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民國風 圖片來自重慶大學新浪微博
古色古香的長桌椅凳,橙黃的銅質桌燈,一排民國時期的俊傑照片,偶爾有幾位身著民國制服裙裝的同學徜徉其間。這可不是拍電影,而是重慶大學圖書館中出現的一幕。這家極具民國風的藏書殿堂這周一剛試開放3天就火啦!昨天下午,圖書館的副館長向記者介紹了更多民國印記。
別人家的圖書館咋那麼美
昨天,幾張極富穿越的照片在微博上成為吸引眼球利器。圖片看起來拍攝於圖書館,清一色古樸的木質長桌、椅子、書架。每張長書桌上有兩盞嶄新鋥亮的古色拉線檯燈。照片上還有4位主角,男生身著民國制服,女生穿著淡雅的天藍色綢緞斜襟盤扣上衣,配黑色裙。他們或坐於長桌前翻讀,或立於書架側尋書。一股濃厚的民國風撲面而來。
據最先發布圖片的重慶大學官方微博稱,「這是重慶大學的圖書館,特意打造的文藝民國風格。木桌厚重,墨紙流香。願你攜二三好友,走向那通往書香的路。有了這樣的圖書館,你會成為學霸嗎?」眼見著這圖書館不同尋常,必然驚起若干網友,早已被「美到飛起來」的場景俘獲。不少網友表示,這不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圖書館」嗎,也只能眼巴巴看看了。
追憶民國氣質 意在重現經典
你所在大學的圖書館長什麼樣?白牆加玻璃的窗明几淨的嶄新型,還是找書時會冒著歷史煙塵的厚重型?至少記者當年所在的大學圖書館沒有過這般古樸明麗。重慶大學咋就走起民國風呢?昨天下午,重慶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謝蓉女士向揚子晚報記者解釋,打造一個民國風圖書館的情結與細節。
謝副館長說,重慶大學總共有4個校區5個圖書館。走紅的這個圖書館是老校區的理工館,而它也是5座圖書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目前理工館的建築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這次只是做了內部的重新翻修。「重慶大學建於1929年,最繁盛的年代也是民國,當時學校就有200多位著名的專家、科學家」。他們決定把民國的氣質和那時候就積澱的學校文化底蘊,在圖書館中重新刻寫。
變身書房與客廳 讓學生愛上讀書
謝蓉和同事們理解的民國風就是,中國風向歐洲風的轉變。「當時民國時期,正是接納西方的過程」。為此,他們處處想著如何體現民國範兒與學校歷史。理工館總共有4樓,一樓是服務大廳開闊而厚重,進門右手邊是「博雅書院」,擺放著名家推薦的經典書籍。另一側擺放著一排長桌,每張桌上都有兩盞檯燈。謝副館長介紹,檯燈都是銅質,靈感來源於在網上看到的紐約公共圖書館的一張照片。木桌木架與古銅色呼應,更顯沉靜安心。
同學們在借閱的時候,還能看到一排民國時期重慶大學的著名教師、科學家。此外還有學校歷史物件的展示。二樓是新書展;三樓放置理工類的工具書;四樓是恆溫恆溼的珍藏室。據介紹,圖書館面積約2800平方米,藏書65萬餘冊,座位600多個。
耳目一新的設計吸引了不少學生前來。謝副館長說,他們的目的就是把圖書館打造成書房和客廳的感覺。「讓學生一來就能知道學校的沉澱,另外讓他們愛上這裡的環境,因為環境而愛上看書。」謝副館長說,這座學校圖書館這個周一剛試開放,以後還會向社會開放。(揚子晚報記者 陳婧)
來源: 揚子晚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