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說,憂鬱的蕭邦其實辣得很有層次(組圖)

2020-12-09 搜狐網

彈了十多年蕭邦,李雲迪仍覺得蕭邦前奏曲像是一塊演奏家的試金石



  15年前,李雲迪在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得空缺了15年之久的冠軍,那一刻,18歲的少年對未來沒有過多想法,「拿到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可以放鬆休息一下。」

  今年,恰逢蕭邦誕辰205周年,33歲的李雲迪又回到讓他聲名鵲起的蕭邦世界。9月11日,他首次錄製的蕭邦前奏曲全集《蕭邦傳奇》面向全球發行,「蕭邦傳奇」巡演也將陸續在中國、歐洲及遠東地區開啟。下月,他將以「史上最年輕的評委」身份重返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現場,並於明年發行一張收錄兩部蕭邦鋼琴協奏曲的專輯。

  「這是我對自己的回顧,也是對蕭邦的敬意。每次演奏蕭邦的作品,我都有一種朝聖的感覺。」戴著黑框眼鏡的李雲迪,手中拿著《蕭邦傳奇》的專輯,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唱片成品。

  這幾年,李雲迪專注於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重新投入密集的蕭邦計劃,聽著十指在琴鍵上彈出蕭邦的旋律,對他而言有一種親切舒適的熟悉感。他熟悉蕭邦作品的結構與音型,「我很清楚他的語法、語氣和整體風格,演奏蕭邦很順暢。」

  儘管蕭邦音樂一直伴隨他成長,見證他從默默無聞的少年成為國際鋼琴家,但蕭邦最重要的前奏曲卻是他從未公開演奏過的。

  蕭邦1839年發表的24首前奏曲是一套極富創造性的鋼琴小品,作曲家舒曼曾說,「每一首精細微妙的筆觸都有著蕭邦的典型特徵。」

  1838年,身患肺病的蕭邦和喬治·桑離開巴黎的陰霾冬日,前往位於地中海的馬洛卡島嶼療養身體。以往陽光明媚的馬洛卡島,迎接蕭邦的卻是陰雨綿綿,當地人也不願靠近這位患病者。身體的病痛和遠方家鄉華沙的局勢動蕩,令蕭邦骨子裡的憂鬱情緒更加濃鬱。在24首前奏曲中,他用大小調將24首小品間隔開,大調的明亮活躍與小調的感傷陰鬱相互穿插,像是蕭邦內心的兩條明暗線條,既充滿希望,又帶著沉鬱。

  彈了十多年蕭邦,李雲迪仍覺得蕭邦前奏曲像是一塊演奏家的試金石,「前奏曲的音樂性是複雜的,技巧也比較艱難。蕭邦對鋼琴的貢獻非常偉大,他對鋼琴鍵盤很了解,能把旋律與和聲寫得獨樹一幟,這也是蕭邦音樂被大眾喜歡的原因。」李雲迪所談的技術,並非像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那樣大開大合的複雜性,而是從鋼琴演奏上細緻入微的細節掌控,包括音色、結構與分寸感的控制。

  蕭邦完成24首前奏曲時,尚不滿30歲。李雲迪更願意從年輕人的視角去理解蕭邦內心,用「帶有憂傷的活力去展現」。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李雲迪將自己演繹的蕭邦前奏曲全集比喻為家鄉的川菜,「所有人說起川菜,都只有一個"辣",真正好的川菜,精髓並不只是辣,而是非常豐富的層次。」他不希望人們提到蕭邦就是憂鬱詩人的印象,他更相信,蕭邦寫出的前奏曲裡有複雜多面的情緒,裡面包含著豐富、年輕而積極的特徵。

  對於下個月即將擔任評委,他最好奇的是,那些參賽的90後演奏家會怎麼理解蕭邦,「同一個作品,每個時代的理解、想法和審美口味都不一樣。我想聽聽90後的蕭邦是什麼音色,對技術的想法和詮釋的標準是什麼狀態。」

  第一財經:蕭邦的24首前奏曲,之前已經有過阿格裡奇、波利尼等鋼琴家的錄音版本,你聽過這些鋼琴家的版本嗎,更欣賞誰的詮釋?

  李雲迪:我非常喜歡阿格裡奇的演繹,音色的變化與氣息結合得特別好,非常個性化,符合蕭邦音樂大眾審美聽覺。雖然有些地方從譜面上正式對待的話可能會誇張一些,但還是合理的。

  波利尼的演奏很乾淨,音樂方面對我來講過於僵硬了一點,但在技術上、譜面上的理解是很嚴謹的。還有科託的演繹,我認為音樂性是最強的,技術環節的表現或許是年代久遠的原因,稍微有些欠缺,但並不影響他對音樂風格把握的特徵。還有一個是莫伊澤維奇,演奏非常特別,比較小巧細膩,節奏也不快。另外阿勞的演繹,速度偏慢,但對旋律的處理比較像科託。科託太過於重視旋律,這也是他對蕭邦理解的特徵,科託對蕭邦樂句的詮釋,我覺得是排第一的。

  通過歷代鋼琴家的演繹,可以看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著重點。我這張唱片,是我理解的前奏曲,也是我目前這個年齡段所呈現出來的對這套作品的看法。

  日報:已經有那麼多鋼琴大師錄過蕭邦24首前奏曲,你覺得自己能尋找到什麼不同?

