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翠玉白菜,蔣介石帶走多少珍寶?每一件都絕世孤品,價值連城

2020-12-13 鬼龍看歷史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中國有兩個故宮,一個是北京故宮,還有一個是臺北故宮。國民黨敗退大陸之際,蔣介石除了把價值10億美金的黃金和銀元等秘密運到臺灣之後,還訓令「能搬遷的人、財、物儘量搬遷,先以臺灣大學為基地,而後慢慢站穩腳跟。」

很多人對蔣介石帶到臺灣文物中的翠玉白菜最熟悉,其實蔣介石帶去臺灣的文物個個都是珍寶,價值連城。那麼蔣介石帶了多少文物去臺灣呢?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為了文物安全國民黨曾把北京故宮博物院裡的文物裝箱南遷。1948年,面對國軍在內戰戰場上的節節敗退,蔣介石命令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挑選貴重文物裝箱,最後運送到臺灣。當年12月27日,第一批文物共計772箱運抵臺灣基隆港;1949年1月6日,第二批文物共計3502箱被運到臺灣;第三批1224箱文物。

當年這些這些文物在即將被運到臺灣之前,中共方面已經獲悉,於是派人與李濟(當時擔任文物押運官,全程負責運輸、裝卸事宜)接洽,希望能組織文物運往臺灣。但是李濟沒有答應,「保護這批古物是我的職責,自盧溝橋事變之後,我已護送這批珍寶跋涉了大半個中國,終得以保全。現在我同樣不能眼看著祖宗留下的國寶毀於戰火。國共之戰我管不了,但如果我能保全這批文物而撒手不管,是為不忠不孝,同樣對不起後世子孫。」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展示幾件蔣介石當年帶去臺灣比較有代表性的珍寶,目前它們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註:臺北故宮目前收藏著65萬件藝術珍品,其中絕大多數源自北京故宮,是國之重器和瑰寶。這批文物在全中國文物精華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具有無可比擬且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

一、翠玉白菜。原是紫禁城永和宮的陳設器,永和宮為清末瑾妃所居之宮殿,現在是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二、毛公鼎。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鑄,現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三、肉形石。目前是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四、清朝珠翠寶石頭面

