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吃了3年,卻出現耐藥性,是不是進了「死胡同」?

2020-12-21 騰訊網

2016年7月,林秀被診斷出患有第4階段RCC,癌細胞已擴散到肺部,已經有硬幣大小了。醫生建議她手術,2016年10月,林秀接受了腎臟手術,取出了硬幣大小的腫塊。 休養了一個多月後,去複查,醫生建議她服用靶向藥進行聯合治療,效果會更好。

2016年12月,林秀開始吃印度索坦,大約10個月的caprane舒尼替尼治療後,去醫院複查,觀察到腎臟腫塊以及肝臟和胰腺轉移灶a縮小。醫生建議繼續服用靶向藥。

然而差不多吃了3年,去年3月,林秀開始出現了一些副作用,手腳脫皮,還會痛、發炎。5月份開始出現耐藥情況,ct顯示原病灶有擴增的情況,醫生建議停藥,改用化療。但是林秀不願意化療,四處託人打聽有沒有別的靶向藥,卻無果。

不吃藥,不化療,林秀的病情慢慢惡化,之前控制住的腫瘤開始復發,癌痛也比以前更甚,停藥不到2個月,人就急劇消瘦,重新躺回了病床上。面對執拗不肯化療的林秀,家人很無奈,「是不是只能等死了?」

靶向藥出現耐藥就是等死嗎?

靶向藥是針對癌細胞分子上特定的基因突變,也就是「靶點」進行治療,通過抑制靶點的活性或者直接殺死靶點蛋白質來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

目前在我國靶向藥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了,尤其是在肺癌、胰腺癌等癌症的治療上,靶向藥都取得了比較好的臨床效果。而且相對於化療來說,靶向藥更有針對性,一般只會抑制癌細胞,對正常細胞的傷害不會很大,所以副作用相對較小。

靶向藥物在臨床上,對絕大多數患者都是有效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有些患者是出現耐藥性。出現耐藥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靶向藥無效,而是因為腫瘤細胞發生了變異,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是很高的,它會不斷的與靶向藥對抗,當它的一個點被抑制住了,它會換一個點來驅動。那這時候原來的靶向藥效果就不明顯了,也就是產生了耐藥性。

一般來說,靶向藥服用半年到一年時就可能出現耐藥性,根據病人的體質不同會略有差異。這就需要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複診和檢測,一旦發現出現耐藥性就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很多患者一聽到出現耐藥性就會像林秀一樣灰心喪氣,其實出現耐藥性並不代表等死,癌症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採取化療、放療、手術、中藥等其他治療手段來治療,最重要的是要配合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癌症患者如何避免耐藥?

患者對靶向藥產生耐藥性,對信心打擊確實比較大,那有沒有辦法可以避免靶向藥的耐藥性呢?一般來講,靶向藥的耐藥性是很難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配合靶向藥的治療,儘可能延長其治療有效的期間,降低耐藥性發生的機率。癌症患者要避免產生耐藥性,3點建議要牢記:

堅持複查。患者一定要遵循遺囑,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尤其是要追蹤基因突變的情況,一旦發現腫瘤細胞的突變基因發生了變化,就要按照醫生要求及時調整治療藥物,或增強其他藥物配合靶向藥服用,或調整為其他靶向藥,或調整為其他治療方案。

注意營養。患者在服用靶向藥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避免體內的白血球減少;在出現副作用感覺噁心想吐時,多吃一些牛奶啊、魚湯啊這些高營養的流質食物,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多吃水果和蔬菜。良好的營養可以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配合靶向藥一起打敗癌細胞。

適當鍛鍊。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能也可以舒緩心情,尤其是正在接受靶向藥治療的患者,身體出現了一些副作用,精神也會有些壓力,在體能可承受的範圍內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可以放鬆身體,加快身體的代謝,增強體質,也可以增強食慾。

