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2020-12-18 19:24:32 來源:東南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12月18日 19:24 來源:東南網

參與互動

  【地評線】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麵……」近日,歌曲《三明後生仔》走紅網絡,大山環抱的福建三明也火了起來。中央各大媒體在主要欄目、重要版面聚焦三明,很多新媒體平臺都以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報導三明,引發網友關注。究其背後原因,主要在於三明這些年來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讓「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夢想照進了現實,這一實踐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地處福建中西部山區的三明,是革命老區蘇區,也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生的老工業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黨的建設等方面16次作出重要批示,為三明發展擘畫了協調發展的路線圖。從勇敢啃下醫療改革這塊「硬骨頭」,到鋼鐵廠成為旅遊景區的神奇變化,再到改造後老舊小區裡的幸福生活等等,三明20多年「咬定青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勇於改革、敢於創新,讓老百姓在經濟建設、環境保護、人文涵養、民生保障等各方面都享受到了發展成果,創造出了令人讚嘆的「三明實踐」。昔日「路隘林深苔滑」,今朝「路寬林茂糧豐」,「三明實踐」有力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充分彰顯了新發展理念的理論魅力和實踐偉力。

  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明實踐」有何重要啟示意義?就拿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來說,這些年來三明把綠水青山當作無價之寶,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和自身基礎條件,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化解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間的矛盾,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三明全市流域水質始終保持福建第一,2019年,森林覆蓋率達78.73%。同時,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養殖、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迅速,2019年三明接待遊客3917.56萬人次,生態旅遊產業總收入750億元。事實上,繪就三明「山水畫」的神筆,就是新發展理念在三明的生動實踐。這一實踐告訴我們,只要勇於改革、敢於創新,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從2021年開始,我國既進入了「十四五」時期,也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同時,各地資源稟賦、發展基礎不一,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也集中體現在了發展質量上。

  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資源稟賦平平的「中等生」三明,何以實現華麗轉身,逆襲成協調發展的「模範生」?這是因為三明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化區位劣勢為發展優勢,化制度優勢為治理效能,從而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此看來,「三明實踐」具有較為普遍的示範意義,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鑑的經驗。進入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和方法,才會有騰挪的空間,從而實現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風展紅旗依舊飄,如畫三明更美麗。「三明實踐」深刻表明,新發展理念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並結合實際把其貫穿於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珍惜機遇、不懼挑戰,就一定能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中,書寫新的中國故事,創造新的發展成績,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王玉星)

相關焦點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機制活
  • 「地評線」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建飛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全球性問題不斷增多並趨於複雜化,恐怖主義、核擴散、氣候變化、金融穩定、網絡安全、大規模傳染病等問題日益突出,對人類安全、發展和命運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與挑戰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對三明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等作出重要指示。從今天開始,新聞聯播推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系列報導,講述三明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三明。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一幅山水畫滿城文明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三明...
    一幅山水畫滿城文明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三明實踐(下) 「要以二次創業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習近平同志的指示,三明人記在心裡,幹在實處。如今,三明的精神文明創建正在從「五講四美三熱愛」走向「一二三」——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唯一標準,城市農村兩頭兼顧,不斷建立健全「法治保障、共創共建、全民參與」三大長效機制,打造「滿意在三明」品牌,讓精神文明建設成為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的澎湃動力。
  • 【特別關注】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三明實踐論|青山綠水,寫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
    從那時起,常口村的村民就牢記囑託,也堅定地選準了發展的路子。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許多年過去了,這一論斷已成為共識,成為中國發展道路上的指引。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原標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為此,沙縣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為小吃業主提供專業技能培訓,並指導他們如何找店、開店;在小吃業主相對比較集中的城市,設立駐外聯絡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佔到了福建全省的12%。「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 群眾的笑臉最美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佔到了福建全省的1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為三明發展繪就藍圖、指明方向。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為三明發展繪就藍圖、指明方向。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善用改革開新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三明調研,他指出,從三明整個情況來看,今後的發展,要把握住「體制創新、市場導向、結構調整」三句話。一席話,讓三明人茅塞頓開,堅持改革,堅定轉型。20多年來,這座工業城市甩掉了重汙染的帽子,舊貌換新顏;探索出醫改、林改的新經驗,百姓幸福感持續提升。
  • 「地評線」彩雲網評:六場座談會寫下制度優勢生動註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制度是管常管久管根本的。好的制度必然是推動建設發展、實現更廣泛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為三明發展繪就藍圖、指明方向。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隆冬時節,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一支來自山東濰坊的皮划艇隊正在這裡為山東省運會全力備戰。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今天人民日報推出多篇報導,刊發評論員文章,聚焦三明的探索和實踐。
  • 「三明實踐」主題採訪活動綜述:撲下身子 講好三明故事
    「從路隘林深苔滑」到「路寬林茂糧豐」,新時代新發展,畫裡最美的還是老百姓的笑臉。寧化縣淮土鄉禾坑村,這個與當年紅軍長徵出發地相距僅7公裡的革命老區基點村,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過程中,摸索創立「348」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為解決扶貧工作「大水漫灌」「撒胡椒麵」等問題,提供「三明經驗」。記者們紛紛感嘆,老區蘇區百姓紅紅火火的日子裡,浸潤著砥礪奮進的紅色精神。
  • 三明這麼火,憑什麼?
    來源:臺海網16日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央媒將在頭版、頭條等重要位置、欄目、時段連續刊播「三明實踐」重要報導——人民日報16日推出專題內容,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登文章《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同時還配發特寫和攝影專版。
  • 為「兩岸一家親」寫下生動註腳
    伴隨《我們都是追夢人》的熱情歌聲,來自各階層、各行業、各年齡層的兩岸同胞聚首廈門會議中心,共敘情誼,共話發展,為「兩岸一家親」再次寫下生動註腳。  深耕細作,砥礪前行。海峽論壇充分回應了當前臺灣同胞關心的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等問題,加快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推進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