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勝會龍舟酒 端午節這裡過得比春節還熱鬧

2020-12-21 騰訊大浙網

端午佳節,去西溪看龍舟勝會,也是杭州的一項傳統。小長假最後一天,你有沒有留給西溪溼地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或者去看看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舟勝會」?

其實,從農曆4月24開始,城西西溪溼地附近的河流裡,就陸陸續續能看到龍舟出沒的身影了,一直到端午這天最熱鬧。

端午龍舟盛會,划船的漢子們拼的是技術流,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能配合著讓龍頭濺水、從龍頭口中吐出水來,才重要。

龍舟盛會也不僅是看個熱鬧,蘊藏著播種時節對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祈禱。划龍舟的都是男人,有人丁興旺的含義。

現在,端午划龍舟也是杭州蔣村、五常、駱家莊、益樂等等村莊的一場勝會,也充滿了儀式感——划龍舟之前要祭祀;划龍舟時要披紅、討饗;划過了龍舟要喝龍舟酒……這些都是龍舟背後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習俗。

昨天,錢報記者專門走訪了文新街道駱家莊73歲的楊矮法和74歲的陸金海,請他們來說說龍舟盛會背後的故事。

後繼有人

「00後」小朋友挑起大梁

大概在65年前,楊矮法就上過龍船,「龍舟上有人要打鼓、敲鑼,還需要個人敲那個巴掌大的小鑼——因為船上的人重量越輕越好。所以,敲的人可以是小孩子,我小時候大概七八歲就上龍船了。那時還有青年組,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夥子,劃小龍舟,不是很正式的,能討饗,換來的紅包、米、小麥、蠶豆,可以賣掉,大家分分當零花錢,所以都很積極的。」

年紀再大點,他就變成了正式的划龍船的隊員,更能理解划龍船是種榮譽了。「對我們來說,船就是日常勞作的工具呀!」楊矮法說,他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左右,他每天要到慶隆橋附近去種田,搖船要搖一個小時左右,「船對普通的農家人而言很珍貴的。」

一個村裡挑划龍船的人,都得挑划船劃得好、平常經常劃的「老司機」。楊矮法說,那會,一個村的龍船劃得好,就代表這個村裡的人平時勤快、能幹,「每條龍船都代表了一個村的形象和名氣,划船的人真是要用盡洪荒之力!」他還開玩笑說,小夥子划船劃得好,端午後,上門的媒人都多些。

划龍舟的本事,由一代一代的村民傳承了下去。這次,錢報記者就見到了幾個「00後」的小朋友來划龍舟——2007年出生的柴義豪已經是第二次划龍舟了,他坐的位置就在舵手前面一排,這位置必須是技術好的人才能坐,「我從小就很喜歡划龍舟。四五歲時,爸爸就帶我上過龍舟的,後來家裡沒船了,但我爸、我爺爺,還有鄰居叔叔在門口擺上凳子一起練習,我有什麼姿勢不太對,他們還會給我糾正。我每年都很盼著端午,一定要好好學才能上船的!」

2017年的龍舟勝會,僅僅駱家莊就從原先的18條船變成了32條船。雖然陸金海沒有再下水划龍舟,但他特別高興:「說明富裕了,孩子們會划船的人也多,有錢有人能下水的船才會多,我在岸上看著也高興!」

龍舟討饗

曾經龍舟裡的水也很金貴

對於當地人而言,破浪前行的龍船中,藏著的還有一個村落裡的人情往來。比如說,披紅和討饗。

披紅,就是龍船來時,在龍頭上繫上一根紅色的綢帶。關於討饗,楊矮法和陸金海這樣說,村民們很早就會準備好紅包、米、豆等等物品,等著龍船走過自家的河埠頭,就會放炮,然後贈送一些東西,「不是每條船都送,送的東西也不一樣多,看親疏關係和富裕程度。如果娘舅家的船來了,總要送得多一些的。」

