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8月31日電 專訪:以發展促和平是破解中東問題的新思路——訪埃及記者協會主席、《金字塔報》報業集團董事長薩拉馬
新華社記者曾虎 鄭凱倫
埃及記者協會主席、《金字塔報》報業集團董事長阿卜杜勒-穆赫辛·薩拉馬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他高度讚賞中國領導人近期提出的推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並認為中國提出的以發展促和平為破解包括巴以問題在內的中東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薩拉馬指出,巴以問題是中東一切問題的核心,「四點主張」極富針對性和建設性。「四點主張」中提出壯大促和合力,而埃及作為巴以問題重要斡旋方,與中方擁有攜手促和的意願與合作空間。
薩拉馬同時說,去年1月,中國領導人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中東政策重要演講,提出「中東動蕩,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旨在以發展促和平、在和平中求發展,為破解以巴以問題為核心的中東問題提供了新思路。他認為,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均,是阻礙雙方和解的重要因素。中國近年來通過「一帶一路」合作等機制與阿拉伯國家加強經濟合作將是推動地區和平與發展的「關鍵」。
薩拉馬指出,中東地區近年來持續動蕩不安的深層原因是一些國家在地區問題上奉行強權,令巴以和平進程陷入僵局,同時也導致許多阿拉伯國家經濟發展滯後。他說:「阿拉伯世界渴求和平與發展,普遍期待單極化世界的終結和多極化世界的崛起。我相信中國將成為這一進程的重要推動者。」
薩拉馬認為,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正日益提升,近年來積極參與中東事務,使其有望成為促進中東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薩拉馬同時高度讚揚中國為促進阿拉伯國家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他說,埃中經貿、投資、金融等領域合作近年來不斷深化,並呈現互利共贏的特點:在埃及外匯儲備於2016年探底時,兩國籤署了總額為18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幫助埃及經濟渡過困難時期。此外,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帶來了中國建設工業園區的模式與經驗,中國企業則可藉此進入阿拉伯和非洲市場。
薩拉馬說,他盼望埃及在與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中借鑑中國發展製造業的經驗,加強埃及工業本身的造血能力。
薩拉馬同時提到,他將作為埃及代表團一員參加即將於廈門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他認為,埃及參加此次廈門會晤將增進與金磚國家的合作力度,打開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天地。
「這是我第一次前往中國。作為埃及記者協會的主席,我想藉此機會近距離觀察學習中國在過去數十年快速發展的經驗。」薩拉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