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前預言:他不死,蜀國必亡,諸葛亮當耳邊風,結果字字應驗

2020-12-12 小路幽幽走

劉備死前預言:他不死,蜀國必亡,諸葛亮當耳邊風,結果字字應驗

說起三國時期的事情,不提起劉備這個人,簡直是有些說不過去。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步一步的走到自己帝王的身份,也是充滿了很多的傳奇色彩。劉備最後成為一介帝王,而他在臨死前也曾經對諸葛亮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此人不死,蜀國必亡,諸葛亮不信,最後句句成真,這個人又是誰呢?

馬謖深受諸葛亮的喜愛

馬謖可以說是一個具有很強的真才實學,他從小就和哥哥一起熟讀兵法,在軍事上有很大的造詣,大家也都知道他的哥哥,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蜀國的大將馬良,馬謖深受諸葛亮的喜愛是因為馬謖擅長於拍馬屁,

馬謖

馬謖由於是蜀國的大將所以經常會跟隨在諸葛亮的左右,他說的那些大道理在劉備看來不過是為了博得諸葛亮的好意,實際上沒有任何的真才實學,確實馬謖這個人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

馬謖

劉備病危之際,諸葛亮接受白帝城託孤。問題是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囑咐了諸葛亮三點,第一希望諸葛亮盡心輔佐劉禪;第二就是將劉備身邊的人點評了一下,讓諸葛亮心中有數;最後劉備告訴諸葛亮,馬謖此人不宜重用。

《三國志》中記載,馬謖雖然有武力,但是怕馬屁的功夫更是厲害。

劉備深深清楚馬稷的這些缺點,所以才囑咐諸葛亮要提防馬稷。但是諸葛亮沒有聽劉備的話,還是讓馬稷帶領軍隊上了戰場,而馬稷果然打了敗仗,導致第一次北伐的失敗。最終的馬謖丟失了街亭,諸葛亮沒有辦法,只能將馬謖斬首以正軍紀。

