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馬勇偉,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長、浙江奧美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東甌智庫創意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在文化行業踐行十八載,以眾多策劃點亮了溫州的經濟生活。
他舉辦了「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溫州動漫節」、「溫州燈彩節」、「甌菜美食節」等眾多文化活動,他將溫州市文化創意領域優秀企業和人才會聚一堂,為溫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對推動溫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期《溫晚全媒體·時尚會客廳》,我們將他請到了FM1053《直播溫州》直播室,聽他講述如何用時尚創意改變未來。
從「悟空吵」到行業翹楚
記者:在溫州這個以「商」聞名的城市,您是怎麼想到從事相對冷門的文化創意行業?
馬勇偉:溫州這個城市,原來是以輕工和製造聞名。社會在發展,溫州也要轉型。我認為,溫州城市的未來,一是要科技創新,二是要有文化創意,兩者融合,也是更大概念的「文化創意」,對於溫州來說,這是一個朝陽產業。
記者:您的籍貫是麗水,在第二故鄉溫州不僅站穩了腳跟,還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您靠的是什麼?
馬勇偉:關鍵三個詞,敢、新、學。敢,敢於去做就不會止步不前;新,創新才能走到前沿陣地;學,用知識武裝大腦。
記者:2008年,您牽頭成立了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2012年,您運營管理的大型綜合文化創意產業園東甌智庫,不僅集聚民間智慧,現在更成為溫州的創意產業孵化器……我想知道您是怎麼辦到的。
馬勇偉:2006年,我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研究生班就讀,那一次的系統教育讓我受益匪淺。那時候我就想,我一定要把溫州的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做起來。在這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我跑了很多部門,人家告訴我:「創意怎麼還有產業,創意不就是一個點子?不要『悟空吵』。」我就送書給他們,說服他們,創意是可以成為產業的。
協會成立後,我希望通過落地的項目來推動溫州創意產業的發展,所以選擇了黎明工業區。這個老工業區當時還是很荒涼的,很多人勸我說:「你做不成的。」但是我很有信心。信心一來自於我對未來趨勢的判斷,二來自於我的社會資源,三來自於我的創意和把握。當然,事實也證明了我的判斷是正確的——今年12月,「東甌智庫」就三周年了。我們現在引進了180多家企業,去年年產值達25億元。
改造老城與時尚融合
記者:溫州大羅山的「盤雲谷文化創意村」是您在「東甌智庫」創意基地之後的又一個大動作。跟你一手打造的東甌智庫相比,盤雲谷又有哪些特點?
馬勇偉:中國傳統的文化,最重要的是集中在農村。遺憾的是,因為各種原因,農村正在漸漸遠去。
我想去保護古村落。怎麼保護?只修是沒有用的,要開發保護,要讓它活了才有用,所以,我除了要改造老工業區,我還要改造老村莊。
盤雲谷文化創意村要做成文化、藝術生活社區。我們會把大羅山打造成藝術走廊,成為山上的藝術家集群;把它作為建築和裝飾藝術的試驗場,邀請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對老房子進行改造,在未來,不同風格的建築外觀就是一大景觀;我們還要做時尚生活社區,市民去那裡可以玩、可以住,孩子們上午玩陶泥、下午美食DIY,今天做木工、明天做米塑;家長則可以喝喝茶,慢慢體會回到老家的感覺。我的想法是,文化創意村不僅僅是停留在溫州的大羅山,我希望這是一種可複製的模式,把時尚生活的模式帶到全國。
記者:我們了解到,以「老梧田、新生活、老溫州、新文化」為主題的梧田老街文化創意街區也將在本月啟動打造,梧田老街將會呈現怎樣一種面貌?
馬勇偉:放眼全國,但凡文化氛圍比較濃、比較時尚、有創意的城市,一定會有城市文化消費現象,比如成都,你會去寬窄巷;在廈門,你會去鼓浪嶼;在深圳,你會去華僑城……像溫州這樣人口接近1000萬的城市,我們也要提供一個城市文化消費的地方,讓城市裡的時尚、小資人群有一個棲息的地方。
梧田老街的口號是「老梧田,就是老溫州」,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傳統的溫州文化和現代時尚相互交融的狀態。
在機會最大的時代裡有所作為
記者:在您的《溫州智造》一書中,您說溫州有這麼多傳統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從溫州「製造」到溫州「智造」就是一條新路。當下溫州提出建設時尚之都,要帶動「溫州製造」向「溫州智造」轉變。您認為怎麼定義「智造」?溫州的企業如何「智造」?
馬勇偉:隨著勞動力成本、物價上漲,溫州原來的製造模式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原來我們靠知識含量低的勞動力、靠手工去贏得市場,現在必須靠高技能、靠頭腦。在我看來,製造業大規模的生產會消亡,原因一是成本提升,二是產能過剩。未來,小規模、小眾化、創意的私人製造會越來越流行。溫州未來一定會從傳統的「溫州製造」向「溫州智造」轉變。
正如知名職業經理人唐峻所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對傳統企業家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對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人說;現在是一個機會最大的時代,對全球所有的企業家來說。所以,在這個網際網路思維時代,溫州企業家從製造轉型成智造,不能用原來的思維模式去思考。
時尚溫州創意未來
記者:時尚產業本身就是文化創意產業,而時尚元素的誕生更離不開文化創意。溫州打造時尚之都,您有哪些建議和想法?
馬勇偉:打造時尚之都,要重視文化創意,做時尚產業要接地氣,比如世界溫州人代理的國際品牌,以及涉及婚紗攝影、美容美髮、化妝造型等一系列行業。
溫州憑什麼時尚?是人的時尚。
我們要充分利用溫籍時尚人才,比如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蘇葆燕、名模何穗、著名化妝師毛戈平、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等,將他們引回溫州或將他們的時尚理念帶回來。還有,我們要培養人,特別是創意人才,要在溫州設計出能引領世界潮流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時尚之都。
未來的創意產業發展方向,不應該僅僅是講時尚,更是設計、創意、藝術、生活、商業的高度融合。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