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生活中的共同價值觀

2020-12-11 人民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體現了價值觀念和道德理念的先進性要求,但它同時又有著廣泛的群眾性,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是價值觀念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群眾基礎的有機結合和統一。不能狹隘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作只是社會先進分子的價值觀,更不能視為少數精英的價值觀。

我們需要共同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為此專門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進一步把24字箴言確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當前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為什麼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突出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原因在於我們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形勢新任務,任務艱巨繁重,需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激勵作用,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問題, 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從國內來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人們思維的自主性、獨立性、多變性明顯增強,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從國際來看,也出現許多新情況、新特點,風雲變幻、挑戰頻頻,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風險和考驗的壓力也在加大,維護我國安全和發展的核心利益的任務更加突出。面對國際國內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新問題,毫無疑問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衝擊和激蕩也是在所難免的。問題在於,如何在多種聲音中求共識、在多元之中立主導?如何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治理和秩序?如何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朝著「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前進?這必然成為我們面對的重大現實問題,決定了我們必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強基固本,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從而積極應對和戰勝來自國內國際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有鑑於此,我們不難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和倡行,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原因,是因勢而來、應運而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歷史必然性。因此,我們要從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從思想道德層面、法律層面、政策層面給力,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內化於精神追求,外化於自覺行動,成為支配行為、引導生活、推動實踐的強大精神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來講,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引領和激勵我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為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凝聚著億萬人民群眾共同的社會理想;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層面的價值目標,則是每個社會成員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規範。不難看到,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和追求,是貫通融合、相互支撐、不可分割的整體,是緊密結合併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又積澱和包含著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優秀美德在現時代的發揚光大。

核心價值觀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但它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也不意味著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它是非常實在具體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的。

人們常常看到,面對同樣的事情、處於同樣的境遇,不同的人反應可能會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面對危難,有見義勇為的,也有溜之大吉的;有扶危救困的,也有袖手旁觀的;有助人為樂的,也有冷漠處之的。面對金錢,有熱心慈善事業的,有誠實守信的,也有不擇手段,利令智昏的。面對白髮老人,有贍老敬孝的,也有厭老棄老的。在涉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等諸多問題上,幾乎都可以看到正反兩方面的事例。為什麼在同樣的事情面前會有不同的立場、情感和舉止?原因就在於人的價值取向、價值選擇不同,也就是人的內心深處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但是,儘管社會呈現的是一種錯綜複雜的狀況,也儘管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但廣大人民群眾自始至終存在著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這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相契合、相一致的,實質上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期待和嚮往。這一方面說明,價值觀就在我們身邊,就在生活之中,而且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態勢;另一方面又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了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群眾內心積澱深厚的價值追求,是他們期待和嚮往的共同價值觀。人們對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熱烈追求和褒揚,對假惡醜的無情鞭笞和斥責,就充分說明了這點。正因為如此,才有推選「最美醫生」、「最美教師」、「最美郵遞員」、「最美鄉村幹部」活動的相繼出現和持續不斷的讚美聲浪,也才有社會輿論對「小悅悅事件」等失德、敗德現象的鞭撻、憤慨和反思,這恰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烈呼喚和期待。人民群眾內心世界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是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實基礎和強大力量,也真切地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廣大人民群眾所追求的共同價值觀。

從中我們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源於現實、植根現實,但又高於現實、引領現實,是激勵和鼓舞人們為之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在走過的歷史中,我們為什麼能夠經受各種風險和考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應對許多難事、辦成許多大事,成就許多喜事,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是一條重要經驗。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結合和用好我們身邊生活中的凡人善舉、義德義行。普通百姓身上的崇德向善、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深刻體現和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從中可以以小見大、處低觀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生動活潑、易學易懂、親切感人,落細、落小、落實,入腦入情入心,從而變為人們內在的信念意識和行為準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一定要和多種多樣、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活動結合起來,體現在精神文明創建實踐和各種重大紀念慶典活動之中,貫穿於各行各業的規章制度、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之中,廣泛吸引群眾參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如同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處不在,讓群眾從這種濃厚的氛圍和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增強認同感,提升精神境界,從而實現從外在行為規範到內在自覺追求的轉化,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作者:求是雜誌社原總編輯)

