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瓷器裡的詩情畫意!

2020-12-09 騰訊網

我們從小就學習、背誦詩詞,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詩詞歌賦語言優美,言簡意賅,意境悠遠,情境感人,平實的語言中飽含著深刻的哲理,如果把詩詞裡的描述融入瓷器裡,會是什麼樣呢?

詩聖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表達了對兄弟、家鄉的思念,成為千古名句。從古至今,月亮總與思念故鄉聯繫在一起,身在異鄉的遊子抬頭看看月亮仿佛就看到了家鄉。

大宋官窯作品《月是故鄉明》就把詩中的情景表現了出來,詩人站在如意祥雲之上,和圓月一同緩緩升起,舉頭所望故鄉之處,表情凝重,似乎心頭滋味萬千。作品背部刻有「月是故鄉明」五個大字,祝願全家團圓。

唐朝詩人張九齡有一首著名的《望月懷遠》,情景交融,意境悠遠,情感真摯,最為有名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

大宋官窯作品《海上升明月》和《天涯共此時》的靈感即來源於此詩。《海上升明月》底部海浪翻湧,海天相接,一顆渾圓飽滿的滿月從與大海的盡頭之處緩緩升起,好似從深海之中脫穎而出一般,形象地展現了「海上生明月」。

釉面經過高溫窯火粹煉出冰裂紋,如璀璨的銀河中的星盤羅布,又像初春浮於湖上的冰片,妙趣橫生,靜靜的欣賞,閉眼回味,好似穿越到了張九齡的身旁,一睹望月懷遠之境。

《天涯共此時》

《天涯共此時》以有形的山、月描繪了一幅月明山靜的優美意境,並有隱隱飛升的祥雲化成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破空而出,扶搖直上,飛向團圓,並帶著吉慶和美的月光,普照祖國萬裡河山,灑入盛世百姓萬家,表達了華夏民族在月圓之夜對家鄉的思念,對團圓幸福的美好祈願。

