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如何走進博物教科書

2020-12-18 光明數字報

    編研一體,學術立社,此則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具有出版資質的國家級課程教材研究單位堅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請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終獲批准(課題批准號:10&ZD095),數百名編輯人員與國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者共預其事。廓清百年教科書發展之軌跡,探尋近代以來吾國中小學課程、教材演變之規律,功在當下,利澤久遠。自2012年2月始, 本報將次第選錄課題研究者之學術隨筆,以饗讀者。

 姍姍來遲的進化論

    1902年,清政府頒布了《欽定中學堂章程》(「壬寅學制」),這標誌著我國近代學校制度正式建立。「壬寅學制」規定,中學堂設博物課,便是後來中學「生物」課程的前身。

    「博物」一詞最早見於我們古代解釋名物的辭書《爾雅》:「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莫近於爾雅。」在以科舉考試為中心的傳統教育體系裡,這些知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除了從《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教本中獲取動植物的零星知識外,學子們無緣科學系統地了解窗外「花鳥蟲魚」的無窮奧妙。但是在源自西方的近代分科教育體系內,「博物學」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

    《欽定中學堂章程》規定,中學堂第一年到第四年都開設博物課,內容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生理衛生和礦物學。自1902年到1911年的晚清十年間,有多種供中學堂學生使用的博物教科書出版。翻看目前能見到1902—1906年出版的21本各個版本的中學博物學教科書,我們卻發現其中居然都沒有對19世紀三大自然發現之一——進化論做系統介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從1907年上海文明書局的《動物教材》開始,中學堂博物教科書中才陸續開始有了「進化論」的獨立章節。這些教科書所介紹的進化論內容有:多姿多彩的動物是由進化而來,人類也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生物進化的證據——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和化石證據;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生存鬥爭、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等等。

    作為解釋地球上不同物種之間的關係,以及生命由來的進化論,被譽為生物學中最大的統一理論,幾乎可以看做支撐生物學知識體系的「脊梁骨」。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了《物種起源》,首次科學系統地提出進化論。當時,達爾文進化論就在西方社會裡掀起驚濤駭浪。後來,進化論在西方逐漸被廣為接受。有證據表明,在19世紀70年代,進化論就通過在華傳教士編輯的刊物或書籍,在中國的一些維新派知識分子群體中產生過影響。參與早期博物學教科書編寫的一些學者,本身也是有著良好西學基礎的人士,對此應該不陌生。可是,在中國建立近代學校教育制度後最初幾年(1902—1906年)裡的中學博物學教科書中,「進化論」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其中,莫非隱藏著什麼玄機?

 「嚴復版」進化論

    1898年,福建人嚴復所譯的《天演論》正式出版,這標誌著進化論在我國的系統傳播。

    《天演論》是嚴復根據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編譯的。在翻譯過程中,嚴復對原著進行了節譯並加以發揮,從而使《天演論》成為一本偏重於政論的書稿。在赫胥黎的原著《進化論與倫理學》中,主要關注的是進化論與倫理學的問題,其中的章節名「科學與道德」「資本——勞動之母」「社會疾病與糟糕療方」很能說明書的主旨。嚴復在翻譯時,又增加了很多自己的見解,用了很多的篇幅去闡述哲學、宗教、刑賞等問題。《天演論》的出版,促使國人思維觀念發生重大變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喚起國人救國圖強的警鐘。《天演論》的出版和傳播,也影響到20世紀初的中小學語文、歷史教科書。例如,1905年左右,胡適的國文教師楊千裡就用刪節的《天演論》做國文課本。值得一提的,是廣益書局出版的《新撰小學論說精華》卷二中的《競爭為進化之原則說》,它介紹了達爾文提出「競爭」是進化的原則,文章再由此進一步推演出社會因競爭而進步。

    相對於語文、歷史等人文學科熱熱鬧鬧地宣揚進化論,同一時期出版的中學博物教科書,卻顯得頗為冷清。從目前所知道的歷史事實來看,其原因之一是:「嚴復版」的進化論更集中關注的是社會變革、種族存亡等政治命題,以這種面目出現的進化論,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們對它博物學教育價值的判斷。在清末《欽定中學堂章程》中,規定中學堂的博物課內容是動物狀、植物狀、生理狀和礦物狀。該章程對博物科教法的敘述有:「……在據實物標本得真確之知識,使適於日用生計及各項實業之用,尤當細審植物動物相互之關係,及植物動物與人生之關係。」可見,「尚實」是這一時期博物課的宗旨,「適於日用生計及各項實業之用」是其目的。基於這種指導思想,近乎政論綱領的「嚴復版」進化論在中學博物教科書中不受重視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到1907年前後發生了變化。雖然博物課還是那個博物課,但我國的中學博物教科書中卻開始出現進化論的內容,即便是具有官方背景的學部編譯圖書局出版的動物教科書中,也不迴避進化理論。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雖然在清末時統治階級中不少人奉行「天不變,道亦不變」,但是在主管教育的中央機構「學部」,革新力量匯聚,銳意興新學是其潮流。其二,進化思想理論經過多年的傳播和持續的發酵,越來越獲得認同,並且隨著學界對進化論本身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其科學理論的原貌也越來越清晰,它在生物學中的重要位置得到認可。

