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愉快的超長假期仍在繼續,所謂的「利好線上娛樂」,卻至今不見頭緒。
2月4日,正值立春,本該是全國各地結束假期,返程開工的第二天,不過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持續蔓延的影響,中小學延期上課,各地辦公由線下轉至線上,返程人員寥寥無幾。
與此同時,曾經的微博、豆瓣等娛樂圈熱門領地紛紛為疫情「讓位」,#最新疫情地圖#、#XX省份增加XX確診病例#、#疫情將迎來拐點#等話題也讓吃瓜群眾們收起「鍵盤」,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大的方向從未改變,只是偶爾,也能聽到一些其他聲音。
綜藝市場「第一場雪」
幾天前,發布韓星資訊的微博帳號韓國Me2day稱,《青春有你2》的導師Lisa因肺炎疫情終止錄製返回韓國,消息一出,便很快登上了當日熱搜,有網友戲稱其「導師跑路」,不過在查閱相關資料後證實,Lisa是因節目組錄製推遲而返回韓國,倒並非退出節目。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疫情當前,除了愛奇藝正在錄製的《青春有你2》,早已官宣啟動的《創造營3》、優酷選男團的《少年之名》,同樣面臨無法照常推進的問題。
不同於慢熱的影視劇行業,綜藝的反饋更加迅速,而且追求時效性,一旦停工意味著等待排播的視頻網站和衛視可能失去Q1市場,製作公司上馬其他項目的節奏也被打亂了,甚至金主爸爸還有可能根據情勢提前退出。「現在大家都還在觀望」,一位製作公司工作人員如是說道。
風起雲湧的2020年綜藝市場,是會拖散了人心、拖黃了招商(畢竟不少品牌主也受到疫情衝擊),還是在夏天迎來娛樂市場的報複式增長,眼下還真不好說。
通常情況下,第一季度,特別是開年檔、春節檔,本該是衛視、平臺以及製作公司的重點發力時間。《王牌對王牌5》《歌手·當打之年》等,都是這段時間待播的S級綜藝。然而廣電總局的一紙通告,改變了這些待播綜藝的命運。
開錄節目相繼叫停
1月28日,廣電總局要求全國衛視加強疫情防控報導,減少娛樂性節目。各大衛視隨即響應,增加相應新聞節目,並調整部分綜藝節目的播出計劃。
圖片來源:湖南衛視微博
湖南衛視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撤播了《快樂大本營》和《歌手·當打之年》,並且於每晚19:30改播防疫特別節目《抗擊疫情特別時間》,每期10分鐘,傳遞防控疫情最新動態。
浙江衛視在全天多時段開闢新聞直播《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取代了原本將於黃金時段播出的《王牌對王牌5》、《漫遊記》、《新聲請指教》等。
這些調整背後,有被動也有主動。
什麼樣的節目會被廣電授意叫停或主動叫停?大家普遍的策略是,「按總局統籌和衛視自身策略來辦」,也就是衛視結合總局的要求和平臺自己的想法進行調整。
此次總局要求減少娛樂節目,各臺選擇調整的節目類型也不盡相同。既有音樂類、旅行類、室內遊戲類,也有文化類。但總體來說,是把那些容易出明星話題、出風頭的節目現行停掉。
《我加》在聲明中提到,希望大家將更多關注留給醫護人員和疫情相關的社會各界。這句話道出了現下很多節目選擇延期的心理。比如《快樂大本營》和《王牌對王牌》以往的熱搜話題都是明星人物。此時出風頭,顯然不是好事。一些看起來很「安全」的節目以防萬一也選擇暫避鋒芒。
當然,《快樂大本營》停播的另一層原因還在於該節目互動性較強,錄製時需要一定量的現場觀眾,目前狀況,後續錄製無法跟上。
不久前,網傳一則湖南衛視疫情下的節目錄製相關措施,文中提到,《歌手》和《聲臨其境》都將在錄製時取消現場觀眾,改用芒果TV線上平臺投票的方式。《元宵喜樂會》的直播同樣取消現場觀眾,僅保留工作人員。而不需要觀眾的小型棚內節目則正常錄製。
圖片來源:網絡
長此以往或將失控
「明星的粉絲其實也不太想讓愛豆冒風險去錄製節目,其他節目能否繼續錄製還不確定。」
