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華山論劍」,誰才是真正天下第一?老頑童和楊過皆不如他

2020-10-30 武俠百曉通

金庸武俠小說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型群體比鬥,莫過於射鵰中的「華山論劍」,一論時,王重陽以一己之力,技壓眾人奪得「五絕之首」。那種場面,多麼令人激動震撼?可是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含金量已經不算很高了,當時歐陽鋒發瘋,一口咬住黃藥師手指,眾人不願與他計較,所以戲稱他為「天下第一」。

第二次也就罷了。最起碼還有一番武鬥,到了第三次「華山論劍」直接都不比武了,口頭上推舉了一個老頑童,做天下第一。毫無爭議第三次華山論劍,完全是搞小圈子,沒有任何含金量,老頑童的「五絕之首」,也不為讀者認可!那麼理性而論,根據神鵰俠侶,後期表現何人是「天下第一」呢?

一、南帝老矣,東邪無力

到了神鵰俠侶十六年後,能達到五絕級別的,大概有七人分別是:南帝、東邪、老頑童、楊過、金輪法王、郭靖、裘千仞。(排名不分先後)。其中五絕級別實力也可劃為三檔:郭靖、楊過、金輪法王為最,老頑童一人佔中,南帝、東邪、裘千仞次之位於眾人實力最差。

先說說為何:南帝、東邪、裘千仞實力最差,其實到了神鵰後期,當時的老五絕都已經年紀很大了,年老體衰自然不如後輩,況且在神鵰時期,你不會九陰真經都不好意思稱為高手,而且排名一檔的三個,都是那種剛猛路線的。

南帝和東邪本就在射鵰結尾,已經走到個人武學盡頭,隨著歲月時間流逝,也只是增加一點內力,相反體力方面卻也下降了。而裘千仞本來就僅次於五絕,過了這麼多年,和南帝朝夕相處,二人亦師亦友,裘千仞又是個「武痴」,所以他進身五絕級別,也是勉強夠了。

在原文中最後一次華山論劍,東邪黃藥師自忖:單以武功而言自己與一燈大師,恐怕還要略遜老頑童。

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和他開開玩笑。

這裡旁白其實說得很明白,一燈和黃藥師,是不如老頑童的,並沒有提到其他人。而且在前面黃藥師,還用楊過故意擠兌老頑童,說道:

啊哈,小兄弟,這個你可就不對了。你既然居了一個『狂』字,便狂一下又有何妨?以你今日聲名之盛、武功之強,難道還不勝過老頑童嗎?」

雖然是故意擠兌老頑童,可是老頑童也沒否認。以上原文加在一起,清楚的定位了,五絕眾人實力。

二、五絕之首,頑童居中

根據以上眾人實力分析,很明顯老頑童在一干人等,實力也就是中層,所以說老頑童居「中神通」,也可以這樣說道。況且黃藥師還給出理由,老頑童心中無名利?有一句話說得好:心中無敵,方能無敵於天下!不考慮武功高低,從這個角度來說,老頑童也是實至名歸。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所剩下「五絕」級別高手裡面,楊過、郭靖雖然實力強,然而畢竟是小輩,郭靖還是黃藥師女婿,楊過更是郭靖的侄子,若是真用武功打出「天下第一」,那一燈大師,黃藥師臉面何存?

大家都是明白人,有些事自己內心知道就行了,所以老頑童就是最適合人選了!論資排輩,老頑童是王重陽師弟,也是和一燈、南帝一個輩分,選他做天下第一,二人不會太過難堪,論武功老頑童曾經,勉強和楊過打成平手,也算是說得過去。

至於什麼「心中無名利」,那才是狗屁不通的藉口,華山論劍不討論武功,討論什麼名利?要是說心中無名利,不說遠在江湖上眾人,就在場的小龍女,那才是真正的一點名利都沒有吧?而且武功也不差,老頑童最起碼還有好勝之心。

所以說「五絕之首,頑童居中」,不過是黃藥師為保存顏面,自導自演的一套說辭而已,楊過和郭靖二人,一方面尊他為長輩,另一方面也懶得計較。

三、西狂北俠,誰是第一

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扯什麼平手論,既然是武功,那自然要比個高下!以前有一部電影裡面有一句臺詞非常好:你我之間,既分高下,也分生死。所以郭靖和楊過生死之戰,誰會獲勝?

筆者個人覺得,郭靖要強於楊過!理由:明面上的牌,郭靖已經很強了。郭靖會的武功有: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左右互搏術。反觀楊過,也就一套黯然銷魂掌說得過去,威力略等於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會的還是不完整版本。

百花谷一戰,老頑童左右互搏術,九陰真經,就和楊過打成平手,雖然生死之戰老頑童肯定體力不支。郭靖明面上的牌,更勝於老頑童,所以郭靖完勝楊過,當然還有一點,楊過的武功也是有很大缺陷的。

黯然銷魂掌,屬于越傷心威力越大,與小龍女分離十六年,最傷心時和東邪交手,不過是被評價於降龍十八掌能比擬。後來與小龍女相聚後,這套掌法基本廢了大半。試問一句:郭靖運起左右互搏術,左右九陰真經武功,右手降龍十八掌,楊過怎麼破?

