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貶黃州第三年,蘇軾酒醉挨淋卻寫出宋詞名句,飽含人生哲理

2021-02-08 老張侃詩詞

雖然說唐宋時代是中國古代最發展興盛的時代,但是也並非士大夫心中最好的時代,蘇軾的遭遇就是明證。作為北宋文壇的領軍人物,蘇軾的文學造詣首屈一指,但是在仕途上卻是極其不順,因為「烏臺詩案」的牽連,詩人接連遭遇被貶,密州、黃州、杭州、惠州、儋州……

在這之中,蘇軾在黃州的時間可以說是最長的,在這裡留下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赤壁賦》等經典詩文都寫於這一段時間。而在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時候,酒醉挨淋卻寫出經典的宋詞,更值得今日的我們提及: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蘇軾曠達豪放宋詞的代表作品。其中的名句,當屬「一蓑煙雨任平生」,意思就是,即便風雨交加,但是我身著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少年成名中年失意一直到老年都沒有在受到重用,一生最好的時光都在貶謫之地度過,蘇軾卻依然有如此的人生態度,乃真豪傑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這是一段序詞,交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蘇軾和友人酒醉歸家,卻不料途中遇雨。沒有雨具眾人都感覺狼狽,只有蘇軾處之泰然,寫下這首宋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寫出風雨之景,卻也告誡友人不必狼狽,處之泰然在雨中照常行走即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寫雨中詩人的形象,腳踏「芒鞋」,手持「竹杖」,在雨中行走,甚至比騎馬還要舒坦,有什麼可怕的?即便是風吹雨打,只要我有這一身蓑衣,就不必懼怕。

下片一開始就寫雨過天晴,「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雨後的春風還有幾分涼意,吹醒了詩人朦朧的酒意。放眼望去,去也看到雨過天晴,斜陽露出了笑容。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詩人回望剛才走過的路,繼續前行。因為在詩人看來,這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自然界最常見的景象,無論是晴朗天氣,還是風吹雨打,又有什麼分別?

最後的詩句當中,蘇軾其實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自然界有風雨,人生徵途中也有風雨。尤其是當時的詩人正在經歷一生中艱難的時刻,被貶到黃州遠離京城,空有報國之志才華也不得展現,如此懷才不遇之感伴隨了蘇軾的一生!