諸葛亮接受白帝城託孤

諸葛亮斬馬謖時,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的決策失誤而自責揮淚,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沒有聽從劉備的遺言而流下悔恨的眼淚。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劉備的高瞻遠矚,錯的是諸葛亮的獨斷專行,沒有聽進去劉備遺言,實在是可悲啊!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劉備死前警告諸葛亮:此人不死,蜀國必亡!他沒聽,結果果然應驗
    要說耳根子硬,劉皇叔算是一個,當年不聽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建議,因關羽被殺而傾其全力伐吳,結果被陸遜一招火燒連營燒的大敗,最終命喪白帝城,但是要說耳根子硬,諸葛亮也得算一個,劉備死前不止託孤,還跟諸葛亮說了一個人,但是諸葛亮沒有聽從劉備的遺言,最終自食惡果,這個人就是馬謖。
  • 劉備臨死前囑咐:此人不死,蜀國必亡,諸葛亮不聽,結果字字應驗
    大家知道諸葛亮早年有一個接班人,此人就是蜀國的軍事理論天才馬謖。他從小研究兵書,對於兵法的理解可謂是入木三分。也正是這一點馬謖成功忽悠到了諸葛亮,一度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看待。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蜀國的所有壓力都壓在了諸葛亮一人身上,他需要一個人替自己來分擔,而馬謖就是最好的選擇。馬謖這人擅長阿諛奉承,拍諸葛亮的馬屁。這也讓諸葛亮十分開心,所以經常跟他徹夜長談。馬謖的軍事理論其實幫了諸葛亮不少忙,所以第一次北伐當中,他把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馬謖。但是馬謖並沒有抓住這次機會,否則他的地位將是僅次於諸葛亮的一員大將。
  • 劉備死前留下遺言:此人若不死,蜀國必亡!誰想後來句句屬實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一面之緣」這個成語。人與人之間都是有緣分的,有些人一看就惹人喜愛,有些人一看就令人厭惡至極。諸葛亮與馬謖有過一面之緣,他非常欣賞馬謖的才華。劉備也與馬謖有過一面之緣,但是卻不太看好馬謖。
  •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自己當蜀國皇帝?答:他可沒這麼笨
    從三顧茅廬出山算起,劉備蜀國的建立和穩固都與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在建安26年劉備稱帝後,諸葛亮更是以丞相之名輔佐先主,而等到後來白帝託孤,諸葛先生依舊盡心盡力,最終病死五丈原。對於這樣一個極具智慧與才華的人,不僅有人會好奇,如果劉備死後諸葛亮做了蜀國皇帝那麼三國的歷史會是怎樣的。
  • 劉備得一物,眾人皆誇好,諸葛亮卻不喜反憂,不久他的擔憂應驗了
    劉備得一物,眾人皆誇好,諸葛亮卻不喜反憂,不久他的擔憂應驗了俗話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這句話一次次的被應驗,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大神,也曾用血淋淋的教訓給世人上了一課。當年劉備在蜀中稱帝後,就開始過上了逍遙的日子。當年的雄心壯志,恢復漢室江山什麼的早已拋至九霄雲外。劉備有了萬人之上的感覺後,他感覺心滿意足了。「哎~這輩子,真短!」劉備感嘆道。
  • 諸葛亮為何不篡位?劉備臨死前說了四個字,諸葛亮至死不敢有想法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在劉備集團的地位急速飆升,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劉備攻下益州之後,諸葛亮成為了劉備集團的大總管,每次劉備領兵外出,都是諸葛亮坐鎮成都,幫助前線打仗的劉備籌辦糧草。劉備從流離失所,到成為三國鼎立勢力之一,諸葛亮居功至偉,這點劉備也心知肚明。夷陵之戰慘敗,劉備精神上遭到了巨大的打擊,結果患了重病。
  • 諸葛亮的《馬前課》預言哪些大事?哪些預言成真了?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公認的神算子,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的軍事能力讓敵人聞風喪膽。諸葛亮之於蜀漢來說,是功不可沒的人物。據說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曾經預言過很多的大事後來都一一應驗了,那麼諸葛亮死後預測過哪些事?諸葛亮曾經寫過一本預言奇書《馬前課》,預言了後來將會發生的很多大事,諸葛亮馬前課預言到2017了嗎?
  • 諸葛亮死後,蜀國之所以沒有滅亡,與諸葛亮死前做的一事有關
    諸葛亮曾經這樣對劉嬋說,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麼我的位置可以由蔣琬來補上,蔣琬也是最早跟著劉備建立蜀國根據地的人之一,只是在一開始蔣琬只是被劉備安排到廣東去當了一名小縣令。費禕,他是蔣琬的得力助手,他不僅能夠把蜀國的內政處理好,更是外交的能手,有一次諸葛亮帶領軍隊回到蜀國,很多官員都外出迎接他,但是諸葛亮只是讓費禕一個人坐上他的車一起走,可見諸葛亮對於費禕的重視程度。
  • 劉備死後,為啥諸葛亮很少打勝仗?姜維死前說出原因!
    諸葛亮是三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不光幫助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步驟,還幫助劉備奪得了荊州和益州兩個地方發展勢力,多次打敗曹操。但是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劉備死後,為啥諸葛亮很少打勝仗?姜維死前說出原因。
  • 千年前,諸葛亮立石碑預測明末一梟雄的生死劫,千年後竟字字應驗
    大順三年,張獻忠引兵拒戰對抗清軍,在西充鳳凰山被清和碩肅親王豪格射死。而關於張獻忠的死,還有個經典的寓言傳說。這個傳說竟然跟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關。諸葛亮在三國裡屬於上知天文下知地利的「妖人」,千百年來被無限神化,成了廣大人民的心目智慧代表的聖人。
  • 劉備臨死前把軍權給了李嚴,真的是為了制衡諸葛亮嗎?
