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嶺南文化,展現粵語魅力,石樓鎮組織開展「粵語進校園」活動

2020-12-17 大洋網

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粵語方言及傳統文化的認識,石樓教育指導中心根據番禺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指引,積極開展「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



為更好在地開展本次活動,石樓教育指導中心制定了《粵語進校園工作方案》,並制定活動評價方案,明確落實責任分工,動員各校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制定了評選「粵語進校園」優秀方案,評選優秀組織學校,評選優秀指導老師和突出表現學生,以樹立典型。做到活動有主題、有計劃、有方案、有落實,確保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


各學校根據鎮指引,結合學校實際,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召開活動籌備會議,確定活動人員分工等。各校通過廣播、班會課、電子屏、發放家長一封信、家長微信群等方式進行活動宣傳發動,讓學生對 「粵語進校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為「粵語進校園」活動做好鋪墊。




本次活動,石樓鎮多所學校邀請了專家到校進行關於粵語文化的講座。如天成中學邀請甘於恩教授,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粵語文化講座——《粵語與粵語文化漫談》,讓師生明白什麼是粵語、粵語與廣府文化、粵語文化特色等。石樓鎮中心小學邀請了粵劇藝術博物館曾沛成老師到校,以輕鬆有趣的方式給師生講授粵劇的知識。通過專家到校開展講座,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創造一個了解粵語知識的契機,讓師生感受粵語文化的藝術魅力。


甘於恩教授在天成中學開展《粵語與粵語文化漫談》講座


曾沛成老師在中心小學開展《粵劇與你》講座,學生現場感受粵劇的魅力


粵語進校園旨在向更多的同學普及粵文化,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通過多種形式體驗、感知、閱讀和探索,對傳統嶺南文化有更深入全面的認知。各校根據實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校園活動。



「你知唔知你個名用粵語點讀?」「用粵語點樣同人打招呼呀?」 為了讓同學們對廣府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廣府文化的魅力,獲得對本土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各校老師化身成粵語老師,將粵語帶進班級的課堂。







各校音樂老師也化身粵曲歌手,在音樂課教唱《落雨大》、《排排坐》等廣東童謠。各校開展了粵語歌曲傳唱活動,如石樓中學開展「粵語K歌我最行」活動,天譽小學開展粵語歌曲演唱視頻評選賽,聯圍小學開展「快樂夢想秀——粵語歌曲演唱比賽」,何澄溪小學開展「粵語小童聲」比賽……「賣荔枝——身外是張花紅被,輕紗薄錦玉團兒……」聲聲悠長婉轉的粵曲,使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粵曲的特色和藝術魅力,在學生的心裡播下了傳統戲曲美學的種子。





為讓更多學生零距離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了解並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蓮花山中學、亞運城小學、中心小學等學校開展了「粵劇進校園」活動,組織學生學唱粵曲,學演粵劇。天峰中學、天成中學開展粵語配音比賽。天成中學重文小學、石樓二中、聯圍小學、蓮花山小學、山海連城小學等學校開展了講粵語相聲、演粵語小品等活動。全體師生身心投入,深入感受粵語文化的魅力。








除此以外,各校還根據學校實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如天成中學、何澄溪小學、重文小學、海鷗學校把詩詞吟誦與粵語結合,選取粵語方言朗誦朗朗上口押韻的詩詞,通過粵語吟誦,從多角度品味詩歌之美,感受到了用粵語念古詩竟別有一番韻味。



山海連城學校、清流小學、何澄小學等開展粵語文化知多少比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感受粵語文化。




本次「粵語進校園」活動已落下帷幕,石樓鎮師生用粵語敞開了一扇扇了解嶺南文化的窗戶,每一位身在廣府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感受到嶺南文化的親和、包容和魅力。


石樓教育指導中心根據活動情況評選出廣鐵一中天成中學、石樓鎮海鷗學校(中學)、石樓鎮中心小學、番禺區亞運城小學、石樓鎮黃何澄溪小學、石樓鎮蓮花山小學、石樓鎮重文小學、石樓鎮第二中學共八所學校。活動優秀指導教師有番禺區亞運城小學黃笑霞、海鷗學校劉錫城等41位等老師。活動優秀學生有廣鐵一中天成中學李邦、石樓鎮聯圍小學陳恩澤187位學生。



通訊員:石樓教育指導中心何志開、何澄溪小學潘啟兒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相關焦點

