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張雲雷一個出圈又不出圈的相聲演員

2020-12-10 小小鯉娛

德雲社張雲雷,是這兩年相聲圈比較火的一個演員,德雲社新晉的「流量擔當」。他在大眾眼裡,就是一個「偶像派」,單純靠著一張臉吃飯;但對於了解他的人來說,他只是一個相聲演員,從沒變過。很多人都說張雲雷出圈了,進入偶像圈了,但在我看來他依舊是那個熱愛相聲,熱愛傳統的張雲雷,他一直就在相聲圈裡。

現在的他,是一個出圈又不出圈的相聲演員。他的能力才是讓他真正橫跨相聲圈和偶像圈的橋梁。因此今天,我將從個人能力、弘揚傳統、堅守本心這三個部分,來分析張雲雷出圈又不出圈的原因。

一、個人能力:從小學藝,唱的太平歌詞成範本

張雲雷,從小就跟在郭德綱老師身邊學習相聲。在採訪中,郭老師不止一次地說過,小時候張雲雷練功背貫口就把他堵在一個牆角,說錯一個字打一個嘴巴。《風味實驗室》中,張雲雷自己也說小時候背貫口就在牆角裡背,面前還會放著一張紙(練習的時候看噴不噴口水),就是這樣天天練,才有了現在的張雲雷。

很多人都知道張雲雷有一個稱號是「太平歌詞老藝術家」,這可不是說說而已。跟在郭德綱身邊學習,每天從早到晚上下午各五十遍,唱不完就不準吃飯,而且還專門給他一個錄音機讓他把每天唱的都給錄下來,等他回來檢查。現在德雲社學習太平歌詞聽得他的錄音,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了吧。

你說張雲雷水平不高怎麼可能呢,郭德綱的水平毋庸置疑,他親手帶出來的孩子能有多差,德雲社誰不知道張雲雷的柳活兒一絕。從小學藝,受過的苦不是一兩句就能說清楚的,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的能力才是最吸引人的。

二、弘揚傳統:帶動年輕人學習京劇,評戲等傳統戲曲

從小就喜歡傳統的張雲雷,不光自己喜歡還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京劇,評戲等傳統戲曲。

正所謂愛屋及烏,他熱愛相聲也熱愛著與之相關的一切。現在時代日新月異,好多事情都在發生變化所以他也在變。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傳統,張雲雷做了很多努力,改編北京小曲兒,把一些不容易讓人接受的東西改編成容易被傳播的。就像《國風美少年》裡改編的《重整河山待後生》,就是結合了京韻大鼓和現代音樂,果不其然這首歌的反響很好,甚至還有人去搜未改編的《四世同堂》進一步感受傳統的魅力。

張雲雷,用自己的能力讓更多人愛上了傳統戲曲,在相聲專場的返場中還多次與粉絲一起大合唱。比如說北展的乾坤袋,濟南的鎖麟囊,還有大西廂,京韻大鼓醜末寅初,嘆晴雯,太平歌詞白蛇傳,韓信算卦等等。這些東西在沒有張雲雷之前可以說是沒有多少年輕人知道。這些都是張雲雷給傳統的回饋。

三、堅守本心:始終沒有忘記相聲演員的身份

在18年19年的時候,張雲雷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每次採訪都會提到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相聲界流量偶像的稱號?你認為自己是偶像相聲演員嗎?

對於這種問題,他的回答只有一個,想走好每一步,。在星空演講的時候,他說相聲哺育了他,他想回報相聲。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現在的流量都是相聲帶給他的,他就利用這些流量給相聲更多的回報。熱愛不是虛有其表,而是為之付出,為之奉獻。張雲雷對於相聲的熱愛,我平心而論的說我達不到。一個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比你用功,如果你是上帝的話,你會讓這樣的人失敗嗎?當然不會,他只會更加成功。

結語

自從張雲雷火了之後,受到更多歡迎的同時也受到了很多質疑,很多人都說張雲雷已經放棄了相聲,轉型當歌手,不再是相聲圈的了。對這種觀點,我只想說張雲雷始終是那個說相聲的張雲雷,不管他今後的發展如何,在他心裡相聲永遠是第一位的。所謂的出圈不過是別人對他的嫉妒而已。