五、清朝翠玉螭紋帶鉤

六、清朝琥珀鼻煙壼

七、王羲之書法作品《快雪時晴帖》

八、北宋畫家範寬作品《溪山行旅》

相關焦點

  • 除了翠玉白菜,當年蔣介石還帶走了這些珍寶,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關於臺北故宮的過去,各位讀者應該都有所了解,其中的寶物大多都是當初蔣介石當初南遷時帶去的。在臺北故宮中,除了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翠玉白菜之外,其實還更多比它還珍貴的東西,一起來看看吧。毛公鼎,臺北故宮三件鎮館之寶之一,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肉形石,臺北故宮三件鎮館之寶之一。圖為清十九世紀廣東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圖為清琥珀鼻煙壼。
  • 蔣介石敗走臺灣,除了翠玉白菜,還帶走了這些珍寶
    解放戰爭以後,蔣介石失去民心退避到臺灣,除了世人皆知的翠玉白菜等珍寶,後來通過流出的老照片還曝光了一些珍寶。臺北故宮目前收藏著65萬件藝術珍品,其中絕大多數源自北京故宮,是國之重器和瑰寶。這批文物在全中國文物精華中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具有無可比擬且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
  • 慈禧老禍害墓中藏著五件稀世珍寶,翡翠西瓜、翠玉白菜都不算什麼...
    晚清慈禧太后死後,葬在了東陵中,其中陪葬了數不勝數的稀世珍寶,到了民國,孫殿英帶領軍隊炸開東陵,將裡面的珍寶搶奪一空,在搶奪出來的珍寶中有五件絕世珍寶,都是價值連城,還有一件無價之寶。  二、玉雕紅珊瑚樹  慈禧生前非常喜歡玉雕紅珊瑚樹,即使是在死後玉雕紅珊瑚樹也放於慈禧屍體右側,後被孫殿英帶走。
  • 慈禧太后的陪葬品翠玉白菜,真的是珍妃嫁妝嗎?珍妃親侄女這麼說
    在後宮,珍妃遭廷仗不止這一次,據說她另一次遭受廷仗就是因為奢侈無度,穿了一件用珍珠、翡翠串製成的旗袍,叫慈禧太后撞見了。慈禧太后的邏輯是,連我都捨不得用這麼多珍珠串珠袍,你一個妃子,這麼奢侈,想幹什麼?想當皇后嘛,誰封的你?說到這裡,不妨來說說翠玉白菜。
  • 中國有幾顆國寶級「翠玉白菜」?傳說有6顆,最值錢白菜不在大陸
    後來,經歷數十年戰亂,這件翠玉白菜又經過多次輾轉流離,在1948年時被帶走許多珍貴的國寶級文物。這件翠玉白菜,便在65萬件珍品中脫穎而出,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一顆最閃耀的明星。因為從1966年和1972年的照片中就已發現翠玉白菜已是損壞狀態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共有3件翠玉白菜。除了這件稀世珍品外,另1件翠玉白菜黃綠相接,高度約13.4釐米,菜葉上也有菜蟲。
  • 臺北故宮稀世珍寶「翠玉白菜」遭到毀損(圖)
    臺北故宮稀世珍寶受損   「翠玉白菜」斷須 「紅燒肉」缺了角 「女屍圖」不翼而飛  近日,臺灣媒體傳出驚人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翠玉白菜」遭到毀損,而該院的珍貴文獻《滿文原檔》中的「女屍圖」也不見了。
  • 厚德齋---對於珍寶「翠玉白菜」的生世,你了解嗎?
    由於歷史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在臺北故宮的眾多珍寶中,翠玉白菜無疑是最具人氣的展品,幾乎是每一位參觀者都要去看一看。它又有著怎麼樣獨特的身世呢?說法一:翠玉白菜是慈禧太后的?
  • 價值連城!走近「故宮博物院」的稀世珍寶
    故宮還藏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達一千六百餘件,以及各類珍寶如:法書、銘刻、璽印、織繡、文房四寶、鐘錶、琺瑯、雕塑等等。  這些瑰麗的珍寶,充滿傳奇神秘的色彩,相信許多人都不曾看過聽過,或者聽過不曾看過。關於這些珍寶的民間傳說也是多不勝數,而最近《日本向中國索要琉球珍寶》的新聞,也讓我們對中國的珍寶,更加好奇與嚮往!
  • 大叔實拍了12件,中國臺灣省臺北故宮,每一件珍寶都價值連城
    1948年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為五千四百九十六箱,而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珍貴和最有特色的稀世珍寶。目前藏在中國臺灣省臺北故宮的文物約七十餘萬件。我有幸三次參觀臺北故宮,唯獨2019年5月這次,竟然被允許和鼓勵拍照,這樣我才有了機會用圖片和視頻將它們陸續分享給大家。#文史之旅#這就是圖一中大家圍觀的「清·光緒,綠地魚龍圖花式瓶」。
  • 蔣介石敗退臺灣帶走的稀世珍寶:東坡肉炒白菜外加一個炒菜鍋