  • 感悟粵語經典,傳承廣府文化 ——北片開展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
    ,是嶺南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根據番禺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計劃的「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在番禺區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工作指引下,珊瑚灣畔小學近日舉辦了番禺區北片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這些簡單、郎朗上口的粵語兒歌,承載著很多廣府文化,勾起了很多廣府人的童年回憶。
  • 粵語方言文化的魅力
    粵語方言的歷史最早追溯到,大秦帝國統一全中國的時候,秦始皇掃平六國之後,派遣二十萬大軍南下,徵服統一嶺南地區的百越。秦統一嶺南後,那二十萬大軍就留了下來,與嶺南地區的原有居民古越族,一起生活和發展生產,就這樣中原人和嶺南地區的百越人慢慢地融合了。在古代,人們把以中原話為基礎的官方用語,稱之為「雅言」,地位相當於今天通行全國的普通話。
  • 弘揚與傳承嶺南粵語文化,黃俊英藝術館開館啦!
    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市荔灣區文聯、廣州市荔灣區逢源街道辦事處的關心支持下,位於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北路耀華大街24號的黃俊英藝術館10月24日正式開館。粵語是嶺南文化的標誌之一,而粵語相聲是粵語文化的重要的傳承載體,以生活趣事、粵語文化、語言方言等作為主要表演形式,貼近大眾。
  • 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粵語相聲小品欣賞會走進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弘揚和促進嶺南藝術文化,領略粵語方言的語言藝術魅力,12月6日,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嶺南文化藝術修養活動走進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舉辦粵語相聲小品欣賞會。據悉,此次欣賞會是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的一部分,由共青團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委員會主辦,廣東音樂曲藝團廣州相聲藝術團傾情入校演出,眾多廣州本地表演藝術家齊聚商貿,給商貿師生及家長帶來一場粵語語言藝術魅力的歡樂體驗。據統計,目前粵語在廣東省的1億人口中,使用人數超過6700萬,約佔全省人口68%。
  • 珠海一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 拯救嶺南文脈
    珠海一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 拯救嶺南文脈 這種現象讓她聯想到粵語,讓她聯想到嶺南文化的逐漸流失。  在一次與粵劇藝人交流粵文化傳承時,陳守紅意識到,保護本土文化應該從娃娃抓起,博愛幼兒園每年要舉辦一次戲劇節,如果引進粵劇,必須讓孩子學會粵語。因此陳守紅決定:開始粵語教學。
  • ...活動——何寶文大師粵語相聲語言藝術講座走進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
    中國教育在線訊(圖文/趙翼寬)2016年12月16日,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攜手廣東音樂曲藝團廣州相聲藝術團共同舉辦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嶺南文化藝術修養進校園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粵語相聲大師何寶文大師為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師生帶來《粵語相聲語言藝術》相聲大師課
  • 《嶺南小古王》粵語講古大賽總決賽晚會圓滿落幕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廣東廣播電視臺嶺南戲曲頻道開播十周年特別策劃的《嶺南小古王》粵語講古大賽總決賽晚會在廣州文化公園中心臺隆重舉行。《嶺南小古王》粵語講古大賽總決賽晚會在廣州文化公園中心臺隆重舉行,廣東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巡視員曹利祥、廣東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楊子春、廣東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杜紹勤、廣東省文聯副秘書長樊廣蓮、省曲協專職副主席肖小青、南派相聲藝術大師黃俊英、楊達,顏派說書掌門人顏志圖以及嶺南古琴大師區君虹、廣繡傳承人譚展鵬等領導、名家出席了總決賽晚會。
  • 活動亮點搶先看!這個星期,來荔灣感受嶺南文化傳承!
    ,可謂充分展現了荔灣文化藝術界兩年來的累累碩果。為進一步弘揚嶺南曲藝,傳播粵語語言藝術,傳承粵語相聲,黃俊英藝術館將在10月24日上午於荔灣區逢源歷史文化街區耀華大街正式落戶,同時,該藝術館將成為粵語相聲藝術走進校園的一線陣地與廣大青少年朋友見面,此舉將進一步推動荔灣粵劇粵曲文化生態區建設,夯實荔灣曲藝之鄉根基,為荔灣的曲藝注入新的活力。
  • 2019南國書香節:嶺南文化百花齊放,粵語書籍大受歡迎
    活動方面,17日在羊城書展館舉行的「中華經典,粵語傳承」活動深受大小書迷歡迎,現場近100位讀者與小記者通過唱粵語童謠、看圖猜粵語俗語、閱讀《粵韻唐詩》《粵韻宋詞》《廣府童謠氹氹轉》《童說嶺南:聽彭嘉志講古仔》等書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粵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 粵語相聲擬列入越秀區非遺項目
