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死後的世界

2020-09-03 小竹吃書

1974年3月,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發生了一件震驚國內外的大事。那一年大旱,幾個村民在沙石灘上挖井,以期待能夠尋找到水源灌溉農田。但就在他們挖土撅井的時候,竟然從地下挖出了一個真人大小的殘俑頭來。這件事嚇壞了當地的村民,但卻令整個考古界為之振奮。他們發現的正是秦兵馬俑,在這些兵俑的身後,守護著的,是一座宏偉的皇陵——秦始皇陵。他們不曾想到,這一鏟子下去,揭開了一個埋藏千年的秘密,他們喚醒了一個沉睡千年的地下王國。

世界遺產秦始皇帝陵

《秦俑兩千年》正是基於這個「地下王國」所著的作品,它以秦兵馬俑為端點,層層剝離秦王朝的發展歷史以及秦始皇陵潛在的謎團,為我們全面了解秦始皇及秦始皇陵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01/死後的世界


秦始皇陵至今仍沒有被全部挖掘和展現,這其中有著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關,以及複雜的保護問題,但單從我們如今能夠看到的就足以斷定,秦始皇在地下建造的是一座異常宏偉的宮殿,這座宮殿裡有秦始皇所喜歡和需要的一切,用以保障他「死後」的生活。

《秦俑兩千年》中介紹,我們所看到的秦始皇兵馬俑其實只是陵墓的一部分,他們是秦始皇一比一還原的「地下軍隊」,包括軍人的官級、數量、分布以及戰車戰馬兵器等,都經過了詳細的規劃,進行現實的還原。

但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些兵俑坑只是秦始皇陵相對壯觀的巨型陪葬坑,卻並非是秦始皇陵全部魅力所在,在陵墓周圍,還有許多的小型陪葬坑,它們的角色和故事更令人著迷。

1962年,陝西省文管會工作人員曾對陵墓進行了一次專業調查,調查發現陵墓群包括兩個有圍牆的區域,一個內牆區域,內有墓穴以及一些相關的建築,以及內外牆之間的區域,包含建築遺址、次級墳墓和陪葬坑等。後續數年,考古人員又陸續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坑,如馬廄、刑徒、朝臣等等,在陵墓區的17個小型陪葬坑中也發現了野生動物和鳥類,作為秦始皇「死後」的私人狩獵場……

兵馬俑地下軍隊局部圖

這些被挖掘出來的部分足以令世界驚嘆,但遠遠不是秦始皇陵的全貌,真正的秦始皇陵依然保持著神秘,就如同書中所說,「至少現在,全面規劃和陵墓的內容仍是一個謎。」但能夠確認的是,在建造這座陵墓時,秦始皇已經想好了他所想要的一切,將他們統統搬進地下,用來充實他「死後的世界」。那是一個有文化有娛樂有政治有軍事的世界,他想要永久的佔有它們。

秦始皇陵挖掘出動物

02/秦始皇的永生之夢


建造秦俑包括皇陵的主意到底是誰出的?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理應是秦始皇,也有一種說法稱也許是羋夫人,也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無論是誰,他們的初心和目的都是一樣的,建造這座陵墓就是為了彰顯秦朝千秋萬世統治的痴心,以及永生的妄想。

公元前3世紀流傳著一種觀念,其主要內容是宣揚一種「死人即神明」的思想,這種思想對秦始皇影響很大,促使秦始皇建造「死後的世界」。

秦始皇雕像

秦始皇對於「永生」的追求是眾所周知的,他認為只有個人長生不老才能使他的王朝永續,因此他極度抵制「死亡」,甚至不願意聽人提到「死亡」兩個字。為了長生不老,他曾雲遊四海尋找秘方,更是花費重金派人尋求靈丹妙藥,最終他認識到,走向永生的第一步,就是要抑制身體的腐爛,這樣當他得到永生時候就可以在地球上或者精神世界裡漫遊。

因此秦始皇陵內部有大面積的水銀和玉石,這就是為了「永生」設計的。在當時的人的觀念裡,人們相信這兩種材料能夠有助於身體的保存。

首先是玉石。在中國神話中,玉一直與一些神秘的永生的概念聯繫在一起,許多神仙的名字中都有「玉」字,如玉皇大帝等,在當時玉也是鍊金術和追求永生裡必不可少的元素。另外一種元素汞也是鍊金術的重要成分,它被早期的鍊金術稱為「長生不老藥」。所以秦始皇在陵墓裡放置了大量的玉石以及汞製作的流動的水銀,用來保存他的墓穴和屍體。