    需要注意的是,1907年及其後幾年中學博物教科書中寫入進化理論,是教科書的編者審時度勢而做的增加,是教科書編者超出「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的內容要求所做的創造。到1929年民國政府頒布的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才是我國第一次在課程標準層面明確提出生物進化內容的要求。此後,生物進化的內容一直是中學生物課不可或缺的部分。

    進化論寫入中學博物教科書的歷程,體現了教科書中的知識是具有「比較價值」的知識——教科書編者需要對日益增長的學科知識進行甄別,選擇那些更有價值的知識安排進入教科書。更有「比較價值」的知識遲早會進入教科書,有的還可能在教科書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甚至會影響到國家課程標準的規定。

 回歸生物學屬性

    《天演論》出版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天演論》不是原版的《進化論與倫理學》,更不是真正的達爾文進化論,而是一個再創作的演繹作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人對進化論自然科學屬性的把握產生了偏差。

    與《天演論》重點關注政治、社會文化不同,中學博物教科書中進化理論的內容重在進化知識的科學普及。在這些教科書中,重點介紹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的證據和生物進化的原因,能讓讀者較好地領悟生物進化的基本事實、觀點。有關進化理論的內容,安排在學習完植物、動物主要類群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以及與環境相適應的知識之後,以這些基本知識為依託,進化觀點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從其教育意義來說,它對當時成千上萬的少年獲取生物進化的基本科學常識,由這些科學常識而直達科學的理性、形成進化觀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學習進化理論,有助於學生理解博物課中的植物、動物(包括人)都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因而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界的統一性,更好地理解生物和生物學。