有時候,岸上的人給過了紅包,也會討一點龍舟裡的水回去,「龍船劃得好,水會吐到龍舟裡,這個水是很吉祥的。以前,人家會討這個水回去洗門檻。」陸金海說,所以那會划船的本事好,船裡的水多也是很金貴的。

楊矮法說:「現在沒人來要龍舟裡的水了,反倒要控制一下船裡的水。以前,一條船上16個人,壯年男人每人一百二三十斤差不多了,坐到龍舟上,船邊和水還有點距離的。現在好了,每個成年人幾乎都要140多斤。16個人都坐到船上,龍船還沒開,船邊就快和水面平了,得控制進水,不然容易翻。」

300桌龍舟酒

讓端午比春節更熱鬧

和披紅、討饗一樣,連接起村民之間人情往來的還有龍舟酒。

「龍舟酒原來是劃好龍舟,用討饗得來的錢,男人們再添一點錢,聚在一起吃頓飯。」陸金海說,現在龍舟酒不一樣了,集體經濟好了,幾乎都是村集體「請客」,不管是不是搬出村子住了,能回來的村民都會回來喝這頓龍舟酒,「端午這一天對於我們村而言,真的是比春節還熱鬧。」

比如今年駱家莊整個村,就在駱家莊西苑一村擺起了300桌的龍舟酒,村裡人也管這叫「端午家宴」,全村3000多人從全省、全國各地趕回來,做菜的師傅也是各個村莊邀請來的專門燒大鍋菜的師傅們。錢報記者從燒菜的姚師傅這裡看到了菜單,「晚上有18個菜,端午的五黃是一定要有的,其他不太講究的。」姚師傅看著菜單指給記者看,乾菜扣黃鱔、黃魚、鹹鴨蛋、涼拌黃瓜,還有一樣是雪菜毛豆子,「豆也是黃的!」

這樣的大聚會也成了村裡人親近彼此的好機會,「我有同學去了杭州以外甚至澳大利亞工作,但幾乎每年龍舟酒都能一起喝一杯,這個真開心啊!」駱家莊8組35歲的柴茂良這樣說,「就像回到了小時候,村裡頭從村頭到村尾每家都認識,每家都可以去蹭點菜吃的那種感覺。」

