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
和美術館將於 2020 年 10 月 1 日起試運營
對公眾預約開放
地址:廣東順德北滘新城怡興路6號
和美術館清水混凝土雙螺旋樓梯(局部) HEM
提及安藤忠雄,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一位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建築師,也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被稱作「清水混凝土詩人」。然而1941年出生的他卻從未受過正規科班的教育, 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利用拳擊比賽贏來的獎金,前往世界各地旅行,通過遊歷學習各個地方獨特的建築。
安藤忠雄
出生於大阪,自學建築。
1969年 成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1997年 東京大學教授
2003年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歷任耶魯、哥倫比亞和哈佛大學客座教授
代表作品:
「六甲山的集合住宅」、「光之教堂」、「FABRICA貝納通藝術中心」、「普利茲美術館」、「沃斯堡現代美術館」、「地中美術館」、「表參道之丘(同潤會青山公寓重建計劃)」、「Punta della Dogana(義大利威尼斯海關大樓改造)」、「上海保利大劇院」、「克拉克美術館」等。
安藤忠雄設計和美術館手稿 HEM
和美術館建築模型
如果不是建築或者設計背景的人,可能在國內,長三角的人比珠三角人更熟悉安藤,因為他在上海已經有保利大劇院、震旦美術館、新華書店及明珠美術館等作品,在杭州也有良渚文化藝術中心落成。令大家沒想到的是,安藤在珠三角的第一個落成項目不在廣州也不在深圳,而是在順德。
HEM
《黃色迴旋鏢與紅茄的移動碎片》/ 亞歷山大·考爾德 HEM
耗時五年籌劃,三年施工,在珠江西岸的「美食之都」廣東順德,一座由家族投資的非營利民營美術館將於國慶對社會公眾開放,美術館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8千平方米,常設中國近現代館藏展廳及當代藝術展示廳,主要關注於20世紀中國近現代、全球重要當代藝術。
HEM
HEM
在美術館開館前,作為一名在大灣區從事建築設計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有關注和美術館的動向,美術館在這方面也做足了充分的功課,例如在INS上開了一個帳號全程記錄整個美術館的建設過程,借用隔壁辦公樓作為臨時美術館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定期舉辦與美術館相關的團建如「混凝土DIY澆築體驗」等等,都說明了整個美術館團隊的盡心盡力,蓄勢待發。
HEM
藝術品:Ballast / 洛克西·潘 HEM
和美術館坐落在順德新商務區中,東北側毗鄰業主企業總部大樓,南側與市民公園相接。與同樣是家族建設的「和園」距離不遠。和園位於順德北滘人昌路,2014年10月27日奠基,2018年4月27日建成開園,無償捐贈給社會,對順德市民免費開放,順德本地的市民、學生可以通過預約,免費入園。可以說他們都是家族為了反哺鄉民,回饋故鄉文化,希望建立和加深與地方的情感、與人和土地的關係。
HEM
和美術館可以說是一座非常「順德」的美術館,不管是從嶺南畫派作品在美術館藏品中的比例,還是和美術館在強調「在地性」方面做的一系列策劃與努力,比如開館展會有個很大的版塊,叫『人間食堂』,通過跟食物產生關聯,跟順德這樣一座以吃得名的城市去產生關聯。甚至記得有一次,執行館長邵舒在一個介紹美術館的清水混凝土的使用量時,就打了一個比方:「美術館用到的7.5萬立方米的混凝土的體積相當於5800萬碗雙皮奶,全部順德人一天吃一碗也要去吃上30天。」
HEM
和美術館的「和」象徵著「和諧」這一理念,正如安藤忠雄在建築理念中提到的,「懷著希望通過文化藝術的交流,帶給人們和諧、安泰生活的夙願,將該項目命名為和美術館。將傳統歷史文化與現當代藝術融匯成一體,通過文化藝術的交流,帶給人們和諧、安泰生活的夙願」。
手稿
HEM
