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繼剛:「阿者科計劃」將是中國旅遊減貧模式的樣板工程

2020-12-12 人民日報人民文旅

11月13日至14日,世界旅遊聯盟主辦的「2020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在杭州隆重舉行。本屆湘湖對話邀請了國內外旅遊行業從業者,從多個角度描畫疫情後的旅遊生態。

減少貧困一直是全人類共同面對且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團隊和來自雲南阿者科村的代表為我們在現場分享了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的「阿者科計劃」,該計劃在減少貧困、創造就業、改善居民生活、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示範效應。案例的背後,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人,他們應當被我們認識和銘記。

以下是演講全文——

世界旅遊聯盟始終將自身作為旅遊減貧事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並將「旅遊促進減貧」作為聯盟三大使命之一。2018至2020年,世界旅遊聯盟連續三年聯合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共同發起《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

三年來,《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共遴選了來自全球的100個典型旅遊減貧案例,在這些案例的背後,有著許多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的人,正是他們用自己執著的信念、堅定的意志和持續的付出,改變了眾多貧困地區的面貌,也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他們應當被我們認識和銘記。所以一直以來我們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能讓我們寫在書本上的案例更鮮活、更真實,而湘湖對話也許就是最合適的舞臺。

今天,我們選擇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案例,它的特別在於,它是由一群純粹的學者,在最偏遠貧困的山村,憑藉著自身擁有的知識、理想和執著,依靠貧困山區人民的期待和信任,進行了一場旅遊扶貧生動實踐。這就是由中國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團隊在中國雲南省元陽縣阿者科村,歷時近三年實施的「阿者科計劃」。

這個地方看著很富饒,但是很貧困。表面上特別好的蘑菇房,沒有衛生間,沒有專門的廚房,房間很小,裡面很黑,甚至油煙也沒有地方排,所以說這是一個富饒的貧困。

那麼這麼一個富饒的景觀、貧困的農村怎麼辦?種田一年收入兩千塊,投入的成本和勞力也只是兩千塊。如果只是種田,將來會慢慢的沒有人種,這裡有機會發展旅遊,我們通過學校的支持和政府的支持,走一條中國式的旅遊減貧之路,所以我們提出了不租不售。這個地方有外地人想把這個地方買掉,我們評估之後只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把旅遊搞起來,政府佔30%,村民佔70%,政府投入了啟動的資金,由我們做技術的援助,就把它做起來了。村民做任何的經營活動都要經過村的集體公司的批准,批准之後你還要把經營收入的一部分交還給公司分給大家,並且不能破壞傳統,這個和分紅的機制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村民對所有的規則籤字畫押然後執行。

這是分紅的三次,做了一年之後,創收60萬,30萬分給了村民,絕大多數得到5443塊,我們去之前的收入是兩千多塊,還有一部分的人得到的少,因為他自已的房子經不是傳統的了,我們會扣分,扣分要少得一點,通過這個規則來保護這個村落。

這樣激起了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動力,這段話是高阿嫂他們家公公過世時寫的一段話,她已經是村裡面讀書學歷最高的一位阿嫂。

「阿者科計劃」除了扶貧之外,還有鄉村振興。我們認為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鄉村治理,鄉村治理中怎麼樣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這個過程中駐村研究生幫助留守兒童每周帶他們上課,並且建立了一個鄉村圖書館,讓他們有空時就到鄉村圖書館看書。