所以說,不要再說張雲雷忘本了,不說相聲了。如果你真的了解他,你就知道他一直都在相聲圈了,從沒出去過。所謂的偶像圈不過是更好地弘揚傳統而已,小樹苗遲早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張雲雷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相聲演員出圈後何去何去?
    近年來,由於嶽雲鵬、郭麒麟、孟鶴堂、燒餅等人逐漸走紅,德雲社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坐實「相聲圈頂流」的稱號。不僅如此,德雲社的一些相聲演員在影視作品、綜藝節目中頻繁出現,吸引了不少粉絲,為德雲社帶來巨大流量,也讓許多原本並未關注相聲藝術的網友開始欣賞相聲表演,相聲實現了「出圈」。針對相聲出圈的現象,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導演、相聲愛好者、在校學生。
  • 張雲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出圈
    張雲雷又「出圈」了。比起2016年那次從南京南站站臺掉下來全身上了一百多塊鋼板;2018年粉絲帶螢光棒聽相聲被《新京報》點名批評,這次出圈無疑範圍更大,波及更廣,影響更甚,可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出圈。事情起因是張雲雷2018年在相聲表演中提及地震、慰安婦等內容,並用它們進行逗哏,視頻和截圖最近突然在網上被傳播開來,不斷發酵。
  • 飯圈文化融入,頻頻跨界亮相的相聲演員出圈後何去何從?
    不僅如此,德雲社的一些相聲演員在影視作品、綜藝節目中頻繁出現,吸引了不少粉絲,為德雲社帶來巨大流量,也讓許多原本並未關注相聲藝術的網友開始欣賞相聲表演,相聲實現了「出圈」。針對相聲出圈的現象,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導演、相聲愛好者、在校學生。
  • 相聲界的男神演員們,王九龍成德雲權志龍,張雲雷最早出圈
    在相聲界,大家熟悉的演員可能只有郭德綱、嶽雲鵬等人。其實,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群可以稱得上顏值擔當的相聲演員。作為妥妥的90後,他們也都擁有著獨屬於90後的個性。雖然說在臺上的穿著比較沉悶,但是在私下裡他們可是一個比一個潮,真的不比當下的男團差。
  • 德雲社王九龍發文懟私生 繼張雲雷後又一相聲明星
    現在不僅娛樂圈的大明星們連相聲圈的演員們也遭到了私生飯的幹擾。近日,德雲社相聲演員王九龍就發文像粉絲們求饒:「我希望知道我電話號碼的粉絲們別再給我打電話發簡訊了,可以嗎?我求求你們了!」之後王九龍還在評論區表示「都不敢接電話了」「已經是第二個號碼了」等,可見他被粉絲騷擾的時間已經很久了,而且即使換了手機號依然在被粉絲打擾。王九龍作為德雲社年青一代的相聲演員,長相帥氣颱風活潑,深受觀眾喜愛。此前還曾在《笑傲江湖》獲得亞軍,可見他的相聲專業功底也不弱。除此之外,王九龍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郭德綱的外甥。
  • 相聲圈愛豆張雲雷橫空出世,粉絲應援已經燒到德雲社啦!
    張雲雷說。在隨後兩天的濰坊、煙臺演出中,同一批粉絲又重新準備了各式應援物,繼續表達自己的愛。在大民看來,相聲演員獲得成組織、成規模的粉絲應援就是從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開始的。「以前相聲演員地位低,通常長得也不好看,而有錢捧角兒的都是地位高的人,他們就算捧也是捧長得漂亮,會打扮的電影、京劇、大鼓演員。而且以前女觀眾也少,聽相聲的就更少了。」
  • 德雲社十大相聲演員學歷大比拼(二):欒張楊郭閻
    欒雲平反過來一想,郭德綱給他錢也說得通,因為到了德雲社之後,不是來吃乾飯的,是要幹活的,所以欒雲平覺得郭德綱給他發工資,這也可以說得通。七「陌上顏如玉,公子世無雙」的張雲雷作為德雲社火箭般崛起的相聲演員,如今的張雲雷在相聲市場的影響力無人能擋,連郭德綱和嶽雲鵬這些火了十幾年的演員都甘拜下風。
  • 倒倉和相聲演員關係不大,張雲雷退出德雲社並非因為倒倉
    變聲期反映在戲曲演員身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控制不住嗓子,高音唱不上去不說還容易變啞或者出現怪聲甚至多個音調,因此倒倉是戲曲演員都必須經歷的一個關口,順利通過一切好說,一旦通不過那就只能想別的辦法,比如用假聲或者乾脆轉行。
  • 德雲社一直捧不紅的相聲演員你覺得應該有誰?
    而再往下就是這兩年最火的雲字輩張雲雷了,憑藉著自己改編的《探清水河》火遍全網,之後又因為他精細的柳活更使得很多人喜歡他,再加上他的顏值,完全是相聲界的一大美男子啊。德雲社很多師弟們想要學太平歌詞,有的時候還是會聽張雲雷錄的音頻,這說明他的唱是多麼好。
  • 相聲界也有飯圈!德雲社粉絲應援控評打投做數據寫同人文一個不落
