生出謙卑心,憐憫心,
  • 孫悟空修仙得道,已是妖仙,為何還要去除六欲?
    他去惡從善,真心修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日,路邊殺出幾個毛賊,欲攔路打劫。這六個毛賊,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原來這六個毛賊就是悟空的六欲,悟空將他們一一打死,卻遭到唐僧的責罵。悟空一怒之下,轉身離開。他來到龍宮,龍王用圯橋三進履的故事,勸他回心轉意。
  • 傅茂恆:孫悟空為什麼經過「猴、妖、仙」的過程,才能成「佛」?
    事實上遠遠不夠,《中庸》第20章談如何治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既是學習的過程,也是成長、萃取升華的過程。孫悟空需要把學到的靈性用於實踐,就必須積攢實力,傲來國獲取武器,龍宮探寶,最終靠實力銷除生死簿,取經路上更是歷經磨難、九轉還丹、千錘萬煉,最終成就為「鬥戰勝佛」。生活就是升級打怪、逐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