小M是某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據他介紹,自己最後參與集中錄製的時間是在1月21號。幸運的是,當天收工以後劇組便進入到相對舒緩的錄製節奏。恰逢過年,各部門都在調休,後期接到停錄通知時對劇組的影響其實不大。實際上,該劇組所在省份也沒有明確下達不允許拍攝的命令,但考慮到安全性和一些粉絲要求節目停止拍攝,節目就此暫停。出品方也為劇組工作人員提供了口罩、體溫計等一系列醫藥用品,「包括我們工作人員和大量藝人都在原地待命。」
在小M看來,目前停錄的影響尚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可如果再這麼下去,失控是不可避免的。他們的節目原定於2月下旬在平臺上線,預計在5月份完成錄製。可如果2月中旬不能重啟,節目就危險了。「看接下來的形勢,如果之後疫情有所控制,對節目的影響就不是很大。如果中下旬或者說這個月還沒控制住,節目組的損失就會很大。」
「如果接到文件強制停錄,等待我們的就是方方面面的損失。因為這個節目本身牽扯到這麼多家公司,又是一個這麼大的項目,品牌爸爸、場地、選手、各家公司,甚至我們這種出品兼製作公司影響會非常大。」小M如此說道。
疫後綜藝誰輸誰贏
藝人調度的問題、場地設施的消耗、綜藝招商的難處……更別提視頻網站和衛視整體的內容供應了。
節目組憂心的背後,離不開另一個關鍵詞——媒體寒冬。
CTR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8.0%,傳統媒體同比降幅達到11.4%,其中,電視和廣播媒體的刊例花費同比下滑10.8%和10.7%。
這樣的結果同樣令各大視頻網站如坐針氈,畢竟在2019年,有1884家影視公司被迫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
影視行業尚且如此,綜藝項目可想而知。
「我已經好幾個月沒項目了。」一位資深編導在接受採訪時坦言,他曾參與多家衛視及視頻平臺的綜藝錄製。另有愛奇藝綜藝編導,開始承接汽車宣傳項目,他曾經的夢想,是進入幕前。
寒冬尚未過去,天災隨之而來,如今全國上下共抗疫情,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好在我們知道,災難總會過去,停播的節目終有重新開播的那一天。屆時,綜藝市場又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2003年,非典疫情來襲,文娛市場同樣備受衝擊,大量新戲停拍、線下演出中止。卻也有一檔我們耳熟能詳的節目,是在這一年迎來了轉折點,它就是《百家講壇》。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截圖
開播於2001年的《百家講壇》,原本定位於電視大學,早期內容專業性極強。2001年7月9日首播的第一期,主講人是楊振寧,內容是《美與物理學》,感受一下。這一時期的《百家講壇》被不少硬核粉絲推崇至今,同時也是收視棄兒,在科教頻道都常年墊底。
2003年,隨著央視改革,淘汰低收視節目,《百家講壇》也被迫走上變革之路。一系列紅樓夢新解內容,便是在這一時期登上《百家講壇》,使其從曲高和寡開始具有了雅俗共賞的品性。2004年,閻崇年主講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更是將《百家講壇》推上第一波高潮,並奠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節目風格。
如今大量學生滯留在家,不少學校也在積極組織網絡課堂,知識型綜藝能否迎來新的機遇,也未可知。已經走到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眼下的勢頭就不錯嘛。
綜合自:娛樂硬糖、網娛觀察家、娛樂資本論
作者:桌球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