    關注相聲或是常在網上衝浪的朋友,對於德雲社應該不陌生。德雲社的主要業務是相聲表演。本來在大眾心中,喜歡相聲表演的一般是上了年紀的人,相聲與娛樂、時尚、追星之類的標籤似乎沒關係,但德雲社開闢了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
  • 德雲社頻出新歌,欒雲平轉型後,網友卻批:張雲雷的教訓還不夠?
    德雲社頻出新歌,欒雲平轉型後,網友卻批:張雲雷的教訓還不夠?自古曲藝不分家,德雲社更是將戲曲和相聲融會貫通,說學逗唱是樣樣不落。既要繼承發揚傳統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近年來德雲社的不少相聲演員也都開始轉型出圈,作為師父郭德綱也十分鼓勵徒弟們走出小劇場,多張張見識。
  • 張雲雷領銜德雲社 眾演員仙氣十足照 姆門角兒排位又靠前了
    這不馬上就對上了npc第二名:陳立農。但是張雲雷不一定知道呢,德雲社的官方微博出了一些當紅角兒的寫真集。這次的照片不同於以往的或嚴肅,或搞笑風格。這次德雲社有才的運營團隊把整個團隊搞「活」了。相聲講究三分逗七分捧。二爺火的一個主要原因還有九饢的功勞。這一對小搭檔可以被戲稱:「教主和夫人」。默契程度可見一斑。
  • 京劇圈也來蹭德雲社熱度,知名演員想拜師郭德綱,竟然是個誤會?
    許多人可能都知道,郭德綱雖然是個相聲演員,但是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京劇演員。郭德綱的京劇演員身份可不是票友,他是有正經的師承的,他的師父是麒派大師趙麟童。這兩年隨著郭德綱名氣越來越大,曾經看不上郭德綱的相聲圈,竟然也開始蹭郭德綱的和德雲社的熱度了。
  • 「關係戶」在德雲社:王九龍是外甥、張雲雷是妻弟,陶陽則是義子
    文/娛樂圈說相聲在如今的相聲圈內,很多人都認為相聲是和德雲社劃等號的。德雲社,國內相聲行業中的一根標杆,它培養了很多觀眾喜歡的知名相聲演員。實話實說,近年來的德雲社真是人才輩出。郭德綱的眾多徒弟爭相走紅甚至在紅到出圈,在加上德雲社廣開納新之門,也新加入了一些比較有實力的相聲演員,像張番劉銓淼、王善勇高玉凱、楊進明、劉春山,還有前段時間剛剛宣布加入德雲社的天津相聲演員楊議。雖說出名的有很多是郭德綱的徒弟,但也有不是郭德綱的徒弟,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裡面有很多是郭德綱的「關係戶」,不過分別是誰呢?
  • 德雲社又一相聲演員粉絲破500萬,曾被停演21天,業務能力遭質疑
    說到相聲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德雲社,尤其是近幾年來,德雲社不僅靠著高顏值的相聲演員圈了一票粉,讓年輕人重新喜歡上了相聲。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先生更是在各個電視臺頻頻亮相,帶著自己的徒弟和得意門生向大家普及傳統藝術。
  • 德雲社「龍字科」抖音直播招生,傳統曲藝光速圈粉Z世代
    而被譽為「亞洲最大男子天團」的德雲社,其走紅路徑頗為討喜,傳統藝術,新鮮面孔,嶽雲鵬、張雲雷、周九良等一系列明星相聲演員的走紅以及綜藝化打法達成了相聲的大眾破圈,而德雲社本身也逐漸向品牌IP化轉型。 此次「霄字收官,龍字開班」更是聚焦於德雲社「龍字科」的開班選拔,以抖音這一國民平臺為官方媒介,正式開啟直播招生,以流量打法賦能IP共創,通過多維度的Z世代洞悉達成相聲文化的火爆出圈。
  • 德雲社學歷大比拼,張雲雷小學四年級墊底,而他們卻來自清華北大
    眾所周知,想要在相聲舞臺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就要從小不斷刻苦的學習和吃苦,所以這也就導致了許多相聲演員在很小的時候就輟學,來到師父門下學相聲。德雲社中的大部分相聲演員也大都是如此,現如今大火的小嶽嶽嶽雲鵬就是在很小的時候從家裡走出來,來到了大城市打工,而後拜入了郭德綱的門下。
  • 從張雲雷到郭麒麟,當相聲和「流量」掛鈎時,還能走多遠?
    「造星場」,相聲演員人氣堪比偶像1995年德雲社成立,雖中間幾經波折,但是在2005年時,郭德綱和他旗下的德雲社守得雲開見月明後來,他又向媒體回應了因為身體原因,所以才參加不了德雲社的團綜。郭麒麟在德雲社中也屬於比較出圈的成員
  • 14歲離開德雲社、睡麥當勞的張雲雷,最後還是被「坑」回了德雲社
    把相聲演員打造出流量明星的效應,不光說相聲,還出了單曲,這除了張雲雷以外,恐怕沒第二個人能做到。  他曾怕「倒嗓」而離開德雲社,在街頭兜兜轉轉幾年後浪子回頭,卻因一場車禍差點喪了命,好不容易死裡逃生回歸舞臺,卻又成了各界口誅筆伐的對象。  相聲圈裡出了個「吳亦凡」,到底是好還是壞?
  • 德雲社全能的相聲演員,果然說相聲才是副業!
    德雲社大部分演員說相聲才是副業,真正賺錢的在其他領域。德雲社純粹靠相聲當主業,而且一腦門子鑽進去,其他領域基本上玩不轉的人,大概只有高峰等少數幾人。德雲社2019年商演收入也就幾千萬,總場次好幾百場,而且還要扣除各種成本,真正能分給每一個演員的少之又少,如果就靠商演的話,郭德綱嶽雲鵬這些根本進不了娛樂圈收入百強榜。郭德綱真正的收入大頭,是他在娛樂圈拼來的,包括各種綜藝邀約,品牌代言,影視劇客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