況且在倚天中,張三丰也曾提到,以內力而言,他見過最強的就是,師傅覺遠,還有就是郭靖了。不管內力,還是武功招式,等等郭靖皆勝於楊過。

個人總結

所以《神鵰俠侶》中,第三次「華山論劍」,真正的天下第一就是「郭靖」,武俠、武俠,何謂「武」?何謂「俠」?武者:以力無敵於天下!俠者:為國為民。

郭靖不止是武功方面天下第一,在俠義方面,也是「仁義無雙」,一輩子鎮守襄陽城,哪怕明明知道,救無可救,無法力挽狂瀾。郭靖卻義無反顧,選擇捨身求仁,最終在襄陽城破,選擇以身殉城,

只有郭靖才詮釋了「武俠」,真正的含義!這種正能量的人物,捨身為人的人物,值得我們敬重和欽佩學習。

感謝大家的閱讀,各位讀者若是認可在下言論,就在下面點個讚,若是有其它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第三次華山論劍時誰是最強者?並非老頑童,答案藏在眾人對話中
    ,因為在《射鵰英雄傳》以及《神鵰俠侶》的就有多達三次華山論劍,而三次論劍的結果都不一樣,可見武林高手之間武藝會隨著年月的流逝而此消彼長,本文就聊一聊這《神鵰俠侶》中提到的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誰才是天下第一高手。
  • 第三次華山論劍到底誰才是天下第一
    第三次華山論劍是神鵰俠侶結局,楊過和老頑童周伯通等討論天下五絕的人選。但是周伯通對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佩服的不得了,一心想要學習。但是必須答應楊過一個條件,最後周伯通居然答應了。因為這個人是周伯通最不想見兩個人其中一個,周伯通居然答應了,說明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是很厲害的。起碼周伯通沒有破解的方法,所以如果周伯通和楊過打到最後肯定是周伯通輸。
  • 三次華山論劍,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第一次「華山論劍」參與者有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段智興、王重陽,當時的華山絕頂,險峻陡峭、大雪紛飛,五人在鵝毛大雪中比試七天七夜,王重陽的「先天功」和全真教道家武學技高一籌,其他四人都心悅誠服,承認王重陽是武功天下第一。第一次華山論劍爭的是「天下第一」的榮譽以及《九陰真經》的所有權,這兩項都被王重陽收入囊中。
  • 「華山論劍」前兩次皆有比武,為何第三次只動口?原因在楊過身上
    「華山論劍」可以說是金庸筆下,非常精彩的一段江湖高手比武的劇情,自《射鵰》到《神鵰俠侶》可以說是一共有過三次華山論劍。然而奇怪的是不管一論,還是二論皆有動手的情節,可是到了三論,眾人卻真的是只討論天下高手,並沒有比武就確定了新的「五絕」了,這到底為何呢?
  • 雙鵰中,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三次華山論劍,這三大真正高手沒參與
    金庸先生一共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其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而《射鵰三部曲》中,有兩部是與雕相關的,被稱為《雙鵰》,《雙鵰》為《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雙鵰中,一共有過三次華山論劍,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二次華山論劍,分別出現在《射鵰英雄傳》的開頭和結尾,第三次華山論劍,則出現在《神鵰俠侶》的結尾,第一次華山論劍產生了五絕,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公
  • 第三次華山論劍,周伯通奪得第一,武功超過了王重陽沒?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被稱為「射鵰三部曲」。「華山論劍」成了其中的武林盛事,共進行了三次華山論劍。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第一,第二次華山論劍,歐陽鋒第一,第三次華山論劍,周伯通第一。
  • 閒品金庸之二七:三次華山論劍,一次不如一次,但一輩新人勝舊人
    因為小說的男主角是郭靖,而當時他尚未出世。三次華山論劍,只有老頑童和黃藥師兩人全程見證,而全部參與的就只有黃藥師一人。這第一次論劍比拼,周伯通資歷和武學修為尚淺,他只是一個旁觀者。周伯通被黃藥師軟禁在桃花島足足十五年,就是《九陰真經》惹的禍。
  • 第三次華山論劍,周伯通位列「五絕之首」,他真實的武功有多高?
    第三次華山論劍,周伯通位列「五絕之首」,他真實的武功有多高?文/無計文史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之所以能夠跨越新世紀,影響到從60後到00後的數代人,其作品的迷人之處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其中讓其作品能夠影響上到廟堂之高,下達販夫走卒的多個不同階層,就是作品中的流行性符號。
  • 神鵰時期老頑童有多強?「百花谷一戰,楊過差點被打死」