相關焦點

  • 細說端午,龍舟究竟是個啥?
    01「工六、工六,工六五尺工六……」(工尺譜),當廣東音樂《賽龍奪錦》響起,輕快的曲風,有力的節奏,以及洋洋得意的勝利感,是端午節寫意的表達。04以客家傳統曲牌「上山調」為創作素材的《龍舟謠》,用擬聲、擬景的手法入手發展全曲,充分展示了龍舟賽的熱鬧場面和選手們不甘落後、奮力爭先的景象。可以說,龍舟是端午的代表元素,更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符號。
  • 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位置分享 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在哪
    端午節即將到來,不少遊戲紛紛推出端午節活動,和平精英自然不落後,和平精英的端午節活動已經陸續曝光了,這裡為大家說下端午節龍舟玩法,遊戲中和平精英中端午節海面上多了幾艘龍舟,大家去龍舟會有福利哦,那麼遊戲中的端午節龍舟在哪裡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位置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這個端午節,武漢木蘭天池格外熱鬧,龍舟競渡等系列活動歡樂紛呈
    五月五,龍船鼓, 第二屆龍舟節開鑼啦!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端午節盼來了今天的木蘭天池格外熱鬧划龍舟展示賽可謂今天最大的亮點,節日的氣球綴滿天池,大紅的橫幅莊顯隆重,龍舟賽手情緒高昂,觀眾熱情高漲,現場氛圍十分火熱!
  • 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刷新地點在哪 端午節龍舟地圖刷新位置介紹
    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在哪裡?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刷新點在何處?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地圖刷新地點是什麼?和平精英是一款騰訊推出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手遊。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吧,下面是和平精英端午節龍舟刷新地點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外國人過端午節:日本人豎鯉魚旗歐美人划龍舟(圖)
    韓國到現在很多人到了端午節這一天,還保持著用菖蒲水來洗澡、洗頭的風俗習慣。」一位旅居中國的韓國女士這樣回憶。在韓國,全國性的端午習俗已日漸淡化,只有江陵地區的「江陵端午祭」保留下來。中國人的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而韓國人在這一節日裡「祭」的是各路神靈,祈求保佑一年五穀豐登。
  • 湖南道州保留著最有特色傳統的端午節習俗,道縣龍舟比賽聞名全國
    又到了端午節了,可惜的是,因為今年疫情影響,大型活動都不能舉辦了,所以湖南道縣每年最熱鬧的一個日子端午節龍舟大賽也沒有籌備了,但是往年的比賽當天,熱鬧激烈的龍舟競爭依舊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賽龍舟,吃粽子都是全國各地的統一端午節習俗。但是道縣的端午節還有很多本地特色。大家知道這些人賣的是什麼?我相信肯定有些人知道,有些人見都沒見過,其實這也是我們當地的一個端午節文化,照片裡這些人賣的,我們這裡俗稱「端午藥」。
  • 迎端午丨魅力非遺蔣村龍舟花樣足 來西溪過民俗端午
    6月16日至18日,2018杭州西溪龍舟文化節即將啟幕——花樣繁多的蔣村「龍舟勝會」、熱鬧紛呈的國際龍舟賽,還有越劇表演、體驗包粽子、學習做香袋等豐富的民俗活動,過一個「儀式感」十足的端午節。對蔣村人來說,端午節的重要性不亞於過新年。
  • 端午來臨,想要看賽龍舟不知道去哪,這裡有中國十大龍舟比賽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競賽龍舟這項傳統活動是很多人關注度特別高的一項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項活動已經從紀念意義延展到了繼承。全國各地的龍舟隊伍為了這一天也是準備了很久,那麼最好的十大觀看龍舟比賽的地方是哪裡,你知道嗎?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 龍舟蒲艾醉端陽——古代園林中的端午節
    端午過後,外河龍船經響水閘進入內河,繼續巡遊,直到五月十八日結束上岸,並舉行「送聖」儀式。  歷代皇家園林中也都設有龍舟,但早期大多與端午節無關。西晉、北魏時期,皇帝經常在三月初三乘龍舟遊洛陽華林園。《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開封西郊的御苑金明池每年三月向百姓開放,有繁複的龍舟鬥標表演,著名畫家張擇端為之繪有一幅《金明池奪標圖》,成為後世御苑端午龍舟的模仿對象。