  李雲迪:對於每一個職業演奏家來講前奏曲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曲目,演奏蕭邦首先需要把風格把握好。面對眾多版本,我可以突破和發揮的空間並不大,因為這已經是傳承過很多代的作品。前奏曲的體裁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個傳統的展現狀態,蕭邦的風格就是哀傷的、悲愁的、具有英雄主義的,包括技術的風格、聲音的控制、把握的層次,對演奏蕭邦的鋼琴家來說都是比較明確的特徵。

  蕭邦的音樂旋律性很重要,但結構性比較古典,要保持古典作品不能隨意的「浪漫」處理。我在練蕭邦的時候。音色是最複雜的技術環節,音色要靠耳朵、感知、以及手指的觸鍵去表現,音色的控制是對作品理解的更深層次的探索,這是最難的,這也是蕭邦作品練習時間最長的原因,要在音色、技術、音樂上達到三者平衡的狀態,很難。

  我理解的蕭邦前奏曲,首先要是積極的,前奏曲的音樂特性非常流動,不像敘事曲那樣懷舊,它的律動性、結構都是變化豐富,音樂特徵很年輕,雖然陳述的是比較憂傷的情緒,但是是作為一個年輕人的狀態在呈現,所以要帶有憂傷的活力去展現,這是一部很全面的作品。

  日報:整個24首前奏曲,由大小調相互穿插,你在兩三天的錄製過程中是一氣呵成彈完的,怎麼去感受蕭邦的這種編排?

  李雲迪:我把前奏曲當成是一個作品,沒把它當成是24首。當然,練習的時候肯定每一首有不一樣的地方。蕭邦創作的時候,不管從調性還是結構上,就像奏鳴曲的四個樂章,對我來講,比如演奏四首敘事曲,我會認為音樂的遞進和發展具備完整性。你看蕭邦的音樂很多都是一個系列一個系列的,就像蕭邦練習曲,每一首調性之間的銜接都有關係,連續演奏時就是一個完整作品。

  日報:前奏曲的體裁是從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開創的,蕭邦的前奏曲和巴赫之間有哪些關聯?

  李雲迪:那當然,巴赫和莫扎特對蕭邦有很大影響,他的很多音型、曲式結構和創作靈感就是傳承自這兩位作曲家,根是完全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你聽蕭邦覺得很浪漫,但也不是很華麗的原因,他的曲式是非常古典的,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蕭邦很注重旋律,但如果你去分析他的作品,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傳統、非常嚴謹的作曲家。

  蕭邦在鋼琴的發展上是最完善的,所以在全世界所有鋼琴比賽中,只有蕭邦是對鋼琴最權威的考驗,它的含金量、對鋼琴家的考驗,都是最高的。

  日報:有人覺得蕭邦的作品很動聽,但聽多了會有點甜膩,你從演奏家角度怎麼看?

  李雲迪:我沒有,我覺得蕭邦的作品越彈越有勁。你要去仔細分析,其實他是很有意思的,就像彈巴赫和莫扎特一樣,彈這個有這個味道,那個有那個味道,他寫的音可能並不複雜,也不多。蕭邦的邏輯性非常強,他絕不是一個憑感覺創作的人。

9月11日,李雲迪首次錄製的蕭邦前奏曲全集《蕭邦傳奇》面向全球發行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財經網站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5278.html report 3714 彈了十多年蕭邦,李雲迪仍覺得蕭邦前奏曲像是一塊演奏家的試金石15年前,李雲迪在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得空缺了15年之久的冠軍,那一刻,18歲的少年對未來沒有過多想

