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12萬畝油茶樹結出「致富果」

2020-12-18 廣西日報

完善扶持機制 創新發展模式

環江種植12萬畝油茶樹結出「致富果」

廣西新聞網環江12月3日訊(通訊員 陳光科)近年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關於實施油茶「雙千」計劃的部署要求,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12.2萬畝,種植戶1.43萬戶,其中貧困戶7114戶,佔全縣貧困戶總數的27.1%。

完善扶持機制,夯實脫貧攻堅產業基礎。該縣制定貧困戶發展油茶產業獎補機制,對貧困戶連片發展1畝以上的,給予每畝2000元的產業發展補助金,共發放產業補助金400萬元,惠及貧困戶1333戶。對驗收合格的示範基地給予100元/畝補助,對獲認定的各級油茶示範區、園、點分別發放5萬到50萬元不等的配套獎補資金。目前,累計發放油茶獎補資金達4500多萬元,惠及貧困戶7114戶。同時,每年投入150萬元加強油茶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工作,確保貧困戶的良種壯苗供應。用活用足油茶產業扶持政策,為企業和合作社提供貸款擔保,有3個企業和1個合作社享受油茶貼息貸款共800萬元,惠及貧困戶203戶。此外,該縣還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油茶產業路145公裡。

創新發展模式,促進農民增收和穩定脫貧。為增強「造血」功能,該縣推行「國有林場+政府平臺公司+扶貧產業基地+萬戶脫貧戶」的產業帶富模式,實施「萬畝萬戶、一基雙帶」貧困戶脫貧後續扶持工程,帶動全縣1.8萬戶脫貧戶發展特色產業。創建「油茶+中草藥」基地,實現1畝土地2畝產值。「1+1」油茶林下套種中草藥複合項目達產後,基地年總產值達6000萬元以上。同時,3519戶建檔立卡脫貧戶入園參與種植管護,每年勞務增收528萬元,平均每戶年增收1500元以上。推行「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脫貧戶)」模式,該縣以租賃、參股等方式鼓勵和引導油茶林地經營權向種植大戶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油茶基地建設,全縣148個油茶種植大戶共經營面積3.6萬畝,帶動貧困戶4100戶15356人參與,吸納貧困戶就業1230多人。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基地+貧困戶(脫貧戶)」模式,培育1家油茶龍頭企業,經營油茶麵積7340多畝,年產山茶油1000多噸;組建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將其經營活動納入公司產業鏈,吸納貧困戶就業1460人,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實現「貧困戶增收、企業增效」的雙增目標。此外,推行「村集體經濟+基地+貧困戶(脫貧戶)」模式,76個貧困村由村黨支部牽頭引進投資商,通過實行土地股份合作等模式發展油茶種植。

