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藝新戲取材傳統文化用成語串聯 形式創新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國兒藝新戲取材傳統文化用成語串聯 形式創新

2015-01-26 19:25: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4年末推出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是該院2015年推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劇的開篇之作,首輪演出13場爆滿並加場。針對該戲的研討會26日下午在京舉行,藝術評論家認為將成語改編為舞臺劇的創意很好,這一形式還可以延續下去,做出更多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演出。

  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介紹,此次創作《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富有創新意義,由《揠苗助長》《班門弄斧》《哭竹生筍》《濫竽充數》四個小朋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組成。該劇開創了集體創作的新模式,劇中四個成語故事的導演和編劇分別由中國兒藝四組不同的優秀青年人才擔綱;同時,為打造輕便、靈動的小劇場劇目,方便走出國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該劇匯集中國兒藝六位優秀演員,每位演員將承擔兩個至三個成語故事中的角色。

  文藝評論家、《文藝報》原主編鐘藝兵認為,《成語魔方》的取材非常好,符合當代少年兒童的需要。成語凝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智慧,而此次選取的四個成語都有很強的現實教育意義。他希望中國兒藝能夠將這種形式的系列組合劇一直延續下去。同時,他也指出,該劇一開始用文言文報幕,對小朋友來說可能聽不懂,建議文言文說完後再解釋一遍。而《班門弄斧》的改編形式是故事套故事,對小孩的欣賞來說略有點繞;《濫竽充數》在原有故事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細節、完整了情節,改編得很有趣。

  戲劇評論家劉平表示,將成語改編為舞臺劇的創意很好,可操作性強,觀演效果也很好,可以說集藝術性和知識性於一體。我們的成語故事那麼豐富,還可以連續做下去。他建議,改編好的成語故事,不僅要童趣化,還要講出「美」的意韻來。