秦始皇以為他可以在他的墓穴裡監督並控制他的後繼者,延續一個萬年帝國,然而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秦始皇「永生」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他甚至沒能活著看到他的陵墓建完,更別提享受「死後的世界」了。

隨秦始皇一起下葬的銅車馬

03/狂妄自大的象徵


秦始皇陵終究沒能建完,在《秦俑兩千年》這本書中寫道,「除了放置兵馬俑、戰車和馬匹的三個坑外,還有第四個坑,在發掘時發現它是空的。」這也許是因為在秦始皇去世以後,各地隨之爆發的起義打斷了工程的進程,但更可能是,因為最重視這座陵墓,最通曉陵墓建造計劃的秦始皇已經死了,在秦始皇陵的建造工程上,「後繼無人」。

無論如何,秦始皇在修建這座陵墓時一定不會想到,他不僅會死,在他死後甚至沒有人能繼續完成他的這項「偉大的工程」。因為從那一刻開始,秦朝已經開始走向了末路。

由於秦始皇幾乎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會死,或者說因為他期望長壽,拒絕考慮死後的問題,所以他對於「繼承人」幾乎沒有做太周密的安排。而這也給了那些野心勃勃的大臣「可乘之機」。

在秦始皇死後,他的皇位並沒有傳給真正的繼承人——長子扶蘇,這個有望能夠傳承秦朝衣缽的有志青年,而是在重臣李斯與趙高的合謀下,利用秦始皇二兒子胡亥的私心獲得默許,篡改了遺詔,使胡亥成為了最終的「秦二世」。最終皇帝無能,奸臣當道,從此斷送了秦朝的「性命」。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從公元前221年到前207年,誰也不會想到秦室世代600餘年精心策劃的「千秋萬世」之夢,僅僅享受了這短短15年的統治時間,就付之一炬。而這種「葬送」,很可能與秦朝的「偉大工程」有關。