後援單位聯建扶持,助力貧困戶「自我造血」。該縣制定出臺《開展油茶產業發展「321」幫扶活動方案》,採取「後援單位聯基地、幫扶幹部聯農戶」的辦法,全縣123個縣直單位「一把手」在143個定點聯繫村任脫貧攻堅「大村長」,建立「321」幫扶聯繫溝通機制。全縣實施「縣領導帶頭、幫扶幹部援種」工作措施,幹部深入山間地頭帶動種植高效油茶,給貧困戶注入強心劑、吃下定心丸,力爭實現貧困戶「自我造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重慶彭水種植18萬畝油茶樹 結出脫貧「致富果」
    廖唯 攝中新網重慶10月25日電 題:重慶彭水種植18萬畝油茶樹 結出脫貧「致富果」作者 廖唯 羅永皓寒露時節,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善感鄉石盆村4組建卡貧困戶董澤清家裡的油茶果熟了。看著泛紅的果實掛滿枝頭,董澤清笑著告訴記者,今年自家的油茶樹種植面積已擴大到了15畝,並且靠著這些「致富果」徹底摘掉了貧困戶「帽子」。重慶彭水擁有種植油茶的適宜氣候和溫度,是全國油茶基地重點縣之一。
  • 育好油茶樹 結出「致富果」
    油茶是瀏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瀏陽傳統的優勢產業。目前,全市共有油茶林78萬畝,油茶麵積名列全省前茅。全市年設計加工產能達到10萬噸,除規模加工企業外,全市各鄉鎮分布了年加工能力100至500噸的茶油加工作坊230餘家。長期以來,瀏陽高度重視茶油產業建設。2019年,瀏陽油茶產業被列入長沙市「一縣一特」專項行動計劃。
  • 環江:油茶果香富萬家
    他自脫貧後在2016年種植了25畝油茶樹,2019第一年掛果就產生經濟效益讓他嘗到甜頭,很快地把油茶的種植髮展到現在的50多畝, 成為當地油茶種植大戶。「今年我種的油茶已經是第二年掛果了,共收得鮮果5000公斤左右,收入一萬多元,明年的產量將翻一番了。」
  • 種下「搖錢樹」,結出「致富果」
    57 來源: 靖邊文廣中心 舉報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種下「搖錢樹」,結出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尋樹文 歐陽珺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
  • 松桃寨英鎮全力打造萬畝油茶「致富樹」
    時下,正值油茶種植的大好季節,而在位於梵淨山腳下的寨英鎮興家莊、凱牌、排木林、寨轉、落滿等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們搶抓時間種植油茶的場景。「油茶種植株距要保持在3米左右,行距在4米左右,穴的寬度和深度都為60cm......」在寨英鎮落滿村的油茶種植地裡,縣林業局的技術員正在指導農戶進行油茶規範化種植。「因為疫情原因,外出打工被耽擱了,現在每天就在家門口的油茶基地務工,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很不錯的。」
  • 常寧平安村:「一個果」「一棵樹」,昔日荒山油茶飄香
    記者周瑞華▲俯瞰油茶小鎮平安村(錢輝 攝)「一畝茶山百斤油,家家戶戶不用愁。」▲油茶林遠眺平安村是全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和首批十個農業特色小鎮,油茶是一大特色產業。他們採用「合作社+油茶莊園+村民」的模式,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 老油茶結「新果」
    12月3日,在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魚塘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這可不是普通油茶,而是經過專家技術改良的品種。」魚塘村種植戶姚沅明說,「以前,守著滿山的油茶樹,日子卻沒有改善。現在,不僅要綠,也要講究經濟效益了。」
  • 油茶樹好處多,給荒山帶來了「生機」,還給百姓帶來了「財富」
    油茶樹好處多,不僅能防止水土流失,油茶果炸出來的食用油是非常健康的食品,深受市場歡迎,油茶果皮還是純天然的有機肥。在貴州省遵義市紅絲鄉,因為山多地山,多少農民進城務工,導致荒地越來越多,水土流失嚴重。針對這個情況,從2011年起,紅絲鄉黨委政府將油茶樹產業與退耕還林政策相結合,推廣種植油茶樹,現在油茶樹種植將近14000畝。光2014年2015年兩年,投入專項資金就有900萬元推廣這個項目。已經49歲的村民李小紅,起初種植油茶樹160畝,現在已經擴展到1260畝,光160畝今年的油茶果產出就有15000斤,收入近6萬元。
  • 油茶高產了 茶油高值了——廣西油茶產業十年轉型崛起之路
    對原有低產低效林進行大規模豐產改造,是近年廣西油茶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老林截幹煥生機」,實現增產2-3倍。2018年,廣西還建立起連續補貼機制,以51個種有油茶的貧困縣為重點,計劃每年改造100萬畝低產低效林,5年後全區低產林基本改造完畢。屆時,全區千萬畝油茶一半是良種新造林,一半是豐產改造林,油茶樹將真正成為山區群眾的「搖錢樹」「生態樹」「幸福樹」。