治療癌症,積極正確的心態認識很重要

癌症患者一定要正確看待靶向藥的耐藥性,耐藥性的產生是一種正常現象。很多患者服用靶向藥初期感覺非常良好,尤其是在副作用還沒有完全呈現的時期,醫院複查的效果也比較好,就會對靶向藥產生非常大的期許,寄希望於靶向藥可以治癒癌症。那當出現耐藥性時,患者的精神打擊會比較大,會有希望破滅的絕望感。

但是,我們一定要有積極正確的心態認識,耐藥性並不等於沒辦法了,靶向藥只是癌症治療的其中一個方案,癌症治療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手術治療、藥物化療、中藥治療、免疫療法等等,而且即使是靶向藥現在的種類也很多,一種耐藥了,可以考慮更換其他靶向藥。最重要的是,要積極的對抗癌症,心態也是戰勝病魔的關鍵因素。

總之,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靶向藥的治療效果越來越被認可,而且現在很多靶向藥已經納入醫保範疇,所以很多患者會採用靶向藥治療癌症,但是靶向藥的耐藥性是限制治療效果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對待耐藥性,患者要有積極正確的態度,積極配合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正確面對現狀調整自己心態,只有這樣才能重獲健康。

參考資料:

1、《靶向藥、免疫藥哪個更好?》.健康時報.2019-07-02.

2、《靶向藥物治療期飲食配合有講究》.健康時報.2019-07-02.