    咱們不妨想一想,劉備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了,可是他死前,他這個蜀國到底到什麼境地了? 蜀國山河動蕩,朝不保夕,劉備還有心思去琢磨怎麼擠兌諸葛亮?還有餘力去尋思怎麼讓李嚴和諸葛亮互掐?他都欠了一屁股債了,還有心思立遺囑怎麼給孩子分房產? 劉備這心得多大啊,他要是心這麼大,他就不至於在白帝城活活惱(病)死了。
  •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留下預言書《馬前課》,還沒死多久!就應驗了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說起諸葛亮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了,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位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的雅士,他是智慧的化身, 善於佔卜,甚至能夠預測未來。他為後人留下的著名預言書《馬前課》,預言了諸葛亮之後,未來中國的14個時代的變化,其中10個已經已經被一一應驗,這不是迷信,這是有歷史依據的,其準確性都是有章可循,事有據可查的。
  • 假如落鳳坡前死的不是龐統而是諸葛亮,蜀國會怎樣?答案太意外
    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和諸葛亮齊名的人物,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說過:伏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然而和諸葛亮相比,龐統輔佐劉備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他還沒來得及將自己的才能完全展現出來,就在落鳳坡前殞命了,這對於一心想要復興漢室的劉備來說,無異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他僅次五虎 劉備活著最看重 孔明死前最擔心 被殺後蜀國敗局已定
    但是還有一人,從他的綜合實力來看,不會弱於五虎上將,甚至還有人說在某些方面五虎上將的能力不如他。在劉備生前,他深得劉備器重,但卻受到諸葛亮的猜忌。為什麼說他的死加速了蜀國的滅亡?一起來看看吧。這個人就是魏延,他出生於如今河南省固縣鎮,現在那裡還有一些與他有關的遺蹟並流傳著他的故事,但是魏延並沒有落葉歸根,當時他在漢中城外被張儀和馬岱聯合所殺,死後就近葬在了漢中城北附近,他的墓地叫做石馬坡,因為其墓前有石馬而命名,如今唯一一個石馬收藏於漢中博物館。為什麼說他不弱於五虎上將呢?
  • 諸葛亮的預言,百年之後得到應驗,是一種運氣還是真的未卜先知
    諸葛亮的預言,百年之後得到應驗,是一種運氣還是真的未卜先知。當談起三國的時候,我們說到裡面的智者是誰?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都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孔明。在三國時期當時蜀漢的人口數不過是當時的十分之一,然而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們基本上都是壓著魏國去打,而且當時強大的魏國還不停地從中原調兵調糧,然而當諸葛亮不在首都的時候,依然被管理的也是非常的有秩序,可是魏國卻是一個起伏非常大的國家,當曹操沒有死幾年的時候,所有的政權就不再自己家族的手中了,可見當時猜忌心理非常重的曹操是得不到人心的。千百年來如今諸葛亮給我們所留下的印象都是像神一樣。
  • 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和趙雲分別說了幾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對於蜀國五虎上將定不陌生,如果要問誰是三國裡武藝最強的大將,可能很多人會說呂布、典韋,當然趙雲的支持率同樣不低,相比於關羽、張飛和劉備的桃園三結義,趙雲則是在中途才跟隨劉備,雖然為劉備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但劉備卻一直不重用趙雲,甚至都不如叛將魏延,這點著實令人費解
  • 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預言,一千多年後準確應驗
    他知道,自己這一死,已是事不過三,再也沒有機會轉世,就希望著在墓中享受「歲月靜好,永遠安穩」的時光,不想被後人打擾。於是他吩咐後主劉禪,要他在自己陵墓墓門的入口處立一巨碑,刻上「吾知無人來」字樣。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一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死前說的一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縱觀中國的歷史,三國時期,是經常被人拿出來討論的,而且還有羅貫中先生寫的《三國演義》非常受歡迎,這樣一來三國這個時期更加的令人好奇了。當時劉備曹操孫權,都想請其中一個來做軍師,而劉備卻把他們兩個人都請到了,按照那個說法劉備應該能夠得到天下才是,但是他為什麼失敗了呢?說起龐統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大多數人都只知諸葛亮而不知龐統,其實龐統的才能絲毫不輸諸葛亮,尤其是在軍事方面。
  •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預言:14個已應驗10個,今年的災難也被預言!
    不過,也有些人認為,諸葛亮早就已經算到了自己的結局,只不過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罷了。公元201年的時候,劉備被曹操打敗,在徐庶的建議下劉備去找了當時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諸葛亮不僅為他分析了當今天下的形勢,還寫了著名的《隆中對》。
  • 趙雲死時,諸葛亮只是哭泣,為什麼他死的時候,諸葛亮卻大哭吐血
    三國時期,湧現出非常多的猛將,劉備旗下就有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將,趙雲就是其中一位。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當然是因為他武藝高強,而且他對劉備忠心耿耿,曾冒死救出劉備的妻兒。除了打仗表現出色,地方治理同樣得到了劉備的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