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歸寧日,你回娘家了嗎?

2020-10-18 花開無田

已婚婦女回娘家拜年,即我們說的歸寧,也叫回門。

回門,這個習俗的沿襲,要追溯到古代。古代新婚之夜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新郎必須隨同新娘一道回到新娘家去,給嶽父、嶽母行「成婚禮」,同時也要叩拜其他尊者,照例,嶽父嶽母則需要設宴款待。如此,一來百搭新郎對嶽父嶽母及家人的感謝;二來,也是表達新娘出嫁後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不忘;三就是在這種「回門」中,讓新郎與嶽父母,家人親戚有一個相互熟悉的過程。

而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年俗,俗稱正月歸寧。回門的只限於新婚夫婦,而歸寧則就不只限於新婚夫婦,即使是年過花甲的夫妻,只要父母尚在,便要在歸寧這一天,穿戴一新,領著孩子,帶上禮品回娘家,做父母的自然是喜不自勝,把過年留下的好吃的,好喝的統統拿出來,來招待女兒,女婿,外孫。

「初二回娘家」是我們山東一帶的一大特色,這一天女兒女婿入門,女婿必須坐在上座,小舅子還要敬酒,來對姑爺這位「貴客」的尊敬。而臨回之前,娘家也會回贈一些禮品,例如雞,寓意「吉祥如意」。而在這一天,女兒和女婿都不能留宿,否則就意味著不吉利(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所謂的禁忌也就不被重視了)。

而這個歸寧的日子,也並不是確定的,也正是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體現。據《鐵嶺縣誌》記載,歸寧遵循舊制多為正月初六。初六日,農家即於是日工作,工商各戶亦於是日開始營業,商號在黎明時分,執事者各率其 櫃夥在財神位錢行禮,燃放鞭炮曰:「開市旋衣冠齊楚,至各商號,互相祝賀曰開門大喜。」年前新婚夫婦於是日具禮同往母家曰「拜新年」。因為初五以前,舊時婦女是不能出門的,過了初五的第一天,便去娘家拜年,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後來,時代發展,婦女不能初五前出門的禁忌逐漸取消,正月初二,也就成為歸寧的「法定日」。

如今,陝西、山西、東北、北京等地,歸寧一般都定在正月初二,但晉南一些地方則在初三或者初四。因為初二是鬼節。

原來是,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朱由檢,昏聵至極,荒淫無度,國家風雨飄搖,各地起義也是此起彼伏,層出不窮。

雖然洪承疇等人竭力剿滅,但明朝儼然就是昨日黃花,大廈將傾。1637年,山西又遭遇百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舉旗造反。而河東地區萬全縣尹家莊,則有一個名門望族,人丁興旺,官運亨通,門第顯赫。但生逢大災之年,也是不好過,便就給在京做官的尹姓族人寫信,請他來主持正義,希望能夠有所緩解危機。尹老爺,為人剛正不阿,早就對朝堂現狀不滿,便傳書各地鄉友,約定春節告假回家,以圖大事。

誰知此事走露了風聲,崇禎帝便命人血洗尹家莊,掃除亂黨。在經過周密部署後,這些打不過清軍的官兵,對付起百姓來,那可是殘忍無比。除夕夜裡,上萬官兵悄悄包圍了村長,在人們喜慶春節的時刻,舉起屠刀,不問男女,一律格殺勿論。可誰成想,等官軍殺戮完才從一個鐵匠嘴中得知剛剛被屠村的是小杜村,而不是尹家村。

這些劊子手,便有重新集合,撲向尹家村,此時的尹家村正在商量舉事的事項,卻不成想還未商議完畢,便被官兵包圍,一千多戶全被被殺。

等到初二,閨女們回娘家時,卻發現親人們早已被屠戮殆盡。也就將初二定為祭奠親人的節日鬼節,而把歸寧的日期推遲為初三。

而這個風俗也在當地就一直延續到今天。

(圖片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必刪)