    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表示,下一步會進行非遺項目傳承人的申報工作,並繼續推動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讓優秀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申報四大標準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學藝術和科學價值具有展現嶺南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鮮明特色,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在一定群體中或者地域範圍內傳承、活態存在食在廣州必點廣式小吃燒賣布拉腸廣州人愛
  • 粵語相聲擬列入廣州越秀區非遺項目!
    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表示,下一步會進行非遺項目傳承人的申報工作,並繼續推動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讓優秀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申報四大標準 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學藝術和科學價值 具有展現嶺南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具有鮮明特色,在當地有一定影響 在一定群體中或者地域範圍內傳承、活態存在
  • 支持粵語相聲傳承發展 粵語相聲發展基金在穗成立
    中新社廣州11月30日電 (王堅 索有為)由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和廣東省羅定商會聯合主辦的「粵語相聲發展基金啟動儀式」暨「相聲進校園匯報演出」晚會(下稱「晚會」)30日在廣州舉行。晚會現場,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與何寶文同臺演出。
  • 番禺:「非遺」文化進校園,粵劇藝術得到傳承
    11月18日,由番禺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區教育局主辦,區文化館承辦的番禺區2020年未成年人劇場暨非遺進校園首場活動在市橋中心小學舉行。本次活動以網上直播的方式在番禺日報、知行番禺、市橋融媒微信號,「掌上番禺」App 等平臺同步播出。
  • 領略國粹魅力 文昌小學開展京劇文化進校園活動
    ,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近日,煙臺市牟平區文昌小學積極開展京劇文化進校園活動,將京劇課程引入第二課堂,通過京劇展演、京劇名家進課堂、京劇社團交流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傳統國粹文化的魅力。  活動中,煙臺京劇團的老師們為學生們講解了有關京劇的知識,從頭飾到服飾,從妝容到人物特點,讓學生們直觀的了解了京劇文化。隨著音樂的響起,京劇演員們精神飽滿,妝容精緻的穿著華麗的戲服走上舞臺,為師生們演繹《楊貴妃》《楊家將》等選段,從身段到腔調,從京劇演員的一招一式,都讓師生們感受到了國粹京劇的魅力。  學生們觀看的十分投入,京劇的每個行當在老師們的介紹下都熠熠生輝。
  • 你聽過用粵語唱的《蒹葭》嗎?
    你聽過用粵語唱的《詩經》嗎?11月13日晚,「嶺南女聲——中外合唱作品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星海音樂學院嶺南女聲合唱團與青年歌唱家馮珊珊合作,唱響粵語古詩詞音樂作品《蒹葭》。嶺南風情、南國音韻,濃縮在這首3分鐘的音樂裡。演出結束後,青年歌唱家、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馮珊珊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陳小春發文力挺粵語,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在這篇短短的微博文章中,陳小春引經據典,痛斥普通話為「胡語」,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不過刨除雙方的感情因素,在這次罕見的娛樂圈文化爭論中,雙方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排除言辭上的極端不妥,同桌女生說粵語沒文化有其根據嗎?
  •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贛州高校 感受採茶戲魅力
    「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贛州高校 感受採茶戲魅力 2018-05-16 08:49:00
  • 外國人編粵語教材?聽下他秀的九級粵語,比好多廣州人還溜
    大洋網訊 「第一次嚟廣府廟會,睇粵劇咯,識多D對粵語文化感興趣嘅人。」(註:第一次來廣府廟會看粵劇,認識更多對粵語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在前不久舉辦的2019廣府廟會活動中,一位「洋小夥」流利說粵語的視頻紅遍網絡,被網友稱讚「了不起」。這位「洋小夥」是來自俄羅斯的瓦夏,目前是一名中山大學的在讀博士生。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摘要]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2017年春節剛過,娛樂圈就出了一條畫風奇異的新聞。在這篇短短的微博文章中,陳小春引經據典,痛斥普通話為「胡語」,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不過刨除雙方的感情因素,在這次罕見的娛樂圈文化爭論中,雙方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排除言辭上的極端不妥,同桌女生說粵語沒文化有其根據嗎?
  • 講粵語掂唔掂?來個大賽試一試!粵語相聲小品大賽啟動報名
    9月5日,「粵港澳大灣區粵語相聲、小品大賽」在二沙島嶺南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上,黃俊英表示:「從9月至明年3月,將進行粵港澳大灣區粵語相聲、小品大賽和《笑星黃俊英》展覽兩項大型公益文化活動,粵語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好好傳承、發揚。這次活動『一靜一動』,會舉辦得很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