  • 石盆村: 生態種植結出「致富果」
    4月2日,記者在善感鄉石盆村油茶基地看到,一片片油茶林鬱鬱蔥蔥,油茶果掛滿了枝頭。清風徐徐,油茶樹上的油茶果隨風搖曳,散發出淡淡的果香,仿佛預示著今年的豐收。近年來,石盆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重點發展油茶、柑橘等生態種植業,既綠化了生態,又美化了鄉村,更鼓足了當地百姓的腰包。
  • 宕昌:樹莓結出致富果
    2020-12-01 11:03:41 來源: 每日甘肅網新聞 舉報
  • 榛子樹結出「扶貧果」
    在黑龍江省通河縣富林鎮長興村大果榛子扶貧基地,長興村黨支部書記王俊福在查看榛子的生長情況(8月13日攝)。新華社發(王鶴 攝)新華社哈爾濱8月18日電 題:榛子樹結出「扶貧果」王鶴眼下,黑龍江省即將進入大榛子的採摘季節,通河縣富林鎮長興村大果榛子扶貧基地裡一派繁忙。說起大榛子,平日裡少言寡語的王俊福打開了話匣子。「去年樹苗『零零星星』掛果,我們還賣了8萬元左右。今年掛果率比去年高了四成,棵棵樹苗都掛果,肯定是個豐收年!」
  • 南安碼頭豐美村種下首批200畝油茶樹 5年內擬種植千畝
    ­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豐美村,只見一株株新種植的油茶樹苗隨著山路蜿蜒而上。「5日起,第一期200畝的油茶苗開始種植,至昨日已全部種植完成,共計2萬株。」豐美村村支書雷永恭介紹說,村裡計劃每年種植200畝,5年內完成千畝油茶樹的種植,發展油茶產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我們村子依山而建,有4700多畝山地,可種植山地面積有2700多畝。」
  • 日照市陳疃鎮:藍莓樹結出「致富果」
    漫山遍野的藍莓樹一眼望不到頭,一顆顆藍紫色的果實綴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6月19日,記者來到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正值摘果高峰,工人們在田間穿梭忙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陳疃鎮位於東港區西部,弱酸性的土壤非常適宜種植藍莓,從2005年開始發展藍莓產業,經過15年的悉心呵護和扶持培育,如今全鎮藍莓種植面積達2.5萬畝,2019年藍莓鮮果產量8000噸,產值2.8億元。「家裡1畝半地都流轉出去了,每年收入1700元。」陳疃鎮石灰窯村村民胡兆花告訴記者。
  • 湘潭縣:霜降過後茶籽熟 油茶成了「金果果」
    紅網湘潭縣分站訊(記者 何新聞)民間有一句俗語:「寒露到霜降,茶油上樹旺,霜降節後多一日,油茶樹上多一滴。」「霜降」過後的這段時間裡,湘潭縣射埠鎮吹響了採摘油茶籽的集結號,一顆顆黝黑的油茶籽,也成了村民們致富的「金果果」。在湘潭縣射埠鎮,油茶樹花期正旺,一朵朵潔白無瑕的油茶花競相開放。
  • 永州祁陽縣茅竹鎮擁有8萬餘畝油茶樹林 年產茶油300噸
    深秋時節,油茶樹結出的堅果可以收摘時,它同時又會開出半個手掌大的花朵來,樹枝上紅亮的油茶籽果和金色花蕊、潔白花瓣的油茶籽花在藍天白雲下交相輝映,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景象,十分壯觀。清明節前後,不少人又會結伴前去油茶樹林裡尋找「茶耳」和「茶泡」,既享受發現的樂趣,又能大快朵頤。在發展油茶產業的同時,能不能對野生油茶林進行生態旅遊開發?
  • 廣西靖西:山旮旯裡結出「致富果」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14日電(趙福播)近日,走進靖西市南坡鄉逢雞村,只見漫山遍野的臍橙樹掛滿了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舉目間便是滿眼金黃,一層層、一串串,微風吹過帶來一陣陣清香。村民們正拎著籃子、拿著剪刀採摘臍橙,臉上洋溢著笑容。
  • 河南光山:選準油茶路 越走越寬廣
    美麗油茶園(央廣網發 光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 航拍油茶園(央廣網發 光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光山縣立足產業資源,制定了「八個一」方案,其中,一個重要的就是《產好「一壺油」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縣新增油茶10萬畝,帶動10萬農戶種油茶,戶均增收5000元,形成油茶種植、精深加工、科技研發、品牌打造、銷售物流、產旅融合等全鏈條產業
  • 油茶樹套種中藥材種出致富路
    >「油茶樹生長緩慢,到第五年才開始見回報,雖然種油茶前期投入大,但我可以通過在樹下套種中藥材實現一些收入,以短養長。」>陳彩霞是檀溪鎮會龍橋村村民,8年前,她在承包的山林裡引種了350餘畝油茶。「選擇種油茶樹,是緣於油茶的生態和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