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娛樂
張靜初
新浪娛樂訊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原著作品的基礎,經電影版發酵,如今將在戲劇舞臺上呈現。
由趙淼導演、張靜初主演、蔣方舟擔任文學策劃的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將於10月23日開始全國巡演。9月22日,我們和女性故事的距離——《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對談沙龍在建投書局舉行。
本次對談沙龍,主演張靜初、編劇唐夏娃、製作人賈海林與《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羅東、中文版《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出版社、磨鐵圖書子品牌文治圖書主編於北,以「我們與女性故事的距離」為主題展開討論,串聯舞臺劇的創作過程、解讀松子人物內心,借松子這一人物形象開放式探討「女性題材」是否僅是關乎女性的命題。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為何動人?
「松子的一生太讓人感動,實在無法放棄」,在談到為什麼選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進行改編時,編劇唐夏娃以上的概括說明了松子這麼多年來讓讀者和觀眾無法割捨的原因。
主演張靜初表示:「松子故事最打動我地方在於,這是一個用力的去生活、用力去愛的故事。本劇相較於電影更加濃烈、具體。舞臺與觀眾是有距離的,但是真摯的感情可以共通。」
據製作人賈海林透露,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將長達三小時,演員面對的體力消耗和情緒轉換的難度,都是非常有考驗性同時極具看點的。在這個過程中,觀眾也將直接體會到這部戲具有的情感力量和人生的變化無常。
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何特色?
在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前期排練時,曾編排過一次沒有任何音樂、也沒有任何愉快橋段的彩排。在分享那次彩排經歷時,製作人賈海林提到:「那個感覺十分沉重悲傷」。之後經過劇組多次討論,加入了一些舞蹈與肢體元素,以此來調和整體的情緒和觀感。導演趙淼曾提到松子的結局是悲慘的,但她的一生是像煙花一樣絢爛的。為了表現她絢爛的一生,劇組在愛情線、親情線、友情線上精雕細琢,這三條線索將串聯起松子的一生。此外,本劇由口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原班人馬打造,小說和電影中並未被突出的懸疑線索也在舞臺劇版本中浮出水面。
在沙龍會的討論中,主創圍繞與女性故事的「距離」以及如何縮小這樣的「距離「展開。主持人及嘉賓羅東編輯認為,我們與女性敘事、女性主題的文藝作品存在一種「距離」。《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也是這樣一個有「距離感」的故事,在這樣的故事中,我們要如何感同身受?如何將感情傳達,把「距離」一步步縮小?
對於這個問題,張靜初從主演的角度出發,談到趙淼在劇中添加了很多意象、舞蹈、節奏,這些是非常詩意的。通過這樣形成的一種整體的力量,舞臺不但在視覺上讓觀眾非常過癮,還會在情緒和感情傳達上讓觀眾有非常不同的體驗。
肢體也是趙淼導演一直以來的風格與強項。本劇裡,肢體元素將讓作品煥發全新的光彩,擴充情感,賦予這部劇不同於小說和電影的表達,給觀眾不同於小說和電影的全新體驗。
「松子存在的最大意義,是我們要允許每個人的人生有多種可能」
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由日本幻冬舍獨家授權,改編自原作者山田宗樹同名原著。談及這部作品,本書中文版出版社主編於北提到最讓他受到感觸的一點是:「當人要改變的時候,需要看看周邊環境和偶然性允不允許你發生改變」。
在松子的年代,或許她的人生故事能夠被理解。而現在,松子的故事又被重新定義。於北認為:「在大家接受了新的價值觀之後,對於松子的人生選擇往往會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受。但松子存在的最大意義是,我們要允許每個人的人生有多種可能。所以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在看待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能不能通過故事思考如果我是這個人,我的人生會不會像她這樣?或者說我的選擇會不會比她好?」
「劇場本身就是這樣,它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看完這部戲,你會感覺像被洗了一樣,眼淚是免不了的」。張靜初在每次排練過程中都將情緒給的十分足,重複排練的段落中每一次的演繹都會淚流滿面。對此張靜初說:「情緒如果不足,有些調度根本就沒有辦法走。」在張靜初眼中,舞臺劇版《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能夠通過舞臺與現場表演,帶給觀眾更直接的情感接觸,更直接的靈魂碰撞,而這正是劇場演出不同於文字和電影的獨特魅力。
本劇將於10月23日-25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首演,10月30日-31日登陸北京保利劇院,11月27日-28日移師杭州餘杭大劇院,隨後將進行全國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