    當年國民黨敗退臺灣時,帶走了北京故宮文物 5000多箱,共60多萬件運到臺灣,其中大部分都是精品!導致現如今北京故宮的館藏大部分來自於各省的博物館。那蔣介石都帶走了哪些稀世珍寶?這些文物又珍貴在哪呢?看上去是一塊栩栩如生的東坡肉、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甚至連豬肉皮上面的毛孔都能看見,可謂是人間極品,無價之寶!對比一下上面的兩張圖,下圖是現實中可以吃的東坡肉,兩者是不是太像了!!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的來歷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的來歷,相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古時候每到進貢珍品給朝廷大官及皇上的節期時,各地知府便會下鄉尋訪,要百姓們呈現奇珍貢品。如果老百姓獻出的珍品中選,除了會得到重重賞賜外,還會聲聞鄉裡,是一件極為光宗耀祖的大事。
  • 臺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造型精美,天津博物館的白菜同樣價值連城
    大家好,我是大咖說史工作室的大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民間非常有名氣的「蟈蟈白菜」和「翠玉白菜」。在臺北最有名的博物館內放著一件寶貝,雖說這件寶貝並不見得價值有多高,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大家可不要覺得雕刻師刻意雕刻這兩隻昆蟲,是為了表達白菜沒有注射農藥的意思,其實這兩隻昆蟲寓意在於多子多孫。整顆白菜用白玉和翠玉結合而成,象徵著未嫁之人的清白,同時也有祝願家庭美好的意思。雖然玉本身非常貴重,但是白菜非常接地氣,其中所象徵的寓意更是簡單又親民,就連普通的百姓都可以輕易看懂,所以這件寶貝非常受歡迎。
  • 被偷偷帶去臺灣的稀世珍寶,太美了,件件價值連城!
    被偷偷帶去臺灣的稀世珍寶,太美了,件件價值連城! 70年前 一股勢力前往臺灣 也把大陸的各種稀世珍寶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驚現缺損 懷疑可能被掉包圖
    翠玉白菜回院之後,故宮義工間即傳出發現已遭毀損。院方稱40年前舊傷    「故宮」器物處長嵇若昕被記者詢問時,坦承翠玉白菜確遭毀損,但,不是南下借展時毀損的,而是四十年前即已毀損。嵇若昕拿出一九九二年的公文證實,當時的器物處長無意間發現,翠玉白菜葉菜頂端的螽斯,長鬚之一斷了一小節,非常緊張,擔心此寶在自己手中出了差錯。
  • 翠玉白菜東坡肉?99%的人去臺北故宮都用錯了姿勢
    無論是網上的旅遊攻略,還是臺灣當地的導遊,都會告訴你,去臺北故宮,三大「鎮館之寶」一定不能錯過:一菜:「翠玉白菜」一肉:「東坡肉形石」一鍋:「毛公鼎」其中前兩樣還單獨開闢了展櫃,陳列在顯眼的位置,圍在四周的遊客也是最多的。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翠玉白菜家喻戶曉,但卻稱不上是國寶,專家認為至少有幾點不達標
    說起玉器,出自清代宮廷的翠玉白菜可能是名氣最大的了。它被譽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如果親身見過這件珍寶的人,無不為其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技藝所折服。這棵翠玉白菜原是光緒皇帝和瑾妃所居住的永和宮的陳設品,據考證,它是瑾妃的陪嫁之物。它除了賞心悅目的觀賞性之外,還象徵著新娘的純潔,雕刻之白菜上的兩條昆蟲,象徵多產,有多子多孫的含義。關於這棵翠玉白菜的來歷,民間也有一個傳聞。據說翠玉白菜是瑾妃從她妹妹珍妃那裡「搶」來的。她們同時參加了清宮選秀,同時被選為光緒帝的妃子。
  • 臺灣民眾提議:臺北故宮中「翠玉白菜」還給大陸
    看看翠玉白菜還給大陸的話題是怎麼引起來的。  你知道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嗎?臺灣有人提議應該把它還給大陸啦!  老蔣從大陸帶去的黃金珍寶怎麼算?  民進黨的帳就算到國民黨來臺的時間點,把國民黨打得沒有還手之力。
  • 圖文:臺北故宮珍藏文物-玉雕「翠玉白菜」
    圖文:臺北故宮珍藏文物-玉雕「翠玉白菜」   原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一件高18.7釐米、寬9.1釐米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2003年9月,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始展出數百件價值連城的明清時期的玉器、象牙雕刻工藝品,其創意構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新華社記者吳增祥攝
  • 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翠玉白菜的傳奇故事
    1、翠玉白菜,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傳說是光緒皇帝一後二妃,排名第三的妃子,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妃子、瑾妃娘娘的嫁妝。皇宮中不缺吃穿,但嫁妝卻是給自己的女兒裝點門面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少,長敘給自己二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嫁妝就是翠玉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