整個美術館以「圓」為基本幾何元素,像水波紋一樣由中心向四周擴散,構成了建築空間的效果,同時也自然地形成了建築形態的核心,與「和」這一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形成了一種形態上的契合,構成了「傳統與現代」的互通。
HEM
具體而言,這些「圓」以一定的偏心率 由下往上逐漸擴大,四層圓環重疊交織。立體的「圓」隨之偏移,在賦予各個空間明 確的中心對稱的同時,更豐富了這個序列的變化效果,也反映出了安藤從靜態幾何開始走向動態幾何的嘗試。這樣的設計也充分考慮了嶺南 地區亞熱帶氣候的特性,以此營造出具有明顯光影效果的建築表情。
HEM
《像素細 胞——鹿#58》/ 名和晃平 HEM
與「圓」環疊層外觀設計相呼應的,是以雙螺旋樓梯為核心的五層挑空中庭設計。「圓」環構成的空間正如「圓」字所示。在富有張力的垂直空間中,以螺旋樓梯 連接各層視線焦點,營造出只有「雙螺旋樓梯」才能做出的層次豐富的旋轉空間。
「雙螺旋樓梯」的抽象形態會讓人聯想到著名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室內中庭, 但清水混凝土的材質與雙螺旋的結構,是安藤忠雄設計和美術館的新挑戰,整個雙螺旋樓梯由清水混凝土一次澆築成型,施工工藝難度極高,可以說是世界唯一了。
HEM
HEM
美術館場地內的留白,可為周邊商務區的人們提供休憩空間。為增加建築亮點, 景觀設計以水景為主,與「圓」相呼應的水池,可作為緩和亞熱帶夏季酷暑的親水裝置,同時,當建築倒映於水面,它便是建築別具特色的底座。每一個進入美術館的人都要先通過水上的廊橋,經過一大片水域才能進入到美術館,讓人如同走進了一座漂在水上的建築物。
希望和美術館可以成為嶺南文化的新中心,同時也是一個匯集人群,孕育「和諧」關係的新場所。
世間風物——和美術館啟動展
主辦:和美術館
展覽主席:何劍鋒
主策展人:馮博一
策展人:胡斌、王曉松、劉鋼、邵舒
助理策展人:楊青、苟嫻煦、袁釗、賴志強、王琦
前言
「世間」,釋義為人世間,包括人類居住的空間,以及時間、物質、能量、速度
等含意;而「風物」指涉的是風景和物品,意味著大自然氣候下凡世的生活景觀。
當「世間風物」的自然屬性延伸到生產、消費和生態、環保時,展覽所涉及到的
人類文明在自然規律的境遇等問題,在這場突發的公共衛生危機中,更顯得具有
明確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了。
《宋冬菜譜》 宋冬, 紙本, 2020 和美術館
《大自然》 劉韡 , 洋鐵皮、鋁合金、玻璃鋼
400 cm x 200 cm x 200 cm ,2020
和美術館
《未見之事的證據(2020)》 趙仁輝
木結構視頻裝置,攝影,影像
高清1080 x 1920–50幀/秒,2020
趙仁輝、批判性動物學家研究所和香格納畫廊
趙無極《海》2004年 布面油畫 97cmx175cm 和美術館
高劍父《耕罷》年代不詳 紙本設色 160.5cmx99.5cm 和美術館
和美術館試運營公告
和美術館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試運營,對公眾預約開放。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3月20日開幕的「世間風物——和美術館開館大展」,現調整為「啟動展」和「正式展」兩個階段。原展覽計劃中的部分國外藝術家作品將順延至「正式展」中呈現。其它開幕活動將視疫情防控進展另行安排。
試運營期間,和美術館將嚴格遵守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採取預約、限流等措施,在做好安全防疫基礎上保障觀眾的參觀體驗。細節如下:
展覽信息
「世間風物——和美術館啟動展」
1) 主題展部分 展廳二、三
2) 館藏展部分 展廳四
* 展廳一暫不開放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周一閉館(遇法定節假日閉館時間順延至節後第一個工作日)
* 2020年10月1日 10:00-15:00(14:30停止入場)
* 每月20日為免費公眾開放日(遇閉館日順延至下一個自然日)
預約渠道
和美術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購票。
本文作者:鄔超
編輯、排版:鄔超
如需轉載,請與後臺取得聯繫
圖片均由和美術館提供,版權歸和美術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