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越來越熱,學的人和想學的人越來越多,經常碰到朋友和我說,我拜你為師學書法吧。現在,把我學習書法的體會總結以下,親身體會,也許對想學書法的朋友會有幫助。
(文化學者書法家王川書法作品)
一、學習書法為什麼要臨帖?
怎麼學習書法?人們共同的回答都是臨習古代碑帖,好多人不理解,有不少人自顧自瞎寫,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學書法為什麼必須臨帖呢?我想根據我的理解做個通俗的解釋。
西遊記裡孫悟空和如來佛祖在一起的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對孫悟空一個斤鬥三萬八千裡,但無論怎麼翻,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印象尤其深。
其實,今人學習書法,和那些留下碑帖墨跡的古人的關係,就像孫悟空和如來佛,今人就是孫悟空,古人的碑帖墨跡就是如來佛,今人怎麼折騰,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
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這有兩個原因:
一是書法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本身就來自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古代碑帖裡面的每一筆每一划,都包含了若干年的文化探索,就像一個人生下來不可能脫離開這個文明的環境回到原始社會一樣,學書法,如果不臨帖,不學習古人的書法墨跡碑帖,就按自己感覺瞎寫,就相當於一個人生下來不接受任何現代文明成果,從原始社會開始自己探索生活一樣愚蠢。
二是書法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元素都來自古人,來自古代的書法碑帖。任何事物包括藝術的審美標準都有社會共同性,沒有共同性,你說你的好,他說他的好,就不是藝術,不是審美,只是自我欣賞。書法的審美標準就蘊含在古人的碑帖中,古人碑帖中的點畫特點,就是書法的審美元素,離開了這些標準和元素,就不是書法,就沒有美可言。
二、學習書法從什麼體入門更好?
人們有個誤區,就是認為楷書(特別是唐楷)是書法的基本功,是書法入門的最佳途徑。這個誤區不知耽誤了多少人。楷書的頂峰是唐楷,唐楷確實把楷書發展到了幾乎無法企及的高度。但唐楷的法度森嚴、細節講究、結構嚴整會給初學者帶來極大的困難。唐楷,給初學者帶來兩大困擾,一是入門需要進入門徑,唐楷的難度讓初學者很難入門,選一本帖,臨了兩年還沒有臨像,很挫敗,就沒有了學書法的樂趣。二是學像了,深入進去了,但出不來了。學習書法,入帖的目的是出貼,總要寫出點自己的感覺才是書法,不然,臨的再像也是臨帖。唐楷的特點決定了,初學者進去之後,很難出來。先學了唐楷,再學行書、草書,很難順利銜接。
其實,書法的基本功是掌握控制毛筆的能力,掌握藏鋒入筆、中鋒行筆這些基本功,提高線條的質量和力度,掌握擺布漢字結構的能力。首先,掌握這些東西的最佳途徑不是唐楷,而是篆書和隸書。從書法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順序來看,也是先出現篆書、隸書、草書然後是行書、楷書。篆書有利於練習藏鋒和線條的穩定性,隸書有利於線條入筆、出筆的豐富性,有利於初步練習用筆的提按。其次,篆、隸相對來說,造型簡單,細節簡單,容易掌握,容易入門,時間不長就可以寫成簡單的作品,容易找到樂趣。三是篆隸書的線條圓融,進一步發展容易銜接,既可以向草書發展,也可以向行書楷書銜接。
當然,我們這裡的前提是最佳入門,絕不是說由唐楷入門就絕對不行。
三、怎麼選擇入門的碑帖?
解決了最佳的入門書體,接下來就是選擇入門碑帖的問題了。篆書分大篆和小篆,大篆包含了金文、石鼓文,其中的重要碑帖有大篆:《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大盂鼎》《石鼓文》。小篆:《泰山刻石》《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隸書包含了漢簡和秦隸、漢隸,隸書發展到東漢達極致,各種特徵和風貌也都趨於成熟,隸書按特徵大致可分三類,一是類似《曹全碑》、《張景碑》、《乙瑛碑》等較雋秀、圓潤的廟堂書;二是像《張遷碑》、《鮮于璜碑》《衡方碑》等較粗獷、方硬的一路,三是《石門頌》、《楊淮表記》這種較寫意的摩崖石刻。除此之外,還有很多。
面對這麼多碑帖,怎麼選呢?其實,選碑帖就是三個標準,一是適合入門,二是取法乎上,三是自己喜歡。選擇篆隸,適合入門;選擇經典,取法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性格、閱歷等形成的獨特的審美偏好,每個經典的碑帖,都有其獨特的審美特點,但未必一個人會喜歡所有的風格。喜歡是最好的老師,選擇適合自己的審美偏好的碑帖,不僅學習愉悅,而且,有利於下一步按自己的審美偏好,發展適合自己的風格路子。當然,隨著學習的深入,會不斷提高審美眼光,不斷提高欣賞各種碑體中的審美價值的能力。
所以,選擇碑帖,歸結起來,就是在經典的篆隸碑帖中,選自己喜歡的一本,作為入門。
作者王川簡介:
王川,男,1966年生於北京,籍貫河北容城,研究生學歷,文化學者、當代實力派書法家。被聘任中國國畫創作研究院書法研究委員會主任、中韓藝術家交流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國學與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紀曉嵐故居紀念館文化顧問。
王川曾有高校、機關、企業、媒體等各行業的工作經歷,閱歷豐富,底蘊深厚。對國學、文學、哲學、美學、管理、武術等眾多領域有深入學習和研究。近年來,尤其對書法苦研不懈,心摹手追古代碑帖,虛心求教當代名家,探索完善個人風格,成績斐然。
王川不僅在書法創作方面成果豐碩,篆隸楷行草五體書法全面發展,也在書法理論方面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觀點,搜狐網【書法藝術】頻道專門為他開設了【學者訪談】欄目。諸多媒體和專家高度評價王川書法成就,提出要研究「王川現象」,研究文化底蘊對書法的影響。評價王川書法,既質樸厚重、蒼辣雄渾,又拙中帶趣、雅中有味,融合帖的靈動、細膩和碑的古樸、蒼茫,形成了渾厚、古拙、韻味、雅趣的風格。
王川曾接受美國紐約現代藝術館的官方網站——MOMa藝術網專訪,美國MOMa藝術網對他和他的作品進行了專題報導。曾受邀參加中埃建交60周年文化交流活動並向埃及大使館捐贈書法作品,王川創作的表達中國夢主題的書法作品《夢想》,被埃及駐中國大使館收藏。 數次受邀參加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中心主辦的【藝術名家邀請展】。曾在北京、山東、西安等地舉辦個展和參加各種交流活動並設立書法工作室,其作品被眾多機構和社會各界人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