但是即便如此,蘇軾也逐漸在逆境中參透人生。就如同此次酒醉遭遇風雨,人生徵途又何嘗不是如此?「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蘇軾平生最曠達之語,而「也無風雨也無晴」更是充滿人生哲理,一直到今天,依然可以給予我們營養。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蘇軾被貶黃州,卻寫出一首千古豁達之作,看完令人心胸開闊
    但也正是這種被貶的人生境遇,促使他們形成了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並寫下一首首經典的詩歌作品。如劉禹錫被貶後,寫出千古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說到豁達,就不得不提北宋文學家蘇軾。眾所周知,他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長達五年。就在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個春天,他寫出了那首著名的詞作《定風波》。
  • 蘇軾醉酒寫出經典名句,一陣寒風吹得酒醒,但是7個字卻流傳下來
    在酒醉之後他們或許表達出更加灑脫的一面,此所謂超越人生;在酒醉之後,他能忘記世俗生活的一切煩心往事,尋求生命中真正的自由;在酒醉中又可以刺激他們文學創作的靈感,在「胡言亂語」當中,感受到了才華的碰撞。而蘇軾這一首經典的詩詞名句,就寫於他在一個春天的酒醉之時。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自打蘇軾被貶到黃州之後,通過在定慧院的修行和日夜的反思,終於讓輕狂不羈、口不遮攔的的蘇軾大大明白了人生的意味!有時低調一些並不是壞事,「難得糊塗」更多的時候並不是貶義詞。試問這世間又有多少文人墨客能夠做到難得糊塗?就算放到今日,正在捧著手機的你來說,面對錯綜複雜的人世滄桑,你又能做到幾回「難得糊塗」呢!
  • 酒醉被淋成落湯雞,卻擋不住蘇軾的詩意,寫出最浪漫宋詞名句
    蘇軾在被貶之後酒醉遇雨,於是寫下一首絕世之詞,抒發自己身處逆境但好不頹廢的豁達之情,我們來讀一讀吧。01上闕寫不畏艱辛的傲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我與朋友大醉回家的路上遇到滂沱大雨,雨水打在竹林間發出陣陣聲響,聽來讓人心驚。有什麼好著急的呢?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從心底而言,他不期望蘇軾死。最終還是王安石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話:「安有盛世而殺才士者乎?」這一句話,救了蘇軾的命。除夕之夜,蘇軾被釋放出牢,他在牢房中一共熬過了四個月零二十天。烏臺詩案的結果,蘇東坡被貶黃州充任團練副使,不得籤署公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蘇東坡及長子蘇邁頂風冒雪,悽然離開京城,前去黃州。黃州,讓蘇軾重煥了第二次生命。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烏臺詩案的結果,蘇東坡被貶黃州充任團練副使,不得籤署公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蘇東坡及長子蘇邁頂風冒雪,黯然離開京城,前往黃州。黃州,讓蘇軾煥發了第二次生命。他終於拋下了士大夫的那些責任和約束,一變而為隱士和農夫了。在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蘇軾黃州城東不到半裡遠的山坡上,開墾了一片十畝左右的坡地,自稱「東坡居士」,開始了自耕自足的生活。
  • 蘇軾真正參透人生的宋詞名句,雖只有7個字,卻蘊含無限哲理
    談到蘇軾必然會談到他的黃州之旅。因為就是從這裡開始,蘇軾的人生才真正得到了升華。烏臺詩案的餘波之後,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經歷了世間的殘酷,蘇軾一顆忠君愛國之心雖然並沒有被淹沒,但是卻也讓他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參照自己的內心。
  • 45歲蘇軾酒醉夜歸被書童拒之門外,卻寫出一首瀟灑的豪放宋詞
    唐詩當中有「李白鬥酒詩百篇」的詩句,到了蘇軾這裡,也有不少和酒有關的詩詞。「詩酒趁年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等等,都和酒有關。我們今天所帶來的一首宋詞,同樣寫的就是蘇軾夜半醉酒的故事。蘇軾酒醉夜半歸來卻被拒之門外,卻成就一首曠達瀟灑的豪放宋詞。且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 5首宋詞,串起蘇軾在湖北黃州的4年歲月,每一首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公元1080年2月,在經歷了1個月的奔波後,剛經歷「烏臺詩案」生死劫的蘇軾和長子蘇邁抵達黃州貶所,其他家眷由弟弟蘇轍暫時照顧,等蘇軾在黃州安定下來後,再送過來。在黃州的4年歲月,是蘇軾一生中非常難熬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裡,他受到生活的種種煎熬,也體會生活的種種美好,在這裡,他有了東坡的號,在這裡,他留下了眾多傳頌千古的詩詞文章。當你熬不下去時,請讀一讀蘇軾被貶黃州的五首宋詞,從容面對生活,領悟人生真諦。
  • 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為了表達內心的憂愁,寫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詞
    宋朝的政治環境雖然比起明清兩代,要稍稍的更為開明,但是一些文人,也還是時常遭貶,蘇軾也正是由於一首詩,從而徹底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在歷史上,也被稱為」烏臺詩案「,先是被貶到了黃州,然後是惠州,最後是儋州。從此蘇軾再也沒有回到中原,一輩子都是在偏遠的外地,但是這種被的貶生活,卻是使得他在文學上大放異彩,成就了他的文學之路。
  • 5首宋詞,串起蘇軾在湖北黃州的4年歲月,每一首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公元1080年2月,在經歷了1個月的奔波後,剛經歷「烏臺詩案」生死劫的蘇軾和長子蘇邁抵達黃州貶所,其他家眷由弟弟蘇轍暫時照顧,等蘇軾在黃州安定下來後,再送過來。在到黃州後的第一個中秋節,蘇軾又寫了我們要分享的第二首宋詞《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與同是描寫中秋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相比,這首詞所表達出來的情緒卻顯得非常落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
    總之,蘇軾以其過人的才華,不僅徵服了朝中眾位大臣,甚至連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大宋三朝皇帝都成了他的粉絲。按說,以蘇軾的這種條件,他的仕途應該十分順暢,但他偏偏將自己的仕途走成了「黃州、惠州、儋州」。
  • 蘇軾這首詞是宋詞「高格局」的見證,句句飽含哲理,可謂詞中有詩
    我們欣賞過蘇軾的《水調歌頭》,那不妨再次通過蘇軾的作品來充分了解一下蘇軾大神,以及他詞作的風格和影響力。宋詞可以說從蘇軾開始才真正拓開了格局,因為在這之前,文人們的詞不是寫戀情就是寫閨怨,不是寫閨怨就是寫離愁,在題材和抒情範圍上是很窄的。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處於人生低谷的東坡居士,卻煥發了創作激情,蘇軾被貶後,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從而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才華橫溢如此的蘇軾,仕途卻並不順利,一場莫須有的「烏臺詩案」,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最終,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 兩句宋詞寫出7種景物,蘇軾被貶,一首詞卻字字都有詩情畫意
    在蘇軾的一首宋詞當中,兩句宋詞寫出了七種景物,可以看出他的功力。雖然他的人生遭遇被貶,雖然他的人生困苦無奈。但是在他的詩詞當中,卻也無不反映的這個世界的美好,帶給後世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更多了幾分溫暖。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詞,常人難以企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處於人生低谷的東坡居士,卻煥發了創作激情,蘇軾被貶後,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從而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 蘇軾被貶黃州,感覺整個人生被斷送,一首宋詞7個字寫出無限悲涼
    蘇軾的宋詞雖然向來以豁達豪放見長,但是那只不過是他的一種風格而已。就像是一個備受現實摧殘而本身又有幾分粗獷的人來說,發出豪放之語是很有可能的;但同時,現實所給予他的哀傷,在一些詩詞當中也會有細緻入微的體現。
  • 蘇軾的這首宋詞,最有哲理的1句話人人皆知,常用來勸解痴情人
    文/詩詞歌賦匯蘇軾的詩詞長於豪放,抑或婉約,時而奔放如長江之水,時而婉轉如涓涓細流。被貶黃州後的蘇東坡歷經了人世滄桑,所寫詩詞中多飽含著人生的哲理,在我們品讀東坡先生的詩詞時,也耳渲目染的將這種道理記於心。
  • 蘇軾一首「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宋詞,8個字仿佛已經參透人生
    蘇軾詩詞創作,內容多變風格多變,而且其中傳遞的價值取向也是多變的。少年時渴望建功立業,20歲拿到進士讓範進之流望洋興嘆;中年被貶崇尚「一蓑煙雨任平生」但是卻也渴望著「何日遣馮唐」;曾有「會挽雕弓如滿月」的豪邁,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