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歐陽詢真正傳人」,書法堪稱極品,這字比起田英章如何?

2020-12-19 書法網

若問起當今書壇的泰山北鬥是誰?田英章、田蘊章首當其衝,此二人在書法界的影響力無人能及,使無數人接觸書法、愛上書法,他們的書法風格非常符合大眾審美觀。

但是盛名之下,難免又會爭議,除了一部分人喜歡田英章的書法之外,還有一部分人表示田英章的楷書根本不是歐楷,其字體是印刷字、規範字,沒什麼藝術價值。

田英章書法

田英章老師曾臨摹過歐陽詢的《九成宮》,清朝一位貢生名為姚孟起也曾臨摹過《九成宮》,對比此二人的書法,能夠發現田英章老師的筆下的《九成宮》橫平豎直、點畫較為柔和,而姚孟起臨摹的《九成宮》則是筆勢險絕、穩重求險。

平心而論,田英章老師筆下的《九成宮》更加美觀,清秀、妍美,姚孟起筆下的《九成宮》則是歐體味更加濃厚一些,那麼相對來說,誰寫得更好呢?一時之間,爭執不下。

左 田英章 右 姚孟起

突然想起1700年前的書聖王羲之說過的一句話,千百年來,這句話都可以作為衡量書法的標準,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點畫耳。昔宋翼(鍾繇弟子)常作此書,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

(出自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姚孟起臨九成宮》

算子,是一種用竹子製成的籌或者是類似算盤之類的東西,整整齊齊的。王羲之認為如果將寫的字整齊劃一、上下平整,則算不上書法,不過是在寫字罷了。

曾鍾繇的弟子宋翼寫過這樣的字,被鍾繇狠狠呵斥過,宋翼三年不敢見鍾繇,潛心修改。

《姚孟起臨九成宮》

看到這裡,想必我們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判斷。倘若我們若是想寫得一手好的歐楷,不妨來學學姚孟起筆下的書法。

姚孟起,生卒不詳,只知他是清朝時期的一位貢生,是歐陽詢的真傳人,工書法,尤擅歐楷,據說將他筆下的歐楷與歐陽詢筆下的歐楷放在一起,很多人都是一時之間難以辨別。

《姚孟起臨九成宮》

姚孟起筆下的《九成宮》,可以說是將歐楷寫到了極致,險絕中見平穩,大氣端莊,堪稱300年來的極品,將歐楷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為難的是,他的筆畫十分精細,原版的歐陽詢《九成宮》被時間腐蝕的面目全非,看不到細節,通過姚孟起的書法,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歐楷的全貌,同時,姚孟起還將歐陽詢原帖中的部分字體進行矯正,修改了錯別字,更適合今人學習。