");}

相關焦點

  • 專訪李雲迪:蕭邦前奏曲、川菜是怎樣的關係
    蕭邦1839年發表的24首前奏曲是一套極富創造性的鋼琴小品,作曲家舒曼曾說:「每一首精細微妙的筆觸都有著蕭邦的典型特徵。」1838年,身患肺病的蕭邦和喬治·桑離開巴黎的陰霾冬日,前往位於地中海的馬洛卡島嶼療養身體。以往陽光明媚的馬洛卡島,迎接蕭邦的卻是陰雨綿綿,當地人也不願靠近這位患病者。身體的病痛和遠方家鄉華沙的局勢動蕩,令蕭邦骨子裡的憂鬱情緒更加濃鬱。
  • 李雲迪日本「全蕭邦」巡演 完美演奏贏得經久掌聲
    對於李雲迪來說,蕭邦的音樂像是一個巨大的寶藏,他對於蕭邦的理解也一直在不斷地深化。他在採訪中表示,在不同時候演奏相同的作品,對作品的感情、對作品的理解都會有變化。最近十多年來,他演奏了蕭邦的很多作品,包括蕭邦的奏鳴曲、波蘭舞曲、4首諧謔曲,最近是蕭邦的4首敘事曲和24首前奏曲,接下來可能還會嘗試有其他的作品,每一次的演奏都是一個自我發展、深化認識的過程。
  • 鋼琴王子與搖錢樹——評李雲迪首張專輯《蕭邦精選》
    李雲迪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與DG籤下專屬音樂家合同的華人,DG也將用他做為進一步擴大亞洲市場的利器。可以預料,如果李雲迪不出現如當年美國人克萊本那樣明顯的「江郎才盡」現象,是很有希望成為一個大牌鋼琴家的。傳統蕭邦又回來了選手在比賽中的錄音,照慣例是不能做為正式唱片的,所以,去年年底正式發行的《李雲迪:蕭邦精選》就是李雲迪的首張專輯了。
  • 李雲迪任蕭邦大賽最年輕評委 「蕭邦護照」帶回家
    原標題:李雲迪任蕭邦大賽最年輕評委   2014年10月17日波蘭時間,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產部官網發布了2015年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信息,並宣布了評委名單,李雲迪當選為大賽評委,也成為蕭邦大賽歷史上最年輕的評委。
  • 李雲迪在澳門演繹「蕭邦李斯特之夜」
    舞臺上,中國傑出青年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忘我地演奏著蕭邦的名曲,座無虛席的澳門文化中心音樂廳也為之沉醉,為之傾倒。  4月29日,李雲迪的鋼琴獨奏會在澳門上演,曲目包括蕭邦的《降B小調夜曲》、《B小調詼諧曲》、《自然行板和光輝的大波蘭舞曲》以及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等6部作品。在30日的第二場演出中,李雲迪還將演奏蕭邦的《升C小調詼諧曲》和《E大調詼諧曲》等曲目。
  • 獨家專訪李雲迪:十年,再次愛上蕭邦(圖)
    獲獎10年,恰逢蕭邦誕辰200周年,李雲迪以全新的精神面貌示人,以攝人心魄的蕭邦演奏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蕭邦年」的一大亮點,並榮獲波蘭文化部授予的波蘭榮譽藝術文化勳章。在受勳的第二天,李雲迪接受了晨報的獨家專訪。  十年 尋找自己  記者:10年前,因琴藝獲蕭邦比賽大獎;10年後,因蕭邦而獲波蘭榮譽藝術文化勳章。
  • 李雲迪《蕭邦:敘事曲》國際發行 再續蕭邦傳奇
    李雲迪專輯封面  搜狐娛樂訊 繼李雲迪此前一系列對蕭邦作品值得讚譽的探索之後,2016年2月26日,李雲迪最新演奏專輯《蕭邦這張專輯是繼《蕭邦傳奇:前奏曲全集》之後再續以蕭邦為主題的新作。專輯收錄敘事曲、搖籃曲、瑪祖卡三種體裁的鋼琴作品,靈感分別源於蕭邦對生活及藝術不同層面的捕捉及創作。2000年,李雲迪獲得第14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 成為大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2015年,又以「肖賽」最年輕評委身份重返華沙。
  • 李雲迪與蕭邦:那些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第一次」
    縱觀他的演藝生涯,與偶像蕭邦有著莫大的不解之緣,李雲迪的諸多「第一次」都與這位歐洲「浪漫主義鋼琴詩人」息息相關。  2000年10月,剛過18周歲生日的李雲迪在第14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結束金獎連續空缺兩屆、長達15年的沉寂,一舉奪冠,成為開賽73年來首位獲第一名的中國人,他作為鋼琴演奏家的職業生涯正是由此起航。
  • 李雲迪「雲指蕭邦」拉開南京重慶新年序曲
    新年伊始,「鋼琴王子」李雲迪繼新年茶話會後,又馬不停蹄的繼續「雲指蕭邦」巡演音樂會,依次在南京、重慶輪番拉開了蕭邦經典華章序幕,為現場觀眾帶去一場場頂級視聽盛宴,在辭舊迎新之際,同時也通過音樂送上一份新年祝福。
  • 鋼琴家李雲迪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傾情演繹蕭邦名曲
