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粵語方言及傳統文化的認識,石樓教育指導中心根據番禺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指引,積極開展「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
為更好在地開展本次活動,石樓教育指導中心制定了《粵語進校園工作方案》,並制定活動評價方案,明確落實責任分工,動員各校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制定了評選「粵語進校園」優秀方案,評選優秀組織學校,評選優秀指導老師和突出表現學生,以樹立典型。做到活動有主題、有計劃、有方案、有落實,確保活動開展得有條不紊。
各學校根據鎮指引,結合學校實際,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召開活動籌備會議,確定活動人員分工等。各校通過廣播、班會課、電子屏、發放家長一封信、家長微信群等方式進行活動宣傳發動,讓學生對 「粵語進校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為「粵語進校園」活動做好鋪墊。
本次活動,石樓鎮多所學校邀請了專家到校進行關於粵語文化的講座。如天成中學邀請甘於恩教授,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粵語文化講座——《粵語與粵語文化漫談》,讓師生明白什麼是粵語、粵語與廣府文化、粵語文化特色等。石樓鎮中心小學邀請了粵劇藝術博物館曾沛成老師到校,以輕鬆有趣的方式給師生講授粵劇的知識。通過專家到校開展講座,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創造一個了解粵語知識的契機,讓師生感受粵語文化的藝術魅力。
粵語進校園旨在向更多的同學普及粵文化,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通過多種形式體驗、感知、閱讀和探索,對傳統嶺南文化有更深入全面的認知。各校根據實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校園活動。
「你知唔知你個名用粵語點讀?」「用粵語點樣同人打招呼呀?」 為了讓同學們對廣府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廣府文化的魅力,獲得對本土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各校老師化身成粵語老師,將粵語帶進班級的課堂。
各校音樂老師也化身粵曲歌手,在音樂課教唱《落雨大》、《排排坐》等廣東童謠。各校開展了粵語歌曲傳唱活動,如石樓中學開展「粵語K歌我最行」活動,天譽小學開展粵語歌曲演唱視頻評選賽,聯圍小學開展「快樂夢想秀——粵語歌曲演唱比賽」,何澄溪小學開展「粵語小童聲」比賽……「賣荔枝——身外是張花紅被,輕紗薄錦玉團兒……」聲聲悠長婉轉的粵曲,使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粵曲的特色和藝術魅力,在學生的心裡播下了傳統戲曲美學的種子。
為讓更多學生零距離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了解並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蓮花山中學、亞運城小學、中心小學等學校開展了「粵劇進校園」活動,組織學生學唱粵曲,學演粵劇。天峰中學、天成中學開展粵語配音比賽。天成中學重文小學、石樓二中、聯圍小學、蓮花山小學、山海連城小學等學校開展了講粵語相聲、演粵語小品等活動。全體師生身心投入,深入感受粵語文化的魅力。
除此以外,各校還根據學校實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動。如天成中學、何澄溪小學、重文小學、海鷗學校把詩詞吟誦與粵語結合,選取粵語方言朗誦朗朗上口押韻的詩詞,通過粵語吟誦,從多角度品味詩歌之美,感受到了用粵語念古詩竟別有一番韻味。
山海連城學校、清流小學、何澄小學等開展粵語文化知多少比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感受粵語文化。
本次「粵語進校園」活動已落下帷幕,石樓鎮師生用粵語敞開了一扇扇了解嶺南文化的窗戶,每一位身在廣府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感受到嶺南文化的親和、包容和魅力。
石樓教育指導中心根據活動情況評選出廣鐵一中天成中學、石樓鎮海鷗學校(中學)、石樓鎮中心小學、番禺區亞運城小學、石樓鎮黃何澄溪小學、石樓鎮蓮花山小學、石樓鎮重文小學、石樓鎮第二中學共八所學校。活動優秀指導教師有番禺區亞運城小學黃笑霞、海鷗學校劉錫城等41位等老師。活動優秀學生有廣鐵一中天成中學李邦、石樓鎮聯圍小學陳恩澤187位學生。
通訊員:石樓教育指導中心何志開、何澄溪小學潘啟兒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