相關焦點

  • 核心價值觀,照亮了我們的社會生活
    原標題:核心價值觀,照亮了我們的社會生活 1月30日,108位身邊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央文明辦專門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辦中國好人榜一月入選名單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我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大國,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
  • 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心價值觀的重要...
    原標題: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自己的價值觀不鮮明,對自己的價值觀不自信,在這場價值觀的對抗中就會敗下陣來,就會不打自垮,成為別人價值觀的附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努力搶佔價值體系的制高點。」
  • 價值、價值觀與核心價值觀:一個再思考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斷地追求和創造價值,同時又不斷地認識和評價價值,並逐步形成了價值觀。不同的人、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也必須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和核心利益,應當也必須是社會主義價值關係應然狀態的展示和期盼。
  • 從《中國的價值觀》認識核心價值觀
    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價值觀》作為系統梳理、提煉中國價值觀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猶如「及時雨」,非常及時,而我們也有必要從《中國的價值觀》認識核心價值觀。   事實上,普通人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往往來源於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隨處可見的「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戶外公益廣告,各類核心價值觀文藝作品、文藝節目,以及讓我們感動並心嚮往之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事跡等,這些都讓我們記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但是記住了核心價值觀,並不能代表真正認識和理解核心價值觀。
  • 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貴在親民
    近年來,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核心價值觀落地基層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卓有成效。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依然有極少數地方和部門對這項工作不重視,以至於對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這項工作一臉茫然、束手無策。那麼,到底如何更好地將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呢?筆者認為,貴在親民,要讓老百姓滿意。
  • 新加坡共同價值社會化路徑及對我國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啟示
    中共十八大也首次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然而,如何更好地被民眾所接受,內化為人們生活和行為的道德準則,則成為一個新的難題。近期,眾多社會矛盾凸顯,更增加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緊迫性。
  • 堅守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建構的在社會精神生活領域佔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體系和行為規範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總書記因而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加強教育引導和宣傳普及。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解讀>簡介:價值觀是文化的靈魂
    現在,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們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我們黨適應思想文化領域的新變化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 價值觀就在你我身邊(大家談·踐行核心價值觀①)
    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信仰體系,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由這12個詞、24個字濃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鐫刻在大理石上、銘記在每個人的心裡,更要體現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中,你對價值觀有著怎樣的發現和體會?
  • 核心價值觀如何打動青年
    原標題:核心價值觀如何打動青年 核心價值觀是一國之「維」、一國之「綱」,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旗幟,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是基礎性工作。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
    由江西省委宣傳部報送、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入選。此次評選,從初選的39種圖書中,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13種圖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與建設,藝術加工、整理了100個生動的小故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所在。
  • 培育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途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不斷豐富發展、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逐步完善的理論背景下提出來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內容和題中之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
  • 核心價值觀該如何凝練
    為了更好掌握和踐行這一價值體系,人們又進一步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概括。目前,我國學術界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幾種:「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本、公正、民主、和諧」;「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學文明、人本和諧」;「勞動優先、共同富裕、公平正義」;「集體主義」;「共享共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其中,人本、民主、公正、和諧是強調最多的。
  • 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立場
    原標題: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立場 編者按 正如每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國家也不能缺少屬於自己民族並被全體社會成員所共同認同的價值觀。
  • 趙素萍:讓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積極融入社會生活,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其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達到「百姓日用而不覺」的程度。
  •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貴在行動
    (新華社4月17日)    價值觀是凝聚一個集體、一個民族的精神粘合劑。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講,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有相同的核心價值觀,人們就有了共同的判斷和抉擇,有了共同的目標和追求,有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 習近平關於核心價值觀的論述
    在價值多元中尋求共識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必須認清改革帶來的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所導致的社會分化,認清由此形成的新的價值關係和價值訴求,直面發展中的問題,找到最大公約數。
  • 以辯證的邏輯凝練核心價值觀
    這是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新的創造性的理論成果,凝結了深刻的理論智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的新的高度,並以此開啟了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的歷史階段。  開放式的價值引導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培育和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科學的、明晰的方法論要求。
  • 以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強調,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作為一項根本任務,加強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實踐養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