    中國鋼琴家李雲迪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傾情演繹蕭邦名曲  中新社紐約3月24日電 (記者 阮煜琳 廖攀)當地時間23日晚,中國青年鋼琴家李雲迪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當晚,音樂廳斯特恩禮堂座無虛席,臺上,李雲迪將蕭邦經典名曲傾情演繹。  23日晚,李雲迪「蕭邦傳奇」世界巡演來到著名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
  • 時隔16年再度全面解讀蕭邦 李雲迪:我心依舊
    經歷了種種風雨,不變的是他對蕭邦的熱愛。而今晚的蕭邦音樂會也是他16年曆練的寫照。   蕭邦永遠最愛   16年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李雲迪獲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大獎,震驚了中外鋼琴界。因為前兩屆,一等獎都是空缺。李雲迪的出現,讓那些大腕評委們看到了希望。有評論說,李雲迪演奏時的狀態和優雅的氣質正好與蕭邦鋼琴詩人的氣質相吻合。
  • 所以第一本「蕭邦護照」獲得者是郎朗還是李雲迪?到底誰在說謊?
    文/米多(文章出品原創號蝸牛娛樂話,禁止轉載)提到國內年輕有為的鋼琴家,相信大多數人立馬會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李雲迪,另一個就是郎朗。最近,有網友發出質疑「到底誰是第一個獲得「蕭邦護照」的中國人?李雲迪還是郎朗?」
  • 李雲迪在李佳琦直播間教狗子學彈《鍾》,「中國蕭邦」怎麼淪落到上...
    說到中國國寶級鋼琴家,與郎朗齊名的,就是李雲迪。 8歲才開始走上鋼琴學習之路的李雲迪,因為有之前學習手風琴的底子,在鋼琴領域的學習也是進步飛速,一路拿獎拿到手軟,但要說成名一戰,是在20年前。
  • 李雲迪不喜"中國蕭邦"稱號 自曝愛跑步(圖)
    「要說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覺得我現在是在做我喜歡做的事,因為彈鋼琴是我從小的夢想,我在實現自己夢想的路上。雖然有時候會覺得累,但是這個過程我還是快樂的。」說到夢想,李雲迪的嘴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這些年來,很多人都用「鋼琴詩人」、「中國蕭邦」的稱呼來形容李雲迪,然而對於這些稱呼,李雲迪似乎並不在乎。
  • 李雲迪從蕭邦大賽最年輕金獎得主到最年輕評委
    李雲迪14年前曾是蕭邦大賽最年輕金獎得主 李雲迪(資料圖) 人民網10月27日電 (記者盧亭)波蘭時間10月17日,波蘭文化和國家遺產部官網發布了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信息,並宣布了宣布了評委名單,李雲迪當選為大賽評委,也成為了蕭邦大賽歷史上最年輕的評委。
  • 鋼琴演奏家-李雲迪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世界上最著名、級別最高的鋼琴比賽之一,每5年一屆,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辦,以嚴格著稱。若評委們認為某一獎項沒有參賽者有足夠資格得到,就會讓該獎項懸空。在此之前,第十二、十三屆比賽都由於參賽者水平被評判為不夠優秀而讓金獎空缺。李雲迪在初賽中彈奏了《A小調半音階練習曲》,被認為是初賽表現最出色的選手。評委會主席雅辛斯基認為:「從第一輪起我們就感覺到本屆比賽有第一名了。
  • 李雲迪蕭邦新專輯備受好評 來看看樂評人都怎麼說
    有學者認為這兩首作品正是蕭邦心中的構想——在創作完成這兩首鋼琴協奏曲後,蕭邦便離開了他心愛的華沙,永遠流亡在外,而鋼琴與管弦樂團在此中顯示出的特殊關係,似乎與作曲家的悲涼身世有著某種巧妙的聯繫。這種巧妙的聯繫使得作品本身對鋼琴家有著極高的要求。
  • 紀念蕭邦誕辰200周年李雲迪鋼琴獨奏音樂會
    Programme:   Nocturnes op9-1, op9-2, op15-2, op27-2, op48-1   Andante spianto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op.22   Mazurkas op.33   Sonata No.2 op.35   Polonaise op53   連結:李雲迪
  • 李雲迪加盟麥兜大電影 為「最文藝角色」配音
    對李雲迪而言,配音是個全新的體驗,但與鋼琴演奏仍有相似之處。「在演奏當中,我主要是處理聽和彈奏的一個狀態,配音也是一個跟聲音有關的狀態,只不過需要處理的是講話、語氣、語調」,李雲迪表示「其實這也是一種另類的聽覺訓練。」
  • 李雲迪《蕭邦:敘事曲》2月26日發行 再續傳奇
    繼李雲迪此前一系列對蕭邦作品值得讚譽的探索之後,2016年2月26日,李雲迪最新演奏專輯《蕭邦:敘事曲》國際發行。這張專輯是繼《蕭邦傳奇:前奏曲全集》之後再續以蕭邦為主題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