3、《靶向治療別忽視耐藥性》.健康時報.2016-11-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靶向治療為什麼會產生耐藥性?如何降低靶向藥耐藥性
    說起靶向治療很多人就會認為靶向治療精準度高,對於癌症地治療更為有效。靶向藥物之所以被稱為「靶向」,是因為它是通過與癌症發生、腫瘤生長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點」來阻止癌細胞的生長。靶向藥之所以有用,是因為腫瘤細胞剛好攜帶了這個基因突變,一開始就是因為有這些基因突變,讓腫瘤細胞瘋狂生長。靶向藥可以特異性地識別這些突變基因,與之結合,從而封閉癌細胞的生長開關,讓腫瘤得以控制。但是,腫瘤細胞中總有那麼些非常聰明的壞蛋,就像遊戲中的「大Boss」,他們學會了躲避靶向藥物的攻擊,並且「繁殖」更多可以躲避攻擊的細胞。
  • 肺癌吃靶向藥,醫生提醒你要注意3點事項,療效才能得到保障
    傳統的放化療雖然也具備殺死癌細胞的作用,但是卻會誤傷正常的細胞組織,而靶向藥則能進行正確的治療。肺癌吃靶向藥,醫生提醒你要注意3點事項,療效才可以得到保障。定期做CT或者是MRI等複查醫療技術水平雖然沒能達到徹底的根除肺癌的方法,但是靶向藥是治療癌症的「利器」,要是長期服用靶向藥的話,就會對藥物容易產生一種耐藥性,就拿肺癌來說,如果肺癌的患者萬一對靶向藥出現了耐藥性,那麼靶向藥的療效就會急速的
  • 靶向藥療效好,副作用小,為什麼不讓每個癌症患者吃?
    靶向藥治療癌症的效果相對其他治療手段較好,但是如果患者服用靶向藥的時間長了,同樣會產生耐藥性。 以肺癌為例,患者雖然本身存在EGFR靶點突變,但由於同時也天然存在KRAS基因突變,因此即使服用靶向藥了,治療效果也不好。有的肺癌患者甚至在服用靶向藥四五個月後,就開始出現耐藥性。
  • 靶向治療是什麼意思?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進行靶向治療嗎
    預計今後二十年癌症新發病例數將增加約70%。每個人一輩子有 1/5 的可能性患癌。猛一看這數據,確實容易讓人頭皮發麻、心生緊張。肺癌早期多無症狀,幾乎2/3的肺癌患者在就診時已是晚期(Ⅲ期或Ⅳ期)。可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有人說肺癌靶向治療可以多活20年,到底什麼是靶向治療,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進行靶向治療?靶向治療,可以理解為帶有目標識別能力的飛彈,會追著既定目標轟炸。腫瘤細胞的表面會有一些特異性的蛋白(正常細胞沒有),靶向藥就可以利用這些蛋白識別腫瘤細胞,然後定點殺滅。
  • 肺癌靶向藥耐藥性突變 第三、四代抑制劑成下一片「藍海」
    晚期肺癌患者放化療後預後較差,5 年生存率在15%-16%。靶向治療等新的治療方法的出現,給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不過,已經有臨床數據顯示第一代以及第二代靶標藥開始出現了抗藥性。在研發技術推動下,第三代靶標藥Osimertinib成為了比化療之外的又一項優勢選擇,甚至「第四代替尼」進入臨床研究,新一代肺癌用藥必定成為下一片「藍海」。
  • 肺癌晚期吃靶向藥能活多久?解決這件事,可以活更久
    什麼是靶向藥物?對於普通藥物而言,通常在進入體內後僅有極少一部分才能夠真正作用於病變部位。這是制約藥物療效,並導致藥物毒副作用的根本原因。獲取具有像飛彈一樣精準靶向能力的藥物是人類的一個夢想,也是藥物開發的終極目標。
  • 吃靶向藥出現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怎麼辦?聽聽專家的意見
    和化療一樣,靶向治療也存在副作用。雖然靶向藥的副作用沒有化療藥那麼強,但是靶向藥給患者帶來的副作用仍然不小。靶向藥常見的副作用有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咳嗽、頭暈、頭痛、白細胞減少、貧血、感染、肌肉疼痛等,而且靶向藥還可能帶來心臟和肺臟毒性。 飲食調理對癌症病人非常重要,正確的飲食能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力,從而減輕治療的副作用。   吃靶向藥出現白細胞下降怎麼辦?
  • 吃靶向藥怕耐藥?先記住這8大誤區!
    但是在靶向治療中,存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腫瘤容易對靶向藥產生耐藥性。從使用靶向藥物的第一天起,這就是患者最擔心的問題。什麼是耐藥?癌症患者出現癌痛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腫瘤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所吃的藥物、生理上的一些應激反應或其他疾病和不適等,甚至心理負擔過重,都可能引起疼痛。
  • 請收下這份最全靶向藥科普
    靶向抗癌藥的興起是近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對於某些患者來說,靶向藥確實是救命的藥,稱之為「神藥」也不為過,以肺癌為例,以前肺癌晚期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0個月左右,現在通過靶向藥治療很多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可以達到四五年,實現長期生存。
  • 靶向藥物可讓肺癌患者生存達3年以上 一年內耐藥是誤解
    很多患者都將靶向治療和基因治療混為一談,認為靶向治療就是基因治療。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家庭醫生在線腫瘤頻道聯合主編吳一龍教授在採訪時指出,實際上這種看法犯了概念上的錯誤。因為狹義的基因治療是對基因進行矯正。而靶向治療講的是針對某一個基因異常進行的靶向抑制。吳一龍教授指出,肺癌在靶向藥物的研究上進步非常大。