  • 好熱鬧的場面,碣石古鎮新繞村中元節「盂蘭勝會」現場!
    住在廣東汕尾濱海古鎮「碣石鎮」的碣石人,或者應該說整個粵東片區,港澳臺潮人對中元節「盂蘭勝會」的注重程度不亞於春節。七月是中國的傳統鬼節(上次遇到個SX硬是說這是日本人過的節日,本人對其是否是中國人打了個問號。)
  • 廣州小洲村,擺百席宴吃龍舟飯,像吃年夜飯一樣隆重而熱鬧
    小洲村始建於元末明初,村裡的老人說幾乎是在村子就開始有端午賽龍舟的習俗了,所以凡是在小洲村長大的男性,基本上都會划龍舟。圖為小洲村立交橋下「後廚」正在準備龍舟飯菜的小洲村婦女。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一書中,對珠三角每年端午節期間的賽龍奪錦以及賽後的喜慶場面皆有描述:「歲五六月間鬥龍船。」主辦者給全勝者贈「與狀元標,張伎樂,簪花掛紅」。龍船「得勝還埠,則廣召親朋燕飲」。這種宴飲,珠三角人稱為食「龍舟飯」。圖為小洲村立交橋下「後廚」正在準備龍舟飯菜的小洲村婦女。
  • 安慶的「端午節」,海納百川的文化習俗
    導讀:安慶是移民城市,文化也是海納百川的文化,「端午節」習俗集全國各地習俗之大成,划龍舟、插艾蒿菖蒲、吃鹹鴨蛋、吃小麥粑、炒剛打下的蠶豆、吃粽子 、喝雄黃酒、吃綠豆糕。安慶人有「一年三節」的說法,指的就是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安慶地處「吳頭楚尾」,端午節習俗既有荊楚文化,又有吳越文化。
  • 古畫裡的端午節:龍舟是主角
    槐幄如雲,榴花半吐,又是一年端午。在這個傳統佳節,我們聞菖蒲酒香,嘗五色笠粽,看龍舟競技。不禁暢想,在我國古代,時光裡的他們,是如何過端午、看龍舟的呢?在書畫家筆下,還真有這樣的記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五月競舟)(局部)這是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絹本設色畫《雍正十二月行樂圖》,其中五月就是龍舟競賽的情景。據記載,雍正年間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龍舟競渡活動,線路長約600米,參與選手為宮中訓練有素的太監。
  • 端午節我國各個地方的習俗是什麼呢?
    又是一年之際的端午節,端午是我國古老的一個節日,對我國的意義很重,它的起源歷史沒有相關記載,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再到我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屈原「路漫漫長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有過相關記載,直至2006年被稱之為「中國民間四大節日之一
  • 龍舟新玩法!天河帶你過不一樣的端午節
    天河帶你過不一樣的端午節 2020-06-10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吸引10萬人的廣州車陂端午龍舟景,賽舟吃龍船飯,場面堪比春節
    另外,「車陂村扒龍舟」項目曾入選廣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車陂龍舟到底有多好看?車陂端午龍舟文化底蘊到底有多特別,有多深厚?含笑孤煙直為大家細數車陂龍舟之「最」!經過上一年的龍舟競渡,車陂村的幾條龍船都在河底沉睡了足足一年。而每年的端午前,村民就說是時候「叫醒」龍船了,讓它們大顯龍威!村民對龍船都心懷敬意,一個「起」字也凝聚了無數心血。以前是泥藏龍船,要用手指頭去把龍船挖出來,把手指頭都挖出血了。後來車陂村也搞個文化的叫法,叫「起龍舟」。村民把龍舟從泥中挖出,還要給足它儀式感。
  • 在武漢是怎麼過端午節的
    過端午節,在武漢,氣氛還是非常濃鬱的。艾葉本身就是一種中藥材,可以對風溼進行艾灸,燒乾的艾葉可以驅蚊,還可以擦洗,對於皮膚病有一定療效。有些人會在端午節用幾支艾葉插在大門口,寓意闢邪。談不上迷信,潛移默化的,就那麼幹了,傳承了。
  • 香港人過「端午節」:飲茶、吃粽子、觀龍舟競賽
    香港人是如何過端午節呢?作為香港人,我一直在香港過端午節,深深感受到濃厚的中華傳統節日的氣氛。&nbsp&nbsp&nbsp&nbsp在端午節,香港的假期只有當天,市民當然要充分利用。在假期一大早,一家大小就會陸續到港式茶樓「飲茶」,來個「一盅兩件」,喝上一壺茶,配上兩件點心,共聚天倫。
  • 唐代的端午,從五月五日節演變成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唐朝時,雖然端午節不像冬至、元正(春節)、清明那樣有七天假期,但也是個南北同慶的好日子。所以,現在我們能過上端午節這個又放假又有粽子吃的節日,要感謝的不是屈原,而是唐朝的皇帝們。【粽子、龍舟和鬥百草等端午習俗】唐代民間慶祝端午的活動,保留了自漢以來的手系彩絲、門貼彩印以及吃粽子等習俗。
  • 樂高搭龍舟,商場過端午南京人端午節花了12.67億
    划龍舟,也不一定在河裡,南京有商場將樂高玩具和輪滑搭建了與眾不同的龍舟,讓一個個家庭體驗別樣龍舟賽。 樂高搭龍舟,商場過端午南京人端午節花了12.6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