《秦俑兩千年》中介紹到,秦國的衰亡其實很可能與秦始皇「大興土木」有關。隨著他成為一國之君,開始統治全國的勞動力和經濟之後,他在10年間,用令人震驚的速度修建了「6800公裡路,約2800公裡長城,2條大運河,為120000個貴族修建住所,為自己修建700餘座宮殿和祠廟……」這些龐大的工程嚴重透支著秦國的經濟和勞動力,讓百姓生活在極度的物質、勞力與精神壓力之下,從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所以幾乎可以說,所謂的秦始皇陵並不是秦朝偉大的象徵,相反,正是秦朝妄自尊大,自我斷送的見證。而這段歷史以及秦始皇陵的秘密與魅力值得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挖掘。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兵馬俑在哪裡
    我們想到秦始皇就會想到「長生不老藥」和「秦始皇陵兵馬俑」,尤其是他創造出來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帶給世界的震撼都不小,那麼秦始皇陵兵馬俑在哪裡呢?馬上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簡要回答秦始皇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裡處的兵馬俑坑內。
  • 秦始皇陵地底發現另一個世界,秦皇陵另有秘密!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據傳,秦始皇陵裡有很多寶藏,更有許多傳說,可至今依然沒有完全開發。除了兵馬俑以外,其他的寶藏都沒有被發現。
  • 走進沉睡於地下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的奧秘
    秦始皇於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死後被安葬在驪山北麓,其生平事跡以及死後陵墓都成為了考古學家們重點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有關秦始皇陵墓的種種猜測,以及駭人聽聞的未解之謎。
  •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千古一帝秦始皇特別的忙,原來被封印在驪山的他,為了復出統治世界,昨天還向我發了微信,要我轉1000塊錢給他,並且告訴我只要成功能讓我當個郡守。秦始皇他老人家如果知道自己被網絡騙子編進了騙局中,這位千古一帝一定會雷霆大怒,驪山的那塊棺材板都快關不住了。
  • 秦始皇陵墓的守陵人是誰? 秦始皇陵守陵人秘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始皇陵墓的守陵人是誰? 秦始皇陵守陵人秘事 秦始皇統一六國,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及,而對於自己去世後的陵墓,也是相當的用心,如此龐大的皇陵必然也會遭到盜墓賊和反抗他的人的覬覦。
  • 秦始皇陵內真有秦始皇的屍骨,兵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秦始皇死後的住所。李白曾書:「秦王掃六合……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而《史記》中亦寫道秦始皇被葬於驪山。可是,這些歷史資料的記述內容,真的是當時的真實情況嗎,秦始皇真的被葬在了驪山上嗎?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意 義: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展現了秦始皇陵的結構布局、設計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譽為&34;。地理位置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裡的驪山北麓(另兩資料分別為:秦始皇陵位於臨潼以東5千米處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於西安市以東35公裡的臨潼區境內,),它南依驪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鬱;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的渭水之濱。
  • 秦始皇陵出土的劍介紹 秦始皇陵博物館的介紹
    科學家們對於這一現象非常震驚,在經過研究後發現這柄劍表面有一層10到15微米的含鉻氧化物保護層,正是因為有這層氧化鉻的保護才讓這柄青銅劍沒有被銅鏽腐蝕,但在世界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氧化鉻技術是美國在1937年研究得到的。青銅劍的出土向證明了我國才是第一個掌握氧化鉻技術的國家。
  • 當神秘的秦始皇陵被開啟
    秦始皇陵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裡,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秦始皇陵的墳頭在建成之時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 秦始皇陵地宮一直是人們關注對象,根據多年的研究發現,秦始皇陵內部構造相當複雜,當被打開時,你可以發現很多驚人的秘密。秘密一:地宮裡面有幾道門?
  • 秦始皇陵的不能挖八個理由
    秦陵乾陵挖與不挖中國有兩個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矚目,一個是秦始皇陵,一個是乾陵,後者是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寢。 古往今來,知名度高的皇帝,多是生前自己折騰,死後被人折騰。自己折騰,也就是生前做了不少和別的皇帝不一樣的事,謎團太多,蓋得了棺,定不了論。於是後人跟隨,破解謎團。不客氣地說,就是接著折騰他們,讓他們死後都不得安寧。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依山環水」正是秦始皇陵最主要的地理特徵。陵墓建造和布局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 身為世界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掘?原因難以想像
    他一直夢想著死後能繼續統治世界,於是下令用水星模擬地下宮殿的真實情況,使其看起來像江河湖泊。從遠處看,它非常逼真和壯觀。然而,他並沒有想到,幾千年後,真正能保護皇陵的不是他精神設計的器官,而是能放出毒氣的「水銀」。1962年,中國決定對秦始皇陵進行全面調查。在這次調查中,考古學家繪製了陵墓的第一個平面布局圖。
  • 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後來經過中國專業考古工作者的發掘研究,終於揭開了埋藏於地下二千二百多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歷史寶藏。這樣一個氣勢磅礴的秦朝軍陣,幾千年來,在地下排列有序,車步騎混合編組,形象地向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再現了秦始皇威震宇內、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和帝王氣魄。
  • 走進西安之兵馬俑、秦始皇陵
    每個到過西安的人,都要去看看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盡情賞閱浩蕩雄渾、鐵骨錚錚的兵馬俑和沉睡在驪山之側、渭水之濱的秦始皇陵。一到臨潼,遙遠的大秦帝國便張開博大的胸懷,讓我在歷史的時空裡穿梭,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鑄就著大秦的顯赫和威嚴,每一株草木都煥發著秦風遺韻。
  • 秦始皇陵到底埋了多少水銀?只看陵上山頂長的樹,你就知道
    秦始皇的時代,第一次統一了全國文化和文字,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使整個華夏民族聯合了起來,因此我們的血液裡才被烙印上了深深的民族認同感。歷史上歷代皇帝提到始皇帝基本都包含崇敬之情。明代李贄更是將秦始皇譽為「千古一帝」,其所創造的功績沒有人能比得上。古代人都講究生前富貴,死後也要留名於世。而秦始皇不僅做到了生前富貴,還做到了死後比生前更有錢!
  • 秦始皇陵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蹟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專注國內旅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法國前總理席哈克參觀完秦陵兵馬俑後如是說。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距古城西安市30多公裡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兵馬俑的發現純屬偶然。1974年3月,臨潼縣晏寨鄉西揚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一些碎陶人。經考古學家鑑定,這些碎陶人是秦始皇時期留下的遺蹟,從此拉開了兵馬俑發掘的序幕。
  • 秦始皇陵兵馬俑
    世界遺產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2007年5月8日,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資料:中國的世界遺產-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裡的臨潼區境內,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據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
  • 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館,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而在西安各種名勝古蹟中,最為出名的就數秦始皇陵博物館了。自出土以來備受世界關注,每年都會有很多人慕名而來。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館屬於國家五星級景區,而且在去年也是被評為國內十大最佳旅遊景點之一。西安秦始皇陵博物館更是被世界評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博物館,那肯定是跟秦始皇有關。秦始皇也算是一代人才,起碼當初是他統一了六國,因而才有了今天。
  • 秦始皇陵遺址簡介
    秦始皇陵,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是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今陝西省會西安市。西安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世界歷史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亦是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