    金庸筆下武俠,要是說起大型武功比鬥,最為精彩的莫過於「華山論劍」,而華山論劍一共有三次,第一次王重陽力壓眾人奪得天下第一。第二次歐陽鋒倒練《九陰真經》,練的瘋瘋癲癲眾人不願和他計較,也封他為天下第一,而第三次時隔多年以後,老頑童被大家公認為「五絕之首」天下第一。
  • 老頑童五絕之首,是尊老還是實至名歸,郭靖楊過比之如何?
    「華山論劍」一直是許多武俠讀者比較喜歡討論的,在《射鵰》時期有過兩次華山論劍,第一次王重陽力壓眾人,大家打心底承認王重陽為天下第一。,可是這次眾人卻都是只動嘴來論,並沒有相互交手,也是令許多武俠讀者頗為遺憾,第三次華山論劍,最終大家認為老頑童,心中無名利,為天下第一。
  • 第二次華山論劍,歐陽鋒實力天下第一,為何後期與郭靖不分伯仲?
    《射鵰三部曲》中,一共有三次華山論劍,其中第二次華山論劍沒有選出新五絕,而是只選出了『天下第一』,這位『天下第一』,便是前五絕之一的西毒歐陽鋒。僅僅在華山論劍的前兩個晚上,歐陽鋒的武功,還不如老頑童周伯通,一旦歐陽鋒逆練了九陰真經,實力就一躍成為了冠首。
  • 金庸武俠中的華山論劍,究竟誰才是第一?不是王重陽,另有其人?
    想必大家一定都聽說過華山論劍,哪怕是不怎麼看武俠小說的人,對於華山論劍這一經典橋段一定也有所耳聞。其實在金庸先生的筆下一共有三次華山論劍,華山論劍向來吸引的都是絕代宗師,不過強中自有強中手,宗師們便要藉此一較高下。
  • 金庸武俠所有高手參加華山論劍,誰最有可能奪得武功天下第一?
    金庸武俠所有高手去參加華山論劍,誰最有可能奪得武功天下第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一共寫了十五部作品。喬峰、虛竹、段譽五絕、郭靖、老頑童、楊過令狐衝、東方不敗、方證大師張無忌、張三丰、石破天。
  • 看看第三次華山論劍,金庸暗示五不過是井底之蛙
    其實金庸在第三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給出了暗示,也許五絕只不過是一群井底之蛙而已。一、金庸筆下有幾次華山論劍?《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都有華山論劍的說法,而其中第一次是由重陽真人發起,在華山之巔南帝、北丐、東邪、西毒與他王重陽五人來了一場決鬥,最終是以王重陽力壓東南西北四絕奪得天下第一的名號,同時也得到了持有《九陰真經》的權利。
  • 三次華山論劍,五絕齊聚華山,眾人孰強孰弱?
    三次華山論劍,五絕祭拜西毒與北丐,未曾有過交手。只是排列座次,重新劃分新五絕,這與初次和二論顯然不同。若五人凝神對陣,試問眾人孰強孰弱,首先華山新五絕分別是西狂楊過、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至於東南兩位,則是東邪與一燈大師。
  • 金庸筆下有4次華山論劍,有一次郭靖在場,但最終奪魁的卻是楊過
    其實金庸大部分作品中都是沒有明確角色強弱的,確切的說是沒有為角色強弱進行排序的,而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則不同,書中是直接以「華山論劍」的方式決出了武林中頂尖高手。而金庸筆下一共有四次華山論劍,本文就聊一聊其中最特殊的一次,楊過奪魁的那一次。一、四次華山論劍?金庸筆下到底有幾次華山論劍?
  • 金庸小說一共有三次華山論劍,各個時期「五絕」的武功怎麼排?
    從射鵰到神鵰,一共有三次華山論劍,從第一次的比武,到第三次的按資排輩,每個時期的五絕人物有所變化,武功也有所變化,各個時期的天下第一也隨著在變化。那麼三次華山論劍各個時期五絕的武功該怎麼排名呢?這期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華山論劍為什麼只舉辦了三次?兩點原因說明答案
    第二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射鵰英雄傳》時期,書中有明確的描寫,參與者有洪七公、黃藥師、歐陽鋒、郭靖、黃蓉。而此時,段智興已出家為僧,成為一燈大師。一燈大師和裘千仞、老頑童周伯通雖然出上得華山,但僅僅是露了一面便走了,沒有參與比武。第三次華山論劍,發生在《神鵰俠侶》時期。
  • 第一次華山論劍,為何王重陽天下第一?秘密隱藏在華山近百年
    這些武功的駕馭者,他們都是誰呢?談起金庸武俠,武功自然不能避而不談。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江湖中人誰才是天下第一呢?王重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全真教的創始人,第一次華山論劍奪得天下第一,綽號中神通。第一次華山論劍,為何王重陽能夠奪得天下第一呢?
  • 第三次華山論劍,郭靖為什麼一言不發,其實他根本瞧不起五絕稱號
    看射鵰俠侶最後一節,第三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奇怪的東西,那就是作為新五絕北俠的郭靖竟然在這次論劍中一言不發!難道是金庸先生忘寫了嗎?絕不是這樣,要知道在射鵰英雄傳中還有神鵰俠侶中,五絕是學武之人可以獲得最高稱號,五絕一旦確立或者發生改動,就意味著江湖勢力迎來一次新的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