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屆全球正義論壇在中國社科院舉行
光明網北京10月23日電(李瑞英)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主辦、東方毅集團暨拓展文化協會協辦的「首屆全球正義論壇」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中國社科院召開。本屆論壇以全球公平正義為中心,圍繞生態正義的內涵與特徵、生態正義的理論與實踐、生態正義研究的現狀、生態正義與發展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鄧純東,東方毅集團暨拓展文化協會副會長邵積平將軍分别致辭。來自日本一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央編譯局、武漢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30多家研究機構與高校的70多位中外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共運與國際關係、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專業的70多位學者出席會議。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部負責人馮顏利研究員與鄭一明研究員主持本次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鄧純東指出,公平正義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致力於實現的重要價值目標。我們黨的十八大把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並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公平正義問題是各國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主題,也是一個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共運與國際關係、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專業的交叉性研究課題,而全球生態正義是公平正義問題研究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
鄧純東強調,在當今世界價值觀和文化多元時代,西方國家在關注中國的生態問題,探討全球生態正義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話語霸權,存在一定的誤解甚至曲解。希望借研討機會,通過平等的學術對話和交流,表達中國的生態正義權利和主張。鄧純東提出,生態正義理論研討要注意三點:一是要密切關注中國現實;二是要積極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三是要有國際視野。
會上,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巖佐茂、南洋理工大學政治哲學系主任何包鋼教授、中央編譯局李惠斌研究員、清華大學哲學系韓立新教授、美國約瑟夫·格雷戈裡·馬奧尼(Josef Gregory Mahoney)教授(現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與《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執行主編孔明安研究員分別作了大會主題報告。巖佐茂教授從全球環境正義的視角探討了福島核汙染與地球變暖問題;何包鋼教授從三種全球正義即功利主義的全球正義、人權方面的全球正義與分配領域的全球正義,以及地方正義對三種全球正義的批判入手,深入探討了生態正義問題;李惠斌從生態權利的角度探討了生態正義問題;韓立新從分析哈丁救生艇理論入手探討了環境正義問題;孔明安探討了生態正義的可能性與限度問題;約瑟夫·格雷戈裡·馬奧尼教授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探討了上海發展的意義與生態問題。
專家認為,生態正義是人類可持續生存的理論基石。生態權利在今天應該被看作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或個人要求其生存環境得到保護和不斷優化的權利,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權利。從人類生態學或社會生態學的意義上講,人的生態權利來自於或衍生於人的生存權利,公民不僅擁有生存的權利,而且其生存環境也同時應該不斷地得到保護和優化。如果人的生存環境得不到保護,那麼人的生存權利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這也就是說,生存權利本身就先天地包含著生態權利的內容。同時,生態權利是一種財產權利。生態權利與財產權利完全是等同的。生態條件的優化導致財產的增值。常常有這樣的情況,開發商為了使開發的住宅或商務區高價出售,會投資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人造河流或人造湖之類的水景或其他生態景觀。在這裡,整治前後的河道兩邊的房子、沒有景觀和有景觀的房子以及建有人造景觀區域的房子和沒有人造景觀區域的房子之間存在著一個差價,這個多出來價格部分就是人們購買的生態權利的成本。生態權已經成為財產權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專家指出,有另一種觀點認為所謂生態權利就是保護原生態,就是保護和尊重自然的原始狀態,從而用一種自然生態學理論來反對社會的和人類學意義上的生態學理論。這種觀點的主要錯誤是反對人類的文明化和現代化過程。按照這種觀點,只有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態權利,而不存在人類或社會學意義上的生態權利。正如馬克思所說,到目前為止的所有的自然都已經不是純粹的自然,而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成為人們實踐活動和歷史活動的產物。人們的行為不僅會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而且也會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如何避免或從制度上制止對於生態的破壞,防止大自然對於人類徵服行為的報復,實現生態價值的最大化,已經成為任何個人、社會、政府、政黨甚至整個人類需要共同為之奮鬥的目標。
專家強調,生態權利和生態價值問題的提出,實際上是要求把生態問題列入正常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之內。為生態文明立法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實現節能減排、汙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等等,只靠政府的規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一部好的法律、法規,在全民生態權利與財產權利正常交易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專家呼籲,在我們黨的領導下建設生態文明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共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百姓意識到:如果我們要和其他物種繼續在星球上生存與繁榮,生態文明建設就迫切需要。沒有人反對現代化,但如果天空充滿了灰塵,水汙染得不能喝,再高的GDP和再現代化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不能再走一些國家先對生態、環境進行汙染實現的現代化,再回過頭來治理汙染道路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