相關焦點

  • 天是故鄉藍,月是故鄉明
    月色故鄉明中秋將至,對著一輪明月,生出許多感慨。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中有千古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處於現實社會的燈紅酒綠,看著都市街頭的徹夜霓虹,雖於杜甫所處的年代遠隔時空,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心底裡依舊是白茫茫一片;「月是故鄉明」,雖然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但故鄉的月最亮最明,那是一種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那是一種血脈裡、骨子裡的親情。一代大師季羨林在《月是故鄉明》中感慨: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
  • 月是故鄉的明,人是故鄉的親,故鄉美好!父母幸福安康!
    有人說:中秋佳節月最美,美得富有詩情畫意;中秋佳節月最柔,柔得如情似水;中秋佳節月最圓,月圓家圓團團圓。每到中秋佳節在外的遊子總會思念故鄉,思念自己的親人,也會讀文人墨客為中秋寫下的詩文和佳句來「借酒「消愁,今年這個中秋節我不能回家探視高齡的父母,身在異地,只能品讀古人中秋的詩詞和佳句,祝福父母中秋佳節快樂!幸福安康!
  • 【臨朐·中秋詩韻】月是故鄉明
    特別推薦,點擊即可閱讀;歡迎臨朐人轉發: 【臨朐·中秋詩韻】 月是故鄉明 呂新枝 我自南方椰城的機場
  • 月是故鄉明課文內容 月是故鄉明課文主要內容
    《月是故鄉明》以月亮為線索,通過講季羨林小時候在家鄉時所見的美景以及童年趣事,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月是故鄉明》內容概括  第一部分(1自然段):總寫故鄉的月亮。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寫作者對故鄉與童年的回憶。  第三部分(5-6自然段):寫作者離開故鄉之後的生活,通過月亮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  第四部分(7自然段):對上文的總結呼應,表達月是故鄉明的濃濃容思鄉情。
  • 《月是故鄉明》季羨林
    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後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原來山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裡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繫。
  • 【大林朗讀者】月是故鄉明
    >導語 季羨林先生的《月是故鄉明》這篇散文中家鄉的小月亮的「偏愛」,表達了很多在外打拼的人對家鄉的眷戀,月是故鄉明,見月思鄉,實屬人之常情。請聆聽畢拉河森林公安局民警額爾和木朗誦的《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明》
  • 《月是故鄉明》教學安排
    這樣一個博學的人,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也有故鄉情結。由此可知「眷戀家鄉,熱愛家鄉」是我們共同的情懷。只是,表達這種情懷的文章古今都有,但各有各的不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季羨林先生的這篇《月是故鄉明》。(三) 釋題師:大家知道「月是故鄉明」這句詩出自哪裡嗎?明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裡。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
  • 月是故鄉明 情是故鄉濃
    月是故鄉明 情是故鄉濃 2011/09/13 08:1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李如婷 瀏覽:2699
  • 為何「月是故鄉明」?
    在我國民俗中,中秋節往往被視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承載著深厚的故鄉情、家國情。年年中秋,年年賞月。對月當空,你會想什麼?不妨從杜甫的一首詩,緩步走進秋之夜。《月夜憶舍弟》,是流傳最廣的中秋詩詞之一:「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逆水寒》月是故鄉明送禮的NPC在哪 月是故鄉明任務完成流程圖文...
    導 讀 逆水寒月是故鄉明送禮npc位置在哪呢?
  • 月是故鄉明出自誰的詩 月是故鄉明出自哪一首詩
    說到「月是故鄉明」,有的人會想到我們學過的課文《月是故鄉明》,也有人想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兩句詩,那麼這兩句詩出自哪首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見月思鄉,月是故鄉明!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無論走到哪裡,我都忘不掉,我故鄉的小月亮。今夜的月也比平時分外的圓,如一輪銀盤嵌在天幕之上。久違了,這月明、月圓之夜。今天是2020年10月1日,也是中秋佳節。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我故鄉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裡!
  • 逆水寒月是故鄉明NPC在哪 月是故鄉明NPC位置介紹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逆水寒最新資訊 > 正文 逆水寒月是故鄉明NPC在哪 月是故鄉明NPC位置介紹
  • 月光所照,皆是故鄉!月是故鄉明
    #中秋寄語又是一年中秋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鬥轉星移,時光飛逝,不知不覺我馬上要度過三十二個中秋月圓之夜,當然,很多中秋之夜沒有回到故鄉,還有很多也沒有了過節的記憶。在這個逐夢的時代,中秋節似乎不再是那麼重要了,異鄉遊子郵寄點月餅,打個電話、視頻通話就算是團圓了。
  • 《月是故鄉明》練習題與答案
    月是故鄉明(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   月是故鄉明(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
  • 散文:中秋月是故鄉明(原創徵文)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在杜甫的眼中,月光是蒼茫的,悲涼的。「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刁鬥聲起,讓詩人杜甫想起離鄉戍邊的「漢家營」裡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戰亂中背景離鄉的勞苦大眾。那時的中秋習俗,也就只有望月了。五代王德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唐玄宗要建「望月臺」的故事: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太液池邊憑欄望月。
  • 白露詩節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今日宜思念……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一起來感受秋天的詩情畫意。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月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裡的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讓人覺得合乎情理,因為它深刻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
  • 月是故鄉明,中秋佳節,你準備帶什麼回家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從科學角度來說,「千裡共嬋娟」應是最合理的,但是從個人情感來說,杜甫那句「月是故鄉明」更加深入人心。與其說故鄉的月亮有多亮,有多圓,還不如說是因為故鄉,特別是在故鄉的親友們,給了那方天空的月亮更多偏愛。
  • 《月是故鄉明》課文原文及主要內容
    《月是故鄉明》的主要內容:詩人以月亮為線索,回憶了幾件童年趣事,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這幾件童年趣事分別是夏夜數星星、柳樹下搖知了、坑邊看明月和葦子叢摸鴨蛋。  1月是故鄉明主要內容  《月是故鄉明》課文是通過講季羨林小時候在家鄉玩耍所見的美景,離鄉後所見之月遜色於家鄉之月,借月亮來寄託離鄉後對家鄉的思念。「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作者由月亮開篇,引出自己在故鄉所見的月亮,以及在故鄉的生活趣事。記者敘述作者外出到過濟南、北京等地區,看見過的那裡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