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彥輝 誦讀:劉文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早在千年前,劉禹錫就以其豪邁之胸襟,高唱出秋日的曠達和向上。的確,秋天。天高雲淡的曠野裡,給人的心緒帶來世界初始般的寧靜。
瑟瑟秋風急,一池水波碧。日月雲弄影,莫辭訴衷曲。
秋風有情。吹皺了一池水波,給這清清湖面,加了一層帶著波紋的花衣。天越發高遠,好似為了讓秋日裡,所有的山與樹與人,都能在秋天這個靜謐廣博的空間裡,享受到更寬闊的自由,更閒適的心境。
秋風掠過天上悠悠的雲朵,拂過山上蒼深樹枝上茂密的葉子,起初,它輕輕地,悄悄地,不忍吵醒沉浸在夏日裡美好的夢境。然後,秋風推動著雲,推動著花草,推動著樹葉,讓他們在小小的湖面上,蕩漾開來,然後上了岸,投向廣袤的大地和人間。
秋風的美,是一種熾烈。 如果說秋天是一篇美麗的散文,那麼秋雨,就是誦讀散文時不可或缺的背景音樂。
秋雨,有時候是細密的弦曲,就像有一雙靈動纖弱的十指在隨心所欲地撥弄著琴弦,伶錚錚地從天上流淌下來,敲打在葉子上,發出沙沙的響聲;敲打在湖面上,發出叮咚的聲音;敲打在臺階上,滴答滴答,讓每一個下著細雨的秋夜,愈發地寂寥清遠,讓這樣的雨夜更加纏綿詩意。
讓那些本就多愁善感的心,會憑空增添一種詩情,讓那些離家在外的遊子更盼共剪西窗的另一個漲秋池的夜雨天氣,於是,千裡萬裡相隔兩地的人兒,隔了窗前數雨滴,和著眼淚滴到明。
秋雨之美,是一種纏綿。 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夜晚的天空,一輪金黃的圓月懸掛在夜幕上,便總會有無數人兒舉頭仰望著那一輪玉盤,將心中的所有思念在清冷的銀輝中,拉扯的悠遠綿長。
月兒無言,卻總是溫柔地讓母親遙遙憐取小兒女,讓漂泊的旅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讓相隔兩地的情人,今夜月明人盡望,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讓心心念念的親人和故鄉,在月兒的溫情中,仰頭盡望,心生嬋娟;讓孤獨的人,舉杯邀明月,共飲同悲歡。
秋月之美,是一種靈動。 秋風秋雨秋月夜,秋時秋日秋過客。靜立斜陽話秋光,信手拾取滿秋色。
秋天,是農人們一眼望去,滿眼收穫的欣喜,是稻麥飄香,樹上瓜果滿熟的氣息。是漁人們在河邊船頭滿載著魚蝦放聲應答時的生趣;是每一個霜輕霧冷的黎明,從城市寂寥的午夜中醒來,迎著晨曦的微光,暗暗許下的一個希冀。
秋天,一面是收穫,一面是希望;一面是成熟,一面是新生;一面是離去,一面是迎接;
最美是秋時,秋如是,生命亦如此。
作者簡介:彥輝,一個喜歡讀書,寫文的北方女子。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簡單,純粹。已經出版散文集《我心向暖》微信:13009883796。本文首發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誦讀簡介:劉文現,民進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政協委員,民進安陽市紅旗渠支部主委。林州市紅旗渠會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