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同名諷刺小說《格列佛遊記》。雖然原著小說中的一些經典情節,如格列佛海中遇險漂流小人國、幫助利立浦特擊敗敵國、用一泡尿熄滅王宮大火等等,都被編入電影中,但是這次的改編,遠不能算是原汁原味,勉強可以稱之為現代偷工減料清湯寡水版。
這麼說倒並不是因為這個新版的《格列佛遊記》僅以發生在小人國的故事為主,加入了一丟丟大人國的段落——對於很多讀者和觀眾來說,《格列佛遊記》本來就約等於「小人國遊記」;也不是因為主人公的身份從身處社會精英階層的醫生,變為廢柴一般的宅男,而是因為其傳達的精神內核的降格。
小說《格列佛遊記》的經典之處在於它對人類社會、確切地說是十八世紀英國社會的自省,然而到了新版《格列佛遊記》這裡,已經沒有任何自省的成分了。儘管主人公基本是一個無腦的美國社會底層人士,卻承擔起對小人國國民進行先進性教育的工作,教他們如何打破陳腐的世俗觀念,追求自由戀愛,教他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換句話說,小人國中的種種問題在影片中的作用,已經不再是反襯人類社會的種種問題,而是襯託現代思維的偉大光榮正確。
在失去珍貴的諷刺性之後,新版《格列佛遊記》的故事也試圖傳達一些原著裡沒有的新意,例如格列佛和小人國國民的相互影響和共同成長,但是這又是一種過於陳腐的好萊塢套路。主流的好萊塢電影裡,要是有這麼兩類本質善良但背景、作風迥異的人被捏在一起,最終都會產生一幫一對對紅的效果——不管這倆人是否像《飛屋環遊記》裡的一老一少那樣年齡差別巨大,或者像《愚人晚宴》裡的保羅•路德和史蒂夫•卡瑞爾那樣智商相差懸殊,以及像《變線人生》裡大本和老塞那樣一白一黑。
不過,如果不是過於糾結本片跟原作之間的聯繫,或者乾脆就把它當成是與《格列佛遊記》無關的另外一個故事的話,它還是一部比較適合全家一起殺時間的娛樂電影。
主人公現代宅男的身份,給影片帶來的笑點不算少。例如,格列佛吹噓自己乃是人類中的精英、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把《星球大戰》、《鐵達尼號》等好萊塢電影裡的故事說成自己的親身經歷,還安排小人國的演員排演相關戲劇,以致片在小人國國民在大劇院裡看到黑武士對格列佛說「我是你父親」時紛紛驚呼,而看到格列佛在鐵達尼號沉沒後對露絲的深情告白時,又都痛哭流涕。即便一直敵視格列佛的將軍質疑,「如果格列佛當時因沉船而死,現在就不能出現在小人國」時,也沒人聽他的。格列佛還把熱門遊戲《吉他英雄》帶到了小人國,他讓小人國的演員打扮成美國搖滾樂隊Kiss的樣子,陪他彈奏Kiss的名曲Rock and Roll All Nite——雖然這一段很可能是暴雪公司的植入廣告,但是看到幾個畫著臉譜的小人兒蹦蹦跳跳,還是很有意思的事。
在特效場面方面,《格列佛遊記》也小有追求:小人國國民跟格列佛的身高比例,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因為主人公動作的變化而改變;格列佛與利立浦特敵國的海軍艦隊之間的「大海戰」,也頗為壯觀。另外,本片還跟風轉制了3D版本,雖然此種3D電影一直被稱為假3D,但在觀影效果上,假3D也聊勝於無。
(責任編輯: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