相關焦點

  • 怎樣理解農曆正月初二回娘家
    農曆正月初二在古老的中國就有女兒們回娘家的習俗,所以在正月初二的時候,女兒女婿就帶著禮品回到娘家給自己的父母拜年,這也是中國古老的文化之一,現在有的地方還在延續這一習俗,但有的地方就是勤儉過春節了。古老中國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農曆正月初二,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要帶上禮品回自己的父母家。回娘家有很多講究,比如帶禮物一定要帶雙數,不能帶單數,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 初二回娘家竟是這樣的原因,你們也在初二回娘家嗎
    大年初二是姑爺節!男人們都很牛,領著老婆去退貨,老丈人生怕把閨女退回來 。就好吃好喝滴伺候著結果吃人家的嘴短 ,女婿只好又帶著老婆回來,再熬一年!哈哈,開個玩笑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中國各地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可你知道為什麼要初二回娘家?
  • 為什麼初二回娘家,初二回娘家禁忌
    為什麼初二回娘家,初二回娘家禁忌 資訊標籤: 回娘家 回娘家禁忌
  • 初二我要回娘家!歸寧,踏青與拜財神
    初二我要回娘家!在中國傳統的過年裡,大年初一是在本家守歲之後開啟新年。如果沒有特別必要的事,是不會打擾別人家的團圓。但是到了初二的時候,就是女兒歸寧的時候。所以就安排了初二,女兒和女婿同回娘家。這既是對傳統的團圓,有一個好的安排,先安排好夫家的事務,再回娘家盡孝道。所以在初一這一天,在過去是很少互相串門拜訪的。因為初一這一天儘可能地和自己的丈夫和家人團圓。
  •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時間:2019-02-05 22: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 你知道這兩天的習俗和禁忌嗎?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都要帶女婿回娘家,稱為回門。
  • 正月初二回娘家 春節正月習俗你都了解嗎?
    這一天,人們要拜年、給壓歲錢、佔歲、吃年糕......俗傳正月初二要回娘家的習俗,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 出嫁的人,為什麼要初二回娘家?
    今天是正月初一,農曆的新年,明天是正月初二,在漢族,或者是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會有這麼一個傳統,就是正月初二,過門的姑娘在這一天要回娘家。這個傳統是怎麼來的呢?回娘家,在我國的北方又叫走娘家,它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迎婿日。
  • 臨沂人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不能過夜吃晚飯
    春節有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據說這個習俗是從明朝時候傳下來的。大年初二這一天,女兒要和丈夫帶著孩子會娘家看望父母長輩,給他們拜年。還要帶一些禮品。回娘家時還有很多禁忌和講究,小編來為您介紹。   每年正月初一一過,大年初二,嫁出門的女兒們就會紛紛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過年,看望家中的老爹老娘,古稱「回門」「歸寧」等,俗稱迎婿日。   女兒回娘家,早期還必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以示隆重,姑娘回去千萬不能空手,必須要備辦好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然後由母親分送給鄰裡鄉親。回家時攜帶人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 結婚第一年中秋節要回娘家嗎?中國哪些節日要回娘家
    現在這個時代獨生子女居多,因此一到節日就有回誰家的爭論,下面來看看結婚第一年中秋節要回娘家嗎?一、結婚第一年中秋節要回娘家嗎習俗上多傾向於在婆家過.3、說法三有人認為,在八月十五這天月球離地球最近,月亮是最大最圓的,因此從古至今都有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的含義.
  • 結婚第一年中秋節要回娘家嗎?中國哪些節日要回娘家
    現在這個時代獨生子女居多,因此一到節日就有回誰家的爭論,下面來看看結婚第一年中秋節要回娘家嗎?一、結婚第一年中秋節要回娘家嗎習俗上多傾向於在婆家過.3、說法三有人認為,在八月十五這天月球離地球最近,月亮是最大最圓的,因此從古至今都有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是日必返夫家
  • 正月初二 | 回門日
    很多地方在這一天有回娘家的習俗,也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二要祭財神、送家堂……大江南北風俗不同,相同的卻是對中華傳統的傳承。回娘家回娘家是大年初二最有特色的風俗之一。這一天對已經出嫁的女兒來說最為期待,封存在記憶中娘家的鞭炮聲、娘家的年夜飯、娘家的過年味在這一刻尤為濃烈,精心打扮、置辦禮品、攜夫帶子,回門團聚此刻更是頗具儀式感的歸寧。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習俗:為什麼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自古以來就很受中國人重視。雖然在今天大多數的老規矩不像過去一樣受重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普遍是百無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規矩依然還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和丈夫、兒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為什麼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初一、初三不行嗎?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你知道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嗎?
    我國的漢族有個傳統,每年大年初二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陪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稱為帶手或者伴手這種風俗很有趣,也很有特色,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嗎?在古代的時候,女子出嫁是住在丈夫家中的,一年四季都不回娘家。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系列八: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中國有很多年的過年習俗,有的就算隨著時間流逝時代發展也不會變,那麼初二的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本圖來自百家號圖庫第一、回娘家農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不出門,這兩天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正月初二禁忌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都要帶女婿回娘家,稱為「回門」。民諺有「正月初二路上看,儘是小生和小旦」,這正與如今正月初二上午滿街巷攜夫牽兒回娘家的景象相映成趣。出嫁女回門有下列禁忌。第一:忌帶回的禮物是單數出嫁的女兒在初二這天回娘家時攜帶的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是晦氣的。在廣州,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 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按照民間的習俗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 製圖:徐湛為什麼要回娘家?小編就一本正經地給你科普一下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
  •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規矩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也稱「回門」。很多人都想知道怎麼回事?以及有啥講究?一起來看看吧!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時間:2020-01-26 0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是正月裡農曆新年的第二天。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說出來你別不信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