《姚孟起臨九成宮》

今天,我們將姚孟起筆下的《九成宮》進行整理匯聚成一本《姚孟起臨九成宮》,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姚孟起臨九成宮》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田英章的書法超越了歐陽詢?姚孟起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若論當今楷書,必然繞不過被譽為當代「歐楷之冠」的田蘊章、田英章兄弟二人。雖其二人的書法實力一直褒貶不一,支持他們的粉絲極為推崇,反對他們的人則極力抵制,但不得不說他們的書法實力比起那些胡寫醜書的人要好了千百萬倍。
  • 他才是歐陽詢的唯一傳人,其書法功底登峰造極,遠勝于田英章
    但是想要寫得一手好歐楷卻並非易事,歷代學習者對歐楷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每個人筆下的歐楷都呈現著不同的姿態,有的誇張,有的俗套,有的則是面目全非。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寫歐高手,清朝的貢生姚孟起。關於姚孟起,歷史文獻上無過多記載,唯一留下的就是他的書法真跡和書法典著,尤其是他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碑》,可謂是神還原了歐陽詢的真跡。
  • 田英章、姚孟起臨《九成宮》,誰真正掌握了歐陽詢的精髓?
    歐楷的精髓:平正與險絕的對立與統一後世把歐陽詢的楷書叫歐體(歐楷),歐楷的精髓是「平正中見險絕」,這是眾所周知的。是的,歐陽詢就是用一個矛盾平衡另一個矛盾,實現最終平衡,這就歐楷的魅力所在,絕對不是為「好看」而書寫!所以大家一定記住,衡量歐楷的水平,絕對不是「好看」!知道歐楷的精髓,再看看清代姚孟起和當代最有影響力田英章兩位書法家,誰臨寫的《九成宮》,誰真正掌握了歐陽詢的精髓?誰得到真傳?
  • 書法奇才姚孟起臨摹《九成宮碑》,這字得歐陽詢真傳,遠勝田英章
    相對來說,田英章老師筆下的字要更為規整、妍美,難度大大降低,但是有一點我們要明白,田英章老師的字將歐楷中最為核心的關鍵點——險絕、瘦硬,給忽略了,從某種意義上,田字便不再屬於歐楷的範疇了。當然可以直接取法歐陽詢,但是歐陽詢的真跡距今有1000多年,不管是原碑還是拓本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對於初學者來說,臨摹學習的時候難度大大增加。
  • 田英章臨摹歐陽詢,這字功力不凡,實在罕見,比「印刷體」還好
    當代很多人學習書法,便是受到了田英章先生的感召。無論是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田英章的書法在市面流通之廣,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蓋過他。田英章的書法自幼跟隨其兄,田蘊章學習,並且在歐體楷書上著力很深,在少年時期,便已經聞名鄉裡,青年時代起,他的書法便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名聲大噪。
  • 田英章臨摹歐陽詢,這字功力深厚,書壇少見,比「印刷體」還好!
    無論是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田英章的書法在市面流通之廣,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蓋過他。,青年時代起,他的書法便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名聲大噪。,以歐陽詢的楷書為宗,繼而吸取了部分「趙體」書法的妍美之風,在極大的傳播力度之下,其楷書有著「田楷」的稱謂。
  • 為什麼說田英章是書法的門外漢,看懂歐陽詢的字,你就明白了!
    這個專欄絕對是物超所值,目前設置的是20集,目的是配合視頻專欄講這歐陽詢《九成宮》的100個經典例字寫完,每一期寫3-5個字,20集應該是不夠的,到時候會持續增加。我們來看這個「隨」字:我們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寫書法不能太整齊。因為太整齊了就不能叫做書法。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王羲之說的。
  • 田英章的楷書,為什麼比歐陽詢的好學?
    在這其中,絕大多數的朋友又選擇了歐陽詢的《九成宮》。面對這個有些斑駁的刻本,面對這個筆畫表現很模糊的石刻痕跡,如果你沒有任何基礎,如果你沒有明白的老師指導,我很難相信你能看懂。看不懂怎麼辦?很多朋友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在那猜。這一猜不要緊,很多朋友自此走上了學習歐體的彎路,而不自知。
  • 這位「清朝歐楷第一人」的書法,遠超田英章,境界直逼歐陽詢
    魏徵與歐陽詢的強強聯手,使得《九成宮醴泉銘》大放異彩,在當時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歐陽詢的書法乃人間少有之神筆,所以這篇文被譽為「唐人第一楷書」,甚至還有人稱其為「天下第一楷書」!自《九成宮醴泉銘》現世之後呢,後世的很多書法家,都開始臨摹,以此來學習歐陽詢的筆法和技藝,使得自己的書法境界更上一層樓。到了清朝時期,有一位默默無聞的貢生,臨摹九成宮卻出了神,他寫的九成宮在很多人眼裡居然能達到與原作真假難辨的層次,境界上更是直逼歐陽詢,這個人就是姚孟起。
