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方知讀書遲的上一句 老來方知讀書遲的上一句是什麼

2020-11-25 天氣網

我們經常會碰到七言古詩,有時候也會把古詩借鑑過來勉勵自己,但是有時候,我們知道古詩的下一句,卻不一定能對出上句。比如,「老來方知讀書遲」的上一句是什麼?

「老來方知讀書遲」的上一句是「黑髮不知勤學早」。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顏真卿所作的《勸學》,全詩原文如下: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是中國唐代著名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他3歲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殷氏對他寄予厚望,實行嚴格的家庭教育,親自督學。顏真卿也格外勤奮好學,每日苦讀。這首詩正是顏真卿為了勉勵後人所作。

《勸學》是唐朝詩人顏真卿所寫的一首七言古詩。前兩句通過對學習環境描寫來表達年少讀書時應該勤奮,後兩句通過頭髮顏色變化來表達年長時時讀書已晚。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後悔已晚。

有關珍惜時間,勤奮讀書的詩句還有: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2、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3、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4、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相關焦點

  •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中的「勸」字統領全文,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年輕人需早知勤奮學習。每天三更半夜到雞鳴之時,正是男兒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耍,卻不知道好好學習,待到老年、頭髮花白之時,才後悔當初為什麼不知道勤學苦讀,但也是悔之已晚。
  •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不悔讀書遲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不悔讀書遲 責任編輯:台州在線(plq)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少年不識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少年不識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人生難免有喜有悲,有得必有舍,有苦必有甜,倘若不懂得取捨,那麼當你背負的太多了,總會彎腰屈膝;等你心存太滿了,就會遠離快樂。
  • 為何沒成為理想的自己——少年不知讀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學霸成了高校老師,班長成了公務員,忙碌社團的開了公司等等,很多很多同學朋友在歲月曆練中站到了各自的位置,熱衷考試的進入了體制,喜歡挑戰的成為了高管,什麼都不知道的現在還在朋友圈裡抒情迷茫。對比很真實,在自己喜歡的位置的人呈現出來的是積極陽光的生活,在歲月動蕩中逐流的人,現在依然怨天尤人,消極過活。
  • 適合所有人的勵志讀書名言,致愛讀書的人
    可見讀書的重要性,常言又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這又表達了人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的願望。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則是其中一種既簡單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6、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7、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恨讀書晚。8、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9、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10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 王樹山書法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詩欣賞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是唐顏真卿寫的詩。顏真卿說三更起時到五更雞叫的時候,全世界的人和動物都還在睡夢中,世間萬物都非常安靜,這個時候起來讀書,能讓人讀進去,而且很容易記住。所以顏真卿勸大家讀書最好是這個時間段去讀,至於能有多少人聽勸、做到,這要因人而異,這是一句勉勵的話,也真有一些人在踐行
  • 雍正王朝: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魏東亭就是案例
    《雍正王朝》中,魏東亭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他本該家產萬貫,頤養天年,結果卻因還不上欠款,還被捲入奪嫡之爭,最後一死了之。劇中,魏東亭的欠款,可以說有幾分情有可原,但他為何寧死也不願對康熙說出實情?
  • 開學季: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首歌在每個孩子上小學時最先接觸的詩歌,這首詩勸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當下,知足常樂,莫要為自己的私慾活在明天的日子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它告訴我們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直白一點就是時間十分寶貴。
  • 10句勤學勵志的名言,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語出唐·顏真卿《勸學》。黑頭髮的少年不知道趁年輕時好好學習,到老年頭髮白時再後悔讀書不夠已是太遲。詩句告誡青少年人要在年輕時勤奮學習。刺股情方勵,偷光思益深。語出唐代孟簡詩《惜分陰》。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才能更加勵志的學習。
  • 讀書,要「知不足」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禮記·學記》中說:「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們為什麼讀書?我想,「知不足」是很重要的因素。中國科學院院士裘法祖有一句座右銘:「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因為學習了,所以才「知不足」。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金縷衣》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韓愈《勸學詩》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題弟侄書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古今賢文·勸學篇》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