  • 中藥配合靶向藥,就像倚天劍和屠龍刀的合璧,終成武林秘籍
    確診醫院的大夫說,張老爺子屬於癌症晚期患者,腫瘤病灶過大,而且過多,無法手術,放化療也不敏感,經過穿刺活檢等一系列檢查明確之後,建議他採用靶向藥去治療。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觀眾都知道,靶向藥價格昂貴,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 多少人「因癌致貧」,吃得起的肺癌靶向藥,幫你解決這個「老大難」
    吃得起的肺癌靶向治藥癌症不僅整個家庭的生活蒙上灰暗的色調,同時,還讓很多家庭因其高額的治療費用負債纍纍,甚至是望而卻步。在國內幾乎每天約有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肺癌的發病和死亡佔到所有癌症的第一位,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幾乎佔比高達80%-85%。
  • 吃靶向藥不注意這幾點,會影響療效及安全!
    相比起化療,靶向藥物只會抑制及殺傷癌細胞,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顯著傷害,因此副作用要小得多。很多癌症患者都說:「能吃靶向藥,是一種福分!」 但是靶向藥也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儘管通常不嚴重,但也讓患者飽受折磨。
  • 天價靶向藥物治療能多活20年,別太天真了,這個原因會讓治療失敗
    患者靶向藥物治療,是指通過基因檢測分析癌症患者基因變異的形態,然後施用針對不同癌變的特定靶向藥物,治療更精準。很多腫瘤患者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靶向治療藥物帶來的益處,副作用小,生存期長。可是,患者要注意的是,靶向藥物不是神藥,不僅僅價格昂貴,堪稱天價,而且不是任何腫瘤患者都能適用,只有通過檢測發現體內存在基因突變,也就是靶點,才可適用靶向藥物治療。
  • 南京專家用青蒿素有望解決靶向藥耐藥難題
    記者在11月6日召開的江蘇省總醫藥研究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60年曆程回顧暨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獲悉,該院實驗室副研究員蔡雪婷今年拿到中國中醫科學院重大新藥創新項目,而該項目研究發現,青蒿素聯合靶向藥物對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效果非常好。  青蒿素大家應該不陌生,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並提煉出青蒿素並用以治療瘧疾,由此成為首位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 胃癌靶向藥的研究進展
    ToGA研究作為第一項曲妥珠單抗治療HER2陽性胃癌的大型Ⅲ期臨床研究,首次證實化療聯合靶向藥物可顯著延長晚期胃癌的OS。亞組分析顯示,HER-2表達IHC為(+)/FISH陽性的患者中有部分獲益者,而且HER-2表達強陽性的患者中,也有患者不能從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中獲益。所以,關於曲妥珠單抗進一步的療效預測指標仍需深入探索。
  • 藥「到」病除?
    只是,因為癌細胞的特性,劉文服用的第一代肺癌靶向藥在醫保覆蓋不久,就出現了耐藥性,三代藥成了他僅剩的選擇。雖然藥已經進了醫保,但在他所處的中部某地級市,所有的醫院都開不出他急需的三代藥。沒有報銷,他負擔不起每盒超過1.5萬元的天價,只能停藥。
  • 靶向藥對付癌細胞,5個副作用可能難避免,服用時要注意幾個細節
    靶向藥物是治療癌症的輔助手段,靶點明確,能精準殺傷癌細胞。不過靶向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會對正常細胞帶來傷害,因此易出現多種副作用。靶向藥物治療易出現哪些副作用?1、傷害肝功能無論是藥物還是藥物本身都會對肝臟帶來一定的毒性作用,使得各種轉氨酶和膽紅素升高,嚴重時會出現肝炎或肝衰竭。所以靶向藥物治療期間需定期做肝功能檢查。通常經過保肝治療後轉氨酶升高就能恢復,若轉氨酶持續性升高需考慮停藥。
  • 乳腺癌靶向藥帕捷特定價有望「全球最低」
    在這次活動上,羅氏製藥中國總裁周虹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近期獲批的HER2乳腺癌靶向新藥帕捷特(帕妥珠單抗),定價比香港低20%,有望成為「全球最低價」。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號稱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因為擔心復發或癌細胞清除不徹底,或醫療觀念、醫療條件有限,超過88%的中國女性乳腺癌患者都會接受乳房切除外科手術。
  • 肺癌靶向藥——鹽酸阿來替尼知多少?
    ALK靶向藥的發展 隨著,ALK融合基因突變致癌確定,於是針對這一靶點相繼也研發出各種靶向治療藥物。目前上市的ALK靶向藥有第一,第二代。目前,第一代藥物克唑替尼療效顯著,臨床試驗顯示對於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克唑替尼的療效顯著優於傳統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