  據悉,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在看過該戲後表示,《成語魔方》通過創新的演出形式、充滿想像力和童趣的表現方式、向觀眾們成功地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這種形式非常好。創作演出要符合兒童欣賞習慣,既要好聽好看,還要好玩,簡單不等於簡陋,簡單不等於不深刻,既要傳達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給孩子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又要通過巧妙的導演構思、提煉的經典語言、精彩的舞臺呈現等形象化的展示出來,傳遞給孩子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建議做成系列劇,使其成為向少年兒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兒藝新戲《成語魔方》獲贊:充滿童趣傳遞傳統文化
    原標題:中國兒藝新戲《成語魔方》獲贊:充滿童趣傳遞傳統文化  新華網北京1月27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不久前推出新戲《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這是劇院201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劇的開篇之作。
  • 中國兒藝開年新戲《鷸·蚌·魚》建組
    兒童劇《鷸·蚌·魚》以中國傳統成語故事「鷸蚌相爭」為靈感來源,在加入中國傳統木偶技藝和絳州大鼓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樂器的基礎上,運用無語言肢體劇的形式,力圖打造一部風格獨特又童趣盎然,適合全年齡包括低幼兒童觀看的作品。該劇將於5月26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詮釋中國傳統文化。
  • 中國兒藝推出組合式兒童劇 內容取材成語故事
    京華時報訊 12月1日,中國兒藝透露,「201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的收官之作——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正式建組。該劇選材於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成語故事,《班門弄斧》《揠苗助長》《哭竹生筍》《濫竽充數》四個故事將相互配合,蘊含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智慧。
  • 中國兒藝新戲《鷸·蚌·魚》無臺詞表演展現傳統文化
    昨日,中國兒藝開年首部新戲《鷸·蚌·魚》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在如流動的中國畫般的舞臺上,演員們用充滿張力與童趣的無聲表演,以人偶結合的肢體劇方式,傳遞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與哲思。「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編劇馮俐和導演吳旭從文本到舞臺呈現都賦予了它更深入的思考。打魚為生的漁翁因捕不到魚轉而寄希望於用鷸鳥和河蚌討好妻子,儘管他屢次失敗,但卻因鷸蚌爭搶河魚導致兩敗俱傷而坐享其成。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演繹「掩耳盜鈴」「刻舟求劍」
    原標題: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二》演繹「掩耳盜鈴」「刻舟求劍」  2015年08月14日 10:56:59來源:新華網   中國兒藝將推《成語魔方二》 用兒童劇演繹「掩耳盜鈴」「刻舟求劍」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
  • 中國兒藝推出成語魔方二 將成系列普及傳統經典
    中新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二》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與小朋友在充滿童趣的傳統成語故事中一起歡度假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成語魔方二》依舊採用組合式兒童劇的表現形式,每個片段獨立成章,三個成語故事組合成一個「魔方」,從而延伸出中國文字千變萬化的魅力。在《成語魔方一》的基礎上,《成語魔方二》將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三則成語:《刻舟求劍》、《另闢蹊徑》和《掩耳盜鈴》改編成妙趣橫生的故事,用充滿童趣的舞臺表現演繹出來,貼近孩子們的審美,走進孩子們的心裡。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建組
    中國兒藝院領導與劇組成員合影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近日建組。《成語魔方》系列劇自2014年首部上演以來,以一年一部的方式生動有趣地為小朋友們展現了13個成語故事,獲得了許多小朋友的喜愛。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將繼續通過充滿童趣的方式,傳遞「杯弓蛇影」「畫蛇添足」「鄭人買履」中的寓意。
  • 向傳統文化致敬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亮相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黃維)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近日正式建組。作為「中國故事」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成語魔方四》繼承前三部作品中的優秀傳統,以更加童真童趣的方式,講述「東施效顰」「自相矛盾」「葉公好龍」三個成語故事,傳遞故事中蘊含的智慧與哲理。
  • 中國兒藝「六一」多彩活動暖童心
    慶賀「六一」送新戲孩子在節日中最高興的莫過於收到喜歡的禮物,中國兒藝今年首部新戲——兒童劇《鷸·蚌·魚》的首演讓孩子們為之興奮。這部以「鷸蚌相爭」為靈感的作品,以「和諧」為主題,用無臺詞的肢體語言配合「偶」的呈現,重新講述了這個傳統故事。
  • 四字成語創新演繹 《成語魔方》傳遞中華傳統美德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把2014年定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在相繼推出《口袋裡的中國故事》《寶船》《三個和尚》之後,《成語魔方》作為系列組合式兒童劇「中國故事」的開篇之作,將於12月27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正式推出。該劇自11月27日建組以來,一直在緊張地排練創作中。
  • 中國兒藝打造《成語魔方》第五部 講述「杯弓蛇影」等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推出「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以充滿童趣的方式為大家講述「杯弓蛇影」「畫蛇添足」「鄭人買履」三個故事。  據介紹,此次《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選取了三個充滿反諷意味的成語,《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畫蛇添足》諷刺無中生有,《鄭人買履》諷刺不思變通的教條主義。這次創排是中國兒藝創作部與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探索院校合作的成果,四位編劇全都出自戲劇文學系。四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編劇將為兒童劇創作注入新活力。此劇還匯聚了李屹、沈明舉、馬寅、井崗山、楊晨、馬子豪、付強等老中青三代演員。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三》用黑光默劇等多元方式傳遞中國智慧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三》用黑光默劇等多元方式傳遞中國智慧 2016-   中新網北京10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由「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組成的《成語魔方三》1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精彩首演,國慶七天將連演7場。
  • 中國兒藝「十一」主打原創 用生動輕鬆講述厚重經典
    中國兒藝「十一」主打原創 用生動輕鬆講述厚重經典 2015-09-26 23:07:02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從《刻舟求劍》、《另闢蹊徑》、《掩耳盜鈴》的成語故事,到經典復排《東海人魚》,這個「十一」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要用生動輕鬆的方式向小朋友講述厚重的經典文化。
  • 無臺詞表演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兒童劇《鷸·蚌·魚》把成語故事...
    日前,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8年首部新戲——兒童劇《鷸·蚌·魚》在京首演,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成語故事的新表達《鷸·蚌·魚》由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編寫、青年導演吳旭執導。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戰國策》中燕國蘇代遊說趙文惠王時所用的「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 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將首演 傳遞傳統美德
    》12月25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了媒體內部場演出,該劇將於12月27日上午十點正式與小觀眾們見面,用輕鬆、幽默的藝術形式傳遞濃濃的中華傳統美德,與小朋友共迎新年。  四個成語故事在共性中展示個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年完美收官  成語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流傳下來的精髓,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富有生命力的成語,通過四個字即可表達豐富多樣的中國傳統文化。
  • 在童趣中體味傳統文化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第四部將首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於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將為小朋友帶來「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通過更加童趣、更加新鮮、生動的方式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成語智慧。
  • 用藝術溫暖童心!中國兒藝走進四川開展公益演出活動
    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創稿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10月20日,中國兒藝《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一部在四川昭覺縣萬達愛心學校拉開了演出的帷幕,中國兒藝黨委書記、副院長馮俐,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馬燕春,中共昭覺縣縣委組織部部長付開文,昭覺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巴久伍牛莫等出席開幕式
  • 中國兒藝《成語魔方四》建組投排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近日建組投排。作為「中國故事」系列的第四部作品,《成語魔方四》將繼承前三部作品中的優秀傳統,以更加童真童趣的方式,講述「東施效顰」「自相矛盾」「葉公好龍」三個成語故事,傳遞故事中蘊含的智慧與哲理。
  • 「成語」VS小公主 中國兒藝「十一」獻兩臺原創大戲
    「成語」VS小公主 中國兒藝「十一」獻兩臺原創大戲 2018-09    《小公主》劇照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應妮)「十一」國慶假期即將到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為大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公主》和《成語魔方》系列劇第五部兩臺大戲共計14場精彩演出,以及多項線上和線下的戲劇活動。
  • 中國兒藝「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歡樂首演
    中國兒藝10月1日首演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三》,用充滿童趣的表現方式講述「疑鄰偷斧」「竭澤而漁」「亡羊補牢」三個成語故事,讓觀眾在快樂中感受傳統哲學智慧。  《成語魔方三》三個成語故事依舊獨立成章,組合成一個「魔方」,「轉」出中國成語文化多彩的魅力。演出一開場,大山村裡的石爺爺和張爺爺便用歌舞展開了一場「能工巧匠」大賽,融入流行樂元素的音樂瞬間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