「阿者科計劃」之前,他們會到村口前跟遊客要錢,搞了「阿者科計劃」之後,有了門票收入會分給大家,他們現在不會向遊客要錢了。

村長也非常重要,這個模式裡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互動、特別是管理,我們是做不到的。村長有一段時間也會跟我說,沒有見到效果,到底這個東西能不能做成?會不會影響他的前途?因為沒有成績,從一個團縣委書記跑去當一個村的村長,會不會讓他的進步受到影響?我說你堅持,我們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阿者科計劃」是一項社會科學實驗,也是一項中國旅遊減貧模式的實驗,這個實驗成功了,很多人問我能複製嗎?我想跟大家報告,我們正在複製,選了一個點,就是元陽縣旁邊的紅河縣,正在做規劃,第一稿已經做出來了,又在新疆選了一個點,正在跟地方政府商量怎麼樣把「阿者科計劃」模式複製到新疆。希望我們在複製過程中得到世界旅遊聯盟繼續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將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 《功夫學徒2》為世界旅遊減貧提供中國方案
    首期節目中,來自英國、義大利、巴西、印度、墨西哥、阿富汗、菲律賓等世界各地的國際學徒和中國學徒,齊聚中國雲南紅河州元陽縣阿者科村,他們將在主持人吳振天的帶領下,通過觀摩當地哈尼梯田特色的「稻魚鴨系統」,感受百年哈尼古村的智慧農業生態模式,看「阿者科計劃」精準扶貧項目,收穫遺產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雙結合的建設碩果。
  • 保繼剛:國際遊「考驗」將持續 鄉村遊宜為扶貧「造血」
    根據保繼剛團隊對「新冠疫情結束後消費者旅遊態度」的調查,3388樣本,有42%有住房沒有貸款,41%有住房有貸款。保繼剛認為,與德國等國家更多居民選擇租房、美國大部分人家住房有貸款的情況不同,中國42%的人有住房無貸款,這保證了他們有足夠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出國遊。在國家外匯和籤證辦理順暢的情況下,他們將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
  • 中國旅遊研究年會舉行 聚焦新時代旅遊教育
    10月26日,恰逢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由北京聯合大學、南開大學主辦的「2019《旅遊學刊》中國旅遊研究年會」在天津南開大學開幕,本次年會以「新時代旅遊教育與研究」為主題,剖析了新時代旅遊教育與研究的前沿問題,並探討了中國旅遊教育和研究的未來發展之路,為全球旅遊研究貢獻了中國智慧。
  • 旅遊扶貧教育扶智 中山大學學者團隊打造「扶貧樣本」
    3次分紅讓大部分村民增加戶收入5000多元,2019年「阿者科計劃」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旅遊扶貧助鏟「窮根」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2018年1月,雲南元陽縣委、縣政府邀請保繼剛教授團隊,為元陽哈尼梯田旅遊發展製作戰略規劃。
  • 【脫貧攻堅】世界旅遊聯盟發布旅遊減貧案例,博山區中郝峪村進百強!
    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根據可量化的減貧效果、創新性、可複製性、積極的社會影響和可持續性等標準進行遴選,為國際旅遊減貧事業貢獻了範例和智慧。 據悉,世界旅遊聯盟作為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發起成立的綜合性、非政府、非盈利國際旅遊組織,自成立以來就將自身定位為旅遊減貧事業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並將「旅遊促進減貧」作為使命之一。
  • 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成立 保繼剛任會長
    廣東22家鄉村旅遊相關企業當選副會長單位。程景偉攝 中新網廣東新聞8月6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成立大會6日在廣州從化西和小鎮北緯23°8森林營地舉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院長、長江學者保繼剛當選會長。  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
  • 中山大學教授保繼剛:我們要回歸「+旅遊」,而不是「旅遊+」
    在2020廣東文化和旅遊產業投融資對接會上,中山大學教授保繼剛提出了他對於新冠疫情對文旅產業影響及其發展的幾點思考。 保繼剛稱,新冠疫情對於旅遊業的打擊高於2003年非典疫情時期。保繼剛舉例稱,據WTC估計,2003年非典的全球旅遊業的損失是300到500萬美元,這次的損失是多大呢?
  •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集選93 | 世界銀行馬其頓共和國斯科普裡...
    減少貧困一直是全人類共同面對且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世界旅遊聯盟也一直將「旅遊促進減貧」作為使命之一
  •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集選96 |北京城建集團北苑大酒店下柵子...
    減少貧困一直是全人類共同面對且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世界旅遊聯盟也一直將
  • 在田間地頭記錄中外對話,《功夫學徒2》描摹脫貧路上的中國力量
    而作為村寨原住民,負責教學徒「打褙子」的嚮導高阿嫂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從25歲外出打工到接受「阿者科計劃」的號召回村靠手藝賺錢,對於家鄉的發展,高阿嫂有她的獨特視角。 所謂的「阿者科計劃」就是把阿者科村作為一塊試驗田,通過制定適合這個村的旅遊模式,帶動村落發展,實現旅遊減貧的目標。
  • 世界自然遺產地施秉2018擬完成國標「減貧摘帽」任務
    李忠果 攝   中新網貴陽1月24日電 (記者 張偉 通訊員 李忠果)2018年,世界自然遺產地貴州施秉將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實現15個貧困村出列,1.33萬人以上脫貧,全縣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以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貴州省平均水平,完成全縣按國標「減貧摘帽」任務。
  • 保繼剛團隊最新調研成果給出答案
    長江學者、中山大學教授保繼剛指出,在旅遊業休眠和恢復初期,旅遊企業和從業者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開發適合旅遊者的創新產品,以鼓勵旅遊消費願望,同時,疫情在全球的爆發會否對國內旅遊恢復產生負面影響,消費者出行的時間線會否改變,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
  • 縣委書記李維在《中國城市報》發表署名文章:紅色聚能,全面打通...
    以商促農」的發展思路,以黨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整合黨員、幹部、人才「三支力量」,紮實推進哈尼梯田保護、利用、開發工作,探索出「黨建引領、政府搭臺、產業富民、生態賦能」的「稻魚鴨」綜合種養模式、「阿者科計劃」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成效好的生態文明建設「元陽經驗」,全力打開「兩山」轉化新通道,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子。
  • 保繼剛教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廣州旅遊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編者按:11月9日-11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廣州市旅遊局主辦的廣州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大會暨廣州旅遊推介活動在廣州東方賓館舉行,會聚旅遊屆頂尖學者專家、旅遊業界精英從整體發展規劃、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區域深度合作及共贏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11月10日,我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保繼剛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旅遊發展的優勢與機遇》的主旨演講。
  • 高校在產業扶貧中的路徑與模式
    張偉  高校作為人才、教育與科技資源匯聚的高地,按照中央脫貧攻堅的統一部署,響應時代召喚,發揮各自學科優勢,大力推動科研成果在貧困地區落地生根,促進了種養、手工、農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升級,培育了鄉村旅遊、中草藥、民族文化用品等特色產業,探索出具有高校特色的產業扶貧路徑與模式,彰顯了脫貧攻堅中產業扶貧的獨特力量,為我國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