    清末最後幾年裡,我國中學博物教科書中進化論的出現、傳播,沒有產生《天演論》出版時驚雷炸響般的巨大反響,而是如瀟瀟春雨悄然灑落。春雷驚醒沉睡的大地,滋潤萬物的卻是瀟瀟春雨。此後的100年裡,中學博物(生物)教科書中的進化論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少年的成長,對國人理解生命世界、理解生物學,以及形成進化的思想觀念,乃至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韓國教育部建議教科書刪除進化論內容
    6月11日,韓國教育部日前透露說,該部已經向印刷教材的各大出版社發出請願書,希望他們從以後印刷的高中教科書裡刪除提及進化論的例子,比如:馬的演化、始祖鳥是如何進化為現代鳥類等等。據了解,韓國教育部這一決定是在"韓國社會教科書修改組織"的影響下做出的。
  • 土耳其為什麼刪除生物教科書的進化論呢?
    2017年9月, 土耳其宣布,土耳其教育部有關進化論的相關內容被移出高中教科書。關於進化論的章節將不會再出現在九年級學生的教科書中。伊爾馬茲認為,進化論對於中學生來說「太超前」了,應該上大學以後再學。土耳其教育部下屬的教育和紀律委員會主席阿爾帕斯蘭·杜爾穆斯解釋說:「標題為『生命的起源與進化』這一章節,將從中學使用的標準生物教科書中刪除,這部分內容以後僅適用於本科階段的教育。
  • 進化論在中國備受推崇背後:教科書裡"完美無缺"
    從那時起,他才真正開始思考和比較,並第一次發現對於世界的解釋,除了進化論,還有宗教。   中國教科書裡的進化論是完美無缺的   在美國,龍漫遠曾經被叫上法庭,為一起家長起訴學校教授神創論的官司作證。作為科學家證人,他在庭上對法官和陪審團講解了基因是如何起源的。
  • 被寫進教科書的《進化論》,為何質疑聲不斷?真實性到底有幾分?
    被寫進教科書的《進化論》,為何質疑聲不斷?真實性到底有幾分?達爾文所提出的進化論一直備受爭議,關於生命的起源,不同時代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即使我們知道達爾文進化論當中確實存在著諸多的疑點,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進化論是人類的起源的最好的學說。從達爾文進化論發表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00多年的時間,甚至它已經被寫進了教科書,為什麼還會有人在質疑它的真實性呢?那麼達爾文的進化論的一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 進化論在中國備受推崇的背後
    那是上世紀70年代,進化論從兩個渠道進入他的生活,一個是在生物課堂上,另一個是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時候。龍漫遠還記得,讀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時,也在裡面看到過進化論。    「馬克思、恩格斯和毛澤東都強調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且有的時候把進化論的觀點演繹到社會問題。」龍漫遠回憶。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那天起,進化論在中國的命運,就和這個新興的學說發生了關聯。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阿薩·格雷與進化論
    在這次聚會上,在植物學家威廉·胡克和地理學家賴爾的精心安排下,三篇有關進化論的文本先後被宣讀:首先是達爾文1844年的一篇概要,其次是他於1857年9月5日寫給阿薩·格雷(Asa Gray, 1810-1888)的信,最後是華萊士寄給達爾文的論文。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證明達爾文的優先權;很久以前他就構思出了進化論假說,但遲遲未發表,直到1858年他收到華萊士的論文。
  • 內地教科書神化進化論:這真的應該嗎?
    科學現場進化論在中國備受推崇的背後
  • 為什麼有些人否定進化論而推崇「神創論」和「外星人論」?
    首先很多人對進化論的認知並不準確,有些片面,甚至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就是反對進化論,本能的反對。事實上進化論並不是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其正確性,如果達爾文時代更多的只是一種理論,缺少相關證據,那麼現代進化論在生物學,基因工程,胚胎學,考古學都給了進化論強有力的證據,很多進化論的反對者根本不屑於理會那些證據!
  • 【博物嶗山】走進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帶您體驗百年老家電穿越之旅
    【博物嶗山】走進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帶您體驗百年老家電穿越之旅 2020-12-14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如何看待進化論?進化論到底有多少漏洞?
    網絡上對於進化論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不僅僅是進化論,很多其他理論,比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都會受到質疑。質疑科學理論並沒有錯,科學本來就是用來質疑的,沒有質疑就沒有前進的動力。而網絡上流行的所謂「進化論漏洞」能明顯看出根本沒有了解進化論到底是一個什麼理論,了解到的僅僅是進化論的皮毛而已。不可否認的是,進化論在當今世界早已是相當成熟的理論了,遠不像達爾文時代了,有現代多門學科的支持,基因,胚胎研究, 考古學等都是進化論有力支持。網絡上一些人所為的「進化論在西方國家被否定」完全是子虛烏有!
  • 文化進化論文化進化論
    「文化進化論」,即「文化選擇」。「文化進化論」所反映的內容與「進化論」—樣也是「進化」的問題。只不過二者所區別的是:「進化論」中的進化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就是說,生物界全部進化過程沒有「人」,也沒有任何「人」的意志的加入。
  • 「博物少年」走進鋼結構博物館
    ▲「博物少年」第二季第3期課程在鋼結構博物館開講。 深圳晚報訊 (記者  王博) 11月28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主辦,深圳晚報社聯合深圳市博物館協會承辦的「博物少年」第二季第3期課程在鋼結構博物館開講。博物少年們跟隨文史專家和講解員的腳步,在鋼結構博物館探尋鋼結構建築的奧秘,回顧深圳經濟特區40年發展精彩歷程。
  • 辰山植物園聯合翻譯的《生命的進化》獲「首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
    12月7日,由辰山植物園王西敏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趙江波、夏雪聯合翻譯的《生命的進化》等30部圖書,從100本入圍圖書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1979年,大衛·愛登堡爵士製作了系列紀錄片《生命的進化》(Life on Earth )及其同名圖書。該書通過對地球上所有生物類群的考察,以及對其演化歷史的追溯,為我們講述了一部生動的地球生命演化史。為了慶祝《生命的進化》播出和出版40周年,大衛·愛登堡爵士根據近40年來科學研究的進展和發現重新審校了本書,並加入精美的全新配圖。
  • 《植物進化的藝術》:博物和藝術愛好者的珍藏首選
    多少物種經歷了從誕生到繁盛而後滅絕的命運,如今地球上生存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都凝聚著植物的生存智慧和進化奇蹟。為了致敬《物種起源》出版150周年,世界兩大著名權威機構聯合出版了這份珍貴禮物-《植物進化的藝術》。
  • 人類的演變: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如何進化?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1744-1829)在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廣泛探討了動物界的進化,指出高等動物起源於低等動物,人類來源於人猿,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統的進化論。可是在教會勢力嚴密控制下的歐洲,他當時還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駁倒他的反對者。
  • 進化論實則又一個神創論
    [進化論實則是又一個神創論!]本文均用淺白易懂字句。①老子通過修練開發人體本能,發現宇宙暗物質中有種無形卻大智慧的東西,不知何名強字曰道,佛家把這個東西叫法基督教叫上帝,由這個無形東西形成各種粒子然後組成各層空間與各層空間中的生命,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神創論。大智慧設計出萬物各宗教都基本此意。
  • 關於人類起源,世界各地的歷史神話出奇一致,進化論真的對嗎
    根據我們從小接觸的教育,人們幾乎都接受了達爾文「進化論」這個科學說法,認為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進化論」這一說法的質疑聲越來越大,關於這方面的科學論述已經太多了,在這裡小編就不多說了,隨便給大家舉兩個事例。1966年在美國費城的威斯達學院召開了一次由數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參加的研討會,會議的主題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
  • 進化論和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回事嗎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其實,進化論有不同的學派,達爾文進化論只是其中之一,只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長期作為主流進化論。除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有拉馬克主義、中性學說、適應進化學說,以及由這些學說派生出的其他分支。我們經常聽說進化論被推翻了,這個推翻一般是指達爾文的進化論。很多人分不清進化論和達爾文進化論之間的區別,其中既包括宗教人士,也包括支持達爾文進化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