  • 田英章的字為啥不能學?對比一下歐陽詢,你就全明白了!
    這個專欄的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為啥田英章的書法不能學?」很多不明就裡吃瓜群眾前來拍磚,拍磚是好事,有了話題性,才足以引起思考,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不厭其煩解答,希望能對書道正統的回歸有所幫助。田英章老師的書法功在於普及,過也在於普及。
  • 田英章師承何人?書法寫得如此妍美!很多人錯認為是歐陽詢
    文徵明也有類似的經歷,他是初學書法,從蘇東坡書法(蘇體)入門,可以說臨摹的惟妙惟肖,沾沾自喜,他老師看見後,給他說:「破卻工夫何至隨人腳?像邵巖、曾翔這些很具有傳統功力的專家教授們,為了追求創新,大搞射書、吼書,不知道這是創新,還是胡鬧!書法一定要創新,但是一定要在繼承中創新,離開了繼承,那不是創新,是胡鬧!
  • 300年來,少有的歐楷大師,書法秀美超絕,堪稱歐陽詢再世
    很多人誤解一句話:字如其人!這裡人,不是人品,而是人對藝術的性情和追求,啟功的恩師溥心畬先生說的非同貼切:書畫之道,經史為上,詩詞在後;畫在字下,而字又以小字為上,凡必先悟而後得;由悟而生,往往工妙。對藝術的追求,應該是境界至上,技法次之!
  • 同是臨寫《九成宮》,田英章和姚孟起,誰真正掌握歐陽詢筆法精髓
    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以下簡稱《九成宮》),是歐陽詢晚年之作,起筆半藏鋒,帶有一定的弧度,方圓兼備,筆勢綿延,猶如武士刀,給人一種婉轉秀美、剛柔相濟的美感。其實不然,原碑和拓本有很多破損殘缺,加上風雨侵蝕,難以再現歐陽詢的筆法特點 ,只適合有一定水平的人去探索。了解歐陽詢的《九成宮》的特點之後,我們再看看兩位歐楷大師:田英章和姚孟起,同樣臨寫《九成宮》,誰真正掌握歐陽詢的筆法精髓?
  • 這位清代歐楷第一人的書法,緊追歐陽詢,遠超田英章
    能夠獲得這樣的殊榮,姚孟起的書法肯定是有獨到之處的,不錯,他臨摹的《九成宮醴泉銘》完全繼承了原作者歐陽詢的字法體系,在境界上直追歐陽詢,甚至於很多人都覺得他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在關於姚孟起的史料上,也著重給出了這一句評價:姚孟起,字鳳生,一作鳳笙,吳縣(江蘇蘇州)貢生。以正書名,正書宗歐陽詢,嘗臨九成宮醴泉銘逼肖。「逼肖」二字,意為十分十分接近,可見姚孟起的功力真不是蓋的。
  • 田英章說我們寫歐陽詢有什麼錯,為什麼老有人大罵不止
    至于田英章說老有人對其字、對其教學、提出了置疑一事,公道自在人心,暫且不予評論。我們先看看他的字、他的教學方式如何吧!-1-字是一個書法家賴以生存的招牌田英章出生於藝術之家。在這樣的環境下,田英章三歲就開始寫字。初學王維賢,後入黃自元、姚孟起等,最後才學歐陽詢。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和研究,他在植根歐陽詢的基礎上借鑑後人並融入趙孟行書元素,創造了田氏楷書。今人稱其為田楷。田楷一經面世,廣受歡迎。直到現在,他的田楷還是暢銷不衰。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田英章的田楷在廣受歡迎的同時,也飽受詬病。
  • 學習歐楷,為何要首選姚孟起,而不是歐陽詢或者田英章?
    我們要知道,書法的學習講究循序漸進、由簡到繁。歐陽詢的楷書過於險峻、飄逸,初學者在沒有掌握基本筆法的前提下,直接學習歐陽詢楷書,往往會越練越板滯,難以看到長進。既然學習歐楷不易直接臨摹歐陽詢的楷書,那麼當代書法家田英章老師的楷書呢?要知道田英章老師書法功底深厚,影響深廣,引領無數人愛上書法。
  • 田蘊章、田英章影響力這麼大,他是跟誰學的書法?絕對不是歐陽詢
    田蘊章無論是人品、書品均高於其弟弟田英章,他的《每日一題、每日一講》的免費書法講座,影響了無數人,讓很多人敢於拿起毛筆去寫字,可謂功德一件,這種影響力,就是連啟功先生也沒有做到!田蘊章在《每日一題、每日一講》直言,自己並不是直接臨摹歐陽詢的作品,而且是跟天津兩位歐楷大師學習的書法。
  • 別再為田英章喊冤了!他學歐楷捨棄的,都是歐陽詢變體所得的
    當今書法,說到田英章總會引來一片舌戰。有人把田英章捧上天,說他的楷書學歐楷,又不同於歐楷,因此可以說自成一家了。這裡這些人不僅偷換了概念,實質上,還誤解了孫過庭《書譜》上的一段論述。歐陽詢 行書 千字文書法也一樣,田英章的書法就是只有平正,沒有這後面的險側,和險側後的平正。
  • 《書法問集》352、盧中南的書法水平如何?跟歐陽詢差在了哪裡?
    【盧中南是當今書法最好的一批人之一 ,盧中南想集合多家不止歐體,但最終沒有成一家。】盧中南,1950年12月生於武漢,祖籍河南濟源。著名書法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委員會副主任、楷書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 歐陽詢真跡在敦煌出土,這字遠勝《九成宮》,是存世最好的歐楷!
    在一般的書法愛好者心中,總是將楷書作為書法的基礎,這種認知是極為片面的。產生這種認知的誤區的原因第一是對於「規範字」與書法的概念不清楚,其次是對於書法史的不了解。雖然楷書並不是書法的基礎,但是一定是比較適合入門的一種書體,當代很多人由於受到了田蘊章與田英章兩位先生的影響,喜歡從歐楷開始練起,初學歐楷是比較難的,但是要是找對